第56章
“既然是我弟的生死之交,不妨一坐。”“多谢君候!”牵招也是刚成年的小年轻一个,闻言不由惊喜。
“子经非是俗流。”刘备在旁面不改色,看似是随口而言,其实是有所提醒道。“他和那边那个尚未加冠的史路一起,都是安平国名士乐隐乐公的学生,通学过经典……”
此言一出,公孙范、审配、王修几人俱是眉头一展,而其余人也是普遍性高看了这人一眼……不管如何,这年头有文化的人总是让人尊重的,尤其此人看起来孔武有力,也算是文武双全了。
经刘备如此一言,那个未成年的史路也是勉强壮着胆子过来行礼坐下。而接下来,仅剩的一个领头之人,也是不好不来了。
“涿县简雍,简宪和,”这人大大咧咧一拱手,倒是比之前二人还放得开。“家世破落,也无名师,只是勉强识几个字而已……君候不用在意我。”
公孙珣认真一听,倒是不由摇头失笑……恐怕眼前还真就此人算是一条大鱼了!不过,对方如此疏狂,怕是未必能招揽到手。
一念至此,公孙珣却是回头望向了刘备:“德然、阿备……哦,玄德弟!”
“是!”刘德然和刘备赶紧躬身作答。
“我将往邯郸为令,并不能耽搁太久,此番来此处更是专门寻你二人的。”公孙珣干脆言道。“你二人年纪都已经到了,可愿意随我出去做些事情?届时在官府中锻炼一二,也胜过在家闲居?”
“师兄既是长,如今又是尊,尊长有召,焉敢不从?!”刘德然当然没话说,甚至掩盖不住自己的喜色。
“正如德然所言,”刘备也是再度俯身致谢,却又难免有些失落。“兄长一片好意,我哪里敢拒绝?只是母丧未除,哪里就有弃家而走的道理?”
这倒是意料之中了。
其实,刘备族中家中都明显衰落,如今他家中更是只有他孤身一人而已,已经隐隐有些到了没有出路的地步……为什么做游侠,一方面固然是燕赵之地的尚武风气,但另一方面,游侠何尝不是没出路的少年、青年不得已而为的‘职业’?所以,公孙珣来召,这位根本没看出大汉朝要完的‘昭烈帝’,其实是很乐意去跟这位向来很照顾自己的师兄登堂入室的!便是他母亲尚在,怕也是要催促自己儿子去追随这位紫绶金印的贵人而去的。
但是,偏偏他正在母丧之中。而且,事情吊诡的地方在于……如果刘备没有走正路的机会,那他一个落魄游侠,根本不会有人在乎他服了多长时间的丧;可若是他准备走公孙珣这条‘康庄大道’步入官场,那他刘玄德就必须要在母丧服期这个事情上让人无懈可击。
换言之,他只能选择当众放弃这个机会,甚至公孙珣也只能当众接受对方的推辞,然后连一点馈赠都不好留的……服孝期间,理论上要杜绝物质享受的。
果然,公孙珣长叹了一口气,方才正色答道:“玄德孝行昭彰,我又怎么会强人所难呢?不过你我之间乃是少时至交,不必在乎一时一刻,等你母丧结束,随时来寻我便是。”
刘备只能在大桑树下再三俯下身来,大礼称谢。
“尔等又如何呢?”就在众人以为事情要因为刘备的服孝而就此结束之时,公孙珣忽然看向了简雍、牵招。“史路尚未加冠倒也罢了,你二人既然是玄德的挚友,便是我的挚友,想来也是才德俱佳……难得相见,可愿随我往邯郸一行?”
刘备当然没有什么反应……他要有反应就怪了!简雍和牵招都是他朋友好不好?他连游侠头子的职业生涯都被母丧打断了,又如何会干涉自己两个友人?
甚至恰恰相反,他倒是因此在心中对公孙珣愈发感激起来。
要知道,当日他刘备在洛中緱氏山的时候,天天斗鸡走狗,招惹是非,也就是眼前之人愿意看顾于他,然后无功而返黯然回乡时也只有此人专门记着他,给他留了大量财货……虽然被他回家后大手大脚散的精光了便是。
当时年少,还只觉得理所当然,而现在看来,简直是恩情甚重!
甚至,刘备心中也隐约有些和旁人类似的猜想,那就是二人都是自幼失怙,然后寡母抚养,所以不免同病相怜!
只是,同病相怜归同病相怜,对方如今已然是紫绶金印,封侯拜位,满身熠熠生辉。而自己却是依旧落魄黯淡,甚至连唯一可以依靠的母亲都没了。
“子经,宪和!”眼见着两个友人有些不安,不知道是想推辞还是不好开口直接答应,刘备便勉力收起心思,认真与二人言道。“我这位兄长非是一般人物,你们二人不必拘束,也不必犹豫,不妨……”
“玄德!”简雍闻言忽然扭动了一下身子,坦然开口道。“不如让子经先去吧,我在此处陪你,将来你若是要再去寻这位君候,我便随你一起去好了……”
牵招当即面色通红,俨然是被说中了心思,但却又觉得独自前去不免显得有些功利。
“这又是何道理啊?”公孙珣当然不想丢掉简雍,于是立即认真反问。“宪和如此安排是有什么说法吗?”
“回禀君候。”简雍也是难得正色起来。“雍确实不是随意调侃,而是有所闻有所思……”
“宪和请讲。”
“君候,你初次见我与子经,只是因为玄德的交情便做邀请,却没在意你身后这么多骑士不忿之色吗?”
公孙珣也是失笑摇头:“哪里会看不到?但是宪和却不知道,我对玄德乃是知根知底,他的刎颈之交又怎么会是无能之人呢?你们二人来我身边,必然是锥处囊中,然后脱颖而出……既如此,何必在意同僚一时的眼色呢?将来他们一定会对你们二人服气的。”
话到此处,且不提简雍如何反应,公孙珣自己心里却是中途悚然一惊……是啊,这牵招既然是刘备如此看重的人物,又这么可能是废物?怕只是运气不好早死了,或者是别的缘故被埋没了吧?
既如此,自己刚才实在是不该轻视人家的,哪怕是在心里。
“君候谬赞了。”简雍依旧无视周边各种复杂目光,只是在桑树下侃侃而谈。“实不相瞒,我二人中,子经文武双全,气概不凡,他与玄德向来是安平、涿郡两地少年游侠中公认最出色的二人。这种人物,既然决定要去走正路,那自然是越早越好。也就是君候所言的锥处囊中,必然脱颖而出的那种典范了……”
公孙珣低头一笑,便是周边的吕范、审配、娄圭等人也是嘴角轻翘……他们哪里还看不出来,这个简雍乃是看透了牵招的心思,又发现了周边义从们的不忿,所以专门揪住公孙珣,对牵招吹捧一番,也好先声夺人。
当然,仅从此处来看,这个简雍恐怕也是个出色人物,最起码是个出色的舌辩之士,因为他既能察言观色,又能抓住事情与人物的重点进行发挥……对这个年纪的一个落魄士子来说,确实很不错了。
“不过,在下却只是一个无礼狂士。”眼见着眼前几人的反应,简雍心中明了,便也干脆了起来。“会击剑,却只是玄德和子经十招之内的手下败将;稍微读了点书,却只是跟人侃侃而谈,于经学大义并无涉足;更重要的是,我这人于礼法上分外猖狂……所以,真要是去了君候身边,不光是怕误了君候的正事,自己还恐怕有些压抑!”
言罢,简雍俯身大礼致谢:“故此,君候的美意我铭感于心,但是还请你多多看顾和使用子经,我是真的闲散惯了,不愿远行,而子经是真有大才。”
“我晓得了。”公孙珣眼见着对方如此坦诚,也就不愿强扭此瓜了,只是转而看向了那个牵招。“这位牵子经……玄德与宪和的美意想来你也感受到了,如何,愿不愿意来我义从之中,做一个脱颖而出的锥子?”
牵招感叹一声,当即俯身:“诚如君候所言,两位挚友的心意我也一清二楚,招不才,愿供君候驱使,将来也一定不会负了两位挚友的一番苦心!”
“既如此,与你一匹白马,一柄好刀,且好自为之!”公孙珣倒也干脆。
旁边立即有人取刀牵马而来,乃是公孙大娘当日在辽东派出那队人的首领,唤做杨开的,标准的边郡孤儿。
而牵招先是大礼参见了公孙珣,又给刘备、简雍行了一礼,然后居然就起身给杨开也是一礼,便佩刀牵马,扔下自己那个目瞪口呆的小兄弟史路,直接往义从中列队而去了……倒是让从公孙珣往下,一直到那些义从,纷纷高看了此人一眼。
“既然这边事情已了,”此时,早就等的不耐烦的刘德然也是忽然出声。“不如请君候还有子衡师兄等诸位去我家稍坐,也好让我尽地主之谊?”
“不必了。”公孙珣眼见着此处并无留恋之处,便豁然起身。“德然你父乃是长辈,我与子衡自然要去拜会行礼……可天色尚早,尽快出发的话还可以再赶一段路程,那见完你父也就不必停留了!邯郸尚在前方!”
众人皆不敢多言,便纷纷起身称喏。
当日,刘备因为要服丧,不能远行,便请简雍、史路领着一些游侠替他送行,一直送了两三日,行了上百里路,将公孙珣送出涿郡范围入了冀州,这才返回报讯……如此,自然不必多言。
而辞别刘备,出了幽州进入冀州范围后,公孙珣更是迅速不已,中途也只是在中山无极那里停了片刻,去拜会了甄家……然而,此时他才知道,甄逸和自己一样被点了县令,正在河南宦游。
当然,由于这年头婴儿孕妇不适合远行的缘故,所以和公孙珣留下卞玉在辽东一样,甄逸的妻子居然也是带着几个年幼儿女留在了此处,而由于是登堂拜妻的交情,所以此时也是毫不避讳的出来招待了一番。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日那个甄姜微微长大不提,让公孙珣格外佩服的是,这甄逸甄师兄居然又多了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儿,而且还是和正妻所生……不过,依然不叫甄宓,乃是唤做甄脱!
对此,公孙珣只能感慨一番,就重新上路了。
而从位于中山国最南端的无极再往前,其实赵国与邯郸也就不远了。
邯郸位于赵国最南端,跟魏郡首府邺城,其实相隔不过区区五十里……实际上,如果再加上后来出现的大名府,那就是百里之间三都并存的格局。
换言之,虽然分属赵国和魏郡,可邯郸和邺城却一起构成了整个河北的核心都市群。这个地方经济发达,土地肥沃,更有漳河、滏阳河作为水运通道,端是四通八达,一片繁茂景象。
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卢老师把公孙珣安排到赵国邯郸为令,也是煞费苦心……赵国太小,三分之一人口都在邯郸,把公孙珣放这里,从行政角度来说他折腾不出花来;而冀州刺史所在的邺城就是几十里外,也方便看管监视于他;同时,邯郸城着实富饶,把他仍在这里,总是勉强能交代过去的!
不然呢?
要知道,这年头赵国最出名的两个特产,一个是襄国的妖女,一个邯郸的舞女……都是美女!你还想如何?!
就这样,春日将消之时,日出东南,邯郸城外却有一番与辽东截然不同的景色。
一边是农耕柴桑,一边是商旅辐辏,而且还有达官贵人往来于大道之上,采桑赵女妖娆于乡间陌上。
着实让人心醉。
而这时候,一个年轻的贵人,车马麟麟,前呼后拥,坐着格外威风的公车从邯郸城南门驶了出来,然后沿着田陌劝桑去了!
至于为什么是劝桑而不是劝农,谁让采桑的都是闻名天下的赵国美女呢?而谁又能说采桑不是农事呢?
光明正大嘛!
“少君,前面就是邯郸城了!”与此同时,城东处,驻马捻须的娄圭倒是依旧采用了自己习惯的称呼。“城池隐约可见,你可有什么计划吗?”
“能有什么计划?”公孙珣骑在马上,也是望城而笑。“按照沿途打探的说法,赵国相居然是那个对着日食背孝经的向栩,这种废物做国相岂不绝妙?”
“可是柏人县长也说了。”一旁的审配忽然冷笑不止。“国相整日高卧不起,郡丞李胜便去巴结赵王的郎中令赵平……这赵平乃是中常侍赵忠的族人,于是一国政事居然被一个阉宦子弟把持住,真是岂有此理!”
汉制,郡国并列,郡中主政的是太守,国中主政的则是国相,二者其实互通。只是刚才也说了,这赵国相居然是之前公孙珣遇到过的那位神一般的书呆子,或者说疯子……但不管如何,反正这厮听人说只是整天躺床上看书,根本不管事的。
那么再加上这年头又不是乱世,所以国中也没有什么都尉;而按照汉制国傅又是一个虚职;至于赵王本身,汉代的诸侯王不被国相找麻烦就不错了,何况是赵王这种光武帝叔叔传下来的偏远支脉?
所以,如今赵国中居然没有一个管事的两千石!
不过,再往下的千石中,正如审配所言,却有个公孙珣的亲戚在作威作福。
郎中令,理论上是封王的属官,但因为这个职务负责管理诸侯王的库房,所以是公认的美差、肥差……实际上,这个位置,好像是专门设立给不成器的宦官子弟一般!冀州六国,每个诸侯王的郎中令都跟宦官子弟脱不开关系。
而赵王所居的邯郸又是天下一等一的好地方,那么本就在冀州祸害地方的赵忠族亲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位置。
当然了,如今公孙珣来了,千石邯郸令,加上紫绶金印的无虑亭侯……他倒想看看,自己那位亲戚给不给脸?
“好了,”公孙珣瞥了眼偷看自己的众人,也是轻描淡写,随意言道。“赵氏族人又如何?老老实实给我安生下来,自然给夫人一分薄面……若是敢乱蹦跶,宰了便是!”
众人纷纷松了一口气,公孙珣有没有表态对他们很重要,因为可不是人人都如审正南的这般跟阉宦势不两立的……他们只在乎自己这位君候的态度。
“不过正南,”公孙珣忽然又正色言道。“你是魏郡人,既然来到邯郸,魏郡就在眼前,不去家中看一看吗?”
审配一时迟疑:“不瞒君候,当日随先陈公入洛,已经数载,配确实有些思家了!”
“且去,”公孙珣叮嘱道。“我为一地长吏,不好离开,不然也要去拜会一下你家尊长的。而且正南,回来时,不妨替我打听一个人……”
“君候直言便可。”审配应下同时倒也颇为自信。“魏郡没有我不认识的人物!”
“听说就在邯郸东南几十里处的广平,有一位沮授沮公与……”
“君候放心!”审配当即应承下来。“沮公与我焉能不识?恕我思家甚切,现在就走,也好尽量为君候打听到沮公与此时的情况……”
公孙珣当即颔首,然后就目送审配领着几个侍从直接转道而走。
“少君真是求贤若渴。”娄圭见状不由失笑。“之前在襄国便让子衡转道钜鹿去寻田丰,这审正南回家探亲时也要帮少君找什么沮公与……”
“你也去!”公孙珣忽然打断对方。“与义公一起去。”
“这?”娄圭和韩当面面相觑,当即愕然。“我们又不认得什么河北名士……”
“你二人也去钜鹿。”公孙珣正色言道。“替我查探太平道张角……带足人手,小心查探,不要露了痕迹!”
娄圭与韩当依旧不解,而后者也是赶紧拱手追问:“少君,到底怎么查探?”
“如打探敌军一般查探。”公孙珣认真应道。“可以从昔日那个太原王氏的王宪身上入手,听说他如今在钜鹿颇受张角信任!”
娄圭和韩当纷纷面露恍然。
“不过少君,我们都走了,这向栩、赵平又该如何?”韩当依旧有些迟疑。
“我自己对付便可!”公孙珣自信满满。“区区一个废物,一个杂碎……何须你们在旁?”
二人当即俯首。
……
“那边那位采桑姑娘!”出来‘例行劝桑’的赵平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临近,恰恰相反,此时的他忽然眼前一亮,甚至觉得整个人生都被点亮了,只见他匆忙让人停下仪仗车马,就在陌上扶着车檐惊喜询问。“那边那位采桑的姑娘,梳着倭堕髻的那个,你唤做什么名字啊?”
被唤住的漂亮采桑女子无可奈何,只好抱着采桑的筐子来到陌上,微微曲身作答:“回禀贵人,小女子乃是城东南……”
“问你叫做什么名字!”赵平喜不自胜的打断了对方。“姑娘叫做什么名字……说这个便可!”
“小女子秦罗敷。”事到如今,采桑姑娘只能放弃幻想,昂首坦然作答。
……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养蚕,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汉·乐府
PS:秦罗敷是邯郸人,而且就应该是这个时期的人……没想到吧!
第四章
陌上正相思
“罗敷姑娘!”
赵平看着对方严肃起来,反而愈发忍耐不住,居然就在自己的车上错开一个身位,然后拍了拍自己身旁的位置。“你看我车子华美吗?”
“贵人的车子乃是从王上库房中取出的宝车,”秦氏女罗敷倒是有一说一。“恐怕是邯郸最漂亮的车子了……”
“这么说,你居然认得我吗?”赵平愈发惊喜。
“贵人执掌王上宿卫已经有大半年,邯郸城内外谁人不知?”
“既然如此,”赵平不禁正了正自己的衣冠,然后起身在车上做了一个请的姿态。“那就不废话了,能否请罗敷姑娘同车而行啊?春夏交汇,人心相昧,我正好带你入城见识一下王宫的繁华与威仪……如何啊?”
男女同车,还要去这赵平所居的王宫侧近,这就是当场忍耐不住,准备要把人载回去成好事的意思了!
而且还是当众相邀,准备白日成事!
所以说此言一出,不要说田间巷陌正在劳作的邯郸百姓,和周边道上停下来看热闹的商旅过客,便是赵平自己手下的仪卫、士卒都觉的自己这位上司未免太过于无耻了……急色也不是这么急的吧?!
你要是真看上了,下个聘礼什么的也好,当场邀人同车而归算什么?!
只是话得说回来,除非是此时打南边魏郡那里突然来了个州中的贵人,否则谁又能制得住这位郎中令呢?
国相?
是,国相向栩听说是河内朝歌名士,一等一的名士!可自打这位名士到任以来,城内外的士民愣是没人见过那位国相长什么样!
于是乎,几乎所有人都为这位邯郸城南著名的美女而感到担忧和惋惜,但偏偏又无可奈何……谁让人家年纪轻轻便是千石郎中令,更有天大的靠山呢?周围有些年轻的小伙子,此时甚至于感到面红耳赤,然后羞愤的想要逃离此处!
“贵人说的哪里话?”秦氏女一开始听到此言也是慌乱失色,但旋即就羞愤驳斥。“贵人来我邯郸大半年,城内外都知道你是早就有妻子的人……”
“那又如何啊?”立在车上的赵平当然不以为意,甚至振振有词。“我固然有妻,可大丈夫妻妾成群,本属平常事。至于罗敷姑娘你,虽然看衣着你家中也不是普通人家,但既然出来采桑,总不可能是邯郸李氏、魏氏、邯郸氏这几家的嫡女吧?哦,你姓秦对否?那不就更对了吗?我虽然在邯郸不久,却也没听过什么秦氏有什么门第……既如此,你自己说,你为我千石郎中令之妾,岂不是门当户对?!你要晓得,我同车邀你回去,并不是看不起你,只不过是怕耽误时间,嫌再往你家中跑一趟费事而已……”
秦罗敷几乎要怒极而笑……是,自己家中在邯郸只是个三流家族,千石郎中令要取自己为妾似乎也是门当户对。可是眼前这位阉宦子弟,来到邯郸不过一年,就已经纳了七八个妾室,且不说月月做新郎,光是这个喜新厌旧又有哪个未嫁女子愿意委身呢?
自己家世颇好,颜色也是半城知名,寻个好人家做正妻难道不更好吗?
然而,眼前这个郎中令虽然让人厌恶,却正如他言……真要是去自己家中求娶,让自己去做妾,自己父母为了家族恐怕也是不敢违逆的吧?!
一念至此,罗敷心中一边是愤然不堪,一边却又慌乱不止。
“如何啊?”赵平见状也是冷笑不止,他立在车上居高临下,宛如洛中名兽狸猫戏鼠一般。“罗敷姑娘还有何话说?”
“不瞒贵人,”罗敷放下装着桑叶的藤筐,咬牙曲身行礼。“罗敷确实有话未曾对贵人言明……小女子已有婚约,如今是约为人妇!”
“幸亏你没说你已然嫁为人妇,”赵平依旧戏谑言道。“梳着倭堕髻还说已经为人妇那就是明着骗人了……我只问你,你既然约为人妇,那你所约者是谁啊?说出来,我去寻他毁约!”
女人嘛,一个谎言出口后自然是接连不断,罗敷到此时反而放下了包袱准备周旋到底了:
“回禀贵人,我所约婚姻者,并不在此地,而且还在离家在外,怕是贵人一时寻不到!”
赵平更加确信对方是胡诌了:“原来他是外地人,还离乡日久?”
“是!”
“是经商还是游学?”
“是宦游!”
“宦游?”赵平看着周围围拢的人越来越多,原本的戏谑之意却根本不停……他就不信了,今日居然不能把这个如此漂亮又有味道的秦氏女给载回去?非但要载回去,他还多了一层别的决心,乃是要当众把这个秦氏女给批驳干净,然后借围观的邯郸人把自己的威势传出去,让整个赵国都明白,此地无人能抗衡于他赵平。
“正是宦游。”
“那我问你。”有了想法的赵平更加不急了,只是慢腾腾地继续问道。“他是如何入的仕啊?如今又是怎样的履历?”
“他……”罗敷自然是微微一怔,不过很快她就想起前几日父亲与族中长辈相谈时说起的一人故事,虽然记得不是很全,但此时也顾不得其他,只能直接拿来用了。“他十五岁束发后便去郡中为吏。”
“出身本地世族的话,又有心仕途,自然都会束发后为吏……如此说来,此人出身不错?然后呢?”
“然后到了二十岁成年,便是被公车征辟入朝。”
“征辟乃是入仕正途,你倒编得圆滑……接着说,入朝后又如何?”
“罗敷并未虚言编纂……入朝后,我夫君他便被举为了郎官,做了尚书郎。”
“居然没闹笑话,你接着讲,尚书郎以后又该是何职务?”
“自然是专城而居,为一地主官!”
“说的对极了!”问答之间,眼见着周围无知氓首居然被这女子骗的信以为真,赵平却也是连连颔首,不急反笑。“若是一人本事、出身、名望都到了一定份上,确实该是如此履历。只是如此人物,不是一州俊才也是一郡十年难得出一个的人物,更别说朝中尚书郎都是有数的,之前数年我都在洛中侍奉我家伯父,也多能记得这些了不得的俊才……所以罗敷姑娘,你我直言好了,你的这位约了婚姻的夫君姓什么名什么,籍贯为何?然后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征,又是如何约定来娶你的?要真是对的上我脑中某位尚书台走过一遭的才俊,我赵平自然退避三舍!可要是对不上,秦氏女……我倒想看看你今日如何敢不上我这赵国郎中令的车子?!”
一开始的时候,赵平堪称笑靥如花,而说到最后的时候,这位赵忠的族人却已经面色阴冷不定,语气也是强硬万分,就等对方谎言拆穿,来个霸王硬上弓了!
被问的言屈词穷的秦罗敷先是抿嘴咬唇,然后却又变得茫然起来:“我的夫君,应该是长得白白的,身材高大,然后留着很漂亮的胡子……”
赵平差点没笑出声来,怀春少女心中的夫君莫非都长一个样?
“有朝一日,他一定会骑着白马,领着成百上千的骑士,被众人衬托的格外威风,然后从邯郸城东那里,背对着上午最明媚的日光,来城东南的我家楼下迎娶我。”秦罗敷似乎是没有注意到眼前车上之人的嘲笑,反而越说越投入。“他腰中的宝剑一定是辘轳剑,价值千金的那种;最后,他的白马尾巴上一定要系着当日分别时我拿刀子割下的发丝,马头上的笼头一定要是黄金的,这样才会跟我的黑发,还有那匹白马相配……”
邯郸城外的陌上,一时鸦雀无声,只有一个未出嫁的姑娘不停的修饰着自己‘夫君’的形象,周围真正有些脑子和阅历的人此时哪里还不明白……秦罗敷所言的夫君根本是不存在,根本是为了吓退对方而胡言乱语。而到了这份上,眼见着再也编不下去,她就只好放肆的幻想自己心目中‘夫君’的形象了。
当然,没人会打扰这位秦氏女,因为周围人和这个未出嫁少女一样,心中非常清楚,这大概是她最后一次放肆幻想心目中最美好婚姻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