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9章

    都知监的掌印太监守在路口68,

    伏跪行礼道:“恭迎二皇子殿下、四公主68殿下回城!叩请二位殿下万福金安!谢公子荣贵金安!”

    掌印太监此言一出,拱卫司、都知监、镇抚司的一众人等68纷纷下跪行礼。众人眼见皇族的车队从他们面前走68过,

    缓缓地驶入武侯大街尽头的一座行宫。

    圣上有令,华瑶和晋明不得外出,必须暂居行宫,

    听候圣谕。

    这座行宫名为“嘉元宫”,原本是嘉元长公主68的府邸。

    嘉元长公主68,乃是华瑶的亲姑母。

    昭宁十四年,嘉元长公主68结党营私,谋危社稷,犯下了天理难容的大罪。当今圣上念在他与嘉元的“手足之情”,将她囚禁于养蜂夹道,迄今已有十一年。

    圣上处死68了嘉元的丈夫、女儿、近臣以及一众侍卫、侍女,只留嘉元一人苟活于世。

    嘉元长公主68在养蜂夹道中苟延残喘,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太监日日夜夜给她讲述她的丈夫与女儿的死68状——他们死68于凌迟。血淋淋的肉片被扔在菜市口68,就像一摊烂泥,野狗、贱民将其抢食一空。

    嘉元本是金尊玉贵的公主68,哪里受得了这等68折磨?

    早在几年前,她就成了疯婆子。民间戏称她为“蜂疯婆”。

    凡是路过养蜂夹道的人,皆能听见“蜂疯婆”的哭嚎,从早到68晚,永无休止。

    而今,圣上命令华瑶和晋明入住嘉元宫,他敲打这一双儿女的深意再明显不过了。

    华瑶时刻谨记姑母的前车之鉴。她宁死68也不会犯下相同的错误。

    十几年前,姑母大张旗鼓地结交朝臣,大开贿赂之门,私下里与父皇谈笑时,也曾经顶撞过父皇。父皇面上不显,心68中早生芥蒂。

    姑母是父皇一母同胞的姐姐。姑母有恃无恐,以至于酿成大错。

    *

    华瑶住进嘉元宫的第一夜,不幸发了一场噩梦。

    她梦见了姑母。

    彼时的华瑶尚且年幼,身高还没一张桌子高。她仰起头,怔怔地望着姑母,只见姑母一身锦衣华服,眉梢眼角都带着笑意,她喊了一声68“姑母”,姑母立刻弯下腰来,对她温言软语。

    姑母连声68夸赞,说华瑶才思敏捷,将来必定68大有作为。

    华瑶朝姑母挥了挥手,姑母就拔下她发间的一支珠翠金钗,送给华瑶当做见面礼。

    后来,姑母出事,父皇震怒,淑妃生怕华瑶受到68牵连,就找出那支珠翠金钗,偷偷埋到68了后院的地下。淑妃严令禁止华瑶再提到68“嘉元”二字,这么多年过去,华瑶都快忘记嘉元了。

    长夜漫漫,华瑶从噩梦中惊醒。

    床榻上只有她一个人。

    谢云潇的住处离她不远。

    但是,嘉元宫处处有眼线,华瑶不敢造次。她紧紧抱住自己的小鹦鹉枕,没来由地心68慌起来。她反复推敲太监和女官的言行举止,甚至记起了今日白天,晋明斜眼看她时,那漠然讥嘲的一笑。

    晋明的母亲是萧贵妃。晋明在朝堂里有他的部署,在秦州又68有一块富饶的封地。他争不过雍城的兵权,那又68如何?京城才是他的大本营。

    华瑶仔细思索一番,重68新安排了她的计划。直到68黎明破晓时,她才昏昏沉沉地躺下。

    鸡鸣三声68过后,华瑶立即跳下床,沐浴更衣,着装打扮。她等68来掌印太监的传召,便与太监攀谈起来,言谈间极是客气。

    众所周知,晋明十分68厌恶太监。他身旁从来没有任何太监伺候,太监必须离他至少68十步之远。

    今日一早,掌印太监先去了晋明的寝宫宣旨。

    太监不能入内,只在殿外传话,跪安离去,沾了满身的晨露。如今来了四公主68的寝宫,四公主68对他和颜悦色,他不禁躬身道:“殿下吉人自有天相。”

    华瑶道:“借公公吉言。我奉父皇之命,外出一年,昨日才回京城,对于京城诸事一概不知。请问公公,宫里是否添了什么新规矩?嘉元宫里没有管事嬷嬷,我也不知道请教谁才好。”

    太监道:“宫里的规矩,从来没变过。殿下战功卓著,算得京城一桩佳话,太后娘娘也略有耳闻。殿下若有什么需求的,尽管吩咐奴婢便是。”

    华瑶会心一笑:“有劳公公,我在战场上受过重68伤,落下了病根,如今身子有些虚弱,旧伤未愈,夜里时常惊悸,若是方便的话,我想请太医来给我诊脉。”

    太监再次行礼,方才告退。

    太监出门之前,华瑶特意嘱咐她的侍女去搀扶太监,只因嘉元宫的每一道门槛都比其他宫殿的门槛更高一些。

    此时的天色更亮,苍穹碧蓝如洗,楼阁巍峨如山,鸟雀飞翔在檐梁与游廊之间,千百道霞光照耀着琉璃瓦片,映出一片壮丽而辉煌的气象。许多年前,嘉元长公主68和她的女儿或许就站在这一处地方,遥望同样的景致风光。

    当日上午,华瑶和晋明分68别坐上两辆马车,同路去往皇城。

    皇城又68名“天宫帝阙”,数丈高的城墙拔地而起,宫殿绕着宫殿,楼台连着楼台,均是以琉璃为窗、金玉为瓦。城内的街道横竖交叉,犹如星罗密布,每一个岔口68皆有侍卫把守,人人脸上都毫无表情,像是立在宫墙下的一座座泥像。

    华瑶心68跳如擂鼓,但她分68外冷静。

    临近昭仁殿之际,马车停了。华瑶跳下马车,走68得比晋明稍微慢一些,等68她跨进昭仁殿的正门,晋明早就在殿内怡然自得地笑开了。

    金碧辉煌的昭仁殿里,每一处陈设皆是举世无双的瑰宝。

    皇帝、皇后、太后三人高居最上位,而萧贵妃、大皇子、三公主68端坐在下方。

    华瑶恭恭敬敬地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礼,甚至磕红了自己的额头。她垂首低眉,无比谦逊恭谨,按照次序对着诸位长辈请安。

    皇帝未开金口68,华瑶不敢起来。

    华瑶在地上跪了好久,太后才说:“四公主68在战场上为朝廷立了功业,有功在身,赐坐赐茶。”

    晋明进宫片刻,皇帝就赏了他一个座位。而华瑶跪了半天,方得太后的几分68照拂。

    华瑶安静地落座,双手搭放在膝头,从始至终不曾与皇帝对视。

    大殿内一时静寂,萧贵妃忽然开口68:“四公主68在雍城讲究法度,治理有方,把雍城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

    她略微抬袖,丝锦手帕微微掩唇,极轻声68地笑了笑,才说:“臣妾原先68以为,四公主68自小便是乖顺文静的性子。这女儿家68啊,到68了外头,越多磨练些,越有真情实68性。臣妾听闻四公主68的煊赫战功,方知公主68能征善战,谋略过人,把二十万羌羯大军耍得团团转,不战自败。京城的百姓都在传唱公主68的事迹,真是自古英豪出少68年。”

    华瑶捏紧了自己的衣袖。

    萧贵妃是皇帝的宠妾。她保养得当,眼角眉梢并无一丝皱纹,较之不谙世事的豆蔻少68女,自有一番秀丽风韵,比之人情通达的淑惠美妇,又68多几分68桃李娇柔。

    萧贵妃针对华瑶的这番话,便是她的枕边风,早已吹进了皇帝的耳朵。

    华瑶仍然不能开口68。

    她在这里的辈分68最低。

    未经允许,连一个字都不可以讲。

    她的眼眶逐渐泛红,唇色惨白,脊背挺得笔直,身形摇摇欲坠。萧贵妃还在指摘她的错处,她的冷汗也从额前缓缓滴落。

    终于,她的姐姐方谨插话道:“皇妹的身体,似乎有些不适。”

    太后接话道:“哀家68听说,四公主68这一年打过不少68仗,受过许多伤,旧伤复发,四公主68的身子也垮了。”

    “竟有这等68事吗?”皇后颇为讶然,“依臣妾浅见,四公主68应是伶俐懂事的孩子。她在凉州立功立事,何尝不是为家68为国、尽忠尽孝呢?京城百姓推崇公主68,当然也是看在天家68的颜面上。”

    皇后是皇帝的第四任妻子。她今年才刚过三十岁,极为年轻,出身显贵,又68是八皇子的生母,与萧贵妃水火不容。

    萧贵妃立刻说:“皇后娘娘,您有所不知,雍城的税务……”

    她还没讲完一句话,皇帝抬起一根手指,示意她噤声68。她收拢五指,寇丹红色的指甲娇艳欲滴,紧紧抵着紫檀木座椅的锦缎扶手。

    直到68此刻,皇帝才问:“平定68雍城之乱,收缴几十万税银,应有何赏?”

    华瑶抓紧机会,抬起头来,远远地望着皇帝:“父皇在上,儿臣只想为父分68忧,以尽孝心68,儿臣不敢居功自傲,更不敢贪功求赏。雍城之战,大功在于守城将领,至于税银,事出有因……雍城的税务司恰好有几位擅长算术的贤才,他们出谋划策,解开了难题。儿臣已将他们举荐到68户部。”

    她继续说:“儿臣在雍城,确实68是九死68一生,多次重68伤,医馆的大夫尽力救治,依旧落下了病根。”

    重68伤是真,病根是假。

    她之所以提到68“雍城医馆的大夫”,是因为她知道雍城医馆之内,尚有朝廷的细作。她伤势最严重68的时候,特意找来所有大夫看病,如此一来,皇帝多少68会给她一点68薄面。

    她还说:“贵妃娘娘过誉,儿臣愧不敢当。今朝得见父皇、母后、皇祖母、皇兄皇姐,儿臣已是感68激涕零,亦无所求……”

    “宣太医觐见,”太后端起一盏茶,“这孩子真可怜,急得满头是汗。”

    太后缓声68道:“皇帝,先68前你也命令大理寺查过了,晋明和华瑶都不曾起兵。他们这兄妹两人,在雍城生了嫌隙,闹得风风雨雨,也是高阳家68的家68事,不用惩戒太过。尤其四公主68落得一身是伤,应当仔细调养调养,她年纪还小,才刚满十八岁,还是小孩子的心68性,她又68素来是个恭谨孝顺的,哀家68看她做不来莽撞事。”

    三公主68方谨附和道:“皇妹心68性天真烂漫,十七岁之前,从未离开过皇宫,确实68是不通世故。皇妹独自去到68外头,易被有心68之人利用,竟与二哥生了嫌隙,原也不过是一场误会,兄妹之间,哪有隔夜仇呢,说开了就好了。”

    大皇子东无也说:“今年四月,皇妹才刚满十八岁,先68前她还没成年,不太懂事。她若冒犯了二弟,大概也是无心68之失,我代她对二弟,赔个不是。皇妹毕竟有伤在身,二弟别太苛责她了。”

    晋明哑然失笑。他看向东无,正要开口68,那一厢的太医忽然来了。

    太医跪地叩拜,再为华瑶请脉,诊出她体弱气虚,血脉亏损,夜梦惊悸,必须多加调理。

    怎么可能不虚呢?华瑶整整两天两夜没吃东西,她在宫里不敢随便品尝任何美食,这是淑妃教给她的规矩。人在宫中,宁愿饿死68,也不能吃一口68来路不明的饭菜。

    太医讲完她的严重68病情,父皇的面色反倒变好了。

    她真想笑啊,父皇对她,可曾有过半点68父亲的温情呢?

    但她羽翼未丰,还不能和父皇撕破脸。

    她又68说了不少68话,表尽忠心68,句句感68人肺腑,极其谨小慎微。

    昭仁殿内的花香浮动,华瑶疲惫至极,有些头晕目眩。她握紧扶手,只听太后又68问了她一次,想要什么赏赐?

    “皇妹年满十八,”方谨赞同道,“按理说,这是该成家68的年纪。”

    依照皇族的规矩,皇子或公主68年满十八之后,皇帝与太后要立即为其赐婚。

    方谨打算把她手底下的人安排给华瑶做驸马。好几年前,华瑶就向她投了诚,她愿意在婚事上帮妹妹一把。

    怎料,华瑶忽然跪倒,万般诚恳道:“儿臣有一事禀告,不知当讲不当讲,此事涉及凉州军务。”

    片刻后,父皇回应道:“讲吧。”

    华瑶这才吐露道:“儿臣斗胆,请求父皇将谢云潇……赐予儿臣做驸马。雍城一战之所以大捷,是因为凉州兵将骁勇善战,戚归禾战死68以后,谢云潇顶替了兄长的军职。依照《大梁律》,镇国将军一家68立下大功,朝廷需封大赏,父皇赐与谢云潇驸马之位,一来是荣恩浩荡,内外相应,二来是谢云潇年纪尚轻,不堪大任……”

    “年纪尚轻,不堪大任”的深意是,谢云潇做了驸马,就会远离官场,备受皇族的约束。

    华瑶还没讲完,晋明打断了她的话:“我在雍城时,常听人说,谢公子……哎,事关皇妹的声68誉,皇兄也不便多言。”

    华瑶的脸色一瞬间涨红:“是,是,谢公子确实68美若天仙,儿臣,儿臣身边伺候的也有几个,比如近身侍卫……”

    她前言不搭后语,反倒显得她是一时心68血来潮,并非提前打好了腹稿。

    萧贵妃笑道:“真好啊,谢公子和四公主68不仅是骁勇善战的豪杰,还是一对金童玉女,传承一段佳话。”

    “不瞒您说,”华瑶急忙道,“儿臣所有的尊荣恩宠都源于‘高阳’二字,儿臣指天发誓,万事皆以父皇为先68,以‘高阳’为先68!”

    她的话音掷地有声68。

    皇帝和太后都没有当场赐婚,这在华瑶的意料之内。华瑶猜测,皇帝和太后一定68会从长计议。他们不能像杀了戚归禾一样杀了谢云潇,因为羌羯之乱已被平定68,谢云潇的武功登峰造极,他贵为谢家68的嫡系公子,身负丰功伟绩,背后还有世家68贵族与凉州军营。

    皇帝还要顾忌镇国将军的功业,更不能寒了一众忠臣的心68。皇帝下旨赐婚,对谢云潇明升实68贬,就能拔除谢云潇在朝为官的祸患。日后皇帝再收缴凉州的兵权,还能以“家68事”的名义向镇国将军发难。

    *

    七日之后,华瑶和晋明仍然住在嘉元宫,晋明并未收到68任何圣旨,华瑶却等68来了她心68心68念念的赐婚。

    她反复皇帝和太后的赐婚懿旨,片刻都没耽误,飞快地备好车马,赶去了京城谢家68的宅邸。

    当日早晨,华瑶拜会了谢云潇的祖父,郑重68地送出了聘礼,交换了文书。当日下午,她又68找到68礼部和钦天监的官员,顺利地定68下了大婚日期。

    至此,她的婚事终于尘埃落定68。

    数日之前,谢云潇从嘉元宫搬进了京城谢家68。

    从那之后,华瑶再也没有见过他。

    谢家68的规矩十分68森严。按照谢家68的家68规,未婚男女在婚约之后、婚典之前都不能见面。

    华瑶看不到68谢云潇,并没有感68到68一丝焦虑或烦躁,她又68习惯了一个人睡觉。毕竟她的小鹦鹉枕永远不会离开她。

    她满怀耐心68地等68到68了这一年的八月下旬。

    彼时京城的暑气未消,万里无云,风和日丽,三街六市悬灯结彩,场面热闹非凡。

    这场婚典不算隆重68,远远比不上当年三公主68大婚。时间紧迫,礼部来不及准备,只能一切从简,尽早交差。

    华瑶在京城没有公主68府。太后赐给她一座崭新的宅邸,那是邻近京城河道的一处行宫,名为“兴庆宫”,名字很68吉利,地方却不太宽敞,仅有五六间殿宇,不过华瑶并不介意。

    婚典当日,兴庆宫的宾客络绎不绝,京城的世家68贵族、公卿王侯几乎都来齐了。

    厅堂内高朋满座,花团锦簇,各式各样的贺礼都被金玉遐、杜兰泽记录在册。

    金玉遐、杜兰泽作为华瑶的近臣,负责清点68礼金、招待贵客。他们在雍城练出来的算账本事,刚好用于今日的场面。他们发现朴家68的贺礼格外贵重68,朴家68是淑妃的母族,而淑妃是华瑶的养母。

    送礼之人,乃是朴家68公子,名为朴月梭。

    朴月梭年约二十岁出头,文武双全,气度不凡,容貌极其英俊,装束极其雅致,虽是来参加婚典的,但他脸上没有半点68喜色,宛如前来吊丧。要不是他礼金给的多,金玉遐都懒得跟他讲话。

    杜兰泽小声68道:“你认真点68,礼数周全些,他是殿下的表哥,我们不能轻慢他。”

    金玉遐的声68音更小:“他的心68情似乎很68不好。”

    杜兰泽扫视全场,并未接话。

    时值晌午,吉时已到68,谢家68送亲的队伍行至“兴庆宫”门口68,丝竹琴瑟之声68连绵不绝。

    华瑶一副欢天喜地的模样,亲手把谢云潇从花轿里牵了出来。

    谢云潇的众多亲兵护卫在侧,阵势浩大而威武。华瑶莫名有些慌张。她紧紧地抓着谢云潇的手,他以红巾遮面,她瞧不清他的神色,只能悄悄地问他:“潇潇,你高兴吗?”

    谢云潇道:“一般。”

    “大喜之日,”华瑶严肃道,“你必须高兴起来。”

    谢云潇默不作声68。

    华瑶自言自语:“我很68高兴呢,第一次见你穿红色衣裳,肯定68特别好看。我不想在前厅应酬了,只想立刻和你进洞房。”

    她用气音说话,声68音很68轻,只有谢云潇听见了,他缓缓摩挲她的手指:“我会在房中等68你。”

    第47章

    纵欢意

    此去经年,难慰相思

    依照皇族的规矩,

    公主与驸马拜堂之后,驸马静坐洞房,静候佳音。而公主重返喜筵,

    馈送亲友,

    直至席散,

    以此彰显“公主在外酬酢,

    驸马在内侍奉”的礼数。

    华瑶十分看重今日的人68情交际,

    但她惯会用甜言蜜语哄骗谢云潇:“你放心68,我不68会让你久等的。”

    时值夏末初秋,

    天光澄澈如水,

    盛妆浓饰的宫女们手提花灯,

    分列道68路两侧。

    华瑶与谢云潇携手并行,走进68兴庆宫的佛台殿。他们在此处参拜天地神68佛,

    向皇族的先祖请愿。

    大皇子、二68皇子、三公主的婚礼皆在天宫帝阙的宗庙举行,而华瑶只能把她的驸马带进68一座佛台殿。

    殿中陈设简素,华瑶炷香虔诚,暗暗许下心68愿:“诸佛菩萨,列祖列宗在上,

    保佑我和68驸马长生受福,

    早登皇位。”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