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莲花婶儿早早过来帮忙烧火煮水,乔乔便将一颗颗差不多二十厘米的小白菜去根清洗,然后直接放进开水里焯了一会儿。等到叶子变得翠绿翠绿的时候,又将白菜捞出来,用凉水迅速泡起。
焯水的时候土豆也都削好皮了,这会儿便又开始切丁。
乔乔的刀功还算不上好,但胜在他有耐心,稳当,不急不躁。
很快,土豆便也切好了一盆。
最后才又捞出一盆肥瘦相间的焖罐肉,同样切成了碎丁。
莲花婶还准备帮忙搭把手,帮他把焯水放凉的翠绿小白菜捞出来呢。
七表爷却瞅她一眼。
她只好当做没看到,又老老实实坐回去烧火了。
天气暖和了,她穿了个简单的衬衫,脸颊被火映的红彤彤的,这会儿看着乔乔跟看自家孩子似的,脸上全是满足的笑意。
乔乔却半点没察觉。
一般新手做饭,常常会有些手忙脚乱,乔乔就不同了,在他心里似乎有一个计划表,不管怎么样都不急。
这会儿,他将白菜捞出来稍微拧了拧水,然后同样切成了碎末。
然后起锅热油,将干辣椒和蒜末下锅煸炒,最后放入焖罐肉的碎末。
等到香气炒出来后,便紧接着加土豆丁翻炒,土豆都有点软面黏湖的时候,赶紧又加了些开水,撒盐……
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
宋檀惊奇地看着乔乔将盐撒进去,而后就不再动作了,这会儿忙扭头看着七表爷:“乔乔这么有天分啊?都不用尝尝咸澹的吗?”
“啥天分不天分的,”还是七表爷眼明心亮:“我估摸着他是看我上回加了那么一勺子盐,这回也加那么多。”
“你就瞧那水,加的都跟我上次差不多。”
“不过嘛,”他的眼神带着笑意:“这孩子踏实又聪明,现在是学着我做菜那个量,等多做几次,他自己就有感觉了。”
可不嘛!
乔乔做菜的时候特别专心,根本不听大伙讲话。
这会儿将白菜碎末儿放进去,略微翻搅几下——焦黄的肉丁,翠绿的白菜和玉白的白菜杆儿,黄亮亮的土豆丁,中间再夹夹子几颗鲜红的辣椒。
小白菜的清香在肉和辣椒的激发下越发的明显。
七表爷突然一拍大腿:
“哎呀。这还没到点儿呢,我饭都没煮!”
“不着急,这个天儿也不怕菜凉,更何况这烩菜本来凉的就慢,三口大锅呢——”
宋檀便接着指挥:“乔乔煮饭,行不行啊?”
煮饭那就更简单了。
淘米下锅加水——加水的时候,乔乔还问道:“姐姐,今天还要米汤吗?要是不要我就少加点水。”
“要,爷爷奶奶就爱喝这个。”
“好的!”
乔乔哗啦又是一瓢水加进去,土灶火力旺,哪怕铁锅很大,没多大会儿工夫就又已经咕都开了。
掀开锅盖一看米粒儿,中间的白心儿已经接近于无了。
他赶紧拿起瓢,将多余的米汤全部盛上来,这才对莲花婶甜甜一笑:
“婶婶,留一点点火焖着就好。”
82
226.盖房子计划
中午这顿饭,大伙吃的是赞不绝口,纷纷表示乔乔的天分比七表爷好多了,第一回做饭就远胜师傅……
七表爷原本还笑眯眯听着,越听越觉着不对劲儿,最后拉长个老脸——
“别夸了,别夸了。再夸他都不知道往哪飘了——这是他手艺的问题吗?也不看看你们家种的小白菜是个什么水平,是之前那笋叶子能比的吗?”
这倒是。
宋三成拿勺子狠狠舀了一勺小白菜烩土豆,这会儿浇到米饭里头,就这么大口大口的吃,别提多开心了!
“咱们檀檀种地还真是有一手,瞧这白菜味儿,多好呀!”
而后又指挥乔乔:“乔乔,下回做这个菜再多放几个干辣椒,这辣椒没啥味儿!”
哪里是辣椒没啥味?
分明是在白菜的衬托下,别的配菜吃起来就有些跟不上似的。
宋檀笑了起来:“等白菜拔了咱们就种辣椒,回头多留一点自家吃。”
宋三成倒也不是嗜辣成瘾,只是这个汤菜吧,还非得带点辣味才下饭。
想了想又问道:“你原先不是打算连种小白菜的吗?这会儿又想改辣椒了?”
宋檀也是临时起意。
“小白菜长得快,但也不能顿顿都吃,种完这一茬,下一茬就留点自己吃,其余多种辣椒。趁着这些菜都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咱们抓紧把房子给盖上。”
这下子,压力给到了赵芳园。
昔日英姿飒爽的设计师,如今脸颊仿佛都圆了些,这会儿在众人的注视下默默又刨了一口饭,而后恋恋不舍地长叹一口气:
“图纸今天就能出。”
这个图纸可不单单是别墅效果图,还包括立面图,局部放大图,还有节点图等,甚至配电和供水走向也都要跟上。
具体数据全靠赵芳园的专业,还有跟后期施工队的沟通。
她默默把嘴里的饭咽下去,而后卑微的问:“需不需要我帮忙跟着监工啊?”
宋檀笑眯眯:“要钱吗?”
赵芳园:……
这个可恶的农场主,钱挣的哇哇的,人却这么抠门,她就想混口饭容易吗?
“不要钱,管饭就行。”
赵芳园硬邦邦的说道。
宋檀赶紧又给她夹了一快子菜:“蜂蜜,你懂的!后期装修设计,一事不烦二主呗?”
赵芳园哼了一声,迅速屈服:“放心,都包在里头了。”
一栋真正实用美观舒适兼具的乡村大别墅,对她也是个挑战呢!
不过眼下,赵芳园还是建议道:
“等这边推倒重盖的时候,你们住哪里?”
这事儿宋有德心里有数:“盖房子前,先把我那侧屋整整,到时候都住我那儿去。”
宋檀一家四口,再加上老师辛君,住起来对于农村人来说压力并不算太大,他们主要是需要一个大院子。
巧了,村里家家户户都有大院子。
“坚持一段时间,等房子盖好就行了。
七表爷算了算:“如今四月中,这房子我听你们规划的地方挺多的,哪怕请一个大的施工队来,满打满算也要两三个月吧?”
“住进去的时候七八月份,啊哟,那天气可正热呀!”
“不会的。”
赵芳园正色道:“人手足够,机器足够,现如今盖房子的效率可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一个月可以把地基主体框架全都搭好,第二个月再填细节做整体,最迟七月初,人就能搬进去了。”
她说着说着,饭也不吃了,这会儿回房间拿出自己的平板,然后展示给宋檀看:
“你看,之前的户型和整体咱们都讨论过了,这整体构造应该是不变的。后期里头相应的家具配套等,我会在盖房子期间给你多出几个图纸你看着挑,如果可以的话,家具就可以直接定了。”
“到时候一面晾房子,一面晾家具,再加上咱们原本计划的就是多用环保材料,七月初舒舒服服健健康康的住进去,绝对没问题。”
盖都盖了,宋檀倒也不是非讲究那十天半月的。
她想了想:“那麻烦你再去我爷爷奶奶家里看看,他那侧屋应该怎么改造。”
毕竟原先只是个黄泥屋子,结实倒是挺结实的,就怕住起来多少有点不方便。
要是能稍微改造一下,方便他们临时住进去,那就再好不过了。
“我懂。”赵芳园对她眨眨眼:“卫生间淋浴房是吧?”
“我也懂。”宋檀惆怅的叹口气:“要很多的钱是吧?”
赵芳园点头:“毕竟你要是不着急,慢悠悠自家盖个别墅的话,随便请个施工队,剩下的找乡亲们就行了。”
】
快的话半年,慢的话一年盖套别墅,正常。
“但你们家如今这么忙,我看啊,这施工队是少不了的,乡亲们最多打个下手。”
这个宋檀也明白,这会儿只惆怅的叹口气:“既然这样,还等什么呢?明天就卖白菜吧。”
先挣上一波钱订个工程队再说。
白菜收了种辣椒,辣椒种好了准备盖房子,房子地基主体做好,黄瓜就该上市了。
紧接着是茄子,番茄,豇豆,水稻……
看如今水稻长势,大概六月底就能收割了,到时候还得抓紧烧秸秆翻田地,然后再接着重新种第二季。
西瓜到时候也要大面积上市了,紧接着是鹰嘴桃,然后是黄豆,玉米,板栗。
林子里的银耳和黑木耳也不能忘。
这么一规划,时间紧紧的。
不过还好,都不是什么特别需要技术的活,到时候跟如今开春一样花钱请乡亲们干活。
忙是忙了点,但不会乱,也挺好的。
而且东西分批成熟,刚好可以覆盖整个盖房子的时期。有西瓜和鹰嘴桃,盖房子的尾款看来是不用发愁了。
这么一想,宋檀突然就安稳起来了。
不就是大别墅嘛,盖!好好盖才行!
倒是网店真的要运营起来了,不然以后忙起来时,宋檀真不能保证每天开车去卖菜。
而且她这几亩菜地也尴尬——找大客户批发吧,供应量跟不上。
自己散卖吧,时间线拖的长,去菜市场还耽误时间,也挺麻烦。
82
227.准备收菜
晚上八点钟,老宋家的院子又一次挤满了人。
七表爷难得没有回去,这会儿正守在锅灶前准备夜里给大家加一次夜宵。
宋檀还劝他:“七表爷,你回去吧,这么大年纪了,别熬夜,晚上我们随便煮些面条,再切点儿白天准备好的卤肉……这活我们都能干。”
面条里多放些小白菜,那滋味应该也不会让大家伙觉得被怠慢了。
七表爷哼了一声:“怕什么熬夜?我告诉你,不要瞧不起我们上了年纪的人,吃得香睡得香平时不熬夜,身体比你们还棒呢。”
“再说了,我也不跟你们一块儿熬。你带乔乔先下地去多扯几筐子白菜来,我在家包点饺子,你们夜里吃饺子。包好了我就自己回去。”
宋檀不由感动:“七表爷!你怎么这么贴心啊!你放心,以后养老的时候我肯定给你们伺候的好好的,要是上医院,我一胳膊夹一个!”
七表爷瞪她一眼:“没大没小!”
不过脸上却都是笑意。
要放在两个月以前,谁要是说这话,七表爷倒当真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因为人的年纪大了,自己是能感受到的。精力和忍耐力都不比以往,甚至连个安稳觉都是极其难得的,平时提起生老病死,多少有些悲观消极。
可自从到了老宋家,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回家倒头就睡,早上鸡鸣就醒,顺路还能再熘达两圈呢,精神头别提多旺盛了!
而且每天翻炒着大锅的菜,不仅没有觉得累,反而越发精神意义。
七表爷琢磨着:可能还是落叶归根,这老家的水土就是养人。
当然了,也是有缺点的,那就是晚上绝不能再喝宋檀给的茶叶。
早上泡一杯,喝到下午没味儿,正正好。
如果夜里忍不住想再喝一口——那完了,他能熬一个通宵!
虽说第二天也没觉得怎么着吧,可年纪大了,七表爷如今养生的很,坚决不做这种事儿。
……
这会儿院子里吵吵闹闹,乌兰正给来干活的大家伙儿依次发放头戴灯和纱网。
菜地里乌漆抹黑的,大伙儿头上戴个小灯也方便干活,至于纱网,那是要罩在头上的,毕竟4月份已经有些飞虫出没了,晚上灯一亮起,那叫一个飞蛾扑火的!
不用纱网遮着,那虫子不咬人它也烦人啊。
来干活的多数都是附近的妇女们,他们拾掇菜地那叫一个麻利,如今还哈哈笑着:
“干这么多年农活,还头一回带这个灯呢。”
“那可不,”周围也有人接话:“谁也没夜里收拾过菜地啊!顶多是那几年种香孤,凌晨起来掰香孤……”
宋檀估摸着凌晨1点就要装车出发了,大伙还得在地里辛苦4个多小时。
4月份的天气虽然已经不冷,可夜里还是有些寒的,她想了想又说道:“表爷,你走之前再帮忙熬一锅银耳汤呗。”
他们山上的银耳,那喝一口可真是值得的。
七表爷头都不抬:“让乔乔熬,这个汤怎么也熬不坏的,待会儿我教一遍。”
“行。”
宋檀说罢就直接招呼着乔乔:“走了,先去地里摘几筐小白菜回来包饺子。”
足足两亩地的小白菜,晚上灯光一照,绿油油的一大片。玉白色的杆子挺挺立立,瞧着别提有多精神了。
可惜就是不耐放,这也是下一茬宋檀打算种辣椒的原因之一。
因为天热,这个稍微等一等就不新鲜了,麻烦。
负责看菜园子的是三宝黑背四宝马犬。
他俩的弹跳力好,从菜园子这头窜到那头要不了多长时间,这会儿见宋檀大半夜过来,两只狗别提多兴奋了,呜呜咽咽就要过来蹭灵气。
细拎拎的腿灵巧的避开白菜垄,踩在土里一个一个梅花坑,宋檀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挨个将狗头搓了一遍:“今晚没多少灵气。”
所以啊,别期待了,真不是夜里赶场子放灵气的时候了。
然后又哄他们:“虽说是让你们看着菜园子,但也没有叫天天死守在这里,该玩的时候去玩吧,留个心听个动静就行了。”
李老头如今每天伺候稻田都格外勤快呢。白天一般没什么事,主要还是晚上。
但如今也只有小白菜成熟,一时半会儿的,倒不至于那么担忧。
这话三宝黑背可不赞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