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带兵打仗的能力比我更68强?”白其姝毫不68留情地嘲讽道:“谁都比你强,
你心慈手68软,
成事不68足,败事有余。你要是有一点胆量,
现在就带兵去68杀光那四万人。”
秦三的胸腔里溢满了愤怒。她含恨道:“你就是个丧心病狂的疯子!”
白其姝不68怒反笑:“我就是疯子,我丧心病狂、伤天害理,不68管什么68恶鬼猛兽,都会被我扒层皮。”
她从座位上站起来,唇角还带着笑意:“公主下令全68城戒严,
调派了多少人手68,
耗费了多少心思,才换来宛城的平静安宁。”
她双手68撑住了桌沿,
目光扫视着秦三和谢云潇:“你们68呢,
口口声声为68了公主考虑,实际上呢,
压根没动过脑子,只是想当然68地认为68,启明军不68能屠杀百姓……”
她的语调忽而变高:“司度的亲兵,
肯定会假扮成流民,他们68混在流民堆里,就等着你们68上当受骗。你们68不68敢杀流民,流民倒是敢杀你们68,你们68的军队无力还击,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军肆虐横行,这就是你们68口中的仁义道德?”
她嘲笑道:“还不68如说68,这是愚蠢、顽固、自寻死路。”
秦三哑口无言,什么68都不68想再说68了。
谢云潇正要反驳,华瑶碰到了谢云潇的右手68。
谢云潇坐姿端正,与华瑶的距离约有半尺。华瑶突然68按住他的右手68,指尖还挠了一下他的虎口,这一刹那间,他的思绪被她扰乱了,而她依然68从容不68迫。她缓缓地站了起来。
华瑶走到白其姝的身侧,沉声说68:“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先坐下来吧,别急,我们68好好商量商量。”
白其姝重新落座。她又看了一眼秦三,秦三被她气得不68轻,脸色已经变成铁青色。
华瑶端起瓷壶,亲自倒了一杯水,递给秦三:“来,秦将军,喝点水,消消气,气顺了,才好说68话。”
秦三冷静了一些68。她与华瑶对视,隐约察觉到,华瑶站在她这一边,她紧绷的心弦逐渐放松:“多谢殿下,是我急躁了,吵架吵不68出结果的,我和白小姐谁也说68服不68了谁。”
华瑶站得笔直,声调沉稳:“你们68都是我的肱骨之臣,与我志同68道合,我们68才刚刚站稳脚跟,千万不68能内讧。”
言罢,她又倒了一杯水,拿到了白其姝的面前68。
白其姝举起茶杯,一饮而尽。
放下茶杯后,白其姝退让道:“我也太急躁了,急不68择言,冒犯了殿下和秦将军,还请您二68位恕罪。”
华瑶帮她打了个圆场:“你有一句话说68的很对,我的敌人确实不68择手68段。你担心启明军落入陷阱,我也担心你一时情急,误入险境。”
华瑶知道,白其姝和秦三都对她忠心耿耿,都愿意为68她出生入死,只不68过,她们68出于不68同68的考虑,就会有不68同68的决断。她们68吵架的时候,她还能听到她们68各自的心声,对她而言,这也不68是一件坏事。
华瑶很平静地说68:“百姓之所以臣服我,是因为68他们68相信我心怀仁义,如果我大开杀戒,那我就是不68忠不68孝、不68仁不68义的奸贼,我的名声会受损,启明军的士气也会被削弱。”
秦三连忙说68:“殿下英明!”
华瑶话锋一转:“当然68,司度也猜到了我的难处,所以他才敢挑衅我。正如白小姐所说68,四万流民之中,肯定包含了司度的亲兵,他们68在暗,我们68在明。”
在座众人都明白,司度与宛城官员相互勾结,背后还有朝廷的支持。
司度此次来宛城,还要向华瑶通传圣旨。华瑶若是不68遵从,就算“不68忠不68孝”,朝廷以“忠孝”二68字治国,“不68忠不68孝”乃是十恶不68赦的大罪。
归根结底,问题出在司度身上。
司度死了,问题就解决了。
谢云潇提议道:“司度只有一千人马,司度死后,敌军必然68溃不68成军,流民也会真心归顺。”
华瑶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她叹了口气:“司度的手段太恶毒了,你去68暗杀他,他反倒可以给你下套。”
谢云潇沉默片刻,又问:“殿下不相信我能杀了他?”
华瑶站定不68动,态度十分严肃:“我不68是不68相信你,而是太了解司度。我甚至怀疑他找了几个替身,隐瞒了自己的行踪,我要先把情况调查清楚,才能制定相应的计划,贸然68行事是下下策。”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华瑶没说68出口。前68不68久,她收到了镇国将军的密信,镇国将军愿意与她合作68,她可以调用凉州的盐矿、铁矿、铜矿、煤矿,甚至是一万以内的精兵。
这种合作68之所以能谈成,当然也是看在谢云潇、戚饮冰二68人的面子上,因此,华瑶不68会让谢云潇、戚饮冰涉入险境。
虽然68谢云潇的武功极为68高深,但是,镇抚司研究过他的剑法,皇帝还曾经派出以何近朱为68首的一群刺客,专为68刺杀谢云潇而来,若不68是何近朱死得早,谢云潇恐怕也会遭遇不68测。
古往今来,多少武学宗师,在全68国各地开宗立派,却没逃过朝廷的追杀。
武学宗师尚且如此,更68何况是谢云潇呢?
谢云潇今年也才十九岁,武学宗师的岁数都在四十以上。
谢云潇年纪轻轻,武功已至化境,又与华瑶狼狈为68奸,必然68是朝廷的眼中钉。
朝廷或许会设下陷阱,就像铲除武学宗师一样痛快地铲除他。
思及此,华瑶的语气放缓了几分:“诸位的意见68,我都会认真考虑。会议开始之前68,我也说68了,今天的讨论,只是初步磋商,启明军的调度,我自有安排,你们68不68必担忧。”
话虽这么68说68,华瑶还是从白其姝的眼神68中看出了一丝疑虑。
为68了安抚白其姝,华瑶透露道:“司度的军队只有一千人,随军远征的流民一路上忍饥挨饿,几乎忍到了极限,只要稍微挑拨一下,他们68一定会爆发内乱。我们68应该耐心等待,等到他们68闹完了,再去68收拾烂摊子。”
白其姝面露微笑:“不68战而屈人之兵,果然68是上上策。”
华瑶也笑了:“我们68大张声势,便能转变形势,我强则敌弱,敌弱则我强。”
秦三思前68想后,还是忍不68住插话道:“殿下,您想让民众和军队自相残杀吗?”
“不68是,”华瑶解释道,“只要民众不68再跟随司度,秦州北境的城镇都会接纳他们68。”
秦三道:“万一奸细趁机混进来了,怎么68办?”
华瑶道:“当然68是依法惩办,当众斩首,杀一儆百。”
秦三终于反应过来了:“殿下英明,秦州大多数百姓都臣服于殿下,那些68流民迟早会被同68化……”
华瑶打断了她的话:“宛城也是如此,我不68能让所有人都归顺我,但我能让不68归顺我的人沦为68异类。”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华瑶煽动民心的本领极强,每一次她当众宣讲,都能让听众如痴如狂。听众坚信,只要跟随她的指引,秦州的战乱和饥荒都会平息,人人都能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
华瑶微微一笑:“好了,晨会结束了,你们68都去68忙吧。”
众人陆续站起身,恭恭敬敬向华瑶行礼。
金玉遐从华瑶面前68走过,华瑶忽然68喊住了他:“金公子,请留步。”
金玉遐立刻驻足,转过身,面朝着华瑶:“请问殿下,有何吩咐?微臣必当尽力而为68。”
华瑶高高兴兴道:“令堂答应了我的邀约,也愿意辅佐我的大业。她从岱州启程,历时半个月,终于抵达了秦州北境,明天一早,你率领一队卫兵,去68宛城的城外迎接她,礼数一定要周全68。”
金玉遐震惊至极。
华瑶所说68的“令堂”,正是金玉遐的母亲,金曼苓。
金曼苓也是一代68名士,才学渊博,智谋出众,她年轻时,曾任国子监司业,教出了许多才德兼备的学生。
后来她辞官隐退,长居岱州,又收留了上百个门生,杜兰泽也受过她的养育之恩。她在岱州声名远播,凭的是真才实学,岱州有不68少读书人做梦都想拜入她的门下。
金玉遐万万没想到,金曼苓竟然68离开了岱州,赶来秦州,投奔华瑶。
金曼苓肯定带上了所有门生,换言之,她悉心栽培的上百位饱学之士,都将一并归顺华瑶。
金玉遐神68思恍惚。他忽然68明白了,为68什么68沈希仪对他这么68不68客气。
其实,金曼苓早已臣服于华瑶,可是华瑶迟迟没有传召金曼苓。
华瑶一直在等待,等到沈希仪为68首的一群文68官步入正轨,华瑶才接纳了金曼苓一族,如此一来,沈、金两派之间,便能相互制衡,而不68会一家独大。
金玉遐觉得,华瑶真有深谋远虑。
华瑶深知君臣之礼、君臣之义、君臣之别、君臣之道,她所器重的谋士,全68都心甘情愿为68她卖命。
这也难怪,金曼苓倾尽全68族之力,只为68辅佐华瑶上位。
金玉遐回过神68来。他轻声答复道:“微臣遵旨……”
话中一顿,他又说68:“希望殿下诸事顺利,早登大位。”
华瑶的笑声极淡:“当然68,我必将成为68天下之主。”
*
六月下旬,酷暑炎炎。
晌午的太阳正盛,山岗如同68一个巨大的蒸笼,山道上没有一丝凉风,闷热的气浪一波又一波地散开,带来浓烈的腥臊味。
司度身穿麻衣、头戴蓑笠,骑着一匹毛驴,混在流民的队伍里。
司度的近身侍卫都是身强体壮的男子,约有三百多人,他们68都扮成了贫民的模样,紧密地环绕在司度的周围。
司度的侍卫擅长一种秘术——他们68改变自己的呼吸方式,隐藏自己的内功深浅。在外人看来,他们68没有武功根基,其实他们68都是万里挑一的武功高手68。
除了这一批侍卫,皇帝还抽调了镇抚司的顶尖高手68,共计一百二68十八人,全68部听命于司度。
流民、军队、圣旨、谣言都是幌子。
刺杀华瑶和谢云潇,才是司度的真正目的。
只要谢云潇露面了,司度就有把握杀了他,他自负于武功高强,稍不68留神68就会落入圈套。
反倒是华瑶,阴险狡诈,老谋深算,让司度颇为68忌惮。
司度很想夺取华瑶的权力,把秦州掌握在自己手68中。
司度正在沉思,他的侍卫跑了过来,用气音传话道:“启禀殿下,宛城传来了新消息。”
司度道:“又有何事发生?”
侍卫道:“宛城加强了戒严,进出城更68难了,您派去68的暗探,已没了音讯。”
前68些68天,司度给华瑶传了一封信,他想试探她的反应,而她反应极快,当天就颁布了新的戒严令,当晚就扫查街道,抓走了数十个暗探。
那些68暗探,生死不68明。
司度低低一笑:“她还真有点本事。”
司度的笑声,淹没在嘈杂的声浪里。
随军前68行的队伍之中,不68仅有贫民、流民,还有和尚、尼姑。
每当一具尸体被分食,和尚、尼姑便会念佛诵经,超度亡魂,丧葬的仪式虽然68简陋,却也能抚慰家属的悲痛。
队伍的最中间,是一辆豪奢的马车,司度的替身正坐在车里。这位替身曾经当众宣告,凡是跟随他抵达宛城的人,每人赏银二68十两、赏米三十斗、赏布四十尺——如此丰厚的赏赐,足够让贫民度过饥荒。
众人脚下的路,既是一条生路,也是一条朝圣的路。
当天傍晚,暑热未消,途经村庄郊外,众人远远望见68一条河,司度派兵前68去68侦查,确认四周没有埋伏,方才允许众人在此扎营。
夜深时分,还有人在河边打水,流水声淅淅沥沥,老人与小孩的哭声断断续续,司度的心境丝毫不68受影响。
司度坐在一棵大树下,慢慢地啃食自己从京城带来的干粮。
月色明亮,远处的村庄冒出了炊烟,烟尘渐渐升到半空中,又过了一会儿,稻米、鱼虾和酱菜的香味也都传过来了。
与香味一同68传过来的,还有村民的歌声,他们68先唱了一首名为68《回乡》的秦州民谣,又唱了一首庆祝丰收的赞歌。
他们68点燃了篝火,火光照亮了一方天空,也照亮了司度的视野,围绕着那一堆篝火,他们68载歌载舞,笑闹声、合唱声传遍了平原。
司度这一边的流民之中,出现了一点骚动,不68少人都想去68村庄看看,讨取一些68食物和药材,然68而士兵严禁他们68私自行动。
一来二68去68,流民和士兵打了起来,数十人被士兵斩首示众,近千人趁乱脱逃,逃向了村庄所在的地方。
司度没有派人去68追。
他的侍卫忍不68住问道:“殿下,要不68要屠村?”
司度轻声道:“不68能屠村,不68能泄露兵力强弱。山野小民,跑了就跑了,没必要放在心上。”
侍卫忙说68:“是,属下遵命。”
司度闭目养神68,又说68:“敌人的雕虫小技,不68过尔尔。”
侍卫不68敢接话,依旧沉默地站在他的身边。
十丈开外之处,身披袈裟的和尚正在焚香诵经,低沉厚重的声音,让人渐渐恢复平静,纷乱的人群也镇定下来。
司度坐直了身体。他的右手68搭在腰侧,紧扣着佩剑,手68指略微伸长,描摹着剑鞘上的龙纹。
这把剑是皇帝的贴身之物,司度离开京城之前68,皇帝传他入宫,亲自把佩剑交给了他。
入夏之后,皇帝的病情先是恶化,又是好转,局势越发扑朔迷离。
只要皇帝还在世,司度就有倚仗。顶尖高手68都在保护他,无人能伤他一根毫毛。
司度暗暗心想,自己率兵在外,既不68会卷入东无与方谨的夺嫡之争,又不68会牵涉皇帝与太后的权柄之争,或许,最后的赢家,正是他高阳司度。
*
京城入夏以来,下了几场小雨。
今日又是一个雨天,细雨绵绵不68绝,青玉地板一片湿亮,反照着公主府的巍峨宫殿。
顾川柏从庭院中穿行而过,他的衣摆也微微沾了些68水雾,但他毫不68在意。他停在门前68,还没来得及行礼,方谨便说68:“进来。”
顾川柏推门而入:“公主殿下,未时已过,您还没用午膳……”
话没说68完,顾川柏闭口不68言。
方谨正在与谋臣议事,包括杜兰泽在内的一众谋臣,全68都跪坐在地上,潜心钻研沧州战局。
近来沧州异动频繁,方谨不68得不68多加防范。
方谨并不68信任杜兰泽,但她欣赏杜兰泽的才学。
杜兰泽战略布局的能力极强,她帮助方谨平定了沧州的小规模战乱。方谨暂时还离不68开她,只能继续把她圈禁在公主府。
杜兰泽越来越瘦弱,恐怕活不68了几年了。
方谨的目光落在杜兰泽身上,却无一丝怜惜,对于方谨而言,杜兰泽就像一件工具,既然68好用,方谨便留着她,等她死了,方谨也会厚葬她,也不68枉她一世为68臣。
方谨沉思片刻,顾川柏跪在了她的脚边,她侧目,只见68他神68色淡然68,容貌仍是俊美非凡。
他以口才而闻名,但她更68喜欢他一言不68发的模样,她甚至想过,如果她拔了他的舌头,他又会有怎样一副面貌?
方谨淡淡地笑了笑。
沧州的局势差不68多已经说68完了,方谨想让顾川柏伺候自己用膳,当下便挥退了一众谋臣,正在此时,方谨的侍卫来报信了。
方谨坐在窗边,正对着一扇琉璃彩窗,侍卫走到她的近前68,弯下腰,向她传话。他们68二68人的倒影落在窗上,又被杜兰泽看进了眼里。
杜兰泽走在庭院中,紧跟着一众谋臣的脚步,又因为68谋臣故意孤立她,无人与她搭话,她反倒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窗影上。
她依稀听见68顾川柏说68了“皇帝”、“病情”两个词语。
顾川柏曾经效命于皇帝,每当方谨提起皇帝,顾川柏的情绪都会有所转变,行事也就没有平日里那么68谨慎。
单凭顾川柏所说68的“皇帝”、“病情”,还有窗影透露出来的模糊唇语“东无”、“太医”,杜兰泽反复推敲,最终,她想出了一种合理的解释。
先前68,她听人说68过,皇帝的病情略有好转。
此刻,她推断出,东无通过太医,给皇帝献上了续命药。
由于孟道年死谏,东无的名声越来越差,朝廷明面上说68“正在调查”,实际上肯定调查不68出结果。
皇帝苟延残喘,或许会威胁到太后的地位,太后不68能再掌控朝政,东无还需要时间布局,方谨也会静观其变,他们68都想吞并更68多的势力、谋取更68多的兵力。
他们68的准备越充分,未来的战争就越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