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466.终于包邮了!与此同时,直播间八卦的中心,老郑的媳妇——云云,此刻正在跟妹妹打电话。
“……一天天的,叫你好好学习,你不要东想西想……什么离婚?什么脱离苦海?我现在日子好着……谁跟你强颜欢笑?”
“……我告诉你啊云朵,现在进厂打工,你没有学历都要被人家挑拣的,你要是敢高中不毕业就往外跑,等我见面了,打断你的腿!”
“……你这熊孩子,我跟你说了,我好得很——40,40岁怎么了?!啥爱情不爱情的,你就是想的太多……要啥子爱情?我想找个能吃饱饭,家里有钱的地方嫁过去,他想找个媳妇,俺俩在一块多配……”
“……又没有公婆,家里的钱还都我管……你不知道,他这边的地可肥,山也比咱们那小好多,但是都不种地的……种什么?每年打半年的工都能挣1万多块钱……”
“我疯了?我离婚……呸!找什么年轻人,找年轻人,人家能让我管着钱?让你和云山云海上学啊……”
“……我跟你说多少次了,啥子牺牲,我就乐意过这样的日子!”
“……我吃够苦了,我再也不想吃苦了……算了不跟你说了!反正你老老实实把高中上完,回头出去打工,那时候云山云海也都长大了,男孩子家家的,随便他们……”
云云挂了电话。
如今已经傍晚4点多了。
老郑还在家里睡午觉,她半点没觉得人家不勤快,反而再次看着眼前荒芜的田野,发出了幸福又遗憾的叹息——
“这么肥的地,荒着多可惜呀……”
一边又开心起来:
“都不用种地,真好。”
而且老郑虽然光棍,可存款竟然有十好几万!他说虽然他能花钱,可出去在人家建筑队手底下当小工的时候,一个月也能挣八九千……妈呀,这工资真高!
现如今,钱都被自己管着,她也结了婚留了1万块钱给她爹,以后可就自由自在了!
当然了,这种吃够苦头,一路艰辛达成的小农式幸福,直播间里的众人是不懂的。
毕竟在大部分人看来,做人一定要自强不息,亲缘桎梏也可以随手斩开……
】
至于说农活的辛苦?
哇塞,那可是陶渊明般的诗意田园啊!
而云云家乡的土地贫瘠……哎哟,科技改变生活,现在沙漠都可以种绿植了!多用点肥料,用机器好好改造嘛!
弹幕一时间吵的热热闹闹。
好在乔乔也并不看弹幕,这才没使得大伙聊天的激情再次高涨。
而直到这时,直播间这才发现——
【直播都看了一个多小时了,我看爷爷奶奶们的动作也不慢,怎么这么半天才编了这么长一截】
【手工的效率也太低了】
【我发现了!我在桃桃宝上看了一些草席,相比之下这家的草席好像更柔软,用的草丝更细】
【而且颜色怎么翠绿的?染色了吗?】
【对啊,怎么又翠绿又均匀?】
【说均匀的,你不如看看角落里那一堆颜色不均匀的,这肯定是人家挑出来的均匀颜色,就为了编出来好看】
【可我也没见过草席绿得像玉一样……搞不好真的是染色】
【何苦呢?大好口碑做坏了】
【我倒觉得不像。你们说,什么东西能把草叶子染得这么通透,跟碧玉一样?】
【光是看着都让人觉得心旷神怡,我喜欢】
【我不管。反正自从那天直播看到主播床上铺着的那草席,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买一床】
【我也。我这个人夏天体燥,空调开得冷飕飕的,需要盖被子,睡到半夜还是会炸出一身汗来,又掀被子,然后反反复复的感冒……】
【我住的公寓,水电是商业的,一个月电费特别贵,这边又常年气候炎热,买床草席,最起码能让空调换个节能模式,每个月省个百十块钱……】
【好家伙,照你们这么一说,我觉得草席不会便宜】
【做啥梦,主播家的东西什么时候便宜过?】
【但是什么时候又都超级值得】
大伙把目光放在大家编织的手艺上,很快又慢慢扯开了话题。
张燕平忙碌回复后台消息的时候,抽空看了眼直播间,而后不由又点点头:
乔乔真是天生的带货能手啊!
紧接着扯着嗓子喊了一声:
“檀檀,我这就把草席上架吧!一天做几张就上几张。”
毕竟经常售罄的话,也能显出它的紧迫来。
“行啊。”宋檀头都不抬:“价格你自己看着定。”
张燕平心中早有打算:“简单!1米5的999,1米8的1299,两米的1499……”
不过,他又看了看最近的销量:
“天热了,买酸豇豆和青椒酱的都少了……不然这样,咱店里定个包邮的价格,满1000包邮怎么样?”
不然很多散碎东西,大伙儿总是会被邮费限制住。
而满一千包邮,就比如这个草席,999还差一元,总要买点什么凑个单的呀!
平时买个三五十块钱的茶叶包什么的,看看不包邮会不会不甘心呢?反正店里的东西都好,不如一口气多囤一点吧?
当然了,肯定也会有人因为邮费凑不够而放弃下单。也可能会有人因为之前付了太多邮费而心有不甘。
但,为长远记,张燕平觉得,还是需要做些改变的。
更何况现在山都包了,钱也给了,存款是没多少,可他瞧着宋檀已经对挣钱不急迫了,这才提出来的。
宋檀愣住了:“我没定吗?”
“没有啊。”张燕平也愣住了。
“你什么时候说过?这段时间大家拍几个订单要改邮费,我这边麻烦死好不好?你有这个意愿怎么不早说呢?”
宋檀也只好尴尬笑了笑:“那什么……我在脑子里是说了的。”
然后就以为自己真的已经说过了。
张燕平:……
他盯着屏幕坐了一会儿,突然又站起来:
“算了,我去找乔乔,让他直接在直播间里喊一嗓子,说粉丝过2万大回馈,店铺满千元包邮。”
“等我回来,再联系今天下单的客户退邮费。”
467.黄豆和地笼
大雨之后接连不断的晴天,很快又将土地上的水分蒸腾干净。
宋檀大清早在池塘边拖出一个地笼,发现里头鱼虾虽然多,可对比一开始满满当当的模样,显然已经差出好多了。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当初那些鱼儿是受不了灵气诱惑,可如今她每天满山遍野的抽空撒点灵气,把自己榨的一滴都不剩,池塘也没放过……
瞧,不仅鱼都养刁了嘴,边上茂盛的水草都郁郁葱葱了。
如今家里人在往池塘边上走,都得备个棍子,左右拨草驱散四处逃窜的蛇。
这地儿的灵气已经渐渐充裕起来啦!
这不,后山的那口池塘边上放的就有鸭子,而门前池塘如今都有野鸭子飞过来了,水草茂密的不行。
每天都要被宋三成抽空捞上来两大筐,直接剁碎了喂猪喂鸡。
当然,比如说水葫芦的嫩芽,人有时候也吃点。
而这么多鱼,拖回去也够大伙收拾个把小时了。
七表爷七奶奶还有莲花婶坐在那里收拾着——莲花婶的婆婆最近跟着宋檀姥爷去编草席,老头老太都坐着不良于行,别说,还挺有话聊的。
而莲花婶一时不察,被鱼尾巴“啪”的一声甩到了手背上,已经被养出了些许白皙光泽的手背,立刻就印出了一道红痕——
“这鱼劲儿真大!”
这点疼痛对于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此刻只惊喜的看着手里的草鱼。
“那是!”
七表爷也发表意见:“这段时间吃着滋味是越来越好了。”
不过,好吃归好吃,大伙却也没想别的。因为村里时常有这种人,地里明明啥也没干,长势就是比别人家的好,收获也就比别人家的多。
这有啥可说理的?
人跟人还是有差距的。
况且,他们如今吃得多了,吃惯了,反而对这种美味的感知没有那么敏锐了。
倒是宋三成从山上转一圈下来,对宋檀说道:“檀檀,你跟乔乔待会跟我去收黄豆吧。”
乔乔愣了:“可是现在叶子还没有全黄,妈妈说要杆子和叶子豆荚都黄透了再收。”
板栗林那边除掉银耳和黑木耳,差不多有三亩多地都种了黄豆。虽说因为光照不比无遮挡的地方,多少有点徒长,可看那上头沉甸甸的豆荚,也着实算是丰收了。
而宋三成想起即将满满当当的收获,也是笑意不止:“熟了。这天这么热,一天不收就黄了大片,现在可以收了。”
“现在收豆子黄了,但还没完全脱落。等到真的在地头彻底干巴了,回头一收割容易掉地上……总不能还费工夫再去捡吧?”
为这,请个人不值当。
可不请人,看那些豆子掉在地上掉老多,也挺心疼的。
干脆趁现如今豆子黄了,却也没干到那个程度,直接割回来算了。
而且黄豆能肥地,明年的板栗肯定会长得更好!到时候枝头经不动,他还得架杆子撑着吧?
想到这种美好前景,哪怕收黄豆也不算轻松,宋三成仍是乐开了花。
对于如今的宋檀来说,这点活也着实不值一提。
“行。”
她熟门熟路的从一旁的杂物房里找出两个大箩筐,而后喊着乔乔:
“你先带着狗粮跟爸上山去割,我去后山把三轮车骑过去。”
……
板栗园那边乔乔每天都看,已经对于环境没那么震撼了。
倒是宋三成隔三差五才来一趟,每一次都感觉上头板栗包绿油油的小刺都格外喜人。
再瞅瞅那金樱子——此刻不是金樱子的盛果期,于是花朵开得格外喧嚣,大风一吹,白色花瓣如蝶翼一般舞动着,别提有多震撼了。
他忍不住驻足叹了口气,唏嘘的说道:“200一斤。”
“不是哦!”
乔乔看着他:“姐姐说最低200,还没定价格。而且是干果,要去刺,要切开,还要脱籽,要4斤鲜果才能晒一斤干果。”
“那有啥?”
宋三成如今表现的,一点也不像是当初舍不得掏钱买这些金樱子的人。
“咱们付出的不就是买苗子的钱,还有请了几个帮工帮忙种下的工钱吗?可你瞧,这金樱子长得多好?到时候能结多少果子!就像是白捡的钱。”
“才没有白捡。”
乔乔不满意的皱鼻子:“明明也付出很多努力了……”
那点努力,在真正种过地的宋三成看来,几乎就等于没有。
总之,他美滋滋地拎着筐子,不跟儿子计较,先进了板栗园。
……
而这头,宋檀已经到后山。
张伯已经有些急了:
“檀檀,你这山都租下好些天了,怎么还没见动?你是有啥打算吗?”
宋檀也想动啊!
但如今正赶上最忙的时候,稻田插秧,还要装监控,桃子即将丰收,西瓜和蔬菜还在卖,黄豆又要熟了……
更何况马上快入暑了,这个时候请人干活,工钱可不是一般的高。
她只能摆摆手:“不急,回头我找人好好规划一下。”
这个是真的在找了。
倒是张旺家看了看隔壁自己那一块暂时还属于自己的山地,以及上头绿油油的缠绕攀爬的藤蔓,此刻很是开心:
“我这葛根今年肯定长得可好,你瞧这杆子,多壮!”
“那是!”
宋檀毫不客气,她可是悄悄给了点灵气的,于是也认真的应和道:“我之前给用了点新肥料的——张伯,今年葛根好好做,到时候我让乔乔直播帮你带。”
“实在不行,到时候你也专门请两个人帮忙收拾。”
收拾葛根是个纯力气活,一个人干太吃亏了。
“这波要是能挣上一大笔钱,看你那些儿女后不后悔?”
谁都不是圣人,听到这话,张旺家眉梢眼角果然带出了些许快意。
宋檀见状,也只能叹息一声了。
如今,这曾经血脉亲近的父子家人,已然衍生出了刻骨的仇恨。
她赶紧换了个话题:
“不过张伯,这地你是真不打算种了?葛根你留一部分做种,每年都能有笔收入的。”
“不种了。”
张旺家摇摇头:“年纪大了,挣一百万我也干不了这种力气活了。”
再说了,他这给檀檀打工呢,领着工资,吃着饭,总不能年年还忙着自己的事吧?收拾葛根又不是一天两天的……
那也太不像话了。
468.嫩板栗
还有一件事张旺家没说。
他这段时间天天在宋檀家吃喝,可能是油水够了,也可能是家里的饭菜实在是好,让他一不小心多吃了点……
农村人嘛,只要吃饭吃得好,身体好是迟早的。
他如今就感觉自己的身体状态比上半年好多了,别的不说,带着乌磊这大小伙子每天搬搬抬抬的,都没那么费力了。
照这么着,他还能再活个一二十年也未可知。
能干的时候就看桃园,不能干的时候就给宋檀家编草席……实在是什么都干不动了,他如今也没有花钱的地方,工资和老本都攒起来,回头雇人伺候……
真要是伺候也伺候不好了,那就一了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