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8章

    宋檀眉头一挑,这回真来了兴趣:

    “山地,一天能开多少亩?”

    张燕平想都不带想的:“一天大约能开五亩,那是个小型挖机。”

    说着,他也不无吐槽:“你看咱这路,大型的它也得进得来是不是?”

    宋檀心里啪啪算着账。

    一天五亩,二十亩怎么着也得四五天,开了荒之后还得追肥,还得翻晒,还得移栽树苗。

    想要当年出果好的话,哪怕苗子买更贵的成熟苗,最迟都不能拖到五月的。

    这么一算,时间紧、任务重啊!

    请人很贵,时间更贵!

    宋檀当即点头:“行,先问问时间安排,可以的话,明天先安排人去割草砍树,中午就能拿到合同。”

    ------题外话------

    啊,我妈妈来了,今天她过生日,所以耽误了。

    另外中午查了一堆资料……感谢农保生物厂家(这是一家桃桃宝店哈哈哈)用心指导,我现在会农家和科技结合堆肥了(理论上)。

    7017k

    94.挖掘机的好处

    年轻人对上年轻人,雷厉风行只是基本素质。

    这天中午十二点钟,赶在所有人下班之前,宋檀的承包合同就已经签好了。第一笔款项七万元汇入指定账户,午饭时她就宣布:

    “爸,后山这一面儿,整片都是咱们的了。下午找人开始收拾吧。”

    所谓的收拾,就是在挖掘机进场之前铺出一个路面,清理那些好大的层层叠叠的藤蔓树枝等。

    张燕平想了想,拿出手机来翻了个视频:“檀檀,你要不试试多加点钱?现在有个全新的开荒粉碎机,可以装在挖掘机前头的挖斗上——你看这机器一开,多有效率!”

    只见视频中,一辆挖掘机的最前端装着陌生的机器,只稍微往前头小树上一转,树干和大片藤蔓便被迅速锯断,然后又被机器的磨片卷入,碾成了碎渣。

    所到之处,摧枯拉朽,瞬间清空。

    宋三成也凑过来看了一眼,赞叹不已!

    不过想了想,还是拒绝:

    “不成不成,用这个可不成。”

    “燕平啊,不是我舍不得钱,而是你不清楚,农村的山上基本上都有几座老坟,草长得跟树一样高。”

    村中人对这些坟明显司空见惯。

    有些知道是谁家的,有些或许是自家长辈的,又有些根本查不出来了。

    但显然,年代没有久远到夸张的地步,最起码,坟包还是在的。

    “原先的老坟也不流行在外头再砌一层水泥,都是用黄土垒起来的,上头草长得又快又猛,到时候野草一长,藤蔓一爬,根本分不出来。”

    “这机器是厉害,可是这乌拉拉一通转,到时候把人的老坟给掘了,这不就造孽了吗?”

    宋三成作为土生土长的村里人,很看重这个的。

    张燕平也愣住了——他还真没想到这点。

    但是这个机器是真的很有效率,宋檀也不舍得放弃。

    想了想,她也问出一个关键:“爸,现在村里还能有这么多壮劳力,能在一周之内把荒山收拾利落吗?”

    别看二十亩的荒山,在别人家的园林里提起来不值一提,但真要干起活来,那可是漫无边际。

    挖掘机一挖斗能刨出来一个树根,几个大老爷们哼哧哼哧得半个小时。

    宋檀算了算,哪怕是请二十个人,等到这片地全部翻晒完毕,最起码也得一个月了。

    宋三成也发起愁来:这么多人,那……那还真没有。

    宋檀却已经想好了:“燕平哥,加上这个怎么算钱?”

    张燕平做准备,那自然是事无巨细的:“一样的价,600一天。两天就可以把面上的收拾干净了,接下来再按正常挖山算钱。”

    “但是要这么做的话,想把荒山收拾出来,就得一周了。”

    宋檀已经很满意了。

    没有这个,在请挖机之前,他们村里人也要干上个把星期才能大概整出来表面呢。

    宋檀当机立断:“燕平哥,跟对方联系,今晚或者明早过来,咱们这包吃住。”

    又对着宋三成说道:“爸,既然山上有可能有老坟,不如你下午再叫几个人上去,先把老坟的位置单独标出来,顺带也从马路边铺一条方便挖掘机进山的路。”

    不用多,只需要短短一节衔接村村通道路和荒山,让挖掘机前期能够平稳进场就行了。

    “等明早挖掘机开工之后,爸你再安排人就跟在挖掘机后面,将机器收拾出来的杂草灌木碎渣都收拾到一边。”

    “等到开挖的时候也是一样,刨出来的树根石块得有人帮忙抬到一边去。”

    宋三成心里盘算了一下这个流程,发现并没有什么问题,只除了要花钱。

    转念一下:就算不请挖掘机,人工照样贵呀!现在也不是力气不值钱的时代了。

    “行!”

    酒足饭饱,明日工作安排到位,大伙儿喜滋滋的散场,总觉得内心充斥着无限斗志。

    乌兰还跟宋檀商量:“这开的荒山,咱继续种茶叶吧,茶叶最赚钱。”

    宋檀一口拒绝:“不了吧!”

    她始终记得自己回老家种地的需求——主食,饮品,蔬菜,肉类,水果。

    如今前面四种都有了,就只有水果还没到位。既然如此,这新包的荒山一定要种果子才行。

    不忘初心,她做得显然很到位。

    不过乌兰的想法没有错,既然茶叶能有这个价格,多种点也无可厚非。

    宋檀只好安慰:“妈,什么东西一泛滥,价格肯定就要掉。茶叶咱们得播种,等到长起好多年都过去了。”

    “这个时候,万一好茶多了,市场肯定会发现价钱掉了。”

    乌兰也惋惜:“是吧……我这不是琢磨着茶叶长得不高,还可以种点其他树什么的。”

    宋檀心说:茶叶个子不高,要求挺高的,上面种树了之后,阳光一遮挡,岂不是产量就要下降?

    她安慰道:“没事的,到时候林间还要套种些别的东西,您放心,不会赔的。”

    于是老宋家很快就发现,自打签了这个承包合同,账本上要开支的钱,那是一天也没有断过。

    这波显然张燕平成了最大赢家。

    因为当天下午,在村中人简单收拾了荒山之后,那个空窗许久没有生意、单打独斗开挖机的小伙子,已经急匆匆赶过来了。

    倒还真是个踏实人。

    一来就先去看了看工作场地。

    最后发现没有什么成型的树,这家似乎也挺厚道的,不是那种难缠且会胡搅蛮缠的客户……

    年轻小伙子皮肤黝黑,这会儿拉着张燕平的手,一个劲儿的说着感谢。

    而晚上,当他尝了第一口老宋家独有的饭菜时,眼泪都差点下来了。

    年轻的单身小伙子没厨艺在手,日常过得有多磕碜,简直是没法说。

    宋檀一边整理着今天在群里卖的蜂蜜订单,一不小心就听到了他俩的对话:

    “燕平哥,你真是我亲哥。”

    “早说这里伙食这么好,我昨天中午先来帮忙搭把手都行。”

    张燕平笑起来:“怎么搭把手?开挖机先免费给干上半天吗?”

    小伙子羞涩一笑:

    “那不行,该算钱还得算钱,我是说我直接下地帮他们干半天。”

    ------题外话------

    真的很困,今晚两更,没了。

    明天继续努力。

    谢谢大家。

    。

    7017k

    请个假

    调整一下作息,今晚暂且休息。

    《宋檀记事》请个假

    正在手打中,请稍等片刻,

    内容更新后,请重新刷新页面,即可获取最新更新!

    95.忙忙碌碌的老宋

    一亩地有多大呢?

    大约六百六十七平方。

    这个面积如果按城市的房子来看,那必定是极其宽敞广阔的。

    可如果放在农村广阔的田地山林中,却如沧海一粟,着实不值一提。

    君不见那些热乎的果园动辄便是成百上千亩?宋檀这二十亩地,也不过与自家的刚好连成一片区域,图个方便,在乡亲们这里根本连个浪花都没翻起来。

    就连村中表决的时候,村民们的反应都是惊奇大于对钱财的期待。

    没办法,钱太少了,地也太少了。就那一小片儿地,谁家没有啊?

    大伙儿有的嘻嘻哈哈:“三成,明年发达了,考虑一下我家的地啊,你看跟你家也离得不远!”

    反正自己家常年打工,也弄不来这些地,租出去了还能多些钱。

    还有的就一脸认真:“老宋啊,你斟酌清楚啊,这一笔下去,你们两口子一辈子的养老钱都没了!”

    “咱们这荒山野岭的,转让都转不出去啊!”

    种地能挣钱的话,为啥大家都跑了呢?这老宋啊,冲动了!

    宋三成一脸的受教,最后也只会憨厚的笑:“试试吧,现在不是流行啥网络带货的嘛……孩子试试。”

    那不然还能怎么说呢?

    说我家的野菜二十一斤,蜂蜜一千一斤,茶叶一万?

    说出去了自己在村里还过不过了?

    …

    而同样满心无语的,还有年轻的村支书。

    祝君哪怕是有着雄心壮志,在村委会拿着这笔款子,也不由无语。

    她这一番筹谋是为的什么?还不是村中建设?如今可好,一听这意思就知道,大伙儿只会瞧热闹,根本没考虑过留在家乡,村中仍是留不住人。

    但她也知道,没办法,农活儿太苦了。

    日晒雨淋的,三伏天挥汗于雨还得顶着太阳干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还是进厂打工来钱更快。

    年轻的村支书暗暗叹了口气,看着村委会里标注的集体土地的地图,这会儿陷入了沉思。

    …

    但对于宋三城和乌兰来说,他们种了半辈子的地,从来也没有哪一次在种地这件事上投资那么多钱。

    好在这份惶恐并没有持续太久,先期合同拿到手,村中表决,紧接着又等到了镇上落实这份合同……

    托了乡村振兴、如今农时不能耽误,以及和村支书祝君提前规划的福,一切都丝滑又流畅,效率高到不可思议。

    宋三成看着那一沓盖着公章的合同,内心又是惶恐又是雀跃,只觉得满心的干劲儿,恨不得冲上山坡翻它个十亩地!

    但由于开挖掘机的那个能吃能喝的小伙子如今已经住进家中,高科技不需要人来干活,他只能放弃这种狂妄的思想,紧接着,把劲儿使到别处去。

    于是,他的日程也有迹可循的规律且满满当当起来。

    清晨五点钟,起床收拾,做做杂活儿。

    六点去老爷子宋有德家里提猪食送上山喂猪,接着顺道看一眼蜜蜂。

    紧接着,再去巡视一下板栗园,还要瞧瞧那些刚建好、还没来得及让狗子们住进去的崭新狗屋,再将带好的狗粮和肉菜骨头都喂上。

    看守板栗园的是三宝德牧和四宝马犬。

    两只宝又聪明又敏捷,不仅跑得快,跳跃能力还特别强,因此,如今看守板栗园和黑木耳银耳的重任,就在他们身上!

    才两三天不见,山上就仿佛又不一样了。

    两百棵金樱子牢牢围住了板栗园,种下去才不过两三天,枝头上就已经萌生出嫩绿的芽苞。

    再过几天,就能看到鲜嫩的叶子萌发了。

    看这个长势,等到夏天说不定枝枝蔓蔓就要爬满整个围网,然后竖起一道密不透风的荆棘墙。

    不仅防人窥探,有两只宝辅助,还不会放纵一些人小偷小摸搞破坏的心思。

    村中生活,有淳朴的,自然也有逃不开的人性。恨人有笑人无这种事儿,走哪里都不稀罕。

    安防工作做好了,板栗园里的活也不能放下。

    一来,今年的板栗涨势旺盛,隐约可以见到油亮肥厚的绿叶的状态,但不能一直这么耗费地力,抽空该补些肥了。

    二来,地上的野草也挺茂盛的,等荒山开垦完,这里也要收拾出来。

    木耳银耳今年的规模还不能完全占据整个园区,为此,他们还得再套种些别的,才能尽快赚到钱。

    那些树段如今还堆在一起,等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将它们整整齐齐的分列架好。

    宋三成将哼哼哧哧地将已经有动静的木耳银耳收拾好,笑眯眯的看着上头已经萌发的白色菌丝,这会儿眉梢眼底都是笑意。

    然而再看时间,这稍微整理一下,就已经是上午十点钟了。

    农活真的是很耽误时间啊!

    但他依旧不能闲下来。

    绕下板栗园,来到家里成片的田地里,超龄水稻管事李老头依旧带着牛在田里。

    但他本人,却已经来到了隔壁的田埂上来回查看。

    那里的边角处被开垦了两块地方,一块儿育种各种的菜苗,已有两瓣叶子颤巍巍的萌发着,迎接着阳光。

    另一侧则是今年给水稻育秧的地方。

    青葱葱一片嫩叶,看的人心头都潮热起来。

    李老头是种地的好把式,哪怕每天看,都觉得看不够。这会见到宋三成来,不禁再次感叹:“今年这苗子,长得都又壮又肥啊!一定能有个好收成!”

    他信誓旦旦又志得意满,仿佛收拾的是自家田地似的,显得格外有活力。

    “李叔,”宋三成也打了声招呼:“檀檀叫我问一下,你家的米面油盐什么的都还有没有?没有的话她抽空给你送。”

    当初说好了的,李老头负责稻田,她负责米面粮油,还有年底的二十斤肉。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