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6章

    皇帝赞同了这个意见。

    但履行的过程远比提意见艰难。

    火统打在骆驼沾水的毛毡上,只留下一个个焦黑的印记,骆驼风闻不动。

    清军只能不停的填装火炮,集火攻打,一下不行就两下,两下不行就三下,总有攻破的时候。

    但战场上瞬息万变,时间都显得格外漫长。

    噶尔丹部的士兵依托驼阵与清军厮杀。

    一时间炮火轰鸣,箭矢连天。尘土飞扬,血光四溅。

    此战打得非常惨烈,从中午一直打到晚上,双方俱死伤惨重。

    福全坐镇指挥,不断调配军士增援薄弱的地方,令行禁止,大纛树立,面容冷肃,杀气凌然。

    不停有断手断脚的伤兵被抬回来,但更多的则是无力的倒在了刀剑面前。

    双方僵持不下,俨然杀红了眼。

    许多卷了刀刃的官兵赤膊上阵,拼死搏斗。

    大阿哥被重重士兵保护着,站在福全身后。看着不远处的厮杀,他不禁捏紧了拳头。

    战场无父子,也无伯父。大阿哥不断躬身请战,“大将军,胤禔请战!”

    福全果断拒绝,“不行,还不是时候,等噶尔丹的驼阵破了,你再去追击。”

    可那时黄花菜都要凉了。

    大阿哥不想拾人牙慧,捡一些微不足道的战功惹人笑话。

    那种徒有虚名的功劳,在真正上过战场的军士面前不值一提。

    破敌后的追击,说得好听,但更像是在蔑视他的能力,留一些果实来安抚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大阿哥咬牙,他是皇帝的儿子,跟在人身后捡功劳回了紫禁城,他都怕太子看不起。

    思虑再三,看着血光四溅的战场,他悄悄向后退离。

    作话:本章驼阵之类的引自百度百科。

    大皇子确实此战和福全有些分歧,但具体真相如何谁也不清楚,这里是改编哈。

    PS:写战争真难(泪)

    佟国纲之死

    福全一心在战场上,没有留意。

    其他一众人见他没有冲上战场去,反是退向了营帐的方向,以为他是听进去了,悄悄松了一口气。

    盏茶,就见大阿哥突然骑着马自众人身后一跃跨过阻拦,别着腰刀冲向了前线。

    他手拿一把牛角弓,对着几个正在和清兵厮杀的噶尔丹士兵连发三箭。

    箭箭俱中。

    几个士兵应声倒地。

    这为大阿哥增添了自信,他提起缰绳对着几个噶尔丹士兵就冲杀了过去。他英姿飒爽,目光如炬,一看就武艺非凡。

    但福全等人来不及欣赏大阿哥的英姿,已经急的满头冒汗。

    福全连忙点了一队士兵去大阿哥身边支援。

    “大阿哥绝不能有事!”福全沉声道。

    这可是纳兰家的心头肉,是皇帝的大儿子!

    若无太子,大阿哥便是最接近皇位的那个皇子。

    “连一道疤都不能留下!”福全咬牙补充道。

    但噶尔丹那边也很快就发现了这个英姿勃发的少年。

    尽管赶去支援的士兵们都小心翼翼的分散靠近,尽量不让人发现大阿哥的重要性。

    但大阿哥胯下的骏马一看就不是普通士兵用的起的。加之他箭无虚发,刀光凌冽,虽然略青涩了些,但一看便是受过名师教导的。

    噶尔丹的手下在驼阵中很快就发现了这个不同寻常的少年,很快噶尔丹也留意到了。

    他眯着眼睛仔细瞧了瞧这少年,随即大笑,下令道:“这少年的刀把上还镶着宝石,非富即贵,若是皇子……那便是天佑我噶尔丹!派人将他捉来,我们就有了话语权。”

    “下令,凡活捉此子者,赏金千!提回此子人头者,赏金百!”

    很快战旗挥舞,战令传来,一众噶尔丹士兵兴奋的向大阿哥围去。

    赶去支援的清军见状不对,连忙上前阻挡,与噶尔丹派来的人厮杀开来。

    噶尔丹见状越发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他脸上横肉一抖,大手一挥,更多的人朝着大阿哥围去。

    “不好,怕是被发觉了!”福全抚掌哀叹。

    “不用在意是否暴露了,全力支援,把大阿哥给本将带回来!”福全令道。

    越来越多的兵士朝大阿哥的方向汇聚。

    国舅佟国纲正带着士兵冲杀驼阵,突然发觉了战场上形式的变化。

    杀红了眼的他转头就看见大阿哥正在被一群士兵护着往后方跑去,一众噶尔丹士兵苦苦纠缠。

    顾不得去深究为什么身在重重保护中的大阿哥会在这里,佟国纲就连忙带人支援。

    大阿哥身边不断有士兵倒下。大阿哥面色煞白,他的箭矢早就用完,此刻正拿着腰刀不停劈砍。

    他的武功很好,每一刀基本上都能命中一个敌人。

    可双拳难敌四手,他一个人纵使神勇,也称不上精力无限。

    但身体的疲乏远比不上精神上的恐惧。

    他不怕死,可若是落到了噶尔丹的手里,怕是要比死还令他胆怯。

    皇阿玛会如何处理他?

    他会不会对他失望?

    大阿哥且战且退,噶尔丹紧追不舍。

    蚂蚁咬死大象,大阿哥寸步难行,退的艰难。

    突然,一队镶黄旗士兵提刀自包围大阿哥的噶尔丹士兵后方冲来,横劈竖砍,为大阿哥扫清包围,用生命替他开辟出一条逃生的道路。

    “快走!大阿哥,快走!”

    人群中,大阿哥看见一张满是血污的脸,是国舅佟国纲。

    厮喊声嘈杂,大阿哥只能看见佟国纲朝他挥舞着手,嘶吼着让他退走的口型。

    大阿哥连连回神,喝马拉绳,从包围中一跃而起,突围冲出。

    噶尔丹士兵见状连忙追赶,却被佟国纲带人牵制住了动作。

    噶尔丹在驼阵中一直关注着他们,见状他大手微扬,喝道:“拿弓来!”

    一把大弓被递到了他的手上。

    噶尔丹拉弓眯眼,眼中杀气腾腾,菱形的箭矢冰冷的对准了大阿哥的脊背,弓弦拉满。

    “死!”

    话音未落,箭矢骤然飞出,飞快的射向大阿哥的方向。

    观战的众人惊呼。

    福全不自觉出了一身冷汗。

    时间一瞬间仿佛被凝固了。

    大阿哥朝着大帐奔来,远远就看见一众人焦急的对他挥手,浑然不知危险已经向他逼近。

    “噗——”箭身入体,血线飞射。

    只见佟国纲自后挡住了大阿哥的身形,他后背羽翼颤抖,一只箭矢将他的前胸贯穿。

    当即,他摇摇晃晃倒下了马。

    一众士兵连忙驰援。

    ……

    夜,清军终于打破了噶尔丹的防御。

    乘胜追击,福全下令挥军渡河进攻。

    以步兵从正面发起冲击,又以骑兵从左翼迂回侧击。

    噶尔丹大败,仓皇率残部撤往山上。

    清军将他们团团包围。

    战场一片残垣,血气冲天,尸体交错纵横,残肢遍地。

    清军无声的打扫着战场,月光仿佛都被血色映红。

    沉默,死寂。

    军账中,一众人面面相觑,无人开口。

    但事情总要有个交代。

    福全沉默的提笔,写了一封密折交给了亲信,再三叮嘱,要亲自交到皇上手中。

    “国舅的遗容整理好了吗?”福全沉声问道。

    “是,俱以收敛齐整。”

    “好。都回去吧。”福全挥了挥手,让众人离开。

    独自一人坐在椅上,久久沉默。

    次日,福全重整队伍,以大炮轰击为先导,清军轮番向山上冲击,但噶尔丹的士军顽强地扛住了这次进攻,而后趁双方休整之时,遣使向清军乞和。

    福全一夜未眠,他向来谨慎,思及国舅已亡,大阿哥还在,故而不敢再冒半分风险。

    加之两日苦战,清军也伤亡惨重,势力大减。

    支援的大军还未赶到。

    困兽犹斗,他实在不敢将噶尔丹逼的太紧,犹豫再三,福全决定接受乞降。

    然而,噶尔丹狡诈非常。乞和只是借口,当夜他便乘机率几千残部夜渡西拉木伦河,狼狈逃窜。

    庶妃卫氏

    待皇帝知道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了。

    看着福全递交的请罪折子,皇帝斥道:“这么低劣的缓兵之计都看不穿?如今放虎归山,尔日噶尔丹定会卷土重来!”

    皇帝目光冰冷,负手站在窗前,凤眸狭长,神色不定,不知在想些什么。

    梁九功小心翼翼的伺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喘。

    “下令整顿。”皇帝冷然道。

    “是。”梁九功心中有数,这场仗看来是要结束了。

    “传朕口谕,大阿哥与裕亲王先前就于策略上产生分歧,不尊将令,不敬伯父,朕有意将其调回。着令他驰来此处,由朕亲自训诫。”

    这当然是为遮掩大阿哥鲁莽造成的后果而找的借口,但由皇帝亲口说出,谁敢不服?

    “裕亲王福全优柔寡断,贻误战机,误中敌计。待回京审理。”皇帝眼眸幽深,看着无边夜色,暗潮涌动。

    ……

    初五,皇帝回銮的消息传回了宫中。

    连带着大阿哥犯错的事也传进了几个消息灵敏的妃子耳朵里。

    这日永寿宫请安时,钮祜禄氏刚坐下,说了皇上派人传回的回銮消息后。

    众人就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

    低位嫔妃自然是惊喜非常,皇帝先前以佟佳皇后为借口不近女色。

    后来好容易在皇太后的劝说下入了后宫两次,一次翻了牛答应,另一次还只是在永和宫洗了个澡?

    但无论如何也算是进步,可才消停没两天。战事一起,皇帝又开始忙的不可开交。

    算算,她们前前后后将近一年没有承过雨露了。

    眼看后年大选,再不找机会承恩生育,等更娇艳的花儿入了宫,怕是就更没有她们的立足之地了。

    高位妃嫔则全然不同,她们或多或少都收到了消息,脸上并没有多少诧异之色。

    德妃因着内务府的关系,消息更是灵通。大阿哥犯错被皇上召去身边日日训诫的消息,她自然也收到了。

    惠妃作为大阿哥的母亲,不可能没有打听自己儿子的下落,可她一脸平静转着佛珠,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一般。

    德妃才不相信呢。

    上次被人嘲笑的是她,这次可就要掉个过了。

    加上因着卫庶妃的旧怨,德妃才不会放过这个笑话惠妃的好机会。

    于是,她柔柔笑道:“皇上战无不胜,回銮也算不上什么稀奇事。要本宫说,大阿哥也和皇上一起回来,那才是稀奇呢。”

    惠妃闻言立时捏紧了手中的佛珠。

    低位妃嫔们纷纷好奇的朝惠妃张望。

    上首钮祜禄贵妃施施然喝了口茶,和宜妃、荣妃无意间对视一眼。

    只隐约在彼此眼神里看见三个大字:有好戏!

    “大阿哥不是同裕亲王一起出征了吗?怎么是和皇上一起回来的?”尹常在闻言,脸上带着夸张的惊奇。

    她与德妃一唱一和。

    两个永和宫的女人像是提前对好的一样。

    尹常在无子无女没有依靠,身份低微又在永和宫居住,依附德妃做她的马前卒,确实不难理解。

    德妃慢条斯理接着道:“听说皇上要亲自教导大阿哥呢。瞧瞧皇上多慈爱,大阿哥已经大婚都在前朝行走办差了,还不放心,非要带在身边教导。回来以后该不会还要让大阿哥重回上书房,同其他小阿哥们一起学习吧?”

    “不会吧,大阿哥回上书房学什么呢?”尹常在一脸惊奇,“听说小阿哥有些还在习字呢。”

    德妃一副贴心的模样对着惠妃安抚道:“习字是好事,年轻人就要多磨磨性子,皇上这是看重大阿哥呢。妹妹那还有几本六阿哥当初习字时的字帖,不如送给姐姐,大阿哥要是回了上书房,这字可不能落下了。”

    大阿哥这么大了,好容易被安排了差事,若真的重新被打回上书房和那些小阿哥们一起习字,那真真是令人笑话。

    惠妃眼角微抽,面上依旧无波无澜,可看着她捏着佛珠发白的指尖,就知道她心里并没有那么平静。

    惠妃一字一句回道:“不劳妹妹操心了,大阿哥已经成年,用不上孩子的东西。字帖还是留给十四阿哥吧,也不知他能用到几岁。”

    这话意有所指,就是在说十四阿哥还小,也不知道能不能活到当初六阿哥的年岁,许是半路就夭了。

    十四阿哥是德妃的眼珠子,闻言再也维持不了温柔的面孔,她讥嘲道:“听说八阿哥在上书房屡得师傅称赞,说他日后必成大器。怪不得惠妃姐姐这么有底气呢?大阿哥不得圣心,不是还有八阿哥嘛。

    反正他养在姐姐膝下,养恩深重,说不定日后姐姐和大阿哥还要靠八阿哥提携呢。姐姐当初抬举卫庶妃真真是做了件好事,这提携之恩卫氏定然念念不忘,日后若是飞黄腾达了,说不定还要恩赏姐姐呢。”

    说着德妃掩唇轻笑。

    恩赏?

    只有上位对下位的赏赐才能叫恩赏。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