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3章

    下一刻,门闩启开,从门缝里伸出一只纤细的胳膊拽着崔行舟便进了屋。

    只见这柳娘子穿着长裤短衫,长发用几根簪子简单盘起,额头上都是汗,手里竟然还拿了副短锹。

    崔九不动声色地上下打量了她一下,然后又问:“你在干什么?”

    眠棠此时累得两条胳膊酸痛,正是愁着该何以为继时,恰逢官人回来,可算是遇到了救星。

    她谨慎地关好了房门后,就拉着他入了内室,指了指挪开了木床的位置道:“我要在这里挖个深洞藏钱,夫君你回来的正好,帮我继续挖吧!”

    崔行舟看了看挖到了一半的浅坑,又看了看床上码放整齐的银锭小山,淡淡说道:“你应该知道,把银子存在银铺子里会有利钱吧?若是埋在床下,废气力不说,可是半分利钱都没有的。”

    眠棠走到床前,温柔地抚摸了下光闪闪的银锭子,然后笑吟吟道:“我将钱银分作三分,一份存在银铺子里生利钱,一份拿到店铺里准备做本钱,进些精致好货。而这一份乃是防备万一的保命钱,自然要埋得保靠些,虽然说这天下太平,可若有个万一,兵荒马乱时,银铺子的老板也卷了家底跑路了,拿着银票子可换不来炊饼吃啊……夫君,快些!赶紧帮我挖!”

    也是青州的动乱让眠棠警醒,觉得凡事还是留了后手比较好,这才动了埋银子的心思,于是干脆连家里的婆子也不用帮忙,自己动起手来。

    崔行舟在军营里劳累了半日,可不是来当苦力的,怎么会因为柳娘子的指使就去挖坑胡闹?

    于是他也不搭言,只拿了自带的书卷,将床上的银子扒拉到一旁,长腿一架,径自半躺着看起书来。

    眠棠见夫君不动,也不在意。这等埋银子的事儿,只有乡间的土财主才干得出,让夫君做的确有辱斯文。

    幸好她歇了一会,受伤的手腕又有气力,于是干脆不打扰夫君用功,只挥动短锹又继续干了起来。

    崔行舟看了一会书,目光不由自主地移向了那挥舞短锹的女子。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这女子失忆,可是爱财如命的本性不改。

    想当初从水里将重伤的她捞起时,这女子不光绑在腰间的包裹里有装着些许首饰的妆匣,那麻绳缠绑的鞋底子里居然还有油纸封蜡包裹的银票子。

    看上去,倒是符合她这狡兔三窟的藏钱法子。

    崔行舟不是土匪,救下人后,便命人将这女子身上的财务放在了她的床边褥子下。

    想起她醒来能动的一件事就是翻找东西,淮阳王百无聊赖地勾了勾嘴角。

    这屋内的土在垫地基时都是夯实过的,很坚硬结实。柳眠棠的手腕当初受了重伤,日常端碗都有些吃力,更何况做这等事情。

    不一会,只见她纤细的手臂微微发抖,只紧闭着嘴唇,一小锹一小锹地挖,大粒的汗珠,从光洁的额头上滚下,一路欢快流淌,顺着细白的脖颈钻入松垮的衣领子里便不见了……

    崔行舟不自觉地喉结上下颤动了一下,又将目光移向了书本。

    屋内并不安静,干粗活的柳娘子气力有些接续不上,累得气喘吁吁。

    也许是被柳娘子的声音搅闹得不能心静看书,崔九闭眼忍了又忍,突然腾地起身,脱掉了自己的外衫,将衣摆掖好,大步走过来,一把夺过柳娘子手里的短锹,挥动手臂,挖凿了起来。

    男人的气力原本就比女子大,所以崔行舟没几下子,就将那深坑挖好了,然后又将短锹塞回到眠棠的手里,然后语调温柔地问:“够了吗?”

    眠棠还沉浸在夫君好能干的甜蜜里,立刻乖巧点头道:“够了,以后就算再多埋些银子也够呢!”

    可惜她话还没有说完,崔九已经扔甩了铁铲,大步流星地推门出去了。

    柳眠棠无奈地摇了摇头,夫君书生气质太重,自然觉得这些个琐事厌烦,以后藏钱,还是她自己来好了。

    那天中午,李妈妈烧了鲈鱼,还有一只肥得流油的板鸭,就连配汤里都是整只的大虾。

    如今瓷坊的买卖开张了,北街宅院的饭桌也陡然阔绰了起来,再不见镇宅子的萝卜干。

    吃饭时,眠棠想起了自己给街坊们买的青州特产,便跟崔行舟说:“夫君,一会吃完了饭,莫忘了跟我去街坊家挨个走一走,我们毕竟出了远门,带些特产分发一下,也算是聊表心意,酬谢了街坊们这些日子来的照顾。”

    经过了挖洞埋钱的俗事后,淮阳王的容忍度似乎又隐隐提升了一层,听了眠棠这等无力的要求,看了她一眼后,居然没有反驳。

    于是午饭后,趁着街坊们都回家吃饭的功夫,李妈妈拎提着装配好特产的篮子,跟在崔九“夫妇”的身后,挨家挨户地送起手信来。

    北街此时沐浴在初夏的旭日里,各家各户的院墙延伸出各色烂漫的花朵,映得院墙影绰纷纷。

    眠棠穿着新裁剪的薄裙,梳着时兴的坠马云鬓,俏生生地立在一身儒衫文雅的男子身旁,一脸温柔地与街坊们打着招呼。当真是伉俪的夫妻,人间的仙侣。

    这一幕夏日恩爱图映在街口马车里的芸娘眼中,却是有些着刺眼了。

    而芸娘身旁的小丫鬟画屏失声低叫道:“小姐,她……她竟然还活着!”

    芸娘一向温婉的脸儿此刻面罩寒霜,同样低声道:“闭嘴!”

    就在这时,眠棠身旁的那么男子突然抬头往她们这边望过来,深眸犀利,看得芸娘一惊,立刻让车夫驱动马车快速驶离了巷子。

    画屏被小姐申斥,不敢贸然张嘴说话,而过了好一会,芸娘才问拉车的小厮道:“你确定那日街市上卖瓷器的,就是柳眠棠?”

    那小厮砚池乃是芸娘的心腹,赶紧点了点头道:“我跟踪公子一路,直到看到他在那瓷器摊子前停下来。看公子跟她说话,我的心都要跳出来,还以为遇见了鬼……”

    芸娘瞥了他和画屏一眼,冷笑道:“以后若真是再见了柳眠棠,且镇定些,她是死是活,与你我又不相干,你们若大惊小怪,岂不是做贼心虚?”

    画屏赶紧低头称是,可又不放心道:“可若公子执意再要去见她……该是怎样……”

    芸娘的长甲狠狠地扣在了手心里,冷冷道:“砚池不是说那日她将公子骂得甚惨吗?大约是抵死不会再理会他了。见不见的,又有何妨?何况她如今已经嫁了人,那个商贾虽然低贱了些,但模样长得甚好……一个废了武功的女人,能嫁给这样的人,就是要踏实过日子了吧。跟她相比,那个石总兵的庶出女儿才是要费心的人物!若柳眠棠不挑事,且容她过几天安稳日子……”

    画屏恍然,只说还是小姐心里有分寸。

    可是芸娘却依旧面色微沉,想着方才眠棠脸上的笑意。

    她那个样子好像丝毫没有意志消沉,寻了庸俗商人勉强度日的郁结。芸娘眼内的怨尤却不由得微微加深了——我的好姐姐,你真是放下了一切,甘心为商贾家妇了吗?

    这辆寻常的马车似乎像是走错了路,在北街的街口停留了片刻,便如驶来一般,悄无声息地一路远去了。

    崔九睦邻友好后,终于可以回转宅院好好歇一歇了。

    眠棠殷勤地替夫君沏茶,然后坐在床尾提他捏腿,同时小心翼翼地试探:“夫君,莫如说你的衣物都暂时放在了棋馆里。虽则你在那边也需得有换洗的衣服,可是家里也得备些,不然我想替你洗衣缝补都不能,哪有我这般做人娘子的……”

    话还没说完,眼圈又开始泛红,似乎是受了什么无尽的委屈。

    崔行舟侧目看了她一眼,疑心她是在装哭。

    作者有话要说:  眠棠:喵~~我看我相公就是好,不相信的话,你开了十二重滤镜再看,是不是新好男人???

    第28章

    听李妈妈说,这小娘子平日里凶着呢。跟修葺店铺时偷工减料的工匠起了纷争,她一人独撑,与三个大男人对骂眼都不带眨的,愣是说得对方折了工钱,赔礼认错。

    怎么到了他这,几件衣服的事儿便这般泪眼婆娑?大约上次她梨花带泪哭着求休书后,发现了他在眼泪攻势下好说话,便又故伎重施?

    于是崔行舟故意拖着长音道:“还是不了,太麻烦……”

    眠棠不再提,那眼睛里迅速蓄满了眼泪,偏还拼命忍住了样子,只乖巧懂事的一下下捏着他的腿,但是低头时,那泪珠子要掉不掉的,转悠得人心烦。

    崔行舟忍了一会,突然觉得在这类小事上让她哭哭啼啼,自己也是有够无聊的,于是便开口二十八改弦更张道:“若是你不嫌洗涮麻烦,我就让莫如带两箱衣服回来,也方便在这里换洗……”

    他的话立刻让原本垂泪的小娘子破涕而笑,还殷勤地替他捏了肩膀,然后问:“我给诸位街坊备些特产就可以了,可是给夫君的恩师备些什么好?要不要我陪夫君亲自去棋馆送礼,才算周到?”

    崔行舟这些日子对扯谎越来越熟稔,但还没荒唐到为了圆谎再建个棋馆的地步。

    所以听眠棠有意跟去,他眼睛都不眨地道:“师娘善妒,平日不许恩师与别的女子说话,你去了,反而不美……你买的那棋盘不错,就给恩师做礼物了吧。”

    崔行舟说的棋盘,就是眠棠花费三两银子买了的那个羊脂美玉的棋盘。

    听他这么一说,眠棠不觉一愣,迟疑道:“可是……那是我买给夫君你的……”

    崔行舟却清楚,这哪里是买来的?分明是陆文那贼子送给她的。她若是清楚这点,应该与反贼一刀两断,若是留下这棋盘,日后不成了跟陆文藕断丝连的把柄?到时候,他该如何宽待放过她?

    是以看眠棠不愿意,他便温言道:“既然这般,那就不必酬师了,别的物件太俗……”

    眠棠一听,觉得夫君的话在理。自己准备的其他礼物的确不甚成样子,既然是夫君恩师,眼界定然很高,送这个棋盘正合适。

    而且这棋盘乃是假玉料做成,原本就跟夫君不配,她如今赚了钱,要给夫君买更好的。

    可是她又喜欢那棋盘,想看看夫君捻动白玉棋子的样子。于是趿拉着鞋子下地,将棋盘抱到小桌上,对崔九道:“既然要送给恩师,夫君不妨用上一次,看看恩师用起来会不会顺手?”

    崔行舟笑了笑:“你会下棋?”

    眠棠想起上次在书院门口的棋桌旁观战的情形,眨巴着眼道:“以前在娘家不太会,后来好像是会些,我记不太清楚了……”

    既然她会下,崔行无聊心顿起,倒是乐得陪着这妇人下上一局消磨下时间。

    说实在的,那白玉棋盘当真是精美,衬得眠棠铺摆棋子的玉腕莹白,指尖都微微发光。

    淮阳王并非瞎子,自然不能对眼前玉砌美景熟视无睹,便有一搭没一搭地放着棋子。

    结果不消一盏茶的功夫,眠棠便迟疑道:“夫君你看,我这是不是赢了?”

    淮阳王凝神一看,默然无语,缓了一会才点了点头。柳眠棠的确是几步之内便赢了棋局。

    看夫君点头,眠棠噗嗤一下笑出声,羞怯道:“夫君干嘛让我?好好的下一局,也让我涨些本事啊!”

    可是夫君似乎无意说笑,嘴角微微抿起,只沉默地收拾棋子,准备再开一局。

    这次乃是崔九先落子,排布设圈套,俨然排兵布阵。

    眠棠全凭直觉落子,可是每下一步,都觉得四周危险重重,不得不谨慎思虑,再望向紧盯着棋盘,面无表情的夫君时,爱慕之心更盛。

    她的夫君可真是个棋道高手呢!

    这一局下得久些,眠棠棋差一招,惜败给了夫君。不过她依然觉得下得开心。夫君乃是精修棋道的高手,自己下不过,不是很正常的吗?

    可是夫君赢了棋,好像也不开心的样子,难道因为自己下得不好,败了夫君的兴致。

    如今跟崔九相处的久了,眠棠自然能认出崔九什么时候是真笑,什么时候是客套生疏的笑。

    于是她一边将棋子收好,将棋盘打包,一边问:“夫君可是不高兴了?”

    崔九勾了勾嘴角:“没有,只是在想你下得这么精妙,不知师从何人?”

    柳眠棠的棋路,与那个自称子瑜的反贼简直一脉相承。所以不难想象,这女子在山上时,也是这般陪着反贼下棋捶腿,消磨光景的……

    这与他当初想到的弱质女流被山贼鲁莽相待,又是大相径庭。

    那天夫君崔九似乎心情一直不大舒畅,出门去时,眠棠只能殷勤叮嘱着夫君,棋馆功课不紧的时候,记得回家吃饭。

    而崔行舟出了北街回转到了军营里时,心情才稍微平缓了些。

    这几日他往青州调兵,名曰协助,实则安插青州布防,倒是了解了先前不知的许多隐情。

    譬如仰山的反贼背后,竟然有不少豪绅暗中支持。

    万岁少年登基,朝中的大政是由着昔日的熹贵妃——今日的万安圣母皇太后把持。

    当年周皇后被废,太子刘诞身死,昔日的权贵周家一夕间树倒猢狲散。而熹贵妃的父家杨家取而代之,权倾朝野。

    杨家奉行贪敛之道,一改先帝休养生息的国策,连年来苛捐杂税不断,最近又兴起了什么土地重割法,剑指地方豪绅,摆明着要让他们割肉。

    别处的土地重割法早就开始实施了。可是眞州一代因为之前闹了灾荒,盗匪横生,加之反贼势力愈来愈壮大,几个来实施土地重改的朝廷大员,都被斩杀在管道之上。

    于是此地的变革就此搁置,再无人提起。

    现在想来,那些搅闹地方的反贼之所以长盛不衰,与那些不想税改的豪绅们也不无关系啊!

    只不过陆文现在被打得溃不成军,要抱石总兵的大腿招安,不知道那些个豪绅们有要立起什么名目来抵挡朝廷杨家的税改呢?

    杨家收不上眞州的税银子,倒是早早就另辟蹊径了。

    那杨家的一个远亲开起了甚大的银铺——通利钱行。

    通利钱行遍布大燕诸郡,杨家其实是这钱行最大的靠山。

    一般各地县衙收来的税款,除了存放在府衙银库外,还有一部分都是给杨家面子存入钱行。那钱行生财有道,存入他家,的确也有不少的利钱。是以钱行的买卖甚是兴隆。

    当初为了缓和眞州与朝廷杨家的关系。崔行舟也如地方官员一般,每年存入大笔钱银在那通利钱行里。

    今年原本也该如此,当参军将今年的眞州封地的税银呈交上来时,崔行舟原本是按照往年的惯例,将大部分的税银交付通利钱行生息的。

    可是他想了想,却又顿了一下。

    连柳娘子那样的无知小妇都知鸡蛋不能放入一个篮子里的道理。现在眞州与小朝廷关系微妙,一旦翻脸,这笔钱银很有可能被扣住取不出来。

    想到这,他沉吟了一会,学了柳眠棠的法子,留下这一年的地方支出,剩下的大部分命人押运到真州府空置了许久的银库中去。至于往年的税银,也要分月提取出来。

    至于借口都是现成的:他马上就要与表妹廉苪兰成婚,王爷大婚用银子的地方多了去了!只借口奢靡地操办,顺理成章地转移出大笔钱银才是道理。

    一时间,北街的“夫妻”两个都为钱财操碎了心。

    不过眠棠这边要操心的其实还算简单。陈先生填色的瓷盘卖出去后,店铺里有了充裕的流水账目,整个店铺也散发出了从容高雅之气。

    眠棠用银子又请了工匠修葺门帘,铺子里也隔出了单独的雅间。富贵的牡丹,青瓷的花瓶这么一摆,贵客便可以在丝锦包裹的团椅上从容喝茶吃着果子,品赏着他们玉烧瓷坊的上品瓷器了。

    眠棠这几日又进了不少灵泉镇甚有代表性的瓷器,店铺的档次骤然升高。

    也是店铺进了一个台阶,她才知道原来镇里还有个瓷器商会。只是能入会的,都是镇里叫得上号的瓷铺。

    而像玉烧瓷坊这样外地人开设的商铺,大部分存活不过月余就关门倒闭了,自然也摸不到商会的门槛。

    而如今,眼看着玉烧瓷铺立了起来,那烫金的入会请柬,自然也就送到了眠棠的柜面上了。

    店里的伙计贵生以前在别的瓷坊干过,也算半个老行当,自然明白这请柬的含金量,当下恭贺起东家夫人,可算是在灵泉镇立稳脚跟了。

    眠棠心里也高兴,自然将这入商会的事情看得甚是郑重。到了月头商会焚香祭告之日,眠棠早早起身,让李妈妈烧水沐浴更衣,换了身新做的绸缎丝裙,还薄薄施了相公送给她的那盒香粉。头脚收拾整齐了,这才郑重出门。

    灵泉镇的商会会所,乃是灵泉头号老铺贺家提供。

    身为皇家御供的老号,贺家财大气粗,实力雄厚,灵泉镇的其他瓷铺都不能与之比肩。

    眠棠身为新入会的商号,进了商会第一件事,自然是要拜见下贺家的当家贺二爷。

    贺二爷今年四十有七,正当壮年时,当年据说熹贵妃入瓷坊时,就是他一应接待的。

    贺二爷听人通禀玉烧瓷铺来拜谒会长,便抬眼看了看,可没想到玉烧瓷坊当家的竟然是个不到二十的妙龄女子。

    美则美矣,可是让个女人来……也太不拿商会当回事了!

    第29章

    贺二爷被眠棠的美艳晃得愣神之后,不禁眉头一皱,抬高了嗓门道:“崔夫人,不知崔掌柜为何不亲自前来,莫非是嫌弃商会递交的请柬太迟,他心里不大痛快?”

    眠棠小时被母亲领着回过娘家。她曾经亲眼见家里的外公与舅舅去拜码头——双方人马一个个横眉立目,唇枪舌战,话里藏刀,腰间更藏着刀。这样的阵仗没有让她害怕,反而觉得很是有趣呢!

    她本以为自己无缘那等子江湖风云,没想到几个烧瓷器的瘦弱鸡仔凑在一处,也行那踩低就就高的派头。

    听这位贺会长的意思,是瞧不起她这个女子替自家夫君入商会喽!

    看着贺会长鄙薄的眼神,柳眠棠倒减了几分刻意的礼数拘谨,扬着下巴一双大眼四下瞟了瞟屋室墙壁上悬挂着的商会条律。

    后来许是嫌着看不仔细,于是她便慢慢踱步过去挨个儿细看。

    贺家二爷说话了,却不见崔夫人应答,一个妇道人家,却气定神闲,只旁若无人地在厅堂里溜达……

    他登时不快,脸儿沉下来,旁边立刻有拍马逢迎的商号掌柜替他开口道:“崔夫人,贺会长的问话,你为何不答?莫非耳聋不成?”

    柳眠棠这才慢悠悠地半转了身子道:“就是听了贺会长的话,才知原来小妇人我来这,竟然是崔家怠慢了商会诸位的意思。我这才赶紧看看商会的条例,看看有无女子不可入内的条款,免得犯了商会的避忌。”

    柳眠棠虽然身处一群身着绸褂长衫的男子中间,但是说话清亮,加上个头高挑,说话时也落落大方,绝非寻常妇人见不得世面时的胆怯样子。

    她微微挑眉说话时,虽然语调平和,却调侃意味十足,竟让那气哼哼质问的掌柜一时语塞,说不出话来。

    贺二爷虽然先前没怎么看得起崔家外乡来的野路子店铺,可此时倒是忍不住重新打量了一番这位崔夫人。

    可在座的诸位商贾,都是在家里被妻妾奉承惯了的,哪里受得了一个外乡女子如此言语?

    当下又有帮衬贺二爷的急先锋,阴阳怪气地讽刺道:“商会虽然无不准女子入内的条款,可是此间都是各家的老爷,只你一个女子,恐怕是多有不便吧?”

    眠棠走了一圈,脚踝又有些隐隐作痛了,就选了个圈椅坐下说话道:“我们玉烧瓷铺又不是第一天在灵泉街面上做买卖,谁不知我家夫君在外求学,家里的杂事都由着我这个妇道人家应承着。原以为奴家我亲自前来,才算礼数周到,若早知道诸位有跟女子说话不便的毛病,便叫铺子里倒泔水扫地的伙计来拜谒诸位了!”

    说这话时,眠棠已经嘴角微微勾起,看着那叫嚣的胖商贾,活似道边的驴粪蛋一般。

    这等子给人下马威的伎俩,都是家里几个舅舅玩儿剩下的,她柳眠棠就算如今伤了手脚,可那舌头还灵着呢。若是再有不识好歹的,便骂得他们摸不着回家的大门!

    那胖商贾被崔娘子挤兑得脸色涨红,正一拍桌子要继续发难时,侧门里响起了响快的声音:“看崔夫人说的,我们江南地界店铺里向来是女子和男人一般能干,怎么会有看不起崔夫人人的意思呢?”

    眠棠抬眼一看,见是一位头戴珠翠玉簪的女子领着两个丫鬟,笑声爽朗迈步走了进来。

    眠棠上下打量着她,稳稳坐在椅子上也不搭言。而李妈妈乃是王府大嬷嬷的派头,拉着一张黑脸,俾倪众生,看着厅堂里的一切,都跟看见垃圾一般。

    这一主一仆,皆是高人一等的派头,真是让在座的诸位老爷们看的暗暗牙根发痒。

    不过方才进来的那位姑娘却微微一笑,主动与崔家娘子寒暄。

    秉承着伸手不打笑脸人的原则,眠棠也捡拾起客套,与她对答了几句后,这才晓得说话的是贺家二爷的三女儿,名唤贺珍。

    这位贺珍芳龄十八,与柳眠棠相仿,不知何故,一直未能出嫁。但是精明能干,犹胜兄弟,是贺二爷的好帮手。贺家老号大半店铺的账目都要过了她的手。

    这位贺姑娘的为人倒是爽利,看着也甚是和善,上下打量了一通眠棠之后,便不系外地拉着她的手攀谈,三言两语间便让厅堂的气氛热络起来了。

    至于方才怠慢不怠慢,方便不方便的话头,也没有人再提。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