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何苦叫孩子白白耽误这么些年呢?这些话,乌兰从来没有说出来过,她只是深夜里想着现如今的日子,一点点从苦涩中品出来的生活感悟。
如今既然想劝郭冬留在村里,那自然是又使出了浑身解数。
“当然了,我还用骗你呀!你看我家孩子我就从来不催。”
啊哟,虽然不催,但是檀檀今年也二十四五了,跟着两个光棍表哥,啥时候才能出去接触点别人呢?
乌兰把这事儿记在心上。
同时,嘴里也在絮叨着知心话:
“郭医生啊,你年纪轻轻又有本事,可千万不要被婚姻耽误了。”
她说的实在诚恳:“不说别的,结婚那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结,可是做事业不一样啊。”
“就说你想做生意,要投资点钱,没结婚你自己想怎么折腾都行,赔了也不怕。”
“可要是结了婚,男的还好,女的呢?从用钱开始都得琢磨了。”
这个世道就是这样,最起码,乌兰看到的大部分家庭都是这样。
也有好的,但她在村里,实在见的少。
“要是挣钱了还好,万一要是赔了,你说说……有些人家里开明,可更多的家里肯定得埋怨呀。”
“回头小夫妻俩拌嘴吵架把这事再扯出来,咱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下回再想干什么都得束手束脚了。”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
!
郭冬一瞬间都要热泪盈眶,只差根眼前的农村淳朴阿姨拜把子了。
就说说,人家张口就懂这个道理,她妈怎么想不明白呢?
“阿姨!你说的太对了!”
她终于吐露心声:“不瞒您说,阿姨,我原先也是自己在创业,做的还可以,混个饭吃。”
“结果我妈说她在家一个人孤零零的,又说村子现在发展很好,可以回来住,她给我做饭,我接着给人家看病。”
郭冬一开始不是很情愿。
可她妈不是今天头疼,就是明天脚崴了……总之哪哪都不舒服。
又想想也该尽尽孝心,反正总要找地方安顿下来,不如回老家。
毕竟现在不都宣传着什么山水田园,又说家乡好吗?
回了家,一开始母女俩确实挺好的,她妈不再头疼崴脚心里烧,只是时不时叹息家里房子旧了,伸展不开。又说墙上裂缝了,危险……
郭冬想了想,就跟她妈商量:重新把房子翻新一下,但是另外分出一半院子来给她搭个诊室。
一开始,她妈答应的可利落了,翻新房子耗空了郭冬的积蓄,好在她的那些客户也千里迢迢跑过来看诊求药——
毕竟难言之隐,她的药又确实有效还能滋补身体,价格也不贵,正合适呢!
但郭冬偏偏忘记了,村里流言的速度恨不得比光还快。
乡里乡亲的,时不时有人来把脉问诊,只要不拿药,郭冬从来不收一分钱诊费。
但那些大叔大娘们滴滴咕咕,很快就把那些来来往往的男病号们传的越来越离奇……
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她妈的眼神也越来越古怪。
但凡有病号上门,她就跟门神似的,一定要在屋子里紧盯着人家。
郭冬想单独给人家聊些隐私病情,她妈都要砰砰拍门……
这样下去,工作还怎么做?
郭冬没办法,只好说了她在帮那些男病号调理身体,顺便配个壮阳药的事儿。
好家伙!
这话一说,她整个人在她妈看来都是不知廉耻了!
于是,催婚的频率越来越高。挑过来的相亲对象也越来越离谱……
比如这次这个赌博的——是,人家只是爱打牌,从早打到凌晨……但是没有倾家荡产啊!
而且男人,结了婚就懂事了。
她一开始压根不同意,还胡诹一个对象。
但是她妈为了确认,干脆偷偷抱着她的笔记本出门,去镇上专门让人看了相册还有聊天记录——
就为了看她有没有对象!
郭冬都快疯了!
亏的她的病号档桉都上了锁,通讯录消息也没同步。而小镇会玩电脑的二把刀根本折腾不明白……
但这也足够可怕了!
她临走时把笔记本哐哐一顿砸,一来也确实不想泄露任何消息,二来也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怒火。
此刻也是憋的久了,再是家丑不外扬,这会儿都忍不住吐露心声,听得乌兰满脸都是震撼!
好半天,她才小心翼翼问道:
“那个……郭医生啊,你平常看不看电视啊?我是说……那电视上什么真假少爷……狸猫换太子的……”
郭冬:……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满腔愤满突然又卡住了。
443.你有房子要租吗【求月票】
老实讲,说起家中的这堆破事,郭冬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但这所有的复杂,在面对乌兰期期艾艾的暗示后,都又化作了无可奈何的笑意——
“阿姨,您想多了。我跟我爸妈长得还是很像的。”
再说了,以她在村子里生长的经历,就算父母真的生不出来需要抱养个孩子,肯定也不会长久的养一个女孩的。
“哦哦……哦……”
乌兰讪讪的应着,可表情却随后变得茫然:“那要是亲生的,她咋这么想不开呢?”
催婚,在他们这辈人眼里挺正常的,孩子大了就要结婚生孩子。
可买猪还得看圈,给闺女挑男人,那不更得千挑万选吗?这郭医生的妈找的都什么人啊!
听听人家小郭说的,又是赌鬼,又是什么酗酒的……就这样的,这不明摆着叫女儿受罪吗!
不过心里头千万种念头闪过,乌兰却对说服人家留村里更有把握了。
不然这年纪轻轻条件这么好的姑娘,干啥想不开,在这陌生的穷乡僻壤扎根呢!
郭冬却心想:难过的时候把事情倾诉出来,果然就会好很多了。
这不,她这会儿心情就缓和许多,反而转头宽慰乌兰:
“没事的阿姨,一开始我也想不开。还特别痛苦。后来我就明白了,她骂我自私自我,实际上是因为她的这种极端行为,恰巧才是真正的自私自我。”
这也就是跟乌兰聊的投缘了,不然这话她绝对说不出来的。
“合不来就不合,有些人天生父母缘分就不够的。”
听听、听听!
这是年轻姑娘该说的话吗?
乌兰于是越发怜惜了。
“要我说,肯定是你们村的风气不好。这样的人媒人也敢上门说——放我们村,看人家不拿大笤帚给她打出去!”
郭冬扑哧一声:“是吗?您这村里这么好啊?”
乌兰也说实话:“早前儿也没那么好。你不知道,我当媳妇的时候,周围不知道为啥,连着生下来好几家都是姑娘——咋办呢?自己的孩子自己心疼呗。”
“再说了,村里穷,没啥好比的,孩子上学不要钱呐,就比奖状呗!”
说起这个,乌兰满脸都是得意:她家檀檀每个学期都捧奖状回来呢。
“再后来孩子大了,那就你家送姑娘上大学,我家也得努力往外送——一来二去的,互相攀比着,这不就都受影响了吗?”
郭冬愣了愣。
而后才怅然的叹了一口气,眼神中露出些许向往的色彩:
“真好,是比大学,不是比彩礼。”
“咳。”
乌兰的神情就更古怪了:
“那什么……主要是,孩子们不争气,大学也没咋考上……”
她讪讪的笑:“你也知道,咱这村教育水平就这样。”
像他们家檀檀,上初中的时候,镇上的学生张口就能读英语短文,她还没学过abc呢。
人家放假上补习班,她放假回来采茶搬柴火……
就,实话实说,孩子也不是什么天才人物,也不是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所以整个村里,别说学历有多出色的,就是正经考上大学的都不多。
啊这。
这还挺真实的。
郭冬也不知道说什么了。
她本来想说,能走出去就是件很好的事。可各种立意远大的劝慰话语,都在乌兰不出常理的种种回复中渐渐失去了灵魂……
最后她只能干干的笑:
“阿姨,你们这里真挺有趣的。”
乌兰兴奋起来,此刻一拍大腿:
“是吧!我跟你说我们村子里这么好,可惜郭医生你现在有本事,肯定要到大城市去打拼。要是有机会,真想留你在村里——不说别的,有个医生,多方便呢!”
“我家老头老太太调理身体都省得折腾了。”
“那也不值什么。”
郭冬笑了起来:“阿姨你要是信得过,待会我就能给他们把脉,回头开了方子,你们自己去药房抓药就行了。”
“不过中药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心急。”
她还挺感动的——因为是个女的,还那么年轻,一开始自己开诊所的时候都费了好些功夫才叫人信任呢。
没想到这刚认识的阿姨这么信任自己!
乌兰:……
她反应过来了——好家伙,话题聊过头了。
于是赶紧努力拉回来:“唉,县里头怎么不给我们村安排一个你这样的医生呢?我们村的医生马上就要去镇上住了,再往后,村里几十户老人家都没有医生了。”
她暗然叹息,神情无限悠远,充满了对山村未来的忧虑。
郭冬:……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总感觉眼前这阿姨说话好像意有所指似的,可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
是金樱子还想涨价吗?
不。200的价格已经够恐怖了,再涨真的没活路了。
还是说……怕她不买,想先递个台阶,给自己一个砍价的空间?
她一时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宋檀在旁边听着,不由无声叹息——就是说,当代年轻人的沟通,还得年轻人来!
于是走过去,直接问道:“郭医生,你住的地方找好了吗?”
“没啊!”
郭冬下意识回答。
而后又缓过神来:“我明天打算去市区租个房子,你们这里边的房租应该跟我们那边差不多。”
反正两边都是18线小城,消费水平也差不多的。
“哎呀,你真不会过日子。”
宋檀也捧了块西瓜,慢条斯理的吃着:“不是从家里出来了吗?现如今又没收入,你还得花钱买药材——钱都用来租房子了,自己进货不方便怎么办?”
她突然考虑的这么周到,郭冬都有点不适应了。只能试探的回答:
“我平常还可以用信用卡花呗……”
话音刚落,就见宋檀不赞成的看着她:“过日子,最重要的是开源节流!信用卡的钱不要还吗?你得想法子省钱!”
郭冬终于明白了。
她心想:这家人说话一个比一个委婉,直说不就行了吗?
“你是市区有房子想要租给我吗?”
“先说好,我暂时租不起贵的——门面房也租不起,得偏僻一点,距离学区医院远点。最好小一点。”
宋檀:……
444.【求月票呀】
郭冬是在一阵奇怪的“冬冬冬”的声音中醒过来的。
她在迷茫中睁开眼睛,终于确定了声音的源头——那是有鸟儿踩在防盗窗上,对着里头厚厚的蓝玻璃啄着。
村里盖房子,喜欢用带颜色的玻璃,毕竟有满满一院子的太阳,屋子里完全不需要通透采光这个东西——莲花婶家里的窗帘,还是那种塑料印花卷轴帘呢!
郭冬昨天忘记了,那个窗帘就只卷了一半。
好在后头就是山林,脚底下是不知铺了多久的落叶,但凡有点动静,都要发出很大的声响,倒是不怕有人会看到屋子里。
倒是这鸟儿,尖嘴啄在玻璃上冬冬冬的,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反正节奏很独特,直接把她给吵醒了……
不对啊!
蓝玻璃外头是山,怎么好像都有太阳了?
郭冬摸出手机一看——九点半?!
还有几条消息和电话,来自昨天刚加的通讯录好友宋檀。
【开饭啦!】
【还没醒吗?】
【今天早上吃超香的大米粥和酸豇豆鸡蛋炒饭啊!】
【未接电话】
【好吧,给你留饭了,醒来记得吃。】
郭冬心头先是涌出一抹温暖,随后又想起来——欸?这是我花了两百块钱买来的伙食啊!
温暖个鬼嘞!
随后她又反应过来——这一觉睡得也太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