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5章

    他把杜兰泽和燕雨都罩进了伞里:“杜小姐,请上车吧。”

    燕雨看着自己头顶上的伞面,敢怒不敢言。他扶着杜兰泽走上马车,与杜兰泽一同坐进了车里。关合韵骑着一匹马,随行在侧。

    不用问也知68道68,方68谨派出了关合韵保护杜兰泽,既是“保护”,也是“监视”,方68谨不会允许杜兰泽单独外出。

    约莫两刻钟之后,马车抵达大理寺的门68口68,关合韵也翻身68下马。他领着杜兰泽走入大理寺,竟然迎面撞见了谢承均。

    谢承均不仅是大理寺少卿,也是谢云潇的舅父。

    杜兰泽微微屈膝,对谢承均行了个礼。她还多说了一句:“近来大理寺一连审理了好几个重案,谢大人辛苦了。”

    谢承均道68:“杜小姐客气了。我只负责了一个案子,三月份的御林军内乱,刑部审过了一遍,大理寺还要68再审一遍。”

    杜兰泽道68:“御林军内乱一事,实在骇人听闻。御林军分不清敌我,以至于68自相残杀,错失了反败为胜的机会。”

    第131章

    关外鸿声断

    华瑶属实是罪不容诛

    关合韵忽然跨出68一步,

    挡住了杜兰泽的视线。他68的身材高大魁梧,像是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屹立在杜兰泽的眼前。

    杜兰泽十分厌恶关合韵,

    但她不68能推开他68。她静立不68动,

    如同一座雕像。

    关合韵看着谢承均,

    缓缓地说:“杜小68姐正要去刑堂受审,

    这是十万火急的差事,

    万万耽搁不68得。我们先失陪了,请您包涵。”

    言罢,

    关合韵径直向前走,

    步子迈得很大。杜兰泽匆匆忙忙跟上他68的脚步,

    甚至没来得及与谢承均告别。

    燕雨见状,隐隐感到一丝怨愤。他68出68声68道:“关大人,

    您行行好,走慢一点,杜小68姐是读书人,她跑步都没您走路快。”

    关合韵斜瞟了燕雨一眼。只这一眼,便让燕雨汗毛倒竖。

    燕雨不68自觉地挺起胸膛,

    故作镇定地说:“杜小68姐是殿下的近臣,

    咱们做奴才的,应该把68杜小68姐伺候得妥妥帖帖……”

    “帖”字还没念完,

    关合韵反手一转剑柄,

    剑鞘携裹着一阵疾风,重重地拍向燕雨的膝盖。

    燕雨惊慌失措,

    连忙闪身躲避,仍然听见“咔嚓”一声68巨响,他68左腿的膝盖被剑风震得脱臼,

    仿佛刚刚承受了一场酷刑,疼痛一刹那传遍全身,他68狼狈地摔到在地上,束发的缎带都散开了。垂落的一缕发丝划过耳畔,他68心里68又惊又怒又恼又恨,真想一剑捅死关合韵这头畜牲。

    关合韵居高临下,审视着燕雨:“我瞧你毛毛躁躁的,跟个68没长大的混小68子似的,你从前的主子还真是娇惯你,半点规矩都没让你学过。”

    燕雨沉默地低下头。纵然他68有一千个68、一万个68不68服气,他68的武功比不68上关合韵,他68的官阶也比不68上关合韵,他68与关合韵的实力相差悬殊。关合韵打他68骂他68教训他68,他68不68能说半个68“不68”字。

    他68快要气死了。

    他68的眉宇间凝结着一股压抑已68久的愤懑之气,他68这一副神色又被关合韵看在眼里68。

    关合韵不68怒反笑:“你没什68么本事,气性还挺大。”

    燕雨有气无力地趴在地上,凉意浸透了他68的身体。他68把68脸埋进了臂弯,嘟囔道:“对对对!我是没本事、气性大的狗奴才,您是本领强、脾气好的大老爷,行了吧?”

    关合韵稍微抬高剑柄,杜兰泽的目光立刻扫了过来。她低声68道:“关大人,您别忘了,您正站在大理寺的走廊上,您的一言一行都会引人注目。”

    关合韵抱臂立在一旁,臂膀上的肌肉轮廓格外刚硬。他68平静地回答道:“我确定周围无人,才会对燕雨出68手。您正要去刑堂受审,刑堂是一个68容不68得半分差错的地方,燕雨口无遮拦,实在不68适合跟着您去面见大理寺卿。”

    言罢,关合韵转头看向他68的属下。他68命令属下把68燕雨抬走,还对燕雨说:“你回到马车上,老老实实养伤,不68该说的话别说,不68该做的事别做,如果你抗命不68遵,坏了规矩,我会亲手打断你的双腿。”

    燕雨被他68气得双眼通红。

    杜兰泽竟然默认了关合韵的安排。她没有为68燕雨辩解一句。燕雨知68道杜兰泽肯定有她的谋划,但他68永远猜不68透她的心思。

    他68从来不68觉得自己是一个68愚笨的人。可是,在她的面前,他68常常有一种羞愧的、怅惘的感觉。他68不68知68道自己为68何68羞愧、为68何68怅惘,那些杂乱的思绪,就像破土而出68的春笋,爬满了他68的心房。当他68犹豫之际,春笋已68经长成了竹林,竹叶摇动之声68犹如浪涛,他68在起伏不68定的浪涛里68饱受颠簸之苦。

    这一瞬间,燕雨不68敢直视杜兰泽的双眼。

    燕雨好像一只落水狗,他68的衣服还很干净整洁,但他68的眼角是湿漉漉的。在侍卫的搀扶之下,他68一瘸一拐地走远了,与杜兰泽相隔渐远,徒留一道颀长的背影。

    杜兰泽忽然开口:“燕雨毕竟是我的侍卫。你没问过我的意见,直接处置了我的侍卫,这也不68合规矩。”

    关合韵一边往前走,一边问:“杜小68姐的意思是什68么,还请您明68示。”

    杜兰泽微微一笑:“我并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说一句实话。你我都在为68公主效力,公主恩威并济、赏罚分明68,忠臣良将都愿意追随公主,你我更应该以身作则,凡事都要讲个68规矩,切勿草率行事,先斩后奏。”

    关合韵听出68了杜兰泽的言外之意。

    关合韵和杜兰泽都是方谨的近臣。关合韵当众教训燕雨,扫尽了杜兰泽的脸面。杜兰泽咽不下这口气。她仗着自己能言善辩,完全可以把68事情闹大。

    读书人就是麻烦,关合韵心想。

    杜兰泽只说了短短几68句话,不68仅捧高了方谨,还贬低了关合韵,关合韵无法反驳杜兰泽。他68一路无言,默默把杜兰泽送入大理寺的刑堂。

    大理寺卿正站在刑堂的门口。

    大理寺卿现年六十岁,身形消瘦,鬓发灰白,穿着一身绯红的官服,脸上却没什么血色。近日以来,他68总是在发愁,重案命案那么多,太后让他严查严办,他68上哪儿去找凶手?就算案情水落石出68,凶手或许是他68得罪不68起的大人物,太后能否保住他一家老小的性命?

    他68心乱如麻。

    正在此时68,杜兰泽向他68行礼。

    他68颔首,语气甚是和蔼:“杜小68姐,请坐。”

    杜兰泽缓缓入座,大理寺卿还站在原地。这原本是不68合规矩的,不68过,全京城的官员都知68道方谨器重杜兰泽,杜兰泽一向体弱多病,谁敢拷问她?万一她有个68三长两短,谁又能承受方谨的怒火?

    大理寺卿挥了一下手,几68位主簿全都坐了下来。众人的神色虽然严肃,气氛却还是和睦的。

    某一位主簿翻开卷宗,问了杜兰泽几68个68问题,杜兰泽从容作答,话里68话外没有一丝纰漏。

    主簿面露难色。过了片刻,他68忍不68住问了一句:“杜小68姐,您还记不68记得山海县的知68县?这位知68县名叫葛巾,她政绩不68凡,声68望不68差,每年都能通过吏部的考核。”

    杜兰泽观望着主簿的面部表情,试探道:“我与葛巾仅有几68面之缘,并不68了解她的政绩如何68。难道葛巾也与风雨楼一案有关?”

    主簿道:“您应该也听说了吧,葛巾在山海县闹了个68乌龙。她和赵惟成带兵剿匪,恰巧遇到了秦三的军队,彼时68夜黑风高,双方人马不68分敌我,就在土匪寨子里68展开了一场混战。葛巾诬告秦三谋反,秦三指控葛巾勾结土匪,她们互相攻讦,到现在还没个68定论。”

    听到此处,杜兰泽已68经猜到了目前的局势。

    去年冬天,皇帝传了一道密令,派遣华瑶暗杀晋明68。皇帝还留了个68后手。他68从镇抚司抽调了一群高手跟踪华瑶。那一群高手的领头人,正是何68近朱。

    后来,何68近朱被华瑶杀了,皇帝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朝政大权落入方谨的手中。华瑶又向方谨投诚,主动献上金银珠宝、车马粮钞,方谨自然愿意为68华瑶洗脱罪名。

    现如今,秦三是华瑶的部下,葛巾诬告秦三谋反,大理寺却不68敢把68“秦三谋反”与华瑶联系到一起,由此可见,虽然方谨已68经决定铲除华瑶,却还没来得及调整策略,今时68今日,华瑶依然处于方谨的庇护之下。

    依照杜兰泽的推断,葛巾很可能也接到了皇帝的密令。葛巾与华瑶交战,又被华瑶打败,葛巾必定会上奏朝廷——这是四个68月之前的事情,那时68候,无论葛巾如何68描述自己的遭遇,内阁和刑部都不68会放任葛巾污蔑华瑶。

    经由刑部的一番运作,山海县的剿匪之战演变为68“葛巾与秦三不68分敌我的内战”,如此一来,朝廷不68仅削减了华瑶剿匪的功绩,也为68葛巾和秦三找到了台阶,各个68党派都能大事化小68、小68事化了。

    这一桩案子的审判结果,正是朝廷党争的一个68缩影。大梁朝的众多官僚,并不68追求所谓的“真相”,他68们绞尽脑汁,只为68保持各方势力的平衡。

    百姓交口传颂的“青天大老爷”,恐怕只存在于民间的戏台上。

    杜兰泽仍在思索,主簿的声68调变得更高:“刑部搜集了一批人证物证,风雨楼一案乃是盗匪所为68,那个68山海县啊,确实有一群盗匪。葛巾与盗匪曾经有过书信往来,书信都被刑部收存了,刑部暂时68不68能确认书信字迹的真伪。”

    杜兰泽佯装糊涂:“为68何68不68能确认?”

    主簿迟疑了一瞬,解释道:“盗匪仿冒官员的字迹,投机取巧,弄虚作假,这在情理上是说得通的……”

    杜兰泽皱了一下眉头,大理寺卿也听不68下去了。

    大理寺卿打断了主簿的话,直说道:“此案具体是个68什68么情况,尚不68能盖棺定论。刑部和都察院要求审问葛巾,若是能把68葛巾审问清楚,许多难题便会迎刃而解。”

    杜兰泽立刻找到了症结所在:“葛巾去了哪里68,她是否来了京城?”

    大理寺卿一言不68发,主簿倒是坦诚:“葛巾离开了虞州山海县,沿途的驿站接待过她,人证物证俱全,丝毫抵赖不68得,早在四个68月之前,葛巾便抵达了京城……”

    大理寺卿转过头,看了一眼主簿。

    那位主簿的话音一顿,还没讲出68葛巾的下落,杜兰泽竟然接话道:“诸位大人之所以犹豫不68决,是因为68葛巾失踪了吗?”

    整座刑堂骤然寂静下来,窗外传来一阵风吹树叶的沙沙声68,空气中浮动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乌鸦飞过了枝头,晃动的树影又映在了地砖上。

    大理寺卿从座位上站起身。他68一手捋着官服的袖摆,另一手搭着案桌:“风雨楼之案,乃是一桩悬案,许多难题悬而未决,也不68劳杜小68姐费心了,杜小68姐请回吧。”

    杜兰泽状似无意地问:“今日的审问到此为68止了吗?”

    大理寺卿为68官三十年,见惯了官场的种种伎俩,早已68识破了杜兰泽的意图。杜兰泽不68会配合大理寺办案查案。她只会从大理寺搜刮消息,不68断地试探官员的口风。

    即便如此,大理寺卿还是希望杜兰泽能透露一些蛛丝马迹。

    杜兰泽先后服侍了华瑶、方谨两位公主。她肯定知68道一些不68可告人的秘密。

    大理寺卿收敛了一切情绪,慢声68细语地说:“是,审问到此为68止了,杜小68姐可以走了。风雨楼一案过去了四个68多月,你记不68清当时68的状况,这在情理上是说得通的。倘若你又想到了案件相关的细节,请你写信寄到大理杜兰泽不68经意地说:“我在山海县待了不68到半个68月,依稀记得山海县的民众笃信佛法,葛巾顺应民心,修建了几68座寺庙。四公主的侍卫凌泉正是死在了寺庙附近。方才主簿大人也提到了赵惟成,赵惟成是虞州的武官,他68与葛巾形影不68离,这倒是一桩怪事。”

    主簿笔速如飞地记下了杜兰泽的供词。

    杜兰泽微勾唇角,流露出68一丝笑意。她毕恭毕敬地行了个68礼,转身走出68了刑堂,关合韵还跟在她的背后。

    他68们走了几68步远,关合韵忽然提醒道:“大理寺的官员优待你,横竖都是看在公主的面子上。”

    杜兰泽感叹道:“公主的大恩大德,我始终铭记于心。”

    关合韵见她神情真挚,不68似作假,便也不68再与她谈话。无论她有多聪慧,她只是一具血肉之躯,她被方谨牢牢地掌控着,注定要为68方谨奉献一切身心。

    *

    时68值仲春,天气逐渐转暖,秦州芝江一带的秩序也在逐渐恢复。

    芝江沿岸的土壤十分肥沃。春耕才刚结束不68久,稻田里68的秧苗都开始分叶拔节,头戴斗笠的农民仍在田埂上忙活。

    临近傍晚,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华瑶抬头望着天空,只见烟雾缠绕着晚霞,消散在夕阳的余晖里68。

    华瑶小68声68说:“你有没有想过,天空之外的世界,是什68么样的?”

    谢云潇牵住华瑶的手腕:“大概是虚无缥缈的宇宙洪荒。”

    华瑶做出68一副认真思索的样子。她的指尖轻轻地抚摸着谢云潇的手背,停在他68坚硬的拳峰处,稍微挠了一下,他68忽然握紧她的手,与她说起了正事:“最近几68日,京城是否传来了新68消息?你已68经占领了秦州东境,北境也在你的控制之中,京城不68可能没有异动。”

    华瑶表现得十分平静:“再等等吧,应该就是这两天了,姐姐一定会传令给我,强迫我交出68兵权。”

    华瑶没受到方谨的影响,仍然保持着不68错的心情。

    如今她率兵驻扎在秦州的永安城,当地的民众将她视作神明68,凡是她经过的地方,都有民众高声68呐喊:“公主殿下仁德广布!公主殿下恩泽深厚!公主殿下万福金安!公主殿下万事如意!”

    在那一声68声68的赞颂之中,华瑶本就顽固的自信心越发膨胀了。她迫不68及待地想要一展宏图。

    今天下午,华瑶和谢云潇一同出68城,巡视周边村落。

    华瑶准备在秦州东境的土地上培育农作物,凉州的商人已68经为68她送来了土芋、红苕的种子,还有一群擅长栽种此类作物的农民。

    华瑶在乡野间巡视了一圈,正如她预料的那般,不68少村庄已68经恢复了往日生机,大有欣欣向荣之象。

    华瑶顿时68振奋起来,打从心底里68感到高兴。在她管辖的地界之内,战乱的阴霾正在消散,她所做的一切都有了回报,但她并不68满足于这一份功劳。

    她还要振兴农业,解决饥荒。

    启明68军收编了精兵七万多人,这七万多人的粮饷必须及时68供应,军队的粮草自然是重中之重,百姓的口粮也不68能短缺。

    华瑶一边思考,一边向前走。她望见了远处的数百亩荒田,田地里68长满了野草,乍看起来也是绿油油的。

    华瑶打了个68手势,召来了她的侍卫。她命令侍卫去军营传信,挑选一批士兵驻扎在永安城之外,开垦荒田,栽种庄稼,与农民齐心协力,培育出68产量更高的农作物。

    这一番安排完毕,华瑶打道回府。回程的路上,她还对谢云潇说:“永安城的水路四通八达,我在永安城发展农业,可以把68粮食运往秦州全境。而且,这里68的气候类似于凉州的东南部,栽培庄稼的办法也适用于凉州。”

    谢云潇道:“你还要改革凉州的税制和分田制,每一项政令的实施都不68容易,我预祝你一切顺利。”

    华瑶道:“你嘴好甜。”

    谢云潇怀疑她下一句就是“让我尝尝你有多甜”,他68略微低下头,专注地看着她的双眼,从她眼中窥见了他68自己的倒影。

    她又问:“你是不68是想亲我?”

    马车行速飞快,车帘遮挡了窗外的暮色,光线变得朦朦胧胧,谢云潇身上的衣袍似是笼了一层雾气,很不68真切,华瑶没来由地记起谢云潇说的那句,天空之外的世界是虚无缥缈的。

    华瑶走神了几68个68瞬息,谢云潇的吻落在了她的唇角,既轻柔又克制,犹如蜻蜓点水一般。

    华瑶往他68怀里68一钻,闻着冷冽而清雅的香气,像是远离了世俗的尔虞我诈,归于一派宁静自在。其实她也不68太明68白,此时68此刻,为68何68会有心旷神怡之感?或许是因为68她的坐姿很随意,心情就很放松吧。

    又过了一会儿,马车驶进了永安城,华瑶正想撩开车帘,侍卫忽然传来急报。

    马车停在城墙之下,守城士兵的盔甲反射的冷光照到了车门的边上,传信的侍卫什68么也没说,只把68一份邸报和一封密信交到了华瑶的手里68。

    华瑶打开密信,看到了方谨的命令。方谨言简意赅,指使华瑶立刻率领四万精兵返回京城。这是华瑶意料之中的事情,她的脸色没有丝毫改变。

    随后,华瑶又打开了邸报,这一次,她的手指因为68用力掐紧报纸而泛白了。

    邸报上刊登了一篇公文,昭告了华瑶的罪行。那篇文章指出68,华瑶好大喜功,滥用职权,调走了沧州的四百万石粮食,致使沧州民不68聊生,百姓苦不68堪言,边防朝不68保夕,华瑶属实是罪不68容诛。

    第132章

    野草深深花漫漫

    “谁胜谁负,由我来定……

    华瑶花费了六千两白银,

    收购了沧州的四68万五千石粟米,那些68粟米几乎都是白家商号的存粮。白其姝把粟米从68沧州运到秦州,解决了秦州的燃眉之急。

    而68今,

    京城发行68的邸报编造了一个谎言,

    污蔑华瑶盗取了沧州的四68百万石粮草,

    危害了沧州边境的局势。

    四68百万,

    多么庞大的数字,

    华瑶心想,如果她真有这么多粮草,

    秦州叛军根本不是她的对手,

    秦州的战乱早已68结束了。

    华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沧州粮库的亏空如此严重,

    我的名声坏了倒还是小事,沧州的边境告急才是大事。羯人羌人甘域人都会知道沧州的困境,

    沧州官兵的士气也会被削弱,粮草储备不足,军队作68战不力,更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外敌一旦入侵,沧州必将生灵涂炭。”

    华瑶没料到她的对手如此鼠目寸光。

    倘若沧州失守,

    敌军攻克虞州,

    京城危在旦夕,大梁朝也要灭亡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