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她如今山路开熟练了,半个小时去镇上走个来回不成问题。“那买些什么菜呀?”
这个季节嘛……
乌兰想了想:“只要别买蒜苗,莴笋,白菜菠菜,其他都行。这些村里其他人菜地里也有,大伙凑一凑就出来了。”
------题外话------
今夜等台风也等我的那位,我觉得你们在评论区讲的情话比我好多了……
夜里应该还有,不过大概会很晚,别等了,明天看吧。
7017k
131.为了生活不寒掺
几十号人吃饭,光买菜还不行。
乌兰便吩咐:“还有肉,明天也得割二十斤,排骨,里脊,五花,猪蹄儿什么都行,再来点鸡鸭……”
一边吩咐一边心痛的直哆嗦,这一顿伙食费都得不少啊!
尤其是猪肉又涨价了。
宋檀想了想:“肉明天少买点,我从市区多带几个卤菜回来吧,也省点功夫。”
明天要抓紧把桃树都种下去,中午这顿饭就不能亏了,村里人来往,钱是一方面,人情也是一方面。
说起这个乌兰又有些发愁。
“明个要不换个掌勺的吧,这一下子做这么多人的饭,我也没经验啊!万一烧的不好吃,那不是诚心给人家笑话吗?”
村里这么多年,但凡有席面都是请大厨来做的,一桌单收个二十五到五十块钱的手工费,米面油菜自己备,人家还捎带的提供桌椅板凳。
乌兰都有好几十年没做过这么多人的饭菜了,更何况她家的饭菜味道她心里有数,也不知道为啥,最近菜确实比以前变好吃了,随随便便这二三十人都能干掉四五十人的饭菜。
家里两个大锅明天也别煮饭了,光炒菜去吧,米饭还得找村里人多借几个电饭煲。
这着急忙慌的,先凑合着来吧。
宋檀也麻了。
这么多人的饭菜,做出来也确实是辛苦。再怎么有帮工,该干的还得干呀。
归根结底,还是小支书给的诱惑太大,让她也一下子没忍住!
可恶!
下次支书上门不给泡茶了。
她想了想,又催乌兰:“妈,你赶紧给我姑打个电话,让她去去表爷家问问,行的话我明儿拎着东西就过去了。”
这大厨要是谈的妥了,过几天回来收拾了住下,以后她妈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高薪她也行的!
如今天气不冷不热,烧饭也就罢了,等到天热了,那在厨房里才叫一个受罪呢。
真要是叫家里人吃这个苦,她这回来折腾又何必呢?靠着灵气在市区卖几个盆栽,都比这个轻松又挣的多呀。
“对对对,这也是个大事儿。”
近处关乎着大家伙的一张嘴,远处关乎着是乔乔的一辈子,乌兰一边拨电话一边还说:“你大姑也是,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临走才跟你说呢,早知道咱们给你大姑多带几罐蜂蜜的。”
宋檀笑了笑:“大伯母在这儿呢,我大姑不乐意跟她多费口舌。”
乌兰蹙起眉头:“跟他们说了,他们家也担不住。我看你大堂哥大堂嫂也不是那样孝顺的人——你大伯母嘴不好听,但是在家里干活是实实在在的,老妈子一样,你瞧你哥嫂心疼她了吗?”
大家不说,不代表不懂。
就说大伯家的儿子,每年也就过年回来一趟,平时逢年过节都说加班……
当谁没上过班啊!
不过话虽如此,乌兰还是赞了大姑一句:“还是你大姑对你好,檀檀,以后有什么好东西,多想着你大姑。”
这边电话还没拨出去呢,这头又有电话进来了。
是大舅妈周芳娟。
“乌兰啊,我怎么听说你们家在请人干农活呢?”
十里八乡沾亲带故的,有点啥秘密,好像一天都能走个来回似的。
大舅妈也是聊天时冷不丁听着她的大学生外甥女回来种田,还种的挺有规模的,如今每天都在请人干活呢!
回家一说,姥姥就不乐意了,就说大舅:
“你还是当亲哥的呢,上回檀檀来可没忘了你,给你带那么多菜。她那会儿就说在家种地,你也不问问要不要搭把手?”
大舅也委屈啊:这姑娘家说回来种地,原先还是坐办公室的,她能种出什么名堂来呀?
这谁也没想到是不是!
赶紧的就让大舅妈打电话了,有活儿了,自家亲戚不去帮忙实在说不过去!
乌兰想起这段时间的收入,想炫耀又想低调,低调吧又实在憋的难受,这会儿接到大舅妈的电话,当下就哈哈笑了起来:
“是呢大嫂,哎呀你也听说了?我就说这孩子不沉稳,一点小事人尽皆知的,不就是承包了个山头吗,巴掌大一点地方,怎么弄的到处都知道了……”
挣了多少钱不能炫耀,包了山总能说两句的吧。
大舅妈抬高了嗓门:“啥?她还搞承包了?!不是说在老家养养的吗?”
这边好不容易挂了电话一看宋三成都在村群里一会儿艾特一会儿打电话的,乌兰也着急起来,赶紧给大姑打电话:
“大姐啊,你下午跟檀檀说的这个事儿……”
乌兰进屋打电话去了,乔乔和张燕平一人捧着一杯蜂蜜水,坐在那里美滋滋的。
大熊胖嘟嘟的屁股被他卡在虎口,此刻拼命蠕动,毛茸茸还带条纹,灯光下还能看到些微花粉呢,别提多可爱了!
宋檀想了想,总觉得不太对劲。
她突然反应过来:“乔乔,你天天带着大熊,大熊它孩子呢,这都一个月了,怎么孩子还没孵化?”
不是说熊蜂女王一个月就能把孩子孵化并且养大吗?
乔乔也愣住了。
他松开手,看着大熊扒拉着自己的手掌爬动,这会儿迷茫道:“我不知道啊……”
宋檀扭头把杂物棚上方的那个盒子拿下来,大熊这只不合格的女王,这会儿连点反应也没有。
唉,真是除了吃和出卖色相(屁股)之外没有一点用处。
打开盒子,好么,一群还没完全成长的熊蜂在盒子里蠕动着,半点花粉花蜜也没见着,显然是大熊这段时间又胖又干不动活吃的又多,以至于连孩子的口粮都没了。
宋檀:……
难怪天天有灵气滋养它们还长不出来呢。虽说也没指望这些熊蜂干活,可它也太没用了吧。
既然如此——
“乔乔,下次再直播的时候你还带上大熊,让它在镜头前面玩儿。”
为了养孩子付出一些嘛,不寒掺。
张燕平的蜂蜜水都喝不下去了。
连大熊都要被压榨着出卖色相,他妹妹这是把“不养闲人”贯彻到底啊。
那他呢?
他明天还要干活吗?
是去挖竹笋还是去山上刨坑啊?
------题外话------
还有。
7017k
132.大姑的贴金方式
市区。
大姑宋红梅挂了电话,在屋里团团转了两圈,最后一咬牙,拎了包槐花去到对面的小区。
七表爷就住在这里。
当初拆迁的时候老两口想跟儿子住一起呢,因此特意要了个大户型。
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房子一拖再拖,等到建好的时候,儿子早就扎根边疆了。
如今空旷旷的大房子住了,他们老两口每天光是打扫卫生都够呛的。
宋红梅敲门的时候,七表爷正在阳台上浇水——
没办法,这小区倒是挺新的,可户型却还是以前的。阳台并不太大,为了充分利用,七表爷便打了层栏杆,然后下头一层塑料箱,上头一层塑料水管掏空了,小葱,蒜苗,生菜,白菜……都种在里头。
春秋天还好,冬天能活的不多。
可是一到夏天呀,这封闭阳台通风不好,种棵番茄都能长红蜘蛛,偏偏入口的东西他们还不爱打药。
一到夏天,七表爷买菜就嘀嘀咕咕。
最糟心的是,他们自家阳台种的菜,因为光照通风等各方面原因,长得还不如人家菜贩子卖的呢!
一来二去,折腾这么多年了,七表爷自己都心灰意冷了。
只是种菜的习惯一时丢不了,因此阳台还是密密麻麻的长着一层绿叶。
七奶奶去开了门:“咦,红梅啊,怎么大晚上的过来了?”
宋红梅一笑,而后便高声道:“表叔,我给你带了兜槐花,你闻闻看,绝对好吃!”
七表爷还不知道她吗?
这会儿冷哼一声:“红梅啊,这是回老家顺手薅的吧,但凡多花一块钱,你都不会舍得带给我。”
这话说的。
宋红梅干笑两声:“表叔,你怎么能这样想我呢?我不是那样的人。”
“你就是。”
七表爷心里记着呢:“你上回来琢磨我房子的时候,提来的菜看着新鲜,但我一瞅就知道,肯定又是跟人家砍价买的,只不过收拾的精细罢了。”
这就是他无论如何不同意宋红梅给他们养老的提议。
实在是这过日子,真过不到一块去!
这家伙,抠门的!
宋有德一家他也知道,也不知道怎么养的这姑娘,算盘成精了。
他因此也没看那兜槐花,背着手溜达到摇椅上坐着:“你要是还说上回的事,那我跟你讲——不成啊,你啥时候舍得拿鲍参翅肚来看我了,咱们再慢慢谈。”
鲍参翅肚?!
大姑想都不会想这种食材!光听着都觉得心口绞痛。
这会儿赶紧说道:“表叔,我今儿不是为我自己来的,我是为我那侄女儿。”
七表爷来了兴趣:“哪个侄女儿啊?”
大姑赶紧解释:“就我弟那闺女,檀檀,宋檀——你还记得不?”
“哎呀,姑娘长的有鼻子有眼的,人也孝顺,人品绝对过关!”
“那不成。”七表爷断然拒绝:“我不要姑娘家给我养老。”
“为啥呀?”大姑不乐意了:“你这不是重男轻女吗?”
七表爷也没生气:“啥叫我重男轻女?你就去看看,十里八乡,包括咱市区,有闺女养老的不?”
“你侄女啥人品我不知道,有你保证,那多半也是信得过的。问题是她要是结婚成家了,人家夫家不乐意,她还能为了我离婚咋地?”
七表爷年纪大,经的事也多,这世上的女的呀,他也见的多了。
好多姑娘家别管婚前多优秀,结了婚就跟抽了二两骨头似的,婆家说啥是啥。
倒也有刚强的,可嫁了人,也难免受委屈。他何必去参和呢?
因此图着省事,他当先就拒绝了。
“再说了,我要是找你侄女,到时候万一摔个胳膊腿的,她是能背我扛我啊,还是能叫她家男人来伺候我呀?”
一心图房子的,那人家肯定乐意,但照顾成什么样就不清楚了。
人老了,折腾人的方式多的是呢。
七表爷摇头:“我不能冒这个险。”
他说的也是实话。
要说以前,大姑心里也有这个嘀咕,但问题是她回家,可见识侄女的本事了。
就说挖竹笋吧,一箩筐总有个百十斤吧?她那好侄女儿看着又漂亮又白净,一手拎一个,健步如飞的!
这不比男人强?
别说七表爷摔了,就是瘫痪了,她往胳肢窝里一夹,也能把人送医院去!
不过这话就不好说了,怪难听的。
大姑便指天誓地:“您放心,她要是没有那个力气,说什么我不会专门过来一趟!”
“至于说结了婚之后咋样……表叔,我也实话跟你说,也不光是为这房子,主要还是图你这个人。我先给你讲讲她家的情况吧——”
她这个嘴皮子呀,世间少有人敌,也就是七表爷内心冷静,这才稳稳的听她说完,而后沉吟一会儿:
“你的意思是,他家给我养老,我到他家去做大厨,回头还得再带她那个傻弟弟?”
“表叔,你看你这话说的,我那侄子聪明着呢,又乖又听话,你一见了,保准心疼!”
大姑说的理直气壮信心满满的。
哎哟,这大饼画的,七表爷都消化不良了。
他摇头:“不成不成,这姑娘负担也太重了,我看不上。”
大姑把那兜槐花往他面前推了推:
“看不看得上的,你先看看我侄女种菜的品质呀?她们家今年地里的紫云英都卖二十一斤了,你在菜市场有见过这样品质的菜吗?”
“表叔,我也实话实说,你有这套房子在,往后把话一放,有的是人来表孝心。”
“但是单看个人没用,买猪还得看圈呢。我弟那人品你晓得,我爸他们在老家是什么样的你也知道。咱们老宋家也不是孤家寡人,亲戚多着肯定不受欺负,身板硬。”
“我今儿就敢把话撂这儿,绝对能叫你们安度晚年。”
“再说了,这不是商量着请你回家当大厨吗?那也是给工资的,又不是让你做白工。”
“你不是见天喊着在这里无聊,回老家又担心有个头疼脑热的不方便吗?”
“这不正好吗?有个工作,我侄女儿也有车。成不成的,我明儿把孩子带来你看看,先把大厨的工作考虑考虑啊!”
“说实在话,我侄女这么能挣钱,你这套房子她相不相得中还两码事呢。”
当然了,别看大姑说的这么牛气哄哄,实际上按她的想法:这么大一套房子,百十万呢,凭啥相不中!
但这不是七表爷不同意吗?
总得往脸上贴点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