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4章

    这么久了,总不至于科目一的模拟还没过吧?

    就算她爸的还没过,她妈那里也不应该啊!

    琢磨着琢磨着,车子就一路行驶到隔壁的松树镇。

    这边的山比云桥村还要多,一路蜿蜒爬坡,路的旁边,茶叶地里大约是因为政府补贴的缘故,种了许多观赏樱花树。

    但……这种观赏植物不结果子,因为不是蜜源,所以很不讨蜜蜂喜欢。

    因此如今虽灿烂的开着,但吸引来的蜜蜂只零星几只。

    而且……

    宋檀一路走来,最终确认:

    没自家的好看!

    她不禁有些小小的成就感。

    …

    前头就是养蜂人的地盘了,宋檀下了车,却没见着这里有人。

    好在熟悉的铁皮棚前,纸板上用墨水大大的写了电话号码。

    她打了电话,对方很是热情:“我不在那儿,我在路上卖蜂蜜,你顺着那条道再往上走——”

    一路指点着前行,不过五分钟的车程,车子便七拐八绕又上了大路。

    养蜂人正戴着个草帽,搬了个小靠背椅,坐在路边灌木丛边缘,拿着手机刷短视频呢。

    见她过来,不由笑了起来:

    “咋样?之前你们家蜜蜂还好吧?”

    宋檀笑了笑:“好着呢!这不,蜂箱都住不下了,我准备再来多弄几个蜂箱。”

    养蜂人也高兴:“我就说你们没打电话,肯定是没啥问题。但是它们怎么长这么快?你家那边花可多?”

    他蠢蠢欲动,显然也有想把自己蜜蜂带去干上几天的意思。

    这个宋檀可不敢应下。

    山上桃花如今没了,蜜蜂们又把目光投入到菜地,瓜藤,还有板栗园那边去了。

    这养蜂人这里几十口蜂箱,她那小园子可招待不起。

    于是笑了笑:“家里有个桃园,这段时间吃的好。”

    桃园?

    啊,现在桃花都没了。

    养蜂人瞬间就冷静了。随后他意识到问题了,这会儿赶紧嘱咐道:

    “有蜜你们得抓紧给它摇出来,不能老放在箱子里!你放箱子里,蜜蜂一看有吃的,那就拼命孵化小蜜蜂……你光蜜蜂生得多没用啊!它主要不还得酿蜜吗?”

    宋檀含笑听着,这会儿连连点头,然而见他半天说不到重点,不由打岔道:“叔,你怎么到这儿来卖蜂蜜了?”

    养蜂人笑了笑:“害,这不是收茶叶的这段时间来的多吗?还有来这旁边搞什么烧烤郊游的,我寻思着就在路边摆个摊。”

    再一指身侧黑笔大字写着的【农家土蜂蜜】,还有底下附着的电话号码:

    “往年都这样卖的,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上几千块钱。”

    他说着,热情极了:“咋样?你们家蜂蜜出多少了?要卖不?”

    “卖的话,前面路段还有个拐弯,那个地方阴凉多,不晒,你回头把你家蜂蜜带着坐那儿去,一样能卖。”

    而后又看了看天色:“下雨不成,你得趁晴天。”

    宋檀心想:我要是搁路边卖蜜,你这生意可就做不下去了。

    她也哈哈笑:“叔!你还给我指点生意,咱可是同行!”

    “害!”养蜂人说的倒是大气:“我都卖多少年了,经常走这趟路的都知道我。而且现在都微信了。”

    “你一个年轻小姑娘,还不一定能卖得过我。再说了,你蜂蜜卖的好,回头多找我买蜜蜂,一样的。”

    好么,原以为人家是单纯质朴,没想到心里头盘算的也挺清楚的。

    287.外地来客

    宋檀笑了起来:“叔,我也是微信。卖的也挺好的。你有空吗?有空我拿几个蜂箱去。”

    养蜂人的神情便肉眼可见的露出一丝羡慕来:

    “还是你们年轻人脑子灵活,我听说还有在那颤音上头卖,还有在贴吧论坛上头卖的,还有什么微博……”

    扭头看了看身侧的几个蜂箱,还有几罐特意提过来的蜂蜜,他干脆一摆手:

    “我等人呢!你自己去拿吧。就在我那铁皮棚后边,大概有五六个空蜂箱,你要几个拿几个。”

    “50块钱一个,不过那是空箱子,没有纱盖,隔板还有蜂布。你要是想要那全套的,在那蜂箱里头掏,都放一起了。那就得80块钱一个。”

    这价格真挺公道的,宋檀也一口应下:

    “行。”

    乡里乡亲的,做生意都是这样子。

    宋檀干脆上了车:“那叔,我自己去拿,到时候给你转账。”

    “行行,你去……”

    远处一辆轿车遥遥驶来,按了下喇叭。

    养蜂人瞬间站了起来,精神抖擞:“我这等的人来了,你先回!”

    宋檀也跟着笑了笑,而后直接上了车。

    她顺着小路转回去,果然在铁皮棚后边看到堆着的几个落满灰尘树叶的蜂箱,打开一看,里头果然是蜂布隔网盖板都在。

    这会儿琢磨了一下,眼看就剩5个,直接全搬到车上去了。

    反正就按蜜蜂们生崽这个使劲儿样,迟早是能用上的。

    400块钱刚转过去,眼见对方还没收呢,手机就一阵震动,养蜂人的大嗓门传了过来:

    “姑娘,你走没走?”

    “没,”宋檀纳闷:“还有什么事吗?”

    养蜂人勐然松了口气,而后大声说道:“我这客户要去清溪镇,大路有导航,这边小路下去不好找,不然你在前边带一带?”

    “行。”

    清溪镇就是云桥村所在的小镇,宋檀本也要经过镇上的,这会儿直接应下。

    远处天空黑沉沉的,大雨仿佛随时都要下来,她耐心等了一会儿,没多久,就见养蜂人骑着摩托过来,身后一辆轿车艰难的在山间小路上磕绊的爬行着。

    就……在这种路上,其实还怪心疼底盘的。

    养蜂人笑了笑:“我客户介绍来的,结果才知道是咱本地人,就是一二十年没回了。”

    这时,驾驶座探出一个头来,年轻男人对宋檀打招呼:“我们打算去清溪镇的派出所办户籍的事儿,姑娘,麻烦带个路行吗?”

    行。有啥不行的。

    宋檀转身上了皮卡:“跟着我走吧。”

    走到一半她突然想起来——虽然自己不上学了也不工作了,可今天不是周末吗?!

    果然。

    站在派出所门口,这对情侣显然也有些傻眼了——什么准备工作都做到位了,备忘录都记了好长一页,怎么就没想到今天是周末呢?!

    宋檀坐在车上,见他们一副麻爪的模样,不由问道:“那……接下来你们有要去的地方吗?”

    大约是要回市区的。

    也没法子了,清溪镇有多偏僻多贫瘠呢?

    镇上有且只有一个老旧宾馆,就那宾馆,宋檀看着都觉得像是十年没住人的。

    更别提这俩人愿不愿意了。

    年轻的女人下车跺跺脚,满脸痛苦。

    小情侣哀叹一声,正准备钻回车里,就见派出所斜对面的风风快递门口,也走出来一个年轻小伙子:

    “宋檀!”

    小张哥正在门口大声叫她:“宋檀!”

    宋檀赶紧过去:“怎么了?”

    却听小张哥说:“你之前不是打电话让我去打包吗?货都准备好了吗?晚上6点市区还能再去市区发一批货,四点我出发,你这边打包能赶上的话我就过去一趟。”

    小张哥显然很体贴了:“不然你的桃花怕是不好保存。”

    尤其是这马上要下雨了,花肯定是先摘回来了。

    “能,就打包就行,快得很。”

    宋檀点头,而后再看看张燕平刚发过来的消息:

    “上午银耳单子又多了一些,刚好一块发过去。哦,还有茶包——你多带些文件袋。”

    小张哥乐滋滋的:“正好我媳妇她爹妈晚上过来,我打算在你地里弄几斤小白菜——还有吧?”

    “有。”

    虽然不多了,网店也下架了,但是自家吃还是够的。

    小张哥再买个几斤完全不是问题。

    不过宋檀还是笑了起来:“小张哥,你如今阔气了,都舍得买我家的菜了?”

    小张哥老脸一红,此刻强自挽尊:“什么叫阔气了?我一直都舍得好不好?你当初那竹笋我没买吗?”

    是买了,不过也就那么一回两回罢了,每次吃的时候跟吃心肝似的,都直哆嗦。

    宋檀不止一次听小张哥的媳妇在那里说呢!

    再看看天色,闷雷声仍在阵阵继续,天也阴沉下来了,她赶紧说道:“走,咱先回抓紧时间。”

    而远处的那对情侣却对视一眼:

    “这家是卖土特产的吗?咱要不也买点,叔叔阿姨不是想念家乡的东西了吗?”

    男的就有点犹豫:“土特产不用买,回头叫亲戚们寄过去。”

    “你傻啊!”

    女孩子嗔怪他:“这边哪有什么关系近的?叫亲戚们又得搭人情,钱也没少给,何必呢!回都回来了。”

    “刚好,你也叫我看看你们山村的东西。”

    男人一咬牙:“行!”

    他小的时候就跟父母一块到外地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能下户口买房,也是才回家乡的,哪知道有什么山村的特产?

    买蜂蜜还是靠人家介绍呢。

    想了想,干脆走上前去:

    “你们家是卖土特产的吗?都卖的什么?我跟我媳妇回来也想买点。”

    宋檀和小张哥对视一眼,小张哥笑了笑:“宋檀家的东西卖的挺贵的,你们要想买土特产,咱镇上也有两家店,实惠,质量也不错,可以去看看。”

    这对情侣就纳了闷了——天底下还有这样做生意的?买卖还往外推?

    两人对视一眼,也都起了好奇心。

    “挺贵的?为什么贵啊?都是些什么啊?我们想看看。”

    小张哥:……

    咋不听劝呢!

    宋檀家是轻易能去的吗?别回头办户籍的钱都掏干净了!

    288.桃花的作用

    小张哥是真好心。

    别看宋檀一副钻钱眼里的模样,实际上小张哥算看透了——她这人特讨厌麻烦!

    自己凭什么能在这么多快递里拔得头筹?

    除了风风快递的效率之外,那就是他这人贴心,服务到位,有啥活他是真干。

    再来,她也压根不缺散客的。

    宋檀对于平日里做生意敷衍得很,市区的客户有那姓赵的菜贩子招呼着,群里头大伙儿也都接受了她家东西的好处。

    但她回村两三个月了,家里的东西卖给老乡没有?

    一点也没!

    怕的就是个麻烦。

    毕竟做熟人的生意,要的多了,人家觉得你没情分。

    要的少了,他还不信你没挣钱。

    所以宋檀压根就不往周边发展。

    小张哥来家里几趟,每天采茶的干活的大婶们打听来打听去,关于价格她是一个字也没说。

    他这才拦着这对情侣的。

    再来,这天瞧着都要下大雨了,山路实在不好走。

    “你们要买特产的话,去镇上逛逛就行了,真不用去家里……也没什么东西了。”

    这话是真的,店铺虽小,销量惊人。

    除了茶叶库存还充足之外,银耳都剩的不多了。蜂蜜更加没上架。白菜只给了零星几个库存捎带着发……

    啧。

    做生意做到这份上,真叫人羡慕啊。

    然而他满腔诚恳,那对小情侣却不认同——

    逛什么啊?

    这镇子一眼都看到头了,房子都恨不得是20年前的风格,也就对面派出所看着稍微新一点。

    而且,人多少是有点逆反心理的。

    小张哥越是诚恳的不让他们买,他们越是叛逆。

    这会儿小情侣两个头碰头,滴滴咕咕一阵。

    女孩子说:“要我说,他们的东西是不是不卖给咱们散客?是不是都有固定客户?”

    “我觉得也是,要不就村里的,这快递小伙能这么殷勤吗?肯定平常都做大生意!”

    “呀!咱要赶过去的话,能不能有个批发价?”

    “不能吧,这不是说东西挺贵的吗?”

    “你傻啊!一分价钱一分货,他要真有品质,贵是理所当然的!但咱们能在这贵价里头蹭一份批发价,这不还是赚了吗?”

    “回去也叫叔叔阿姨看看,咱们自己回来买的特产好不好!”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