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3章

    至于他爸的鱼竿……

    罢了,如今池塘每一个位置都是能挣钱的,家里还有活等着呢,先委屈一下吧。

    作为一个孝顺的好大儿,怎么能让妈妈感兴趣的东西拖延呢?

    宋檀二话不说,直接联系了镇上的快递小哥:

    「小张哥,你下午去市区的时候麻烦能不能去旁边的手机店里帮忙买一个好点的支架来,我下午去取。」

    乌兰女士上午提要求,东西下午到,也算得上是高效率了吧。

    没曾想,小张哥的效率更高:

    「手机支架?你是非得要那牌子的,还是怎么样都行啊?」

    「我这儿有一个,一个客户在网上买的,听说也不便宜呢,一两百块。沉甸甸的,拉起来一米多高,稳当的要死。」

    「就是人家颜色发错了,她要退回去又嫌运费贵,扯皮扯到最后,东西就扔我这儿了……」

    干快递久了,奇葩客户和奇葩卖家也是见得多,小张哥说起这话时轻描澹写,压根没当回事。

    一米多高,稳当的要死……

    「要啊!」

    这不就是乌兰看上的那样吗?

    比她着急去手机店里选的,说不定还要更好呢!

    宋檀二话不说:「多少钱?」

    小张哥客气极了:「啥钱不钱的,这东西也不是我花钱买的,你这可没少照顾我生意呢。」

    可不嘛,就他家有效率高,整个镇上就自己生意最好,小三轮骑着别提多拉风了。

    「对了,我看你们搞了个小程序,下订单的人还挺多的,是不是要发快递呀?」

    「你不是说家里要盖房子了吗?我瞅着你估计也没啥时间,不然我今天直接去你家现场打包吧。」

    「刚好也认认路,以后要是你没时间的话,我直接上门去收。」

    最近镇上有个通通快递,不知道公司打了什么鸡血,效率都快赶得上他们了,价格还便宜!

    小张哥很有危机意识,决定靠服务留住客户的心。

    宋檀正想说呢——

    送一趟东西,上下折腾带过去,怎么着也得浪费个把小时的时间。

    家里现在琐事一堆,要不是图着市区卖菜能现场回款,再来老客户这么支持也割舍不掉,她都不一定能抽出空来!

    毕竟,卖菜耗时更长,每回都得半天呢!

    如今小张哥这么一提,正中下怀。

    ——要是市区有人能卖菜那该多好啊。

    可想想自己的亲戚们——大伯家不用考虑,大姑的鸡蛋摊饼生意无论如何不会抛下。

    大姨又住的太远,批发市场在偏僻的郊外,日常进

    出都是大货车,实在不适合每天卖这三两百斤的菜。

    而且,如果要找人帮忙在市区卖菜,那少不得要让出一部分利润。

    不管是自己降价走批发,还是那边加价给客户,两边都有人不满意,扒皮宋心里很是纠结。

    就在这时,赵芳园出了个3D效果图给她:

    「上次你说的颜色我重新调整了一下,看看行不行。」

    宋檀眼睛一亮!

    「大侄女,你爸还在摆摊呢?」

    ……

    菜贩子老赵不摆摊能干什么呢?

    菜市场几十年都是这副光景,他端坐在小马扎上,面前整整齐齐垒着小小的菜堆,时令蔬菜这里基本都能找到。

    在这个人流量超大的菜市场,卖菜嘛,不图新奇,只图口碑和叫人眼熟。

    很多人买东西都喜欢在一家熟悉的店,老赵卖菜一二十年,如今就处于这个万事不愁的境界了。

    除了钱不多。

    就是宋檀不在,他一个人坐在这儿,挺无聊的。

    别看姑娘年纪小,挣的钱比他多,可人呢,讲究的就是一个投缘!

    他都敢把自己每天的利润讲给人家听,这菜市场里,任意一个老板他都说不出来话。

    菜贩子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他能做到坦诚,最根本的原因是宋檀卖的,本质上跟他不是一个东西。

    不过,这小姑娘倒也没白照顾,瞧她把自家闺女带回乡下住了几天,闺女眼瞅着就圆润了一圈!

    听说还接了个大单呢。

    半年不开张,开张吃半年。

    就是这资本家压榨人也太狠了,他姑娘半夜三更都还在网上选材料找什么造型呢……

    多累啊。

    就这么矛盾着滴咕的时候,宋檀的消息却突然传来,叫菜贩子心头一跳。

    他心说我也就发发牢骚,不至于灵成这个样子吧?

    再低头一瞧,他不由有些乐了。

    「你说我给自家菜找个代理怎么样?啥也不用干,就每天过来把菜拉到市区里,按我定的价格卖就行了。」

    嘿,小姑娘还挺敢想!

    老赵也回她一句普通话夹杂着的本地方言:

    「那人家图什么呢?」

    「去你家拉货,完了拉到市区来,按照你定的价格卖……你一斤能便宜多少钱?」

    他琢磨着,批发价要是能便宜个三块两块的,这活自己就能干呀!

    他也有车呢,7座的,后边两排座位拆一下,空间敞亮的很。

    宋檀却犹豫一下。

    自己当年卖紫云英,批发都一斤没少钱呢,只不过多些赠品罢了,如今再找人的话……

    她想起那些大牌做活动疯狂送赠品但不降价的销售风格,这会儿渐渐找准了节奏:

    「我是这么打算的,价格呢,咱是便宜不了。但是我之前卖给大伙的时候怕掉秤,打包的时候都是一份按1斤2两算。」

    「回头要是有人接这个生意,我也不打包了,批发100斤送20斤,只要秤够,他自己留多少我不管。」

    247.挣钱啊!

    宋檀这盘一打,菜贩子就怦然心动了。

    无他,多年卖菜跟大妈们纠结那块儿八毛的利益,使得他的计算能力格外强大。

    这会儿迅速便得出结论——

    按宋檀每次到菜市场来卖菜的菜量,平均下来一次大概有两三百斤。偶尔会多,但有时候也会少。

    她呢,来的也不固定。有时候一个星期来三次,有时候只来一两次。

    就按一周两次,一个月8次,每次300斤来算,除了自己固定要卖出去的,这也能多出480斤!

    自己这边因为要耽误些时间,青菜嘛,多少也是有点损耗的。

    按宋檀那性格,肯定也不叫她往菜上多喷水加重量。再加上老客户,哪个不是要分量足一点?

    「损耗」就按100斤来算,自己也能净剩下380斤!

    380斤,一斤20,一个月净挣7600。

    虽说自己要一大清早开车把菜拉过来,说不得还要再雇个人来收拾这些菜——可这些成本对比那好菜,那能叫成本吗?

    车子自家本身就有,就算不去山里接货,他自己也要一大早去批发呀。

    至于请人来收拾菜……这种规模化的菜园子,其实菜根本就不脏,请不请还两码事呢。

    顶多是摘一些黄叶和收拾的齐整漂亮一些,撑死了能要多少钱?

    这生意做得!

    菜贩子心头砰砰直跳,却听宋檀在那头说着:「老赵啊,不行你给我打听个人吧,最好老实一点。」

    「要是缺斤少两,只为了自己多挣两个钱,那我这边随时也可以终止的。」

    这话说的!

    老周不开心了:「我就在你跟前,你还要找谁?整个菜市场,没有比我老赵更老实的了!」

    宋檀:……

    她可疑的沉默这一瞬,瞬间让老赵不开心起来:

    「你这是什么意思?咱们在一块摆摊这么久,你还不信任我吗?你大侄女儿都到你家去住了,你还想咋滴?」

    这话说的,知道的晓得赵芳园是来家里做设计的。

    不知道的,还以为要上门给她当媳妇呢!

    「行行行!」宋檀只能应下。

    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老赵也确实是个挺靠谱的人。毕竟他那菜摊子上往来都是熟人,从没见他缺斤少两过。

    一开始有些客户买宋檀的菜不放心,还借他的秤试试,都是足足的。

    「行吧,你也爽快。」

    「你要是有空,这两天就可以过来认认路,我这山路可不太好走。」

    开玩笑!

    菜贩子心说:当年他买这车的时候,村村通都还没修呢,自己来回进货,不比现在辛苦。

    只不过原先做的是批发生意,后来行情不好,生意难做,进货的时候为保证新鲜和实效,那都是5更半夜来回颠倒。

    人也熬得受不住。

    他这才把自己的大货车折给别人,安安稳稳做个普通的菜贩子了。

    如今老赵那叫一个心头火热呀!

    「我今天下午就能去。我闺女说你家的饭做的特别好吃,留我一晚上,我明天早上直接拉着菜回来。」

    挣钱呀,谁不积极谁是傻子。

    宋檀:……

    得了,接着找老乡安排住的地方吧。

    就她家这院子,看来也确实到了要重新盖的时候了。一天天的,来的人越来越多了。

    而且她还有一种预感:

    ——这种日子恐怕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

    一上

    午接连解决两件大事,宋檀着实松了一口气。

    燕平哥现在也有自己的事要忙,陪她卖菜不现实。

    乔乔还要上课呢,她自己一个人又忙着卖菜,又忙着收钱,累倒是不累,就是有些节奏紧张。

    谁还不想过个悠闲的小日子呢?

    这下倒好,把工作都分摊出去,钱还一分没少挣——完美。

    就在这时,负责这次盖房子的工头带着人回来了。

    赵芳园出设计,好看简约又贴合年轻人。

    但工头多年的经验也不是白来的。

    只在山上山下屋前屋后转悠了两圈,他甚至还跑到马路对面去看了看。

    这会儿一五一十的跟宋檀分析道:

    「你们那个设计图,说实在的挺好,也挺贴合你家,就是比现在的地方要大很多。」

    「这山边,我们得提前挖出一圈宽点的沟渠,一来做个防滑坡处理,二来也省得底下泥泞出水,到时候地基也更稳固。」

    「这么一来的话,你这屋前屋后种着的那些个东西都得挖掉。」

    宋檀现在的房子后面也有宽宽的沟渠,只不过经常被落叶堆满,宋三成每年都要收拾几回的。

    农村自家盖房子嘛,讲究没那么多。后山本来也就是个小山丘,只不过占地面积大了。

    挨着房子的那一处是个斜斜的缓坡,没有做防滑坡处理,但也没种什么树,都是些低矮的灌木野草。收拾起来倒也简单。

    只随便往外扩个两三米,整个房子的面积就大不相同了。

    「再来,其实你家院子前面还有好大一片空地,我听说你是打算在这边简单平整,到时候方便停车或者晒些东西?那扒房子时候翻出来的那些个建筑垃圾,都可以直接回填在下边。」

    老实说,在村里盖房子,比在市区方便的多。

    「在市区咱们大车进出还得看着时间,这边离的远,随便啥时候都行。」

    「还有这门口的小路,应该是你们自己家修的吧?是不是有些窄,我看设计图上标明了以后要扩宽——那在扩宽之前,往左边移一块空地出来,我们工人吃住都在这里,你看合适吧?」

    合适!

    真的算下来,这里一大片土地全是属于自家的,盖房子短暂用一下,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说给那边的老房子改水电……

    「我这边有水电师傅直接去加固一下,倒也不用弄得太好,我瞧着那边土坯房年数也不小了,真要是盖完了还剩了些材料,你要是手头方便的话,我们直接顺路把那边的房子也给修整好。」

    看看设计图,就知道这回的主家盖房子不差钱。

    这位负责人说的话都很有道理,人看着也很中肯,宋檀对此很信服。

    她只有一个疑问:

    「三个月能盖好吗?」

    248.南瓜藤

    宋檀这么问,也实在是心中着急。

    毕竟,虽然赵方圆一再保证,但装修盖房子超预算超时间那简直是大伙默认的状况。

    如今都是4月了,等到7月入暑,房子还不盖好的话,那大伙挤在一起就受罪了。

    负责人乐了起来:

    “姑娘,你都多少年没见村里正经盖房子了吧?还担心这个?”

    这倒是。

    宋檀对盖房子唯一的印象,还停留在自己幼时家里盖房子上梁时,她爸拿着硬币和喜糖混在一起扑啦啦往底下撒……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