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6章

    “你看,这边泛白色的,这是蜜蜂的孩子,他们的幼虫正在里头孵化。”

    “所以他们留了很多很多的蜜给孩子吃,这些姐姐不动,我们来割剩下没有蜂蛹的半边。”

    “你刚刚不是问为什么割蜂蜜吗?因为我们要先拿刀,把最上面一层白色的蜂蜡给削下来……”

    “刀一定要尽量放平,不可以用力,轻轻的,一点点的……”

    宋檀下手,动作其实又快又稳,但为了乔乔,仍是缓慢的进行。

    等到整片割完后,蜂蜜没了蜂蜡的保护,已经缓缓的开始往外流了。

    她再将巢脾翻了个面:“来,剩下半边乔乔试试。”

    乔乔接过刀,踌躇不敢上前:“我怕割错了,割到他们的孩子。”

    这个问题就很无解。

    哪怕再熟练的蜂农,有时候手快,难免也会削到蜂蛹。

    宋檀放弃了一贯哄孩子的方式,而是认认真真的说道:“可是你不动手,取不到蜜,这些蜜蜂没有经济价值,就等于白养。”

    “时间久了,没有人照管他们,冬天那么冷,一场大雪他们可能就要冻死了。”

    “如果乔乔这时候勇敢一点,细心一点,慢慢来。一开始可能会出错会伤心,等后来熟练了,就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这段话又多又复杂,但整体意思乔乔竟也听懂了。

    他站在那里,踌躇半天后,终于握紧了刀。

    宋檀也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慢慢的,一点一点的,注意,不要割到手了。”

    “看,小蜜蜂都在旁边等着呢,等我们做完后,他们就又可以回到家中了。”

    她指点着乔乔将刀尽可能的放平,一点一点向前——

    “呀!”

    乔乔突然叫了一声。

    宋檀再一看,只见他的刀锋往前一错,便直接将上头三个蜂蛹幼虫铲了出来,白花花的幼虫一刀两断,显然死掉了。

    他站在那里,拿着刀,宋檀分明都看到泪花在眼睛里打转了,但这一回,对方硬是没有哭出来。

    只是吸了吸鼻子,小心的把幼虫挑出来,又接着干下去了。

    宋檀也松了一口气。

    她知道自己肯定活得比乔乔更久,可爸妈并不清楚。

    而且他们也并不想将这份责任压到女儿身上,如果乔乔以后能够通过养蜂来养活自己,那么他们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就这么小小一张巢脾的其中一面,乔乔足足花了二十分钟才削干净蜂蜡。

    而后,宋檀将这张巢脾放进了一旁的摇蜜桶。

    摇蜜桶在中间处有两块夹板,将巢脾像放文件一样塞进去,左右两边各一个,而后就可以转动摇把,将里头流动的蜂蜜快速摇下来。

    作用类似于洗衣机甩干。

    一箱五个巢脾,这里足足五箱。

    乔乔越做越熟练,从最开始的单面就要做半个小时,到后来十分钟就能结束,今天下午的进步不可谓不大了。

    不过,等他练熟了,天也快要黑了。

    两人把蜂箱重新整理好,乔乔端着盆子,宋檀抱着沉甸甸的蜂蜜桶,又从山上下来了。

    天黑看不见茶叶,再加上今晚还要挑茶叶,乌兰已经快做好饭了。

    这会儿见她抱着个桶回来,步履轻松,表情惬意,还笑道:“我就说哪有这么快出蜂蜜的,花粉到手它不得酿几天吗?”

    谁知扭头过去一瞧,嘿!这圆柱形的桶里竟然还不少呢。

    乌兰“哎哟”一声,不由埋怨女儿:“有这么多蜂蜜怎么不说一声呢?咱家准备的那么些罐子还没洗呢。”

    这会儿匆匆忙忙又架锅烧水,赶紧把提前备好的玻璃罐子都一股脑的放进去煮。

    乔乔小心的把蜂蜜桶用纱网盖好,而后挺起胸膛,大声的说:“今天的蜂蜜是乔乔摇下来的!”

    “啊呀!”乌兰不走心的夸赞:“乔乔真棒!”

    她还以为是乔乔就负责转摇把呢。

    若是平时,乔乔肯定觉察不出来她的敷衍,但今天他真的好努力好努力啊,弯腰干了几个小时了。

    如今腰痛,手也痛。

    这会儿委屈道:“妈妈,都是我做的。”乌兰愣了一下。

    宋檀赶忙解释:“是呢。从拿巢脾到割蜂蜡,最后摇蜜,全都是乔乔做的,我就负责搭把手。”

    “真的假的?”乌兰也震撼了。

    真的啊,乔乔自己就会做,那有什么做不了的?”

    她理所当然的说道。

    六岁的小孩子已经懂很多事了,更何况乔乔这么多年,已经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力量。

    只是缺人这么细致耐心的教罢了。

    毕竟家里活那么多,爸妈也不可能天天围着他转。

    只见乌兰的眼圈瞬间红了,然后再去看着那蜂蜜桶,满心满眼都是骄傲:

    “好!好!乔乔真厉害!真厉害!”

    一边儿又赶紧大声喊道:“老宋!老宋快来瞧,你儿子割蜂蜜回来了!”

    一边儿又美滋滋的笑起来:“待会儿装瓶了之后,第一瓶留给妈泡水喝,也让我尝尝我们乔乔的本事。”

    乔乔得意极了:“好的!留给妈妈!剩下的给姐姐卖钱养蜜蜂。”

    宋三成已经从屋子里一溜小跑出来,这会儿又问了一遍流程,看着乔乔手舞足蹈的比划,一把年纪了,仍是鼻头发酸。

    再看看宋檀,他满足道:“好,好,你们姐弟俩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宋檀真怕他们哭出来。

    但,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她真怕这两人哭出来,此刻赶紧提醒一句:“妈,你的瓶子都煮好了吗?”

    ------题外话------

    一上午忙忙碌碌没停歇。六点就起床了。

    现在已经开始困了……先睡会,醒来再更新。

    今天依旧会努力!写多少是多少吧。

    7017k

    91.村支书到访

    乌兰动作麻利,且无师自通时间管理大法。

    在饭前将所有瓶子煮好消毒,保留余火,用篦子慢慢烘着。

    一顿饭结束,瓶子干干燥燥,晶莹剔透的。

    这是宋檀之前卖菜时顺带买回来的六角玻璃瓶,也不贵,批发下来是两块一个,一个五百毫升,装蜂蜜大差不差的一斤是够的。

    大约乔乔这一份劳动成果格外喜人,一家四口齐上阵,宋三成抬着桶,乌兰在下边儿架着滤网,滤网下边则还有一层滤网。

    宋檀就负责拿干净的筷子拨弄拨弄,叫蜂蜜尽快过滤下去。

    而乔乔则蹲在最下头,负责给蜂蜜装瓶。

    家庭作坊流水线,显然初具规模。

    就在这时,大门外突然响起一道声音:“宋檀在吗?”

    这声音辨识度很高,宋檀手中筷子都没停:“在呢,进来吧。”

    果然,走进来的正是他们年轻的村支书——祝祝君进了院子就惊喜起来:“隔得老远就闻到这蜂蜜味道了,真香啊!”

    “乌婶,你家蜂蜜卖吗?匀我两瓶呗。”

    乌兰下意识看向宋檀。

    按他们本村的蜂蜜价格,一斤是五十到一百。可如今在檀檀手里,那哪说的准呢?

    只见宋檀头也不抬:“不卖,有人定了。”

    祝君“噗嗤”一声笑了起来:“没事,我存了不少钱,价格贵我也能接受,你先说说看吧。”

    显然是很懂人家拒绝的套路。

    宋檀其实还没想好,这会儿手里的工作并不是很急,便抽出筷子来,找了个水杯往里头涮一涮,而后尝了尝。

    然后又尝了尝。

    “这个卖的便宜,一千一斤吧。”

    祝君当时就捂住了胸口。

    但她显然有两分家底,此刻略一犹豫:“那我特意过来了,给我倒杯蜂蜜水尝尝,不过分吧?”

    “听说咱家茶叶也很好,我能一起尝尝吗?”

    宋檀微一挑眉,在乌兰和宋三城心痛的眼光中爽快答应:“行啊。”

    人家也不见外,在院子里找了个靠背椅就坐下了。

    乌兰刚好手头的纱网也能架住腾开,这会儿赶紧匆匆忙进屋找杯子去了:

    “我给你倒,我给你倒。”

    蜂蜜水得用温水兑,茶瓶里的水是晚上采茶回来烧的,这会儿还有点太烫了,先晾一会儿。

    倒是茶水泡着正好。

    院子宽阔,清风徐徐,使得这茶香悠悠散去,虽不如封闭室内那么振奋精神,可偏偏是这种清爽至极的感觉,叫祝君眼睛一亮——

    “茶叶怎么卖的?也给我整两斤。”

    乌兰当时就顿住了,心想怪道女儿这么爽快呢?一准是知道村支书有钱!

    别说这小年轻还有两分家底啊!

    至于说是不是通过别的渠道弄来的钱,那乌兰不相信。

    因为他们村儿真的太穷了,上一任支书……唉,那简直不能讲。

    这小姑娘别看年轻,来了跑东跑西的,其实办成了好几件实事,大家心里挺喜欢她的。

    客户要求嘛,宋檀自然不会放着钱不挣,这会儿点点头:“那行,晚上我妈请了几个婶婶来帮忙挑,你要是着急,夜里给你送过去。不着急的话明天来拿。”

    想了想又问:“不要礼盒吧?”

    修仙之人,看淡身外之物,她也不是不舍得钱,就是觉得没必要浪费。

    祝君想了想:“就简单塑封一下,然后装茶叶盒子里就行。”

    宋檀点点头。

    “至于这蜂蜜呢,刚过滤的,你想要哪瓶?自己挑吧。”

    祝君有点稀奇的看着那些剔透诱人的蜂蜜:“这是紫云英花蜜吗?”

    “你们家蜜蜂够能干的呀,前两天才看到他们在采蜜,今天就摇上了。”

    乔乔抬起头来:“我摇的。”

    “哎哟,真乖。”

    祝君笑眯眯的看着他,又从兜里摸出了几颗巧克力:“乔乔,上次你送我的口香糖挺好吃的,我也给你带了几个巧克力。”

    乔乔好惊喜!

    自从小伙伴们都长大以后,他好久都没有收到过这种礼物啦!

    这会儿要不是接蜜的大任还在身,恐怕屁颠屁颠就要跑过来了。

    宋檀瞧着祝君这行事风格:这人间社交王者,走到哪吃不开呀?

    她就问道:“过来是有什么事吗?”

    总不至于是闲着溜达吧。

    祝君沉吟一会儿:

    “还真有。宋檀,你知道咱们国家现在在大力推行振兴乡村计划吧?”

    宋檀点了点头:“听说过,不过没有了解。”

    她这说的是真的,毕竟满打满算也才折腾一个月呢,自家的地都没折腾明白,根本来不及去了解那些具体的政策。

    祝君又笑了起来:“了解过就行,我知道你看的肯定是大文件,没去看清楚。”

    “我今晚来呢,就是特意给你讲讲。”

    “这个乡村振兴计划呀,对你们家是大有好处的。”

    “一来呢,如果你要开网店的话,可以在咱们村部申请一下,做一个家庭农场。”

    “这样就可以在网上一键申办免税,增值税、土地使用税还有契税都不用交了。”

    “还有咱们农业用电,也会补贴百分之六十。”

    “二来呢,国家鼓励当地农民或返乡青年创业,你们这又占了一处。”

    “再来,银行贷款也会对你们大开绿灯的。”

    这话一说,便见乌兰和宋三成齐齐摇头:“不行不行,贷款不行!咱就这样吧,挺好的。”

    村里人对贷款这事避之不及,祝君也明白,这会儿也没强求,只是顺势转了个话题:

    “那您家的地今年还够用吗?”

    那咋不够用啊?这么多呢。

    乌兰不太明白,但宋檀却是若有所思。

    她回家的初衷其实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但就目前来说,主食和蔬菜以及肉类饮品,未来是满足了部分。

    可水果……那还是一点影子都没有。

    原因很简单,山不够多。

    他们家山林其实挺紧凑的,茶园后山板栗林几乎就是全部了。

    但后山是不打算大动的。

    因为山上的树长得都好,年年冬天家里烤火也都少不得柴禾,如非必要,宋檀不想去动这些。

    祝君也笑眯眯的附和:“是,咱们云桥村人少,地多山也多。”

    不过这个多在无人种植的时候当然显得多,可一旦动起来了,想要规模化一点,那就捉襟见肘了。

    ------题外话------

    又双叒叕要做核酸,宅星人真的很痛苦……

    7017k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