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2章

    “什么你的菜?你种的还是你买的?”

    “再说了,也就今天人多,也不是天天都这么多人的。”

    七表爷瞬间又垮下肩膀。

    像他们这种人,非得人多才能显出本事来呀!

    可转念一想,就算没有三十多号人,这一大家子加上他老两口,一二十人总是差不多的。

    他这老胳膊老腿的,做这些人的饭正正好。

    又过瘾,又锻炼身体,还有活干,还不会太劳累——

    “真来对了!”

    而这头,宋檀正问着她爸:“今天桃树能栽完吗?”

    “能。”宋三成信誓旦旦:

    “伱去山上看看,这都已经种下大半儿了,吃了饭干活,差不多三点就能结束。”

    不然白请这么多人了!

    想到这里,宋三成又忍不住感叹:“别说,你张伯人是真细致。”

    这说的是张旺家。

    “山边儿堆的都是肥,从他家里拉来的那些肥也都先填到土里作基肥了。只要再下场雨,这桃树定下根来了,今年肯定就能看到果子。”

    不看到不行啊,就这一山的树,花出去十好几万。没点成果,能不心慌吗?

    “只愿今年天时好啊!”

    看着她爸满眼期待的样子,宋檀也信心满满:“放心吧!”

    一顿饭吃的热热闹闹,整个村子好像都有很久没有这样聚起来过了。

    吃着饭呢,就有人一边赞着七表爷的手艺,一边问道:“三成啊,连大厨都请过来了,以后是不是还有很多活儿啊?到时候别忘了叫我呀!”

    宋三成也哈哈一笑,尽显憨厚:

    “有活的时候肯定得指望大家帮忙,现在我家也不是我说了算,都得听檀檀的呢。”

    就有人笑出声来:“檀檀才下过几次地呀,她能懂什么?这地里的事还得你来拍板。”

    这话一说,就又有人接口:“是,我早就想说了,你这种的什么鹰嘴桃的?咱这儿都没听说过,要种就得种蟠桃。长得丑但是价格高啊。”

    “那你才说错了呢,其实就该种葡萄,葡萄苗还便宜一些!”

    “要我说呀,这树苗买的少了,我看人家那桃园里都挤挤挨挨的,这边显得多稀疏啊。桃树长得又慢……”

    大家捧着饭碗讨论的热火朝天的,仿佛是自家的地一样,这就安排上了。

    不过话里话外,都没把宋檀这个当家作主的当回事儿。

    乌兰脸色沉沉,此刻深吸口气扬起笑脸,刚准备说什么,却被宋檀拍了拍手臂。

    “妈,”她低声道:“现在不用说那么多,等到果子丰收真卖到钱了,自然有人愿意听我的。”

    甚至不用等果子丰收,等下个月蔬菜成熟了,赚没赚到钱的,让村里人自个儿看在眼里,在心里慢慢猜吧。

    村里多少年的老毛病了,年长的觉得年轻的没经验,男的觉得女的不会干,大人不把小孩的话当回事儿。

    当然了,不只是村里,全国上下都这样。也说不上好与不好,如今口舌争辩自然没必要了。

    乌兰叹口气:“我也懂……”

    随后她又得意起来:“小瞧你妈我了吧?今年这菜好不好,咱还得看看是运气还是咱的地好。要是往后都能有这个品质,那咱们才好光明正大的说出去呢。”

    “这会儿说大话,回头万一没这么好的品质,那不是叫脸面砸地上了吗?你妈我可不干。”

    “咱得闷声发大财。”

    然而,她是闷声了,但还有大婶不掺合着种地的话,反而将视线转到宋檀的个人大事上:

    “哎呀,檀檀你在宁城上班,怎么不找个当地的对象啊?姑娘家家的,回来种地多辛苦。”

    “就是!檀檀今年多大了?我有个表侄儿……”

    宋檀:……

    她也不怵,反而落落大方:“行啊婶婶,有那长得漂亮的亲戚男孩尽管带过来,谁要是能给我家挖一个月的茶山,我就愿意跟他见个面儿……”

    这话一说,哄堂大笑。

    连那提议的婶婶也都是满脸笑意:“你怎么算盘打那么精呢?那挖茶山的活儿,估计你爸自己都不愿意干……”

    挖茶山一般都在暑假时候,顶着高温酷暑,一般人也是真扛不住啊!谁家男孩要有这个毅力,走哪儿不被人高看一眼。

    宋檀也笑眯眯的:“那你看,婶婶,我长得好看力气也大,不得多挑拣两回吗?”

    村里头聊天就是这样,很多人说话也不会去深思熟虑,话赶话说出来就行。

    大家习惯这种大大咧咧的方式了,越是落落大方,大家心里反而越是有谱。

    这会儿,所有人心里都明白——这老宋家的檀檀,眼光高着呢,一般人可不敢给介绍!

    还有,很晚,不要等。

    这个月争取再日万几天,待我挑个良辰吉日……

    (本章完)

    144.收工回家

    就像宋三成所说的,下午三点钟,所有的桃树都已经种好了。

    张燕平在底下池塘里看着水泵,上头的人拿着管子一棵一棵的浇透了水。

    其余人也没闲着。

    拿人家一天的工资呢,虽说大伙儿干活都挺卖力的,可这太阳没落山就收工,着实不大好。

    于是又拿起锄头来,干脆给山边又刨出了两趟深沟:

    “三成,你不是要种那什么金樱子吗?看这个深度行不行?”

    宋三成过去一看:“咋不行啊!就是叫你们操劳了,这树苗子还没运过来呢。”

    事实上,能不能买到还两码事呢。

    大家便摆摆手:“一天挣你二百块钱,这点活要干不了,说出去不丢人吗?”

    “就是!”

    “你这边上是打算围铁网还是扎架子啊?要是扎架子,咱们今天顺便就把竹子也给砍了。”

    宋三成赶紧拦着:“扎铁网,扎铁网,不砍竹子,不着急——不然大伙儿去我那田里头,再把地给整一整?”

    “该播种播种,该移苗移苗。”

    还有那稻田里水要放满了,就该堵住池塘的放水口,李老头就要给老黄牛套犁了。

    大伙这才反应过来,此刻三三两两背着锄头铁锹下山,一边还滴咕着:

    “三成,你这今年投资可有点大呀,可别赔了。”

    宋三成也愁眉苦脸,一副老实模样:

    “可不是嘛,但檀檀都打算在村里好好干一场了,咱们年纪大了,跟不上时代也就算了,也不能为这事折了孩子的心气儿,以后拖家带口的负担重,再干什么都难了。”

    这话也是。

    这边一位大婶刚踩进田沟就好奇道:“咦?三成,我不是听一开始你说檀檀在家里休息几个月吗?怎么听这意思是以后彻底就扎根老家了呀!”

    “你可别湖涂!姑娘家在村子里呆着有什么前途?你瞧我这手——”

    她把手一伸:“这老婆子的手,都是做农活做出来的,吃亏不吃亏?市里头压力大,但是好歹不用出力气活呀。”

    宋三成沉默一瞬,而后才小声说道:

    “嫂子,不是我想叫孩子留身边,实在是现在年轻人在外头,压力也太大了。”

    “我们檀檀回来的时候,头上还扎着纱布呢!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我去接她的时候,她那一个方块纱布被头发盖着,一开始没注意,后来发现了,她还跟我说是磕到了!”

    “结果那天晚上我一刷颤音,上头就有个视频,说是咱们市宁海大桥出连环车祸,这孩子是有个戴口罩的小伙子给她从车里拉出来的!”

    “就差一点,那车子就爆炸了!”

    说到这里,宋三成眼圈都红了:

    “原先我老跟她说,在单位里要勤快一点,多干活,没事别跟人家争执,好好表现……”

    “可你说,这再怎么好好表现,孩子都成这个样子了,回家还硬是能攒出几万块钱来。”

    “宁城咱又不是没去过,随便吃顿饭就几十好几百的,你说她是怎么攒的这钱?”

    要不是看着孩子回来迅速养好身体,生龙活虎的,他真想把这事说出来,拉着孩子去检查看看有没有后遗症。

    这话一说,大伙儿也唏嘘了。

    刚才发话的大婶也是脸色惨澹:

    “我现在就后悔,当初国家说能生二胎,我非说孙子一个孩子太孤单了……现在倒好,两个孩子上幼儿园,一年光学费都得三万多块钱,这还是那相当一般的幼儿园!”

    “再有什么兴趣班之类的,你说他们夫妻俩又要还房贷又要带孩子,这钱从哪儿来呢?我都不敢问。”

    “每年下半年出门打工,挣个两三万块钱都贴补给他们了。就这,日子还紧巴巴的……”

    日子不好过呀!

    大伙儿聊着天,各有各的难处,一时间,仿佛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接受宋檀在家里务农的事实了。

    但手底下的动作却是麻利的。

    本来这田里的地都已经被机器细耕过,如今不过是拿着耙子搂平,再拿着锄头,根据不同的菜来起几道垄……

    几个手脚麻利的大婶在前头两块田里,取了那已经长出来的菜苗往这边移栽,一边儿还满心惊叹:“三成,我看你们家檀檀真是有点种地的运道!”

    “你看这菜苗,长的看着多精神!等一下要有多的分我家两颗呗,我看这辣椒苗儿真不错……”

    “行!”这方面宋三成倒是大方:“今天晚上能移栽好的话,多出来的大伙儿都分分吧。”

    离太阳下山总还有个三四个小时,这七块田里分散了二三十人,怎么干不成呢?

    大伙儿便哈哈笑了起来:“那我看你这菜苗可真是不够……”

    不过村里也不缺菜苗,刚才问话的也只不过是见着菜苗长得壮,没忍住罢了……最后真像大家说的,七块田种完,种子菜苗都还不够呢!

    宋三成左看右看:“不用管了,待会儿休息吧,我待会儿从家里拿点黄豆来撒进去。”

    如今天已发黑,山上采茶的帮工们都已经下了山,连挖竹笋的都早早停了工——没办法,竹林比在外面还是要更暗一些的。

    大伙儿也三三两两收了工,提着自家的水壶板凳,晃悠悠往回走。

    这漫长且劳碌的一天,总算要过去了。

    直到人影渐远,宋三成才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高声喊道:“自家屋的,大伙儿明个来帮忙给表叔房子收拾一下呀!”

    远处有人遥遥应和着,宋有德却是背着手晃悠悠走出来了,而后看着天色:

    “你也甭着急叫人,明天清明节,我看着天色怕不是一大早要下雨——吃过晌午饭看看晴不晴再喊吧。”

    宋檀正在一旁收拾东西,闻言心头一动,不由看了看爷爷宋有德——

    一辈子的老农民倒不是虚的,空气中水分加重,明天大概率是有雨的。

    刚好,春雨贵如油,有这么一场雨水滋润,今天种下来的菜和桃树都不用操心了。

    想了想,她又抱起一捆稻草:

    “我去给猪圈里再加点草,怕晚上凉了。”

    顺便去看看大王,告诉它自己晚上要来后山一趟……

    为您提供大神荆棘之歌的宋檀记事最快更新,为了您下次还能查看到本书的最快更新,请务必保存好书签!

    144.收工回家免费.

    145.深夜潜行

    夜深人静。

    天幕如同一块暗沉沉的绸缎,月亮昏黄不可见,只有浓厚的乌云遮盖。

    整片夜空一颗星子都没有缀上,在这漆黑的深夜中,远处山脉都只能看到模糊的深影,脚下更不知是泥还是树叶……

    宋檀悄无声息的推开了房门。

    灵气包裹在老旧的木门上头,尽力不叫它们发出那可怕的嘎吱声。

    她在修真界的时候畅想过无数次,自己生活在现代会怎样,但其中绝不包括拿灵气来干这种事情。

    但此刻……事急从权嘛。

    好不容易出了堂屋的大门,看着紧锁的大铁门,她也只能运转本就不多的灵气,瞬间跃至两米多高的门头上,而后才成功跳出院子。

    没办法,她爸为了防贼,周边一两米高的院墙上面,全都在水泥里嵌了铁钉和碎玻璃碴。

    她目前是练气期没错,可这村中灵气何其稀薄,至今一个多月了,还没修出金刚不坏之身呢!

    放在武侠里,也不过是刚有内力罢了。

    说来当真是凄惨,宋檀平日里都不愿意多回忆,不然每想一回都要扎心。

    若非是灵力不够,她又何至于半夜三更做贼似的往后山跑?

    当年一个弹指,灵气能覆盖整个引月峰。如今一个弹指,也不过几粒黄豆大小的灵气四散开。

    正因如此,为了保证这批价值十好几万的果树的生长质量,她只能深夜换个地方修炼了。

    灵气不够,全靠夜间修炼来聚集了。

    她家房前屋后,连野草都长得茁壮脆嫩,松鼠每天早晨在墙头上扒拉一串儿,都是因为自己在房间修炼的缘故。

    宋檀脚下无声,从院子外头绕至后山,几个蜂箱处安静沉寂,然而再往前,拨开那一丛灌木,黑暗中,一个比夜色更黑的影子倏地抬起头来——

    “嘘!”

    她压低声音:“大王乖,接着睡吧。”

    大狗从喉咙里发出了低低的呜咽。

    大白迷蒙间感知到有动静,此刻张嘴就是“嘎”的一声,而后又被宋檀一把捏住了扁扁的鹅嘴,把它脑袋重新塞回翅膀下边:

    “睡你的吧。”

    它果然又不动了。

    大王重新趴了回去,只是双目仍然坚定地注视着宋檀的方向。

    而宋檀则一路前行,来到了后山种植桃树的地方,选定了中心位置,盘腿坐下。

    导引凝神,抱元守一。

    天清地朗,万物生息。

    她缓缓沉下心神,四周渐渐萦绕起肉眼可见的白色雾气,与这桃林中的黑夜完美融合,很快便又仿佛了无踪迹。

    唯有周围的虫鸣声骤然多了起来,草叶上凝聚出重重的露珠,而后“啪哒”一声渗入地面,使得这叶子肉眼可见的更挺立翠绿。

    白日里刚刚种下的桃树的根须,在土地中静静萌发,穿破了原先的小小土层,一步一步紧紧扒住了周围新的土壤。

    更细的毛细根缓缓生出。

    土壤作为介质,里头的各种营养伴随着丝丝缕缕的灵气游走在枝干,而后仿佛有清晰清脆的“啪”的一声,有一棵树已打开了它的叶苞,绽放出第一枚柔嫩的浅绿色叶片。

    寂静的后山,仿佛在此刻拥有了无声的热闹。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