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李老头不以为意:「瞎折腾!秸秆不烧,里头多少虫卵,下半年再起来还种啥稻子?明年你这田都得拼了命的打药!」李老头这话说的直接,但也确实没啥问题。
秸秆的根部是有许多虫卵堆积的,如果不进行焚烧,那么翻耕挖土之后,明年或者下一茬植物的
虫害数量会骤然增大。
再来,有些地区推行粉碎秸秆还到田里增加营养,但一来粉碎也需要成本。二来粉碎的不彻底,还容易影响土质,又进一步增加成本。
现如今种一亩粮食才挣几百块钱?
因为这个,不知又要少多少收入,也有这部分的原因,导致现在抛荒的人越来越多……
总之,这些都是小祝支书絮叨过的。
李老头说的也确实是当下的情况,不过,小祝支书可是格外合格的村干部,早早就叮嘱了:
「得报备一下。今年有新政策说是报备过之后,田里的秸秆可以烧。」
「这才对嘛!」
刚才还都都囔囔的李老头又迅速变脸:「我就说政府不能坑人——咱又不是所有稻草都烧了,就烧地里那些短茬子,啥大气污染不大气污染。」
「这两天天气可以,你要是信得过我,我趁机就给它烧了。」
这有什么信不信得过的?
宋檀哭笑不得:
「行,我跟小祝支书说一声,咱这边就可以自己安排了。」
烧了之后要等个几天,接下来翻耕,细耕……灌水……
全部处理完,她新的秧苗也差不多该长好了,到时候就是第二茬稻了。
不过,说是那样说,李老头毕竟年纪大了,老黄牛也年岁不小,大伙儿干脆跟着一起将稻草都收回来,堆成草垛之后,也跟着去稻田里搭把手了。
至于这些稻谷,这会儿傍晚了,晒的差不多了,明天再脱壳吧。
……
然而第二天,当乌兰打开仓库的门时,却惊讶地发现,麻袋竟然破了个洞!
【鉴于大环境如此,
稻谷洒落的到处都是。
虽然看着总数没少多少,可这个行为就尤其可恶!
再仔细一瞧,纱窗不知什么时候破了个洞——
「咱家有老鼠?!」
她气愤的大声叫了起来。
「怎么可能?」
宋檀绝不认同。
这附近有没有老鼠,她搬家第一天就看了——刚盖的房子,老鼠还没来得及过来,哪有这么快?
倒是这小贼做事不谨慎,哪怕她不动用手段,循着灵气也能一路跟随到后山。
纱窗这么小的洞,肯定不是自家养的鸡,也肯定不是鸟儿……鸟儿不会一路在地上留那么多痕迹。
那只有……
宋檀抬起头来,看着后山树林中那些探头探脑的小东西。
「好啊!」
跟过来的宋三成也气得不行:「就说什么东西做贼呢?原来是这群松鼠!」
「我就瞧着他们没啥用,又不中看又不中吃的,如今还糟蹋咱的粮食!」
「我跟你妈刚才拎过去脱壳的时候称了,足足少了一斤一两!」
好家伙!
宋檀也抬头看着树梢:这玩意儿胃口不小啊!
这要是不给个教训,以后成了惯犯可还了得?!
417.狠狠教训
不过当务之急,还得安抚安抚她爸。
宋檀于是回头劝着宋三成:
“没事,爸,你去忙吧。这些松鼠我来教训。”
“回头看他们敢不敢犯!”
见她说的杀气腾腾的,宋三成又纠结了一会儿,而后才劝她:
“回头把纱窗换成那金刚网的,赶他们走就算了。就这点谷子,又不是饥荒年要人命的,打死了不值当……”
宋檀:……
她哭笑不得:“爸,我胆子没这么大,人家松鼠也是保护动物。”
宋三成:……
他很不理解,且大为震撼:“咋现在啥都是个保护动物了?咋不保护我呢?”
但到底,他还是都都囔囔地扭头走远了——回头得抓紧把稻谷都给脱壳放好才行!
唉,这回是松鼠,下回是不是得有耗子了?
哎呀养的五六七八只狗,咋就没个猫呢?!
等到树林里只剩下宋檀一人,她则一声冷笑,伸手揪下了身侧细伶伶的一根枝条,而后勐地抬脚,向旁边的树干上一跺!
只见这树抖动的倒不算剧烈,可下一瞬,好几只灰毛松鼠吱吱吱的惊叫着就掉落下来!
当中一个最胖的,被宋檀一把揪住了后脖颈,四爪徒劳的在半空中滑拉着,尾巴毛更是炸得又蓬又大。
宋檀拎着它,高高举起,像每一位标准的反派那样恶狠狠的:
“来,都给我看清楚了!今天我就让你们知道,做贼的下场!”
松鼠们:!
!
地上散落的灰毛松鼠们吱吱哇哇一阵逃窜,宋檀也不拦着,眼睁睁看着他们又缩到草丛和树干后头,贼头贼脑的往这边看——
毕竟,她手上还有一个最胖的呢!
宋檀这份生气倒也不是假的。
她前头都穷的都把老同学牵过来,一人宰了一刀了。如今好不容易缓过气来,水稻收获,又碰到这些个败家子——偷就偷了,偷成一地,是不把她放在眼里吗?
此刻,她左手揪着那只灰毛松鼠,右手捏着的细细枝条,“啪”的一声凌空抽了个响,吓得草丛后边的灰毛松鼠们浑身一抖。
手中的那只胖松鼠更是颤巍巍的,又将尾巴炸得更大更圆更蓬松了。
毕竟,有些小动物们在对抗敌人时,为了展示自己更庞大的体格,就会把身上的毛发炸开,以示威吓。
另一方面,也是被吓的条件反射了。
然而如今,不仅对宋檀没用,她也没有半分怜香惜玉的心思,只是高高举起那只灰毛松鼠:
“看好了啊!这就是偷我们家东西的下场。”
而后小小的枝条“啪”的一声,就抽到了那灰毛松鼠的屁股上。
“吱——”
手里的松鼠浑身都僵硬了,而比它更僵硬的,则是在草丛中瞪圆了眼睛、吓得呆滞的那群漏网之鼠。
下一刻,宋檀又抖起这枝条,再次往它肥都都的屁股上来了一鞭子!
不过,这一下看着吓人,也只有树梢尖尖那一点粘到了屁股上。
刺痛是有一瞬间,可也仅仅如此了。
但有前面的剧痛,再有如今声势浩大的响声,不管是挨打的松鼠,还是正看着的松鼠,此刻都已经心肝俱碎了!
“吱吱吱……”
手中那只松鼠的叫声也已经从一开始的剧烈惨叫,变得越发柔弱又可怜,不知道的,还真以为给抽出重伤了。
实际上,宋檀心想:除了头一下稍微带了点力气,后头哪个也就才挨上皮毛。
这些松鼠啊,真是又菜又怂!
她就这么又抽了两三下,眼睁睁看着树林里一片寂静,鸦雀无声,就连旁边正四处刨食的鸡们都睁圆了豆豆眼。
那只国一更是傻头傻脑的带着崽儿缩在那里,假装自己没被看到……
宋檀这才丢开手里的枝条,然后又拎着那只灰毛松鼠晃了晃:“看到没有?以后谁敢到我家来偷东西,这就是下场。”
而后才把松鼠放到地上,扭头大摇大摆的走了。
树林中一片静默。
良久——
“吱吱吱吱吱……”
松鼠们哭哭啼啼的爬上了树,缩在窝里,再也不敢露头了。
……
老宋家的人可不知道宋檀在树林中,对保护动物们做了怎样一番丧心病狂惨无人道的“刑讯惩罚”。
外头脱壳机的工作正轰轰作响,哪有功夫关注后山的动静?
倒是乌磊在那头撑着布袋,头脸被扬出的稻壳和灰尘弄得灰扑扑的,眼睛都要睁不开了。
“乌磊哥!”
宋檀见状,赶紧走了过去,不满意道:“妈,你怎么能叫我乌磊哥干这种活?这多脏兮兮的!回头让他女朋友见了,不得心疼坏!”
可不!
乌磊昨天哼哧割稻一整天,到夜里只觉得累,身上倒还好。
可今天早上醒来,四肢就跟被人毒打了一样,走路都如同僵尸一般硬邦邦又酸痛。
这会儿站在这儿,都觉得背和腰是僵硬的。
听了宋檀的话,他果然一脸感动,而后想起对方嘱咐自己这两天积极表现的话,因此又赶紧说道:“没事,檀檀,我能坚持。”
“那也不行。”
宋檀看样子心疼极了:
“乌磊哥,你在这儿有什么好表现的?这活也不重。去后山,山上我张伯在那等着你。”
而后又偷偷道:“你要是偷摸的休息玩手机,那边可没人管你。我妈还以为你辛苦干活呢!”
可不是,坐后排跟坐第一排,开小差的方便程度能一样吗?
乌磊瞬间被感动了。
“好!”
他把袋子移交给宋檀,而后果然戴着草帽就往后山走去了。
乌兰:……
她还一句话没说,这傻孩子就跑走了……真真是记吃不记打。
这会儿想了想,到底没忍住:
“这乌磊,瞧着也不像我们乌家的人啊!”
怎么脑子像是缺根弦似的?
她自认能说会道,有两个心眼,孩子舅妈也不是那傻兮兮的,她大哥那也是胸中有谱的人……怎么这孩子非不一样呢?
后山顶着大太阳晒,又是桃林又是瓜田的,还能让他闲住了吗?
哪像在这儿,只需撑着布袋子就行了。
宋檀却笑眯眯的:“妈,你得这样想,那一家也不能净是出挑的,得平衡。”
“你看你,这么优秀,我和乔乔又这么不错,我乌磊哥差一点,咱也得包容住。”
418.后山帮忙
这话说的……
乌兰瞅她一眼:“你包容,就把人往后山上送啊?”
宋檀点点头:“咱山上成熟的都是大瓜,张伯腿脚不方便,一个人摘瓜还往车上搬,也太辛苦了。”
“你说乌磊哥这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不干力气活,谁干?”
好家伙!
宋三成都忍不住瞅了瞅女儿,然后又问她:“真要偷懒,你还能打他啊?”
“怎么可能?”宋檀笑眯眯的:“我乌磊哥别的不看重,还挺要脸的。”
咱就是说人,但凡要讲究个礼仪廉耻,就算一时走岔了路,多少也能往回掰的。
不然费那么大劲干嘛?
“我张伯吃的盐比他吃的米都多,还能治不住他吗?”
那可不,乌磊戴着草帽,一路心情美美的穿过后山,穿过树林,再绕到桃林这边。
这里还有他和丽丽不怎么美好的回忆,也是因为在这里直播,这才叫丽丽的事业滑铁卢……
不过如今对于自己来说,却是个偷懒的好地方。
就说这篱笆下头深深浅浅的阴影,一伸手还能够到那鲜红的小西红柿,多好啊!
再说桃林里,同样也有遮阴的地方可以玩。甚至最外层,还有那个张伯搭出用来守夜的草棚子……
有张伯在,那只狗和鹅也不轻易往这边来,只要找准一个风水宝地,手机他能刷一天!
正这么美滋滋的幻想着,这边就听张伯喊了一嗓子:“檀檀表哥是吧?小伙子,来,给我搭把手,把这大西瓜送到三轮上去。”
张伯叹了口气:“我腿脚不好,年纪也大了,实在是吃力啊!”
乌磊一愣。
他压根没做任何怀疑,这会儿只热情的应了一声:“好嘞!”
然后双手一伸,身子一沉,就抱住了那个足有二十斤的大瓜!
……
而在山下,宋檀见手中布袋的米粒都快装满了,这会儿又喊来了张燕平换了新袋子。
自己则拿着那些大米到一边的塑封机上去,用提前准备好的厚实塑料袋一装裹,紧接着抽真空,压缩——
很快,四四方方板砖似的一袋五斤的大米就装好了。
七表爷见状还问道:“弄这个干嘛呢?咱自己家吃,不用这样装。”
宋檀想起了那束在爷爷家里养了一个多星期才凋谢的漂亮花束,这会儿也应了一声:“我送人的,下午寄出去。”
倒是乌兰也想起来一件事:“对了,檀檀,再多装几个10斤的,回头给燕平家,还有你大舅家,你姑家……都送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