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37章

    如今,只要思维上豁得出去,张旺家觉得生活可没有更舒坦的了。

    因此,他反而越发显出潇洒来了。

    宋檀可不知道,他这向来老实憨厚的张伯,如今竟能想得这么开。

    这会儿只是骑上三轮车:“那行,张伯,乌磊这边还麻烦你多看着些。”

    “这是什么话?”

    张旺家笑了起来:“有个大小伙子帮忙,再不济也比我一个人轻松些,甚至还有人说话呢。”

    ……

    宋檀把三轮车开到板栗园边上时,正听宋三成在里头惋惜:

    “今年黄豆熟的也太快了,都没吃到几回毛豆。还想着能下酒呢。”

    而乔乔则摊开掌心:“爸爸,给,这个豆荚是绿色的,是毛豆。”

    宋三成:……

    满地黄黄的叶子和豆荚,就这一个绿的……咋,他还能为这一个豆荚调个凉菜啊?

    宋檀走进来,也笑了起来。

    “没事。明年就分批种,分早熟和晚熟的……”

    不过也就自家吃吃,不卖的。新鲜毛豆还得找人专门去收拾,不如黄豆一下子来的利索。

    再看宋三成,一边割着黄豆,一边还要捡地上掉落的豆荚和炸开的豆子,属实忙碌。

    宋檀看看兴奋的围过来的大宝二宝:

    “爸,别捡了。”

    “咱家豆子好吃,留这里太可惜了。”

    宋三成舍不得。

    “没事。”宋檀拍了拍大宝二宝的头:“有他俩在,你就当给他们留个零嘴不行吗?”

    还别说,一想到零碎的豆子散在地里,宋三成会心疼。

    可再一想大宝二宝会吃,瞬间就又满足了。

    他乐了起来:

    “行,咱大宝二宝这么听话,板栗园看得多好!吃,随便吃!”

    好么,大宝二宝如今可听得懂话,一说吃,两只狗都精神了,赶紧拿着鼻子在地上拱来拱去,迫不及待翻找出散落的豆子——拿舌头一卷,直接卡察卡察嚼进了肚。

    虽然但是……这守着宝山那是一口没尝,实在太叫人感动了。

    宋三成明显是赞许的。

    而宋檀却瞅了两个宝儿,心想:吃的这么熟练,估计平时也不是没开过小灶。

    至于始作俑者……

    她看着前头埋头割黄豆,一言不发的乔乔,也无奈的笑了。

    ……

    一家三口左手一把薅住黄豆藤的枝叶,右手镰刀往下一剌,一把一把的黄豆秸很快就被塞满了筐子,而后又倒进了三轮车里。

    其中,效率最高的宋檀,那简直是所过之处寸草不生,看得宋三成不由咂舌:

    “檀檀,你这把式放到我年轻那会儿,整个村都没你干得好。”

    “那可不!”宋檀也骄傲起来:“爸你也不看看我继承了什么样的基因。”

    一时间,笑声风声汪汪声,在整个林子里传出了老远。

    临走时,宋檀还顺手掰下一只坠了四五个板栗包的树枝——枝条太细,板栗太重,压得都快垂下来了。

    她这么着,也算是给板栗树减负了。

    而乔乔则期待的拿着那根树枝:“走喽!回家吃板栗了!”

    …

    板栗这种植物,别看它长得很有防御力,实际上也是非常方便吃的。

    比如椭圆形的板栗包上,其实是有一道十字的薄弱之处的。那里没有刺,只是被两侧的刺交叉保护起来。等到熟了的时候,会从这个十字口上炸成四瓣……

    总之,如今还是嫩板栗的状态,熟练的农民只需要一脚踩住另一半,然后拿着剪刀顺着纵横任意一道痕迹轻轻卡进去,而后一掰——

    圆滚滚的栗包便一分两半,露出里头软嫩洁白的嫩板栗来。

    这个时候的板栗,因为还没有老去,壳子是乳白色的,很柔软。里头的那层皮也同样湿润柔软,特别好剥。

    澹黄色的板栗仁放进嘴,卡察一咬,便是一汪清嫩的水分。

    甜滋滋的,格外美妙。

    老实讲,比成熟的板栗好吃一百倍!

    就这几个栗包,里头三四个小板栗,家里头一人分两个,跟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吃的乔乔眼巴巴看着板栗林的方向:

    “我还想吃……”

    “吃!”宋檀格外爽快:“东西种了就是用来吃的,不过这板栗还稍微有点点小,再过两天等它长得更大了,吃起来会更划算。”

    “到时候你喂狗的时候,就顺便摘一点回来。”

    “可是……”乔乔犹豫的看着乌兰:“妈妈不是说板栗没熟不可以吃吗?很浪费。”

    乌兰也愣了愣,随后笑道:“你这都说的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那会儿指望着板栗卖钱,吃个小板栗包,到时候都得少卖半斤,肯定是不舍得的。”

    “现在咱又不靠这个,想吃你随便吃,满山都吃光都行。”

    那会儿啊,板栗成熟前后,都得每天上山看着,不然就有人偷。

    现如今,整个村里多少板栗林都荒着,谁爱吃谁掰去。

    时代不一样啦!

    …

    而这头,宋三成将黄豆铺在门前的空地上。豆荚好多都已经脱落下来了,不过仍还有一些跟茎秆相连:

    “先晒晒,回头再敲敲打打,好收拾。”

    而七表爷看了看,又去里头翻翻看有没有绿的,直接摘下来:

    “中午炒个鲜黄豆吃。”

    乔乔凑过来,也好奇的跟着翻来找去,好半天才凑出一小盆来。

    还没熟的黄豆剥开是青色的,回来去了壳,再把一层半透明的膜衣去掉。下锅焖煮,然后加些青椒酱肉末之类的翻炒,也别有一番风味啊……

    469.黄豆秸和酿酒

    至于晒干了的黄豆秸……

    宋三成抬高嗓门:“檀檀,这豆杆也挺多的。要不你问问李老头,他家的牛吃不吃?”

    吃的话,等过两天给他拉两筐过去,不过这东西吃起来硬,得他自己在家想办法弄碎了再喂牛。

    如今全村可就这么一头牛,年龄也大得很了。宋檀便直接应下:

    “不用问,等到时候豆子打下来,剩下的都拉给他。”

    这东西营养成分挺高的,给牛过冬完全不成问题。再说了,就这么点,备肥能备多少呢?有的是能做肥料的东西。

    还是都给老黄牛吧。

    毕竟他们这里十一月就降温,一直到来年三月才开始慢慢气温回升,大冬天的,可没什么草叶子能吃。

    …

    等到黄豆处理的差不多,七表爷估摸着时间,这会儿又叫来乔乔:

    “等会儿又要开始酿酒了,你还直播不?”

    乔乔警惕的看着他:“那今天能酿完吗?”

    “能。”

    这点七表爷还是能保证的。

    乔乔终于放心下来,而后二话不说又打开了直播——

    【我看到了什么?主播这两天打鸡血了!】

    【就是说,过于勤奋了,搞得我都有些不适应了。】

    【今天酿酒能结束吗?这要是再分段我可受不了。】

    【来了来了,好高的直播频率!】

    …

    而此时,乔乔已经站在了昨天的大桶面前,脸色严肃:

    “好了,我们的高粱已经泡了——”

    他看了看时间:“泡了20个小时了,七表爷说天气热,可以不用泡那么久。现在我们来打开盖子——”

    密封盖子费了些力气才完全打开,一股湿淋淋的水气扑面而来。而七表爷则伸手进去捞了一把高粱,看见高粱煮熟开花的状态,再让乔乔用手指掐了掐:

    “感觉到没?一掐就烂。这时候就是泡的可以了,如果要不行,就还得接着泡。”

    “冬天温度低,凉的快,都得泡24个小时——来,烧水!”

    乔乔赶紧将手机架到一旁,又一次进入了忘仔状态,此刻将巨大的蒸锅架到灶台上,再将泡好的高粱捞出来,都放了进去。

    “等到水滚上大气……”

    七表爷突然卡壳了。

    过了会儿,他又说道:“我们原先买表挺难的,都是靠估摸。之前水温还是我估摸着用拿温度计量的才跟你说……这回,我啥时候说好,你就啥时候看时间,记下来就行。”

    乔乔点点头,而直播间则又热闹起来了:

    【懂了。来自老师傅的经验】

    【我就说上回这老师傅怎么这么严谨,时不时还要拿温度计探一下……】

    【科技影响了经验的发挥啊!】

    【酿酒这个事真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古代没有这些东西,人家照样可以酿出很好的酒来。】

    【好酒我不敢否认,但度数肯定不高,毕竟蒸馏还是个大问题……】

    弹幕聊的热火朝天。

    而这时,乔乔已经盯着表好一会了,直到七表爷估摸着:“行了。”

    他这才看看时间,而后一脸严肃的播报:“小朋友们,大家看好时间没有?上大气之后要蒸30分钟。”

    “对了,”七表爷又跟着补充一句:“咱这回一口气蒸的多,锅又大,才要半小时。要是自家随便玩玩,做一点,估计15分钟就差不多了——来,把这高粱端下来,蒸锅里的水拿风扇吹吹晾凉,晾到我说差不多的时候你再去量……”

    这个过程格外繁琐,但乔乔却学得格外细致,半点不觉得不耐烦。

    等到七表爷说好,他看了看温度计:“小朋友们,记住了,85度水温!”

    紧接着再把水倒回高粱里头搅拌均匀,重新盖盖子,密封15分钟。

    接下来是复蒸,晾凉……

    而中间,七表爷还招呼一句:“乔乔,把那个稻壳端一盆过来,洗干净——370斤高粱,你就弄37斤稻壳吧。”

    紧接着,拌酒曲,再次拌酒曲,收堆糖化,盖上稻壳……

    等到两个人汗水淋漓的把活干完,七表爷这才岿然长叹:

    “好了,等个大半天一天的,闻到甜味,长出白毛毛一样的菌,就可以弄出来入窖池了。”

    而此时,直播间的弹幕已经肉眼可见的少了许多。

    张燕平趁机瞅了一眼,吓了一跳,心想乔乔这回是没留住粉丝?

    可再一看观看人数——不对啊,怎么不减反增?

    好半天,下头才终于晃晃悠悠一条弹幕过去:

    【主播都忙完了吗?(⊙o⊙)哇我居然睡着了!】

    【啊,睡的好饱!】

    【咦醒来就结束了?】

    【要不是最后翻搅的摩擦声太大力,我都不会醒过来……】

    【这个太好睡了,我要把这个收藏起来,失眠的时候就拿来回放。】

    张燕平:……

    就……怎么说呢,过程可能跟想象有所不同,但是这个结果,好像大差没差。

    等到关闭直播间,他好奇的凑过来:

    “七表爷,这个明天就能喝了吗?”

    “想什么美事儿。”七表爷笑道:“明天出香,然后再把酒糟拌匀。回头你看是装桶里还是直接挖个窖池,发酵个二三十天才能行。”

    宋檀也走过来,好奇的看着眼前这堆稻壳和高粱,而后毫不犹豫:

    “都土法酿酒了,自然还是挖个窖池——陶缸咱不是买好了吗?明天给它洗刷收拾干净,直接埋后园沟里当窖池。”

    “行。”七表爷瞅了瞅那堆酒糟:“等明天看看情况,要是甜香了,证明这酒就酿好了。要是有酒味,那就过头了,估计不咋好喝,也就不必费心收拾窖池了。”

    宋檀看了他一眼,心想您老要是说这话的时候,别摆出那样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也别一口气这么澹定的把300多斤高粱全处理干净……这话的可信度还高些。

    真要没把握,今年所有的高粱都在这里,家里喝酒的就他们几个,七表爷能舍得一口气全做了吗?

    而此时,七表爷背着手在院子里,不顾烈日熘达两圈,仍是按耐不住心中的期待和欢喜,赶紧又问道:“乔乔,吃嫩玉米不?吃的话咱们去掰一筐回来。”

    470.病人收药(全是路人视角)

    王庆山刚从饭店巡视回来,就接到了快递的电话:

    “您好,王先生吗?这边有你一个风风快递,请问在家吗?”

    “在在在。”他下意识的回答,然后开始琢磨着自己最近又买了什么……

    可想来想去,他一贯没有什么网购的爱好,莫非是妻子用自己的名字买了什么?

    还没等想出个所以然,就听门铃响了。

    6岁的女儿欢喜的跑了过去:“我来开!”

    然后接过来一个小小的盒子,好奇且渴望的看着王庆山:“爸爸,这是什么?我来拆快递好不好?”

    王庆山笑呵呵的:“我也不知道。你想拆的话就——”

    !

    !

    他瞬间一个激灵,反应过来。

    大约,好像,可能……猜到这是什么了。

    此刻一个箭步冲上前去,而后将盒子攥进手中,若无其事的单手背在身后,尽量还摆出和蔼的架势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