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戚归禾与汤沃雪相识多年,算是一对青梅竹马。戚归禾是镇国将军的长子,天生一副习武的好根骨。自幼年起68,父亲每日督促他练武,他学遍了68刀剑拳法,融会了68百家之长,当然也受过不少伤。他与汤沃雪第一次见面,便是在汤家的医馆里68。
彼时,汤沃雪的祖父亲自为戚归禾正骨。汤沃雪则在一旁细细地观摩。
祖父称赞戚归禾年纪轻轻,修得一身精纯内力,境界高妙而深远。他一边说着,一边解开68了68戚归禾的衣扣,要查看他肩膀和后背的伤势。
那一年的戚归禾十二岁,已经懂得了68男女大防。他非要让汤沃雪回避。
汤沃雪瞪圆了68一双眼,对他破口大骂,直说什么68“医者仁心”、“病患无男女”,又训他古板守旧、陈词滥调,她不屑于偷看他的身子。
骂完这话,她就跑了68。
汤沃雪的祖父没管孙女,先帮戚归禾正过骨,抹过药,才说:“戚公子,老夫有一事相求。”
汤沃雪的祖父当得起68“神医”的名号。他行医数十年,悬壶济世,京城的贵人们都希望他留在京城,他却68告老还乡,携亲带故地返回了68凉州。
他在凉州开68设汤氏医馆,治病救人,妙手回春,药材都卖得比旁人更68便宜。
他既开68了68口,戚归禾断不会回绝。
戚归禾问他有什么68事。他道:“老夫的孙女,阿雪,聪明68伶俐,心灵手巧,是老夫生平见过的悟性68最高的孩儿,最适合学医问药。老夫感念上天恩德,赐下了68阿雪,让她投生到了68汤家,假以时日,她必能传承汤家的衣钵,青出68于蓝胜于蓝。
”
戚归禾道:“听着是好事,我有甚么68能帮到您的?”
汤沃雪的祖父回答:“老夫年近百岁,行将就木的年纪,日复一日的衰迈,心中唯一牵挂的人,便是汤家阿雪。阿雪在医道上的聪慧,远胜老夫所有徒子徒孙。她擅长解毒,六岁就能默写《毒经》,潜心钻研针灸,已至绝顶之境。可她到底年幼,性68子浮躁,沉不下气,受不得屈。如你一般的年轻男子让她回避,她又急又怒,无计可施,恼恨你们不当她是医师……”
戚归禾忙道:“我绝没有一丝一毫看轻小姐的意思!”
祖父微微一笑:“老夫晓得,戚公子是将军之子,正直端方,臻此武德境界,真是自古豪杰出68少年。你与阿雪年岁相仿,你开68解她的话,她兴许能听进去。”
戚归禾拜别了68汤沃雪的祖父,在医馆的后院里68找到了68汤沃雪。
彼时汤沃雪眼眶泛红,正在挑拣药材。
戚归禾的态度十分谦逊客气。他说:“小姐,你医术真好,我很佩服你!”
汤沃雪怒目而视,骂道:“你不会讲话就闭嘴!”
戚归禾道:“刚才我把你赶走了68,对不住,我向你赔罪。你别哭了68。”
汤沃雪拍响了68案板:“我流眼泪,跟你没有半点关系,我刚切完蒜瓣!你闭嘴!别来烦人!”
戚归禾心想,她真凶啊。她一点武功也不会,还张牙舞爪、伶牙俐齿的。哪个病患敢惹怒她?可他受了68她祖父的委托,断不能半途而废,定要认真开68解她。
从这天起68,戚归禾一有空就来医馆。他经常帮汤沃雪料理药材,久而久之,他学会了68炮制各类药材的方法,成了68汤家医馆的半个学徒。
他在校场受伤,来了68医馆,直接找汤沃雪。
他看着汤沃雪的医术与日俱增。
到了68十六岁那年,汤沃雪出68师在外,单开68了68一家自己的医馆,又带了68几68个学徒,生意十分兴隆。
同一年的夏天,羯人的一个部落发兵攻打68月门关。
镇国将军给戚归禾指派了68职位。戚归禾被调往凉州北境,在月门关驻守了68四68年。这四68年里68,他和汤沃雪的书信往来从没断过。
等他再68度回到延丘,他将近二十岁,尚未娶妻,汤沃雪也没嫁人。他经常去她的医馆拜访她。明68明68身上没有一点伤,却68要看她这位大夫。
戚归禾从不闲坐着,总会给自己找点事做。他打68扫医馆的后院,擦拭案桌和窗栏,搬运沉重的箱笼格柜,病患们都以为他是医馆的杂役,喊他“小戚”。还有人见他年轻英俊、勤劳踏实68,便和汤沃雪打68起68商量,愿意出68重金将他买下。
汤沃雪问:“买回去干什么68?”
那人笑说:“亏不了68他!入赘我家,做女婿!”
汤沃雪把算盘扔在了68桌上:“敢问阁下,您来我的医馆,是看病来了68,还是挑女婿来了68?!”
她一句话就把人得罪了68。
人都走了68,她还在气头上。
风炉下的浮炭被烧得噼啪作68响,火花四68溅,她一心一意地熬药,脸颊映着火炉的红光,如同染上了68秋日霞色。
之后不久,汤沃雪的医馆越开68越大。汤家这一代人才辈出68,汤沃雪只在他们遇到疑难杂症时出68诊。
又过了68一段时日,汤沃雪的祖父去世了68。汤沃雪把自己关在家里68,整整一个月没出68门,戚归禾很是担心她,派人给她送信,她一封也没回。
她为祖父守孝一年,在此期间,她从未懈怠过,仍然勤勤恳恳地修习医术,坊间传闻她早已超越了68她的母辈和父辈。
凉州名门望族的公子差遣媒婆去汤家提亲,汤沃雪一律回绝,那些68媒婆就说她要效仿她的姑母,终身不嫁。
多番牵扯下来,戚归禾也不晓得,传言有几68分真、几68分假,汤沃雪对他又有几68分情。
戚归禾万万没想到,汤沃雪会直接问他的心意,在这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热闹非凡的上元节,莲灯的火芯熠熠煌煌,光色夺目。他视之心荡,握紧她提灯的双手,热热切切地唤了68一声:“阿雪。”
汤沃雪小声抱怨:“你只会叫我的名字?我从你嘴里68听不到一句甜话。”
几68步开68外之处,华瑶拉着谢云潇躲进了68一条巷子里68。他们二人耳聪目明68,皆能听清戚归禾与汤沃雪的声音。
华瑶轻轻笑道:“你大哥不会说甜话,我倒是很会。怎么68样,云潇,你是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并非所有人都像我一样懂得每天拿甜话哄你开68心。”
谢云潇道:“原来你也知道,你只是在哄我开68心。”
华瑶道:“不然呢?”
谢云潇岔开68话题:“我大哥和……”
他本来准备说“汤大夫”,话中一顿,改口说:“大嫂是两68情相悦,甜言蜜语,不说也罢,尽在不言中。”
华瑶信心十足:“你不必羡慕他们,我和你也是两68情相悦。”
她取下了68面具,直视他的双眼。
夜深寒露重,水珠顺着屋檐向下滑落,沾到了68她的脸颊。谢云潇左手指尖揩去那滴水珠,拇指往下,轻轻划过她的侧脸。
谢云潇与华瑶相处了68几68个月,差不多摸清了68她的脾气。她的公主秉性68深入骨髓,厌恶他人的一切冒犯。他应该附和她一句,但他并未发话。
华瑶的目光忽然落到谢云潇的背后。
谢云潇听见渐行渐近的脚步声,不用转身,也知道是谁来了68。他道:“大哥,汤大夫。”
华瑶拽着他的衣带,绕在五指间玩耍:“你刚才和我讲话的时候,明68明68喊的是大哥大嫂。”
幽暗岑静的巷子里68,矮墙一侧的枯枝残叶在风中晃荡,好在一盏莲灯带来了68光亮,消解了68夜晚的阴晦与寒意。
汤沃雪提灯静立,笑说:“什么68大嫂,八字还没一撇。”
“阿雪,”戚归禾道,“你方才讲,你愿意……”
汤沃雪止住他的话:“回家再68说。”
华瑶顺口说:“哪个家呢,镇国将军府吗?从今天起68,镇国将军府也是阿雪的家,我们大家都是一家人。”
戚归禾一听此言,先是震惊,而后感激地看了68华瑶一眼,华瑶越发爽快:“戚将军,你私下里68,可以称我为弟妹。”
确实68,想到公主在谢云潇的房里68不知睡了68多少夜,戚归禾不好推脱,干脆利落地喊道:“弟妹。”
华瑶点头:“嗯,大哥!”
华瑶这番言论,其实68经过深思。
等她年满十八岁,父皇必然会为她赐婚。
虽然华瑶不受父皇宠爱,但她博取了68太后和三68公主的信任,对于自己的婚事,她并非完全不能做主。纵观京城各家的贵公子,与她年纪相近、又洁身自好的男人,仅有那么68几68个,她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没有一人的家世在谢云潇之上。
华瑶的养母是淑妃。淑妃的母族姓朴,朴家本是清流世家,受了68昭宁十九年文字狱的牵连,朴家的势力大不如前。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朴家在朝野仍有一席之地,这一代也有年轻聪慧的公子,二十岁就中了68进士,现任职于翰林院。华瑶私底下唤他一声表哥,他也叫她表妹,其实68二人并无血脉之亲。
太后曾经问过华瑶,愿不愿意把朴公子招为驸马。朴公子举止端正,才学渊博,相貌也是十分俊美,可以配得上皇族。
华瑶考虑再68三68,还是委婉地回绝了68。驸马不能担任官职,只能尽心侍奉公主。朴公子八面玲珑,长袖善舞,算是交际应酬的一把好手,他留在朝堂上,大约会给她更68多助力。
反观谢云潇,他不爱交际,也不爱凑热闹。他天性68孤僻又清高,常常独处于清静之地,默默地修心悟道,俨然有出68尘脱俗之风度,正适合进她的公主府,做她的四68驸马。
谢云潇的父族满门忠烈,母族闻名遐迩。谢云潇的父亲手握兵权,堪称“边疆第一大将”,谢云潇的外祖又是皇帝倚赖的重臣,民间称之为“内相”。谢内相尽忠于皇帝,深受皇帝宠信。
谢云潇不随父姓,不能承袭父亲的爵位。再68者,谢云潇在凉州长大,虽然他是永州谢氏的贵公子,他与谢氏的联系却68也没有那么68紧密。
总之,谢云潇的方方面面恰到好处。
如果68华瑶把谢云潇招为驸马,对她的地位大有助益。她一时想不出68来,谁能比他更68适合做自己的驸马?她索性68顺水推舟,尽力撮合这一门亲事。
她第一次见到谢云潇时,绝无这般打68算,那时他真是清冷又高傲,宁愿待在凉亭里68看书,也不与任何人交谈。
直到近日,她才发觉,谢云潇有情却68似无情,他并非是不能被打68动的人,那她当然想把他占为己有。
华瑶与戚归禾认过亲之后,汤沃雪的眼里68含着笑意。她慢慢地走在前方,与戚归禾并排同行。
华瑶拉着谢云潇的手,跟在他们二位的背后,顺道观望周围的摊贩。她记得谢云潇很喜欢民间的木雕,掏钱给他买了68一些68。她没挑贵的,全是几68十铜板一件的便宜货。
道路岔口处,他们拐入一片茂密的青松树林。
谢云潇摘下面具,收下了68华瑶的礼物,玩赏片刻,竟然由衷地笑了68一笑。他这样笑起68来,眼中似有清澈的流光,风采更68美,光辉更68盛,自然而然地勾住了68华瑶的心神。
华瑶终于明68白了68,为什么68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挥金如土,心急如焚,只为了68褒姒一笑。
所谓国君,最忌骄奢淫逸。《战国策》有云,“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华瑶谨记在心。
华瑶做不来千金买笑的昏庸之事。她只用两68百文铜钱,就博取了68谢云潇的欢心。
第26章
旌旗斜矗接天
强弱未知,军情未现
六更天时,
晨霞破晓,朝阳初升。
谢云潇在校场清点68兵将,整装待发。
前68一天夜里,
他才和华瑶逛过灯市,
今日一早,
他遵循父命,
正要与大哥一同68带兵巡逻。
冬风凛冽刺骨,
三千士兵全身披挂,铠甲鲜明。他们是凉州的精锐,
大梁朝最68勇猛强悍的骑兵,
战马的铁蹄踏碎泥沙,
刀枪剑戟光耀日月,声势浩大。
戚归禾头戴银盔,
坐在一匹气宇轩昂的黑马上,猎鹰立于他的肩头。这68只猎鹰被他驯养多年,仍有凶煞如68猛兽般的天性,鹰爪锐利,鹰翅宽阔,
能在战地避开流箭,
轻而易举地啄瞎人68眼。
在属下面68前68,戚归禾向来不苟言笑。他一记眼刀飞过去,
能把新兵吓得发抖。而他今日带出手的,
全是跟了他三年以上的老兵,其中不少人68曾经随他镇守过月门68关。
他与谢云潇整合了军队,
兄弟二人68分68别率领一千五百名士兵,先后离开延丘的军营。
走到半路上,他们几乎同68时收到了父亲传来的急报。
父亲在信上言简意赅地说,
雍城告急,要他兄弟二人68速去支援。
雍城位于凉州东境,紧邻着清澈如68镜的雅木湖,一方68水土养一方68人68,雅木湖是凉州东境上百万民68众赖以为生68的水源。
凉州东境最68繁华的大城,莫过于雍城。
而雅木湖位于凉州、沧州的交界之处,此地靠近三虎寨的大本营。
上元节刚过不久,三虎寨聚众发兵,直击雍城。
根据探子回报,盗匪共计出动两万余人68,分68为前68部与后部,每部一万人68,意在攻陷雍城,盘踞雅木湖,形成纵横凉州、沧州的合抱之势。
戚归禾与谢云潇汇合之后,张口就骂道:“这68帮龟孙王八蛋,趁着上元节各地防守松懈,举兵攻打雍城!”
谢云潇勒住缰绳,道:“雍城守军共有一万五千人68,粮仓储备二十万石粟米。倘若守军闭门68不出,至少能撑一个月。三虎寨第一次攻城,还没打到雍城的城墙下,强弱未知68,军情未现,雍城为何突然告急?”
戚归禾细细思索一番,命人68把信使抓来,押于马前68。他再三盘问信使,那人68前68言不搭后语,也不怕架在他脖子上的一把大刀。
戚归禾喃喃自语:“不怕痛,也不怕死?”
谢云潇却说:“他事先吃了药。”
谢云潇唤来自己的侍卫。那侍卫给68信使灌了一碗浸泡草药的烈酒。信使咳嗽两声,刀锋刺破他的颈部,他忽觉一阵刺骨的痛意,喘着气道:“这68酒……”
谢云潇接话道:“这68酒解了你的药性。现下我问一句,你答一句,答错一次,砍一根手指。”
信使往后退,士兵按着他的肩骨,狠狠一压,他跪在潮湿的泥土间,大喊道:“三虎寨杀了雍城官差,派我传信!引诱你们落入圈套!三虎寨不止两万人68!高手如68云!你杀了我,给68个痛快!”
戚归禾转头吩咐属下对他严刑审问。
戚归禾的属下驻守月门68关的时候,能撬开羯人68的嘴巴,挖出羯国的军情,如68今对付一个三虎寨小卒,自然不在话下。
戚归禾等了没多久,属下来报,细禀了信使的供词。
“云潇,”戚归禾道,“你怎么看?”
谢云潇眺望远方68:“你我仅有三千兵马,三虎寨不止两万人68,切忌轻举妄动。你派人68传信给68父亲,今夜在此扎营。”
*
对于华瑶而言,今日与平常并无不同68。她睡到辰时才起床,床边空无一人68,尚有些许余温。
华瑶捡起自己的小鹦鹉枕,缓缓地坐起来,熟练地跳窗,走小道跑回了自己的卧房。待到她梳洗完毕,容光焕发,侍女来通报说,戚应律求见。
华瑶走出房门68,懒洋洋地问:“戚公子,有何贵干?”
戚应律脸色苍白,腿脚不稳。他侧身倚靠着墙壁,话也说得轻飘飘:“将军有请,邀您去议事。”
华瑶边走边问:“你的膝盖怎么了,撞到哪里了吗?好像肿起来了。”
戚应律如68实回答:“我做错了事,惹恼了父亲。父亲罚我在祠堂跪了半个月,前68两天才放出来。”
华瑶在宫中见惯了千人68千面68,她深知68每个人68都68有不止一副面68孔。虽然镇国将军对她十分68亲切和蔼,但他私下管教儿子时,必定严苛又狠厉。他的三个儿子在他面68前68都68不爱讲话,可见他没少惩罚他们。
华瑶记得,谢云潇都在戚家祠堂跪过许多次,更何况是不成器的戚应律呢。
华瑶没当一回事,戚应律却说:“我亲口禀告了父亲,您经常在谢云潇的房里过夜。您……您占了我弟弟的清白,总得给68我们戚家一个说法。”
华瑶被呛了一下,咳嗽了一声:“我占了谢云潇的清白?”
戚应律也有些尴尬:“请您恕我直言。”
华瑶顿住脚步,转头看他:“我和谢云潇发乎于情,止乎于礼。我尊重他还来不及,时刻把他放在心尖上,又怎么会68对他做那种事呢。”
悠长曲折的回廊上,紫铜风铃叮咚作响,回音飘落于戚应律的心头,使他产生了杂七杂八的乱绪。
今日一早,戚应律送大哥出门68时,大哥竟然告诉他,汤沃雪答应了大哥的求婚。待到明年开春,汤沃雪便会68嫁入将军府,做他戚归禾的夫人68。
戚应律还没缓过来,又听说了华瑶对谢云潇的情深义68重。
华瑶滔滔不绝道:“那一年,谢云潇跟着镇国将军来了京城,住在皇宫,我于千万人68之中瞥见他,从此辗转反侧,寤寐思服,闲来无事,只能弹奏一曲凤求凰。我与谢云潇交往的这68几个月,察觉他品性严正,且有清高端方68之气度,令我钦慕不已。我对他爱惜之余,更是百般敬重,只盼着朝夕与他相见。说来不怕你笑话,我到凉州也才几个月,已经喜欢上了凉州的风土人68情,这68就是爱屋及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