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宋檀却若有所思:“倒也不是不可能……”“倩倩,你是不是对辛老师还有感情啊。不然这样好了,你给我介绍几个合适的,回头我筛选一下,说不定就让辛老师死心了。”
吴倩倩:……
怎么说呢?这提议有点离谱,却好像又透露着一丝丝靠谱,让她忍不住幻想起来。
虽然自己不可能去吃回头草,可万一介绍些人给宋檀,她最后左右摇摆,前男友辛君一定会更加痛苦吧……
他们如今只不过是在嘴硬罢了。
辛君到底也跟吴倩倩交往过一段时间,这会看她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这会儿白眼都快翻到天上去了。
“吴倩倩,你听的什么乱七八糟的谣言!我只是给宋檀的弟弟当家教罢了。”
“再说了,人家想找男朋友,用得着你介绍吗?你快说!二十个西瓜买不买?不买我们就要回去了。”
天地良心,这话里虽然有不耐烦,但真的是为吴倩倩考虑。不然宋檀把人拉到稻田里一溜,回头一个都没看上,人家还不得埋怨她?
但吴倩倩不这么想。
她只是觉得——
“辛君,你还说你们没有关系!”如今说话就维护上了!
更何况当老师的那么多,怎么就单独请他呢?
一听说给宋檀介绍男朋友就表现的这么急……可恶!这还想在自己面前装!
她狠狠的一咬牙:“不就是2000块钱吗?谁掏不起似的!”
而后火速转账:“20个西瓜,回头同学会定好了,你顺带帮忙送到酒店去。同学会AA的餐,你那部分我包了!”
哼!虽然自己花了两千,但是一来同学会卖了人情,二来展示了阔绰,三嘛……
她一定要让宋檀的本性暴露!让自己的瞎眼男朋友看看,她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吴倩倩这么一想,整个人都释然了,而后踩着人字拖,恨恨的离开了。
而宋檀看着辛君,犹豫道:“辛老师,虽然这是你凭实力拉的单子,但我们家里可没有销售提成这回事啊!顶多……”
她咬咬牙:“我再给你家里寄上十罐腌青桃吧。”
辛这样的提成,大可不必,毕竟每一分钱都仿佛带着吴倩倩的脑细胞。
他恍惚想想——当初是怎么觉得吴倩倩挺好的?想不起来了。
造孽啊!
……
有一说一,吴倩倩的行动力比她的脑子出色多了。
宋檀还没到家,就听手机不断提醒,已经被拉进了同学群。
而刚刚一连串的艾特,都是同学们表示欢迎的招呼。
她下了车,一边慢慢吃着家里给自己留的饭菜,一边心情颇好的回复:
“谢谢大家关心,暂时没什么困难。”
“对,我现在卖西瓜,自家种的。”
“露营?我这边山树比较多,夏天露营有山火危险,不够开阔,不大建议。”
“农家饭?我家不做这个的,不过村中有几位好手艺的大娘可以帮你问问,但村子有点普通,没什么值得观光的地方。”
“我弟弟长得很帅,请了家教在村里头每天教他一点知识,现在显得聪明多了。”
而就在这时,吴倩倩的艾特也姗姗来迟——
【,我要的可是20元一斤的西瓜,你得保证个个都是精品。到时候记得千万不要忘记把西瓜送到啊,这都是我请同学们的心意。】
【另外,虽然你抢了我的前男友,但我并不在意。毕竟天涯何处无芳草……】
宋檀于是也郑重回复:【,谢谢倩倩老板照顾生意!】
【20个西瓜一定一两都不少!】
【最后,你前男友并不是我的男朋友,我只是给他开了5000块钱工资,现在来给我弟弟当家教了。】
【毕竟我不像你那样温柔体贴又大度——假如我有男朋友的话,我一定会让他不要出门工作,免得晒黑晒粗糙了,每天在家练练核心和柔韧,再打扮打扮自己,让我开开心心就好了……】
……
遥远的帝都。
正在修剪铁线的陆川接连打了两个喷嚏,以至于手一抖,竟直接剪掉了碗口大一朵紫色的花来。
真的很累,并且还没结束。
初二持续请假,这算初三的,初三还有一更。
过了初七会加更补的,谢谢大家。
377.爱好多样
宋檀发言结束,就把澄清的话展示给辛君看——毕竟人家是来当正经家教的,可不能凭空毁人清白。
辛澄不澄清的不重要,反正他暂时也不大可能为了女朋友扔掉这个饭碗。真·饭碗。
可问题是——
“宋檀,你刚不是还说打算请人来割稻子来挑选一下男朋友吗?怎么现在又要金屋藏娇啊?”
而且这都是什么虎狼之词!
锻炼身体就锻炼身体,讲什么核心柔韧的……结合上下句都泛黄了!
宋檀想了想:“哦,那可能是我爱好多变——但是人有多种爱好不是很正常的吗?”
“什么爱好?”张燕平从旁经过,随口说道:“爱好多种多样很正常啊!”
换源app】
辛君气的瞪他——“我们在说她喜欢的类型!你没听她说的,她喜欢的多种多样!”
“这也正常啊!”网络达人张燕平很不理解辛君的抓狂:“现在的小姑娘,什么奶狗什么大叔什么霸道总裁……人家都不做选择的,都要!”
宋檀火速鼓掌:“对!我就是这样的人!”
辛同学会因为要根据大家的时间和安排来协调,因此一时半会儿,吴倩倩要的西瓜还没法送。
而警局小伙预定的50个西瓜,因为先前已经带了几个走,暂且还能撑上一两天,倒也不着急。
宋檀则看着网上的预售单,琢磨着明天再去卖多少……扭头就看李老头戴着草帽,慢悠悠晃荡过来了。
“檀檀啊,你给看看,最近几天的天气咋样?要是好的话,我今儿开始给地里排水,咱们就可以准备收割稻谷了。”
“啊哟!”宋檀激动起来——她的大米!
这就可以收割了?
本地人不怎么种双季稻,她这也是依仗着灵气大胆尝试呢。前段时间观察着长势还颇好,没想到一转眼就能收割了。
宋有德听到消息,也从房间里钻了出来,见到李老头就乐呵呵的:
“还是你会伺候稻子。我前天从那里走,看稻穗沉甸甸的,又饱满又大,都没舍得掐下来……”
李老头更不好意思:“这说的啥话?”
“咱种了一辈子稻子,啥时候种出来这样的又抗虫又没病害的!一株穗这么饱满结实!早些年谁家稻子种成这个样子,十里八乡都得来看的……还是你们的稻种选的好,檀檀还在里面加些什么营养液之类的,我都搞不懂。”
怪不得现在随随便便种稻子都能亩产1000多斤,科学还是不一样。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均觉得对方很有水准。
宋三成也乐得合不拢嘴:
“多少年了,我就想家里这口饭的味道!感觉之后再买别的米都没有香味。”
宋有德瞪他一眼:“你那是脑子不清楚。咱原先种的啥米?滋味能有檀檀后来买的啥五常的好吗?”
他们原先种的就是普通的籼稻,超市里现如今两块钱一斤的那种,不晶莹剔透,也灰扑扑带点黄,口感也不怎么好。
就是产量高,抗病虫倒伏的能力强,成本也低,所以家家户户都种着。
若论口感,确实是差得远了。
宋三成却不服气:“稻子的品种是没人家的好,但是自己家打下来的,吃着总有股米香。那买的是晶莹剔透,我总觉得差点什么……”
张燕平倒是点点头——他有跟粮商牵线搭桥过,多少了解一点:
“确实是这样的。因为现在的稻谷想要卖,就得有好包装,颜值要高,也要尽量保存的久。”
“所以咱们以前是打谷机脱了壳就算完事,煮饭的时候得挑一挑里头的沙石和碎壳……”
小时候他最不耐烦做这个了。
“但现在的米要打磨抛光,当然就晶莹剔透了。”
不过最有营养的胚芽层已经被磨掉了,所以吃来全是淀粉。
这也是近几年减肥时,所有食谱都不推荐米饭做主食的原因。
不是因为大米不好没有营养,而是因为现在的加工方式,让它的营养没法保存。
除非是买那种短保质期的昂贵胚芽米,才会特意留着这些营养层。
啥胚芽不胚芽的,宋有德听不太懂,不过不妨碍他理解这个事情。此刻就叹了口气:
“反正现在能吃饱饭,吃饱了再讲啥营养味道的……今年自家的米有营养,到时候就多吃一些。”
他倒是想得很开,只是这会儿又忍不住发愁:“但现在院子都占满了,两亩地的稻谷,可怎么晒?”
小老头对于打稻的记忆,还停留在镰刀割稻时。
那时候割了稻谷需要挑回来,拉到晒场上去晒得干透,然后人力拉着沉甸甸圆墩墩的石碾一遍遍的碾压脱穗。
最后,再晾晒扬尘,然后才是春米……
总之,农忙一是播种,一是抢收,那真真是苦的眼泪都淌不出啊!
张燕平却是一愣:
“怎么晒?”
难道不是用那个收割机在地里走个十几二十分钟,把稻谷收上来,秸秆打碎,剩下的谷粒随便堆在空地上晒就行了?
宋三成乐了起来。
“你们年轻人,就是不把钱当回事——咱们总共就两亩地,还是山区,你叫人家开收割机来,他一亩地得多少钱才能够本?”
要是整个村子都收,或者是大平原地区,一亩地收割要价80~150,这个价格人人都能接受。
因为人家靠数量就能把钱挣回来。
可他就这两亩,哪怕是150一亩,人工、油费、再加机器损耗……够本吗?
还是大热天的,谁稀罕做这个生意?
可要是一亩地加钱,比如说加到300——老天爷!那宋三成可不敢想。
国家调控粮价,粮食的价格是不能涨的,真要这么算,这两亩地辛苦一年是一分钱不挣,还得倒贴!
当然了,他们是没打算卖,可这笔经济账只要一算,谁都舍不得出这个钱。
张燕平茫然了——
“不然这么的热的天,咱们要人工去收割,得干到什么时候?”
所谓“望山跑死马”。两亩地,大家说起来轻描澹写的,真要是干农活,腰弯下去就看不到头了……
自己收割?
他打了个哆嗦,不敢想象。
378.房子盖好
“现在不是有小型的收割机吗?就是斜挎在背上,然后锯轮的那一边朝着稻谷,也挺快的吧?”
张燕平忍不住问道。
“不行,”宋三成摆摆手:“我去镇上店里试过了,特别重,像你们年轻人没有点力气,挥动两下胳膊都抬不起来了。”
他们倒是可以……但是,没必要啊!
“再来那东西烧油,而且前头锯片的损耗也高。机器是不贵,三五百块钱的,但用起来万一卡住了,实在耽误……”
他说着说着,又忍不住怀念从前:
“我原先割稻可是一把好手,一个小时能搁一分半的稻田。”
宋有德也点点头:“确实,你这点干活比我强,我就能收一分地。”
父子俩加起来,这两亩地一天就能干完了,这才是不想花钱的主要原因。
两人自顾自的回忆过去,顺带商量好。
李老头也不甘示弱:“你别瞧我年纪大,我也能帮着割两把,一天肯定能收拾完!”
三人的豪言壮语,叫宋檀刚跨进大门就惊呆了!
她挣这么多钱,不就是为了改善家里人的生活,叫他们别那么辛苦吗?
转头亲爹亲爷爷要亲自去割稻——这大热天的,万一中暑栽到田里,她这么辛苦是为个啥?
因此将手一挥:“谁也别动。”
“我请人,150一天总行了吧?”
村里男男女女都会,随便请两个人一天干完,何必还要自己累个半死?
顶多人家一天干不完,自己家人去搭把手,也算是过过割稻子的瘾——毕竟这都有几十年没有再种水稻了。
宋有德和宋三成倒不是真的想去割稻子,如今一听这个价格就很能接受。
毕竟,农忙请人干活多正常啊!
这个空腾出来,他们还可以选种锄地育秧呢!
此刻便麻利的点了点头:
“行。”
然后又拜托李老头:“到时候把稻田里的水放干一点,省得陷脚。等割了稻谷,先在田里晾着,我这边腾出个院子来在晾晒……”
李老头也发愁:“田里肯定排水,但再怎么排水,肯定这几天还有潮气。稻谷晾在上面干的慢。而且要是有大雨什么的,还不好收……”
夏天的脸,孩儿的面,都是阴晴不定的,暴雨说来就来,不得不防。
而在这之前,他们还需要再次选种育秧,争取稻谷割完之后迅速烧秸秆翻地,而后再种下一茬的。
至于说晾晒的地方……
“也不用特意腾空。”
宋檀提醒到:“你们忘了,工程队前两天就说基本完工了。”
当然了,家具软装和门窗还没安排,但是所有主体都已经完工。水电管道也都稳妥,乳胶漆和水泥瓷砖都铺平了。
当初提交的老房翻新手续是小祝支书签的字盖的章,提交的申请是家庭农场住房改造。
自己的地方修整,又花钱凑了几户人的宅基地凑在一起,让土地所里的工作人员来拍照存档。
外头大院子不提,整个屋子的占地面积都有370平方。
再加上主楼三层,侧屋是1-2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