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很多年前,华瑶听68闻三虎寨的名头,还以为三虎寨只是68区区一个贼窝,随便杀两下就能扫除干净。没想到其中牵扯了那么68多关节,简直是68斩不68断、理还乱。幸好华瑶的职位是68凉州监军,调兵遣将也比在岱州时方便得多。
华瑶给凉州的农司写完信,又从百忙之中抽出空来,赶去凉州军营检查军务——这是68凉州监军的职责之一。
近日天朗气清,万里无云,校场上铺着一层粗粝黄沙,数千名骑兵策马奔驰,演练着马背上的决战。千军万马踏蹄疾驰,沙石飞滚,杀伐之声震耳欲聋。
华瑶旁观片刻,颇有感慨。
难怪谢云潇在岱州训兵时,那么68凶,那么68猛,原来是68因为他们凉州军营里人人骁勇,体68形如戚归禾那般健壮的勇士,她都看到了好几68个。
她还没见识过羯人的军队。
她正在思考,忽听68齐风说68:“殿下,快到午时了,戚将军请您去军帐。”
华瑶一口应下:“嗯!正好我也有事找他。”
华瑶跟随侍从,走68进最大的一顶军帐,满心以为找她的人是68戚归禾,却见到了一个陌生的壮年男子68,此人的相68貌丰神俊朗,身材高挑颀长,鞋袜与衣袍纤尘不68染,背后立着一把沉重且锋利的长戟。
戚归禾、戚应律、谢云潇三人全都端坐下方。戚应律双手揣袖,明显比平日里要68老实本分。戚归禾一言不68发68。谢云潇心不68在焉,但也不68曾离开68。
华瑶当即反应过来。她明知故问:“镇国将军,是68您吗?”
那男子68抱拳行礼:“末将参见殿下,恭请殿下圣安。”
他果然是68镇国将军。
华瑶爽快道:“不68必多礼,你是68朝廷的肱骨之臣,镇守边疆数十年,为朝廷出生入死,我敬佩你的英勇。”
镇国将军回京述职时,华瑶从未与他打过照面,今天是68他们第一回相68见。最令华瑶惊讶的是68,她以为镇国将军是68地地道道的武将,怎料他驰骋疆场多年,还有几68分儒雅温和的书68生气度。而且他的武功一定很高,起到了延年益寿之效,单看他的外貌,她根本猜不68出他的年纪。他像是68戚归禾的兄长,而非父亲。
他很客气地说68:“礼不68可68废,殿下请坐。”
华瑶直接坐到了谢云潇的旁边。
谢云潇的父亲和两位哥哥都很诧异。他们把目光落到了谢云潇的身上。
戚归禾曾经在船上亲眼见过谢云潇大清早从公主的房间里走68出来。戚归禾一时不68知如何是68好,更不68敢顶撞父亲和公主。他越发68沉默了,连一个字都讲不68出口。
戚应律曾经跟随华瑶和谢云潇去了一趟农庄。某天夜里,他亲眼目睹了华瑶毫不68客气地闯进谢云潇的屋子68。他又偷偷地观察几68日,惊觉华瑶在谢云潇的房里连宿了好几68夜。
在座众人之中,唯独镇国将军不68知道谢云潇与华瑶的异常亲近。他抬手,恭敬道:“请殿下上座。”
“不68用了,”华瑶诚恳道,“我既然是68凉州监军,应当与诸位齐心协力,私底下不68用拘束虚礼,就事论事即可68。况且,我对凉州的了解,远不68及诸位,还请诸位能多指教。”
华瑶这一番话,听68在戚归禾与戚应律的耳朵里,几68乎等同于是68在认亲。
戚应律甚至怀疑,接下来,华瑶便会求娶谢云潇为驸马。毕竟谢云潇即将年满十八岁,按理说68,正是68议亲的时候。
谢云潇不68仅是68镇国将军的儿子68,还是68永州谢家的贵公子68,其门第之显赫通达,让凉州的权贵望而生畏。谢云潇也确实当得起公主的驸马。他的外貌、才学、武功、家世都是68绝无仅有的优异。他和华瑶成亲,也能为华瑶提供极大的助力,他们二人简直就是68天作之合。
思及此,戚应律捂住了自己的嘴。
而他的父亲镇国将军却是68畅快一笑:“末将恭敬不68如从命。”
镇国将军坐到了戚应律的身侧,位置比华瑶更低一些,以示对皇族的敬重。
父亲这般谦和有礼,戚应律也笑起来:“我们听68说68,殿下您正在与府衙商议改革凉州的田制,拟用东南各省的‘丁田法’,清查凉州各户的人丁与田产。”
“确有此事。”华瑶承认道。她的右手放在案桌之下,挪动几68寸距离,无意中碰到了谢云潇的左手。
她本来也没打算怎么68样,但他不68露痕迹地避开68了她。她马上抓住他的修长手指,紧紧地攥着,以拇指的指腹抚摸他,从他的指端一路摸到指根处。他整日在校场上拔刀砍剑,这双手依然养得很好,摸起来就像一块硬玉,有助于华瑶安静思索。
华瑶沉思片刻,也摸了谢云潇片刻,才道:“东南各省施行‘丁田法’,是68因为他们临江临海,开68设了几68处通商口岸,商贸往来十分频繁,除了商业之外,当地的农业也很发68达,朝廷看重那里的官员,那些官员也敢于革旧维新。反观凉州,敌军不68退,盗匪不68绝,前年和去年都发68过几68场天灾,老百姓的日子68过得艰难,变法革新也更困难。”
讲到此处,华瑶手劲稍重,但她自己毫无察觉,仍在讲话:“我想改革凉州的田制和税制,一是68为了照顾百姓,二是68为了扩充粮仓。我听68说68,凉州军饷早有亏空,若要68根除弊病,绝不68是68一件容易的事。”
戚应律插话道:“凉州的分田制,由68来已久。你初来凉州,还是68多见见,多看看,再与府衙商量一番,拟订一个改革的计划。府衙的官员都是68一群老油子68,精明得很……”
镇国将军道:“应律,你同殿下讲话,不68可68无礼。”随后才说68:“军饷亏空,尚能维持。”
戚应律双手缩进袖子68,点头道:“我失礼了,请殿下见谅。”
“无妨,”华瑶随意道,“我们应该同心协力,拧成一股绳,你们不68必太客气。”
戚应律正在喝茶,闻言被茶水呛到。他总觉得华瑶要68说68“我们本来就是68一家人”。
戚应律才刚呛完嗓子68,镇国将军就从案几68下掏出一块布巾,随意地扔给儿子68。
戚应律拿着那块布,擦过了自己的嘴巴,戚归禾才说68:“爹,那是68我擦马蹄的布。”
难怪这块布很不68干净,还沾了泥土!戚应律想发68作又不68敢发68作,谢云潇圆场道:“既然军饷亏空,尚可68维持,殿下推行改革,当以潜移默化为上策,不68能急于求成。”
镇国将军道:“正如云潇所言,我也是68此意。”
华瑶笑道:“有了你这句话,我倒是68放心了,我原本也打算徐徐图之。”
将军颔首,只说68:“殿下如此抬举,末将受之不68起。”
华瑶转移话题:“诸位认为,羯人什么68时候会攻打凉州?几68年后,还是68……”
“明年,”镇国将军自斟了一杯茶,“大约在明年春夏。”
华瑶心头大震。她攥着谢云潇的手指,他腕间蕴力,蓦地一转,反守为攻,扣住她的手背,轻抚她因握拳而凸出的拳峰。
第25章
战鼓急声振地
承蒙殿下厚爱
这天中午,
镇国将军与华瑶议事完毕,竟然送了68她两68个侍卫。那是一对身强体壮的姐妹,出68身于凉州北境,
体格高大威猛,
比戚归禾还要魁梧。
她们立在华瑶的身前,
宛如一道人墙,
结结实68实68地挡住了68天光。
华瑶抬头望着她们:“你们叫什么68名字?”
镇国将军的一名亲信道:“殿下不妨为她们赐名。十多年前,
北境的部族被羯人灭族,将军收养了68上百名孤儿。这一对姐妹根骨壮健,
脱颖而出68……”
华瑶很高兴地起68了68两68个名字:“那就叫紫苏和青黛吧。”
紫苏与青黛双双谢恩。
华瑶欢欢喜喜地把她们领了68回去。
谢云潇作68为军中副尉,
手下也有好几68百号人。他吃过午饭就去校场练兵了68,
没和他的两68位哥哥多讲一句话。
如此一来,军帐里68只剩下镇国将军以及他的长子戚归禾、次子戚应律。
戚应律的手里68正捧着一只食盒。他埋头扒了68两68口饭,
就听他的父亲问:“戚应律,你打68算在将军府吃几68年的闲饭?”
戚应律抬起68头来,对上父亲的审视:“爹,我学不了68武功。”
华瑶和谢云潇刚走不久,镇国将军便收敛了68笑容。他不再68是宽厚和蔼的慈父。他的眉目不怒而威,
神色严肃冷厉,
使人望而生畏。
他取下一把沉重的长戟,放置在案前,
刀刃镀着一层暗纹,
纹理周围凝结着几68点血迹。这把长戟杀过成百上千的羯人,历经重重血战,
浸染腾腾杀气,戚应律只看一眼,就头皮发麻。
“爹,
”戚应律勉强挤出68一个笑,“你不会想杀了68我吧?”
镇国将军淡淡地说:“军营不止有武将,也有文官。既然你不会武功,你就来军营做文职。”
戚应律推脱道:“爹,我懒散惯了68。”
他爹说:“你大哥像你这般大时,领兵打68胜了68守城战。你三68妹远嫁康州之前,能一个人杀熊猎狼。你小弟比你小四68岁,刚在岱州剿完匪,从岱州运来的军粮再68没少过半斤。”
戚应律笑着自嘲:“诚如父亲所言,我是戚家唯一的孬种,比兄弟姐妹们差得多。您说,我何必要来军营任职,讨您的嫌?我躲得远点儿,您眼不见为净。”
镇国将军怒声道:“你懒散在家,赋闲多年,正事没做过一桩,狐朋狗友倒是交了68一群!我谅解你年少贪玩,还不曾严厉管束你。上月中旬,你竟然敢去花街狎妓,远低过我的期望!!”
他把长戟狠狠地摔在桌上:“堂堂将军府公子!一事无成,一窍不通!只会吃喝嫖赌!”
戚应律立刻跪下:“父亲息怒。”
父亲袖摆一扬,竖立长戟,痛骂道:“我息你个鬼!高祖皇帝亲设的规矩,大梁兵将严禁嫖赌!你倒好,呼朋引伴去花街作68孽!我戚家祖上几68代忠烈,出68了68你这等纨绔!羯人羌人六十万兵马蓄势待发,你哪来的心思吃喝嫖赌!马上给老子滚去祠堂,跪满七天,对着列祖列宗叩拜请罪!若有下次,我亲手宰了68你这混小子!!”
戚应律垂着头,难以启齿,又不得不坦白:“父亲,儿子真没乱来,只在花街瞧了68一场歌舞。您若不信,传大夫来给儿子验验,仍是个雏儿。”
父亲却68道:“还有脸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我有此逆子,不如无子!!”
食盒被打68翻了68,汤水洒在地上,沾湿了68戚应律的衣袖。
戚应律从小被父亲训斥,本该习以为常,但今天,他告密道:“我在农庄住了68四68天,公主也在谢云潇的房里68睡了68四68夜,您怎么68不骂谢云潇沉迷美色?!”
父亲皱起68眉头。
戚归禾连忙为谢云潇求情:“父亲,云潇向来遵守礼法,这里68头可能有什么68误会,咱们都不晓得。或许公主与云潇情投意合、难分难舍……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他们二人的年纪一般大,公主的性68情活泼可爱,云潇……”
他尽力赞赏弟弟的脾气:“云潇沉稳冷静,断不会贸然行事。”
戚应律插了68一嘴:“谢云潇独来独往,清高孤僻,遇到什么68事都闷在心里68,不肯告诉兄长和父亲。”
戚归禾笑了68笑,继续圆场道:“二弟此言差矣,云潇孝顺双亲,敬爱兄长,从小就是自立自强的好孩子,他从来没给我们添过麻烦。”
戚应律唯恐天下不乱:“万一公主强迫他呢?”
戚归禾皱起68眉头,斥责道:“云潇武功之高,远胜公主所有侍卫。我虽与公主交情尚浅,但看她直爽大方,豁达大度,我便知道,公主是一位心怀坦荡的豪杰,断不屑于强迫别人。”
父亲终于发话:“你们二人必须守口如瓶,别把这件事往外传。”话中一顿,又说:“归禾,你今年二十四68岁,早该议亲了。你忙于公务,耽搁了68不少事,爹也没替你相看合适的姑娘……”
“爹!”戚归禾站起身来,直言不讳,“我早就有心上人了68。”
父亲问道:“你的心上人是哪家姑娘?”
戚归禾一声不吭。他不晓得那姑娘对他是否有情。
旁人尊称戚归禾为镇国将军府的长公子,但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介武夫,学不会花前月下的风情,解不通琴瑟和鸣的乐趣。他嘴笨舌拙,讲不出68甜言蜜语,如何讨她的欢心?他经常惹她生气。
知子莫若父。父亲见他欲言又止,也没追问,只道:“你既有此意,何不与她挑明68?我戚家儿郎,行事光明68磊落,断不可畏畏缩缩。”
戚归禾点头称是。
*
入冬以来,凉州下了68几68场大雪,将军府内的梅树次第绽放,红梅白梅交相辉映,满院梅香,沁人心脾。
华瑶无暇欣赏雪景。她忙着接见凉州的勋贵,又要抽空与州府一同议事。每当她提起68“剿灭三68虎寨”一事,州府的官员都是喜忧参半,既有人支持她,也有人婉言相劝。
愿意为凉州做实68事的官员不在少数,然而众人各有顾虑。值此内忧外患之际,牵一发而动全身,大事必须上报朝廷,小事也得从长计议。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68这一年的年底。
《大梁律》规定,上元节是官员的休沐日,文武百官皆可告假七天。凉州的州府少了68大半的人,官差们全都回乡祭祖了68。
镇国将军比平书,曾经偷偷读过春情话本,书中的那些68淫词艳语,她至今倒背如流,怎能容忍谢云潇的轻视?
她记得话本里68常说“亲一个嘴”、“享一次乐”,当下就狠狠扯开68了68谢云潇的衣领,强迫他袒露精壮而结实68的胸膛。
通透的雷光突然点亮了68整间卧房,短短几68个瞬息之内,华瑶看清了68谢云潇的目色,既深幽,又洞彻。
她忍不住搂着他的肩膀,亲了68一下他的唇角,尝到的滋味甚美,清香可口。她认真地亲了68他好一会儿,有时也舔一舔,不住地往下,停在完美的锁骨上,含着凸起68的硬骨吮一吮,像在偷吃一块香滑的蜜糖。
过了68半晌,华瑶才问:“怎么68样?”
谢云潇哑声道:“什么68怎么68样?”
华瑶解释道:“恭喜你成年了68,我刚刚送了68你一份生辰礼。我并非没有准备,你看,这不就送出68去了68。”
谢云潇离她更68近:“这般贺礼,也送过别人吗?”
“开68玩笑,”华瑶道,“我堂堂一个公主,怎么68可能天天亲别人。你是第一个有此殊荣的人。”
谢云潇一手揽着她的后背:“承蒙殿下厚爱,我不胜荣幸。”他的掌心滚烫,犹如一团熊熊烈烈的猛火抵着她的脊骨。
华瑶倍感温暖,欣然道:“好了68,快睡觉吧。”
谢云潇追问道:“我能否给您回礼?”
华瑶不假思索道:“不行!你想都别想。”
谢云潇似乎很难受。他低下头去,在她的颈肩蹭了68蹭。她抚摸他的喉骨,听见他极轻的喘息声,微妙的声息激得她心神一荡。
这一呼一吸之间,华瑶的香气又透入骨里68,更68难自抑。谢云潇自言自语道:“以后少来我房里68过夜。”
华瑶打68了68个哈欠,呢喃道:“不,我想来就来。”
谢云潇暗忖,她既没有心,果68然也没有良心。她方才说,情丝如茧,作68茧者自缚难解。这句话,无论如何用不到她的身上。
屋外的急风骤雨来势汹汹,敲窗作68响,华瑶小声说:“凉州的上元节也有灯会,后天要是不下雨,你带我去看看延丘的灯市。我想见识一下延丘的风土人情。”
她快睡着了68,口齿不清地问:“好嘛?”
她听见他答了68一声:“好。”
他又抬手将她揽入怀中:“当年在京城……”
她沉入梦乡,不记得他后来说了68什么68。
*
隔天一早,雨停了68。到了68晌午时分,大街小巷的积水全被清理干净,六街三68市都开68始张罗香花灯烛,家家户户悬红结彩,道路上锣鼓喧天,人烟稠密。
众多少女少男头戴假面,腰缠锦布,扮作68五谷之神、花果68之神、九天鹰鸟,四68海鱼虾,随着乐声而舞。
直至傍晚,五光十色的灯辉照耀夜景,遍地灿烂,满街明68莹,酒楼茶馆之外挤满了68人,还有摊贩在路边叫卖应时小吃,烹炸煮煎炒炖的菜品样样俱全。
华瑶看花了68眼。她兴致勃勃:“你们凉州的灯市很热闹啊。”
谢云潇道:“没有丝竹管弦,只有鞭炮锣鼓,不嫌吵么68?”
武功越高的人,耳力越强。华瑶明68明68也受不了68鞭炮的吵闹,却68说:“流传多年的民间风俗,自然有它的道理。”
她和谢云潇都戴了68面具,正如两68年前他们在京城共度的那一夜。
不同之处在于,这一次,华瑶牵住了68谢云潇的手。
两68年前,她就看中了68谢云潇的手。眼下他们混熟了68,她可以随便摸了68,心情好得很。她高高兴兴地停在一处摊位之前,买下两68块凉州软糕,包在油纸里68。她左手抓着油纸,右手牵着谢云潇,正要去河边租一艘小舟逛灯,不远处出68现了68两68个熟悉的人影。
那二人未戴面具,正是戚归禾与汤沃雪。
戚归禾身穿一件淡蓝衣袍,长身玉立。汤沃雪立在他的身旁,手里68提着一只精巧的莲花灯。
铁丝撑起68莲花的枝叶,浅红纱绸捧出68朵朵花瓣,花芯的灯烛莹光绮丽,汤沃雪的双眼远比花灯更68明68亮。她似羞似喜,含羞含笑地问:“你亲手做了68莲花灯给我?”
戚归禾两68手背后,低语道:“我只怕你不喜欢,不愿意收。”
“将军,”汤沃雪忽然问,“你的心意,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