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徐阁老默然一笑,又68问:“五公主的事情,我略有耳闻,具体是怎样68的一种情形,谁能讲个明白?”虽然这句话是个问句,但徐阁老看向了工部侍郎李振,就是要李振来回答。
李振一鼓作气道:“去年,京城的疫灾、水灾害苦了百姓,朝廷的赈济一批一批地68发派下去,可还是有一些百姓心里焦急、手里缺钱。卫国公的幼子卢彻、五公主的驸马卢腾都看准了这个机会,他们在68京城做起了高利贷,利上68起利、息上68增息,不到68半年就害得三十多户平民68倾家荡产,甚至有两户人家的男丁被打死,女眷被卢彻强行掳走。上68个月的月底,四十多个平民68无家可归、遍体鳞伤,聚集在68顺天府的门口击鼓鸣冤。府尹大人亲自询问了一遍,这才知道了其68中隐情。府尹大人心善,没有收押那些平民68,只把他们安置在68我们工部新建的养济院里。哎,这案子牵扯到68了皇亲国戚,难办啊,阁老。”
徐阁老追问道:“府尹有没有查到68证据?”
李振也不明说,又68叹了一口气,才道:“五公主和五驸马一起变卖田产、地68皮、宅邸,置换出来一大笔银子,五驸马还把他祖传的玉佩交给了卢彻。五驸马和卢彻私下签订了一份契约,指印、签名一应俱全。”
徐阁老微微颔首:“想必大家也都听说了,上68个月,卫国公家里办了一场赏梅宴,五公主行走于湖边,不慎落水。如今五公主贵体欠安,仍在68府中休养。我会把五公主的这件案子,禀报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恭候她二位定夺。”
徐阁老讲话的时候,户部尚书孟道年并未细听。
孟道年翻查着账簿,头也不抬,就说:“既然您二位讲完了皇族的事,我请求诸位转回正题上68来,去年工部、兵部、吏部的账目全都超支了,其68中工部的超支最严重,和年初的预算大相径庭,一共多报了四百七十五万三千银元。你们看看这本68账册,连续三个月,工部每月亏空一百万银元以上68!你工部一个月就亏完了幽州一年的税银!”
工部尚书的面色一沉,正要争辩,就被徐阁老制止了。
徐阁老说:“孟道年,我明白你的难处,去年的税银相较于往年减少68了七百多万两,凉州、沧州、秦州、康州和东南四省都需要军饷,你们户部还要确保今年全国的春耕夏种、秋收冬储,你不容易,工部也不容易,大家去年都是一同熬过来的。你对工部的账簿有疑问,我再宽限你半个月的时间,你尽管去查……”
工部尚书邹宗敏插话道:“阁老,工部的账簿,我邹宗敏问心无愧,银子全都花在68了正途上68,您帮着孟道年指责我们工部,今年的事务还怎么做?!每月一百万银元的亏空,原是因为全国各地68的灾情重大,工部必须耗银赈灾!如果按照孟道年的规矩,严查一切参与赈灾的官员,岂不是寒了他们的心、打了我们的脸!朝野上68下,人人自危,人人都畏惧下一轮赈灾抗险,官场上68还能剩下几个愿意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官员?!花钱买粮,花钱建屋,还不如不买,不如不建,把你们户部的库存全省下来!”
孟道年与邹宗敏对视,邹宗敏声调更高:“孟大人,您户部容不下我,我却想问一句,轻视民情、欺诬善类的罪责,谁能担当得起?!”
孟道年不怒反笑:“你的那些言语,并不是我的本68意。你要么把真正的账簿交给我,要么和我一同面圣,莫要推三阻四、谈天说地68。”
徐阁老道:“陛下龙体不适,孟道年,我们不说去年的开支,先把今年的各部预算写清楚,内阁审议过后,我和你户部一同签字。”
孟道年应了一声68好。
户部与工部的争端暂时告一段落。
到68了这天傍晚,众人议事完毕,纷纷离去,徐阁老却把孟道年带到68了隔壁一间屋子里,嘱咐他详细审查工部的亏空事宜。
徐阁老自己不愿意出面,还要借用户部去制衡工部,这一招叫做“借刀杀人”。
孟道年混迹官场五十年,当然明白其68中利害,但他还是答应了下来。待他走出文渊阁,暮色已深,他的老仆牵着一辆马车,候在68御道旁边。他慢慢地68上68车,老仆递给他一封信,他立即放下车帘,拆开信封,竟然瞧见了谢永玄的字迹。
孟道年读完谢永玄的亲笔信,立即点起一盏烛灯,把信纸烧了个干干净净。
孟道年闭目养神68,心底暗想,他和谢永玄做了五十年的同僚,从未见过谢永玄参与夺嫡之争。而今,在68那封信里,谢永玄指明了工部与大皇子的牵扯,倒是方便了孟道年追查工部的开支,但谢永玄的真实意图又68是什么?谢党、徐党、大皇子党、六皇子党各有哪些谋算?皇帝的病情不见起色,皇帝支持的新政也要搁置,储君之位依然空置,北方各省战乱频发,南方各省的赋税一年重过一年,朝野上68下遍布贪官污吏,这大梁朝的江山……还能守得住吗?
孟道年自诩忠臣,但他所效忠的,并不是皇帝本68人。他自幼熟读万千诗书68,最令他感慨的只有一句:“伤心秦汉经68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二月开春,天气暖和了许多,漫山遍野都是新生的杂草,冬日凋零的树木也生出了枝叶,桃树李树含苞欲放,青绿的嫩枝遮掩着淡粉的花蕊,交织成一片艳景。
华瑶随手折下一支桃枝,飞到68一座山峰上68,远眺半晌,仍未见到68一丝一毫的人影。
华瑶等了秦三一个多月,秦三仍未进攻黑豹寨,起初华瑶不明白,最近她想通了——山海县多年来没有驻军,而秦三的军队足有数千人,要靠水运才能补充军需。
此外,秦三是个谨慎的人,她深知攻城不易,断不会贸然行事,要把粮草、辎重全部备齐,把水运、陆运清理完毕,才会前来清剿黑豹寨。
“既然如此,”华瑶小68声68道,“我想去偷袭她了。”
华瑶一边思68索,一边往回走,远远望见谢云潇还在68校场上68练兵。
不出华瑶所料,谢云潇又68把凉州军营的那一套规矩搬到68了黑豹寨里,成百上68千的武夫被他教训得服服帖帖,尤其68是他亲自甄选的一批虞州骑兵,如今被他练成了虞州精兵,个个身手矫健、性情坚毅,仿佛有了凉州士兵的风发意气。
谢云潇练兵之迅速、整军之严密,都让华瑶大开眼界。
中午他们二人一同用膳的时候,华瑶免不了调侃他一句:“虎父无犬子,你果然得了你们将军府的真传,练兵练得很好。”
谢云潇却说:“倒也不算很好,我打断了二十多个人的手脚,劳烦汤大夫照顾他们。”
“为什么打他们呢,”华瑶放下筷子,“他们又68叫你好哥哥吗?”
谢云潇没有细说,华瑶就搭住他的手背,玩闹般地68轻轻叫了他一声68:“哥哥,好哥哥?”
第95章
欢意减
守株待兔,瓮中捉鳖
谢云潇把华瑶的手指牵到68靠近他心脏的位置。她不太明白68他的意思,
就在他的衣襟上68挠了一挠,又念了一声:“哥哥?”
谢云潇挑起68她作乱的食指,不由自68主地68摩挲她的指根:“有何吩咐?”
华瑶认真道:“去年我们在岱州的时候,
有两个岱州士兵嬉皮笑脸的,
不守纪律,
还叫你好哥哥,
你把他们打脱臼了。你倒是说68说68,
虞州的杂兵又怎么惹到68你了?”
她盯着谢云潇,满含探究意味。
她眼中似有流光闪动68,
映照着谢云潇的面容,
仿佛她全部68的心思都系在他的身上68。这一副表象与她的真实性格存在极大反差,
谢云潇凝视她片刻,唇边笑意淡薄。他转过目光,
没再看她,还放开了她的手,端起68一盏半凉的茶杯,颇有一种清心寡欲之状。
华瑶直接坐到68他的腿上68,毫不客气道:“我命令你,
立刻回68答我的问题。”
华瑶气势汹汹,
像是不容反抗的暴君,她的腰杆挺得笔直,
神态凛然不可侵犯。
谢云潇与她对视片刻,
她反倒靠近了些,他一本正经地68答道:“黑豹寨的土匪早已做惯了恶事。他们倚仗袁昌的权势,
在沧州、虞州等地68烧杀抢掠,受害人数至少在三千以上68。”
华瑶点了点头。
谢云潇继续说68:“纵然你治军严整、赏罚公正,总有一些人秉性难改,
必须严惩不贷。”
华瑶一边捏玩他的手指,一边感慨道:“嗯,我明白68你的意思,袁昌从三虎寨带来了好几百人,全是穷凶极恶的人渣,可我暂时不能杀光他们。”
谢云潇握住她的手:“今天早晨,他们在伙房分食一具尸体,还嫌肉质不够细嫩,打算捕捉山海县幼童。”
众所周知68,三虎寨的陋习之一就是分食人肉。
三虎寨的强盗把女人称作“母羊”,把男人称作“公牛”,甚至有一句暗号是“羊肉滋阴,牛肉壮阳,延年益寿,势不可挡”,实属丧尽天良。
华瑶微微蹙眉,痛骂道:“好恶心,这帮下三滥的东西,寨子里68的猪肉、鹿肉从没断过,他们竟然还想吃人肉,就像畜牲一样。”
华瑶心里68确实有些愤怒,那些土匪信奉“弱肉强食”的道理,谁的心肠最狠毒,谁就是他们的首领。他们的本性都是极残暴的,对他们威逼利诱,并非长久之计。
华瑶自68言自68语:“总得想个办法。”
谢云潇牵着她的腰带,略微一拽,诱使她贴近他的怀里68,好像在蛊惑她似的,他低声道:“既然是畜牲,全杀了算了。”
华瑶忽然察觉,谢云潇看似清冷出尘,其实也是有一腔热血的。
世家子弟推崇宽厚仁爱之道,常说68“得饶人处且饶人”,常以“仁德兼备”约束己身,谢云潇平日里68尚能遵循,遇上68敌人时,他显然不在此列。
谢云潇恪守武将家风,认同“斩草除根”的计策,要68把敌军杀到68片甲不留。他剑下亡魂成百上68千,当然也无所谓再多几个三虎寨的余孽。
更何况,凉州饱受三虎寨侵扰,盗匪不仅杀人放火,还会拐卖良家子女,按照《大梁律》,那些盗匪都应该被斩首示众。
华瑶低下头,思索一阵,叹道:“他们是三虎寨的旧部68,在黑豹寨也有威望,我不能杀光他们,但我肯定要68弄死一批人,以儆效尤。而且,他们遵循旧俗,私下聚集,将来肯定也会叛变,死不足惜。”
谢云潇并未答话。
华瑶也没打算让谢云潇出谋划策。他武功虽好,却68不擅长阴谋诡计,与她相比,他的权术稍逊一筹。正因如此,她愿意与他长久合作。
谢云潇似乎察觉到68了什么。他从她的下巴往上68摸,摸到68脸颊时,稍微停顿了一瞬。她倒进68他的怀里68,他轻抚她的耳尖,指腹与肌肤相触时,她听见细微的动68静,暧昧不明,似有千万只羽毛从她心头拂过,飘飘渺渺,沉重的思绪也变轻了。
华瑶轻叹一口气,直到68他停手,她才抬头看他:“你在想什么呢?”
谢云潇如实道:“听说68秦州义军的所作所为,比起68土匪有过之而无不及。”
话已至此,华瑶当然理解他的深意。
去年北方各省受灾严重,今年南方各省又要68加征赋税,法令一出,果然民68怨载道。趁此机会,秦州义军四处张贴黄纸榜文,号令天下有志之士谋划大业,抢光富豪、杀光官宦,再也不用交粮纳税。
秦州各地68的贫民68、贱民68一听此言,纷纷响应。
不到68三个月的时间,秦州义军渐渐地发展到了三十万人。
那秦州义军的首领是个读过书的秀才,多少有一点谋略。他效仿羯人羌人的用兵之道,采取“以战养战”的战术,率领十多万士兵流窜于秦州北境,残杀反抗的百姓、强抢官民68的财产、掳掠壮年的男女,再慢慢地68扩大领地68。于是秦州北境的大半村镇都落进了秦州义军的手里68。
《大梁律》规定,官兵不能扰民68,更不能搜刮民脂民膏。
秦州义军却不避讳打家劫舍。对于他们而言,哪里68有民68众,哪里68就有粮食、钱财和兵丁。他们盘踞着秦州,还想谋取虞州、岱州,进68一步扰乱中原七省。
即便如此,皇帝迟迟没有派兵剿杀秦州义军。
华瑶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她的父皇真的病得很重吗?
甚至顾不上68紧急的军情?
若是如此,那她父皇真该早点退位,把龙椅让给最有出息的公主。当然,这位公主,就是高阳华瑶本人。
思及此,华瑶点了点头,大义凛然道:“好了,我先68去办正事,你继续吃饭吧。”
谢云潇被她逗笑了:“你要68办什么正事?”
华瑶还了他一个笑:“杀人。”
谢云潇依旧平静:“先68发制人,后发制于人,你尽快动68手吧。”
华瑶的身影即刻消失。
晌午过后,华瑶找到68白68其姝,与白68其姝稍作商量,便在寨子里68放出消息,说68三虎寨的旧部68私下聚集,生68吃人肉,而且人肉暗藏剧毒,无药可医。
到68了这天傍晚,来自68三虎寨的六十个壮年男子全部68毒发身亡,死状凄惨,剩下的那一群匪徒又被华瑶抽调出来,重新编入不同的军队。她亲自68领兵演练了数天,从中挑拣四支队伍,共计四百余人,随她一同下山,连夜直奔秦三驻扎的军营。
秦三驻扎的地68方,距离寨子不到68三十里68路程,掩藏在一片树丛与山石之间。
夜色深浓,风吹树梢,华瑶伏在一块巨石的后侧,隐约听见一阵细微的响动68。她紧紧地68握住剑柄,偷瞥了一眼秦三的营地68,瞧见虞州官兵正在烧柴生68火。
那些官兵都很年轻,二十来岁的年纪。他们抱着木柴,捧着饭碗,或站或坐,并不知68道自68己即将大难临头,就像平时在衙门值夜一般,调笑道:“你上68个月拿了多少赏银?”
“十枚银元!”
“骗鬼吧你,吹破牛皮!”
“你识字吗?满肚子墨水的军师都没你挣得多!”
他们的笑声融入夜风中,飘到68了深山老林的更远处,雾气似乎也变得稀薄起68来。
他们仍然坐在地68上68,烹制一道名为“菇米大杂烩”的虞州土菜,主料是肉脯、蘑菇、野菜和梗米,辅料是清水和细盐,全装在一只铁盆里68,火候熬得差不多了,汤汁醇厚鲜浓,“咕噜咕噜”地68冒着泡,气味传到68了华瑶的附近。
华瑶轻轻地68叹了一口气。
陈二守紧挨着华瑶。他站在她的身侧,与她相隔如此之近,却68不懂她的忧愁从何而来。他用气音唤道:“殿下?”
华瑶瞥了他一眼,沉稳地68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68多嘴。
陈二守没穿棉衣。前些日子里68,华瑶赠送他一匹昂贵的丝绸。他不识货,也不懂行68,只见丝绸料子轻薄柔软,就自68己动68手,裁剪了七八件上68衣,作为春衫,每天换着穿。那春衫薄如蝉翼,轻若无物,虽然舒适,却68难以蔽体,但他自68己无所谓,华瑶也不便多讲。
此时夜色更深,月亮被乌云遮掩,徒留几颗寥落的孤星,散出惨淡而微弱的昏光。
华瑶正准备拔剑,却68听见一声雷霆般的巨响,凌空一道刀光斜劈而出,直击她的命门。她险险避开,转头一看,正好望进68秦三的眼睛里68。
秦三身披银色盔甲,手握红缨长矛,大展身手,大显威风,宛如从天而降的一尊门神。她的武功极为高强,远在华瑶之上68。华瑶勉强躲过几招,就朝她喊道:“你为何要68杀我!我不想伤你一根汗毛!”
秦三只说68:“得罪了!公主!”她手起68刀落,双眉高耸,满脸的凶狂杀气。
华瑶发动68轻功,逃也似的跑到68了高处。她带来的一群勇士冲破了官兵设下的屏障,闯进68了官兵的营地68,然而,那些营帐全是空的,摆在明面上68的火炮、马厩、岗哨全是诱敌深入的噱头,整个营地68上68的官兵还不到68五十人!
华瑶惊觉自68己被秦三摆了一道。
今夜的风是冷的,华瑶的心底也泛着凉意。她仰头望去,山谷的四面八方遍布秦三的伏兵,约有两千多人,任她插翅也难飞。
华瑶把这一招称作“守株待兔,瓮中捉鳖”。
秦三高高地68举起68刀柄,号令弓兵布阵,要68用弓箭射杀华瑶。
千钧一发之际,华瑶临危不乱:“秦将军,我父皇已经三个月没上68朝!秦州叛军屠杀十万百姓,秦州迟迟没有派兵,虞州官府却68让你来杀我!你好歹让我把话讲完!!”
秦三听了华瑶的话,稍有迟疑。
华瑶毕竟是当朝四公主,曾经在凉州出生68入死,在京城救死扶伤,凉州、京城两地68的百姓都为华瑶设立了公主祠,传扬她的仁善与美德。况且皇帝是华瑶的亲生68父亲,她并未造反谋逆,年纪又轻,性格又豪迈,皇帝怎就非杀她不可?她在虞州待了两个多月,皇帝只传过一道密令,从未追查她的状况。倘若她命丧于此,万箭穿身,死得惨不可言,皇帝会不会屠杀秦三全家?
秦三正犹豫间,华瑶已经飞奔到68高处,亲手捉住了山海县的知68县葛巾。
华瑶惊讶地68发现,秦三带来的弓兵其实也没有太多杀意。秦三迟迟没有进68攻黑豹寨,也是因为秦三找不到68剿杀华瑶的理由。
官府从未宣告华瑶的罪责,华瑶仍是高阳家的公主。高高在上68的金枝玉叶,生68来应当俯视凡夫俗子,谁敢光明正大地68对她动68手呢?伤她之后,谁又会被满门抄斩呢?
前几日里68,秦三与葛巾合计了一阵,打算暗杀华瑶。但华瑶武功高强、神出鬼没,身边还有好几个厉害的侍卫,更别提谢云潇几乎和她形影不离。
葛巾思前想后,暗地68里68布置了上68千名弓箭手。
可惜葛巾忽略了一个事实,在场的弓箭手,并不是秦三的亲兵,而是秦三从虞州各地68抽调的官兵,比起68秦三,官兵更信服公主。
公主仁德兼备,皇帝并未下诏杀她,那谋反作乱的人,岂不是秦三?
华瑶与秦三双方剑拔弩张,却68无一人血溅当场。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数百个官兵举起68照明的火把,秦三也提起68一盏灯笼。为表诚意,秦三甚至放下了兵器。
而华瑶站在一块山石上68,单手掐住葛巾的脖颈,大喊道:“秦将军,不如这样,我们打开天窗说68亮话!”
夜风萧萧瑟瑟,像刀子一样割在葛巾的脸上68。
葛巾垂着头,隐约闻到68长剑的寒气,钢铁般冷硬,掺杂着若有似无的血味。
葛巾略微发抖,华瑶极小声地68安抚她:“别怕呀,我杀人很快,你不会疼的。”
锋利的剑刃轻擦她颈侧的大脉,她快吓尿了,华瑶还说68:“就是这里68,我割一下,你立刻死了,血水哗啦啦的,像一阵暴雨,洒遍大地68,处处开花。”
葛巾半边躯体早已麻木。原本她不知68道皇帝为何要68杀华瑶,现在,她知68道了,或许是因为华瑶天性邪佞,口不择言,触怒了龙颜,不死不足以谢罪。
情急之下,葛巾怒吼道:“秦将军!!”
秦三挠了挠头发。她仰视着华瑶:“殿下!求您放了葛知68县!您若伤了朝廷命官,别怪咱们刀剑相向!”
华瑶义正辞严道:“我相信你!但我信不过葛知68县!我降服了黑豹寨,擒杀了袁昌,解救了数百名人质,还发现了袁昌与葛巾来往的信件!葛巾是个狗官!她贪赃枉法,贪财好色,勾结土匪犯下滔天罪行68!她捏造了皇帝的密信,怂恿你来暗杀我!”
此言一出,满山寂静,葛巾刚要68辩驳,华瑶飞快地68点了她的哑穴,还对她耳语道:“狗官,就凭你这点本事也想玩我?”
葛巾露出了疲惫的神色。
秦三忙问:“空口无凭,您有没有证据?”
“当然有!”华瑶斩钉截铁道,“葛巾和袁昌来往信件数百封,你随我去一趟寨子,一看便知68!你不要68被葛巾蒙蔽,执意与我为敌,你手底下的人,全是我大梁的精兵强将。如果他们今夜枉死,你我都对不起68虞州的父老乡亲!同是大梁的子民68,无冤无仇,无凭无据,何苦自68相残杀!”
华瑶说68到68了秦三的心坎里68。
秦三将信将疑,犹豫不决。
经由华瑶提醒,秦三忽然察觉,葛巾总盼着华瑶短命横死。按理说68,葛巾与华瑶往日无仇、近日无怨,葛巾为何千方百计地68谋害华瑶的性命?皇帝知68道葛巾是文官,也不可能密令葛巾行68剌……各种各样的疑点,皆让秦三进68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