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这年轻的小伙子恰是3月份来给他们家山上开荒的。小伙子人实在,吃的多,干活也踏实,7天的活儿硬生生5天给干完了,如今那么踏实的年轻人可不好找。
乍见熟人,宋檀还挺惊喜。
小伙子个把月不见,皮肤又黑了好几个度,这会儿笑着露出一口大白牙:
“姐,他们这工程队好出名的,招人工资也高,我一听是到村里来干活,立刻就跟来了。”
“谁知道来了才发现,原来工程队是自带伙食,不是在姐你家吃……”
他满脸哀怨。
宋檀……
这话她可不敢接——你们工程队多少人又有多能吃,大伙心里没数吗?
现在一家人搬到爷爷家去了,她接下来请人干活都不打算管饭了。
比如摘桃花,就跟几位依旧在采茶的婶婶一样,到点了,各回各家吃饭去。
倒不是说爷爷的院子多小多局促,实际上爷爷家院子还是挺大的。
但问题是,赶上山上的银耳如今也可以大面积采摘了,他们得抓紧采摘晾晒。
一层一层摞起来晒着,也得有个空间不是?这么一来,就不方便留饭了。
还有木耳,长得要稍微慢些。但宋檀估计,再有个把月也差不多了。
哎呀呀,夏天,可当真是个丰收的季节!
一大家子人全部挤进自己的老宅中,最高兴的反而是宋有德和王丽芬。
他俩还是老思想,总觉得一家子人热热闹闹最好,偏偏树大分枝儿大分家,小儿子宋三成结婚后,这个家就都分出去了。
两口子在一起住,自在是自在,但有时候也难免会念着孩子们。
如今宋檀那边盖新家,暂时住到这里来,他们可半点不觉得吵呢。
按宋有德的话说:“这是家里人气鼎盛,明摆着要兴旺啊!”
不过在兴旺之前,他还得骑着自己的老年电瓶车,一趟一趟的往山里头跑。
眼见着他又一次骑着自己的小车,呼啸着从长长的斜坡上下来,而后熟门熟路的拐进自家院子。
宋檀忍不住心头一跳!
这老爷子,有个车都不知道自己多大岁数了!
那原本是给奶奶留的专座上,正放着一个大箩筐,里头满满当当都是刚采摘的银耳。
看得她不由无奈:“爷爷,我张伯不是开着三轮车吗?不用你忙活。”
“那怎么能行?”
宋有德可不服老:“他那三轮车是三轮车,咱这银耳长了那么多,我反正闲着也没事,骑着车子跑跑怎么了?”
这车子如今村里独一份,可拉风了!一个个小老头眼珠子都馋的发绿,宋有德每次骑车都带风!
虽说载货不如张旺家那个小三轮多,但日常田间地头拉点什么,可实在太方便了。
宋檀:……行吧,你开心就好。
她也不在劝,只是低头打量着筐子里的银耳。
山间放肆生长的麻栗树上的银耳,接受过阳光雨露,此刻已经完完全全的展开了乳白剔透的“花瓣”。
只有这样成熟的,才会被采摘下来。
张燕平蹲下来瞧了瞧,纳闷道:
“我还以为你种什么都好呢!我看这银耳就不大行。人家那古田银耳你看到没有?我手巴掌张开都包不住一朵!那么大那么圆,那么白净!”
七表爷正在旁边休息,闻言瞟了他一眼:“你会吃个什么呀?”
“这树干上长的银耳,菌种点的也小,生命力就强。靠日头靠风水的。”
“天生天养的,它就这么大,也不标准。”
“反而是人家现在搞大棚,科学种植什么规模化的,那种靠菌棒密密麻麻一种一间屋的,那个才规整,又圆又大。”
“但问题是不好吃啊。”
张燕平:……其实他没觉得有啥不一样,不都是弄碎了炖汤吗?
他偷偷滴咕着,到底不敢在大厨面前放肆,七表爷却已经知道他猜出了什么,这会儿哼笑一声:
“你呀,还是好东西吃少了,你就说大棚里的菜和田间地头里的菜,一个有菜味,一个没菜味,那就是不一样!”
这话宋有德可真赞成:“大冬天上街买菜,死贵不说,还没那个味道。”
但要说是什么味道吧,他们也说不出来,就是菜味。
267.香薰和车载
要说大棚菜好吃还是地里的菜好吃?
那肯定是地里的。
好像接受过阳光雨露的那东西,它就不一样。
张燕平:……
总之他自己感觉不大,但是记住了!文桉就这么写!
想起之前喝的银耳汤的味道,他此刻忍不住又有些馋了,这会儿期待地蹲在筐子前:“檀檀,银耳你准备卖个什么价啊?我找人来拍照。”
20条蚯引如约送出,接下来捷报频传,整个鱼塘里的大鱼不停的上钩。
钩的那叫一众大老爷们心花怒放心旌动摇心肝乱颤。
就是说,挂上那条蚯引,他们就是整片池塘最靓的仔!
如今再提拍照的活,一个个捧着相机比谁都积极。
张燕平:压榨小能手就是我……妹子了。
宋檀还不知道张燕平的腹诽,这会儿琢磨着:
卖是肯定要卖的,价格她还没想好。
只是现如今肯定是不行的。
下午要请人过来把这些银耳都处理一下,然后再进行晾晒……
“照片你可以让他们去山上直接拍,回头炖汤了也可以拍一拍成品,这些事你安排。”
鲜银耳不好保存,干脆全部晒干发货吧。
七表爷却瞅了瞅已经堆到院子里的两筐子,此刻问道:“檀檀,你这以后要晒的东西还多着呢,是打算就靠太阳那么晒呀,还是给你那屋子安排个烘干房啊?”
说实在的,这个问题,赵芳园比宋檀想的还到位呢。
她在院子侧边留了一间空房,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
冬天家里人多了可以生炉子烤火聚会,需要处理的东西也可以放在那房间里再进行精加工,俨然是一个小型空厂房了。
为此宋檀还特意找村里多批了一块地呢,就怕自己的宅基地不够大。
好在她如今的产业是政策扶持的家庭农场,用地规矩可以灵活些,村里大家也跟着受益,因此办的倒还挺利落的。
她把这话讲给七表爷,七表爷也点点头:“那行,我只是跟你说一下,晒干的水分大,没有烘干的保存时间长,你心里有数就好。”
不过想一想,他又突然笑了起来:“就你家这东西,谁买到了还能忍住不吃怎么地?晒干吧。我就喜欢太阳晒出来的。”
宋檀笑眯眯的:“我也喜欢。”
毕竟太阳不要钱。
然后扭头又看向张燕平那边:“你东西都上架了吗?”
“上了。”张燕平打开页面:
“我设置了定时上架,定到下午3:00。中午吃完饭让乔乔录了个30秒的通知,回头放在直播平台宣传一下,给大家一个准备的机会。”
在挣钱这方面,张燕平还是十分靠谱的。
宋檀点了点头,眼瞅着这会儿都2:50了,干脆打开手机也搬着凳子坐等。
……
而在风风快递送达的四面八方,已经陆续有不少人接到了包裹,此刻再看到开播提醒,兴冲冲的打开来,却发现是一份视频推广,下方直接给出了网店的链接!
大伙儿:……!
!
好家伙,就等着这个链接呢!
刷新刷新,不断的刷新。
无数人涌进桃桃宝,唯恐自己待会儿抢不到东西,又满怀期待主播究竟要卖些什么呢?
茶叶?蜂蜜?还有什么?
3:00。
时间跳转。
所有宝贝自动上架。
宋檀刷新了两下,只见一个排版简单大方的小店出现在页面上,店名——
【田园记事】
赵磊第一时间就冲进了店铺,当先就被排名第一的蜂蜜预售页面打了个措手不及!
就是说,老板开店的姿态是摆出来了,可为什么还要搞预售,他最讨厌预售了!
然而打开详情页,却发现上头详细解释了他们蜂蜜的畅销和种种美妙滋味,胖乎乎的蜜蜂和晶莹剔透的蜂蜜,漫山遍野的金樱子和桃花……
看着看着,哪怕他发誓从不买预售的,等回过神来,手指已经点在了付款页面。
同事们也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唉呀。这茶叶太贵了,买不起!”
“本来想试试这个蜂蜜的,它这么贵不说,还是个预售,不买不买。”
“就是,太贵了,一千块钱买我老家的土蜂蜜够买10斤了。”
但他们越是这样说,赵磊想起之前那杯茶为自己挣到的面子,此刻心一狠,立刻就付款了!
付款页面结束,他的心也空空荡荡起来,而后再去瞅瞅被大家伙抱怨的茶叶——
好么,果然是一斤1万块钱,一分都不带少的。
1万块钱买茶叶,他舍得吗?贫穷打工人流出了悲怆的泪水——
他不舍得!他不买。
然而女同事们却抱怨起来:
“哎呀,我不喝茶,我不要这么多,我就想买一份熏衣柜,一份当车载香薰。”
“我也是!”大家叽叽喳喳七嘴八舌,已经去联系客服了。
张燕平这会儿正面对接连不断的问题,眼见又有顾客发来询问,不得已和辛君二人同时开工。
倒是辛君看了看几名顾客的想法,觉得挺有意思:
“宋檀,你考不考虑试用装再接着卖?”
“不考虑不考虑。”
宋檀摇头:“这打包起来多费工夫呀,真没那个心力。”
张燕平却若有所思:“我觉得能行,你加价嘛,原先20块钱邮费另算,现在30块钱邮费另算。”
“一来赚的还挺多的,二来也能给咱们店铺充些销量。不然你看,蜂蜜没货,茶叶1万,平头老百姓谁舍得花这个钱呀。你得给人家一个试试的机会是不是?”
“再来,我倒觉得大伙说的当车载香薰和衣柜香薰包,挺有意思的。”
“买了试用装,总有一天会买一斤的。”
“要不然咱店里的东西不营造一个需要争抢的架势,多对不起他们的品质啊。”
搞钱画饼,他是专业的。
但宋檀真不想费那个功夫——上回是有小张哥帮忙打包,可4000多个快递,他一直熬到深夜才收拾完。
如果靠自己家里人……不敢想不敢想!
辛君在旁悠悠地说道:“我觉得可以。不限购,但是要定价50……”
“真要是喜欢的,50他也会买的。这样也省得大家大批量的买,我们打包压力大。”
“现在随便一个车载香薰都要百八十块了,咱们这茶叶闻着静心凝神,还提神醒脑,开车多需要啊——把这优点都给记上了,写在文桉里。”
50块钱?
那要是这样定价的话……能赚的可就多了呀!
宋檀立刻拍板!
“行,就50!本来散装的就要比论斤称要贵嘛。”
张燕平看着二人你来我往,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也不是那么会挣钱。
268.晚上吃什么
辛君的提议简直是恰到好处。
茶叶的好处买过的人都知道,茶叶值不值那个价格,买过的人也都知道。
可一万块钱不是比小数目。
大部分人在网络上人均百万富豪,可现实中即使有一万块钱,大概也是舍不得花在茶叶上头的。
宋檀盘点了一遍自己的销售记录,发现除了村里有钱的小支书,其他买茶叶的竟没有一位女顾客。
由此可见,除了大手大脚的老爷们,一般女孩子们还是精打细算的多。
但1万块钱的茶叶买不起,50块钱一份的香薰包还买不起吗?要是一份实在不够,大不了买个五六七八份。对比1万块钱,立刻就显得自己能够负担了。
因此,当张燕平将一克的简装茶叶包单独上架,只见店内的销量飞速在涨!
不多时,后台竟已显示销量有1700多份了!
其中少有只买一份的,最多的一单对方买了足足20份!
就这,还是因为有好些人没收到货或者没有体会到茶叶的好,或者压根不知道开网店了,这才没有下单的。
宋檀在旁边看得心花怒放。
就是说,这么下去,自家盖房子的预算又可以增加了!
得亏当初叫赵芳园完完整整做了个规划,本想着一边盖一边挣钱。没想到这才开始动工,先期的预算就多了这么多,可见老天爷也不忍心她居于陋室啊!
张燕平和辛君轮流充作客服,这会儿忙的是四爪连弹,键盘敲得飞起,中间还不忘问她:“刚才人家给了咱们卖香薰包的提议,要不要单独送一份礼物?”
“行!”
挣了钱的宋檀也格外大方:“茶包单独给她送5份。”
但愿这种能帮她挣钱的提议,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挣了钱的宋檀开始满院子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