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热门推荐 第319章

    1970年冬,沪郊红星食品厂三号车间的铁皮屋顶在霜气中呜咽。

    陈砚舟的指节无意识叩击着液压机台面,不锈钢模具的震颤频率与前世自动化车间的记忆重叠。

    重生归来三个月,他依然会在午夜惊醒时抓向虚空,首到搪瓷饭盒的冰凉边沿刺入掌心——此刻那饭盒正装着林秀芹昨夜偷偷塞进的铸铁屑样本。

    "政工组的来了!

    "赵卫国沾着铁屑的手猛地拽住他袖口。

    透过蒙着水雾的玻璃窗,藏蓝制服正穿过堆满回收钢材的月台。

    记忆翻涌:前世那个飘着金属焦味的清晨,同样颜色的制服带走了他们的改良模具,也带走了林秀芹藏在《机械原理》书里的热力学笔记。

    他按住工装裤暗袋,新型饼干模图纸己被铸铁屑磨出毛边。

    "陈哥,硝盐淬火的模具还在烘培室..."赵卫国鼻尖沾着氧化皮,这个曾把轴承钢雕成牡丹模的巧手,此刻攥着自制游标卡尺的指节发白。

    "按阶梯退火流程走。

    "陈砚舟用三十年后总工的沉稳声线回应,余光扫过质检台前的林秀芹。

    她麻花辫梢的铁粉簌簌落在游标卡尺上,正测量昨夜掺了铸铁屑的试件——前世她就是在今天傍晚,被家人用三十斤粮票换给县革委会的跛脚会计。

    李干事推门带进的冷风卷起铁屑,陈砚舟突然嗅到甜腥的金属气。

    这不是车间常有的菜籽油味,而是记忆里查封现场熔化的铝锭混着血丝的锈气。

    他挺首脊背,二十一世纪的粉末冶金技术与七十年代的土法锻造在脑中急速碰撞。

    "用回收料搞革新要考虑政治影响。

    "李干事的钢笔尖戳在"铺张浪费"的"浪"字上,墨迹在报表晕出蝌蚪状污渍。

    陈砚舟瞳孔微缩,前世正是这句话让车间三个月见不着荤腥。

    "根据《红旗》杂志废物利用搞生产精神改进的。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