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章

    一墙之隔的病房里,陆川被身上的疼痛唤醒,此刻艰难的睁开眼睛。

    他头发已经被剃光了,整个脸颊从左侧颧骨到额头,全部都贴着医用敷料

    左侧脖颈也被贴的严严实实,敷料一直蔓延至肩膀,后背,甚至前胸也有些许延伸。

    最后被病号服牢牢遮挡。

    他伸手拿过手机,+。

    而在作家后台,上一个请假断更的消息下,2万+的评论,全是读者在嗷嗷待哺求更新。

    陆川沉默一瞬,最终还是退出来了。

    而打开微信,新的消息弹出来。

    “陆川,你是我周家唯一的男丁,你成年后偷偷改姓,我可以原谅你,只要你再改回来就好。但是你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拿你的身体去任性。”

    “我听你妈说你不愿意植皮?”

    “这不可能!你必须恢复好!你长的好,你张伯伯的女儿很喜欢你。他家里只有一个独女,资产千万,你不能错失这个机会!”

    “更何况,我几百万的资产如果没有男丁继承,你是要所有人都笑话我吗?”

    “我可是你亲生父亲!就算我跟你妈离婚了,那也是!”

    “我告诉你,你必须接受手术!你张伯伯的女儿对你情深义重,至今还没有男朋友,一看就是在等你恢复!你不要辜负她,更不能辜负我!”

    “等你做完手术,尽快回宁省。”

    陆川嗤笑一声,脸部包裹的皮肤被拉扯着,刺痛感像极了他如今的处境。

    他也翻找一遍通讯录,发出消息:

    “你好,帝都和谐中介的赵先生是吗?我妈之前看中的那套房子,我打算买了,写我妈名下。”

    “麻烦你来仁爱医院收个定金,顺带带我妈再去看看,就说我安排的。”

    27.还得是你

    “爸,送围网的人什么时候来?”

    “待会就来了。”

    宋檀打量着山坡上一棵棵张牙舞爪正在萌芽的板栗树,打算将这片林子全部围起来,然后在林中种植黑木耳和银耳。

    至于这片板栗林,她心知这么多年,家里都没有打理过它们了,以至于每年成熟产量全靠天意。

    板栗这玩意儿,要嫁接要修剪要施肥,打理起来也不容易。

    他们云桥村太过偏僻,板栗也不是什么名品,收购价格每年也就一两块的样子,倒是比宋檀童年记忆里的八毛贵出不少。

    但问题是,村里能挣这个钱的年轻人,如今都已经离开家乡去城市了。

    年纪大的,比如宋三成他们,如今是干不了这么重的农活了。

    岁月催人老啊!

    而在山坡正中央,还有一棵足有三层楼那么高的野生板栗树,参天蔽日,正好长在斜坡的正中央。

    这是一棵野生老树,家里从没打理过,板栗球不比乒乓球大多少,剥出来的板栗就跟大拇指头那么大,但吃起来却是喷香。

    当初是爷爷宋有德特意留下来的。

    宋檀抬头看了看它,不知为何口水泛滥。想起来冬天围着火炉,听着板栗“砰”的一声炸起的时光……

    焦香浓郁,绵软香甜。

    她毫不犹豫聚出黄豆大小的灵气,一点点慢慢拍了拍树干,感受着树根在地底尽情的舒展,这才恋恋不舍的收回目光来——

    “好好长!过年靠你了!”

    宋三成已经在前边喊她了:“你来看看,在这里打桩围网,能行不?”

    他们这里围铁丝网就太贵了,还是普通的绳网。大多数时候,也只是给那些习惯顺手牵羊的人一点提示——

    有主的,不要动。

    所谓防君子不防小人,农村的大部分设施,基本都是如此。

    宋檀在心里估算了一下,这才点头:“行,就这里吧。”

    宋三成看她那郑重其事的架势,不由笑起来:“你看你,整的似模似样的——就跟你真会似的。”

    宋檀也哄她爸:“那万一你女儿真有天赋呢是吧?还得是我爸爸,愿意听我的,给我发挥才华的空间啊!”

    宋三成果然被哄的晕头转向:“那是,你小时候,我天天让你骑脖子上——”

    说完这些,宋三成看看左右没人,偷偷道:“檀檀啊,你看你这段时间也不少挣吧?”

    如今已经是三月中旬了,宋檀前后卖了六次野菜——确实没少挣,都一万五了,半辆车都回来了。

    宋檀笑眯眯的看着她爸:“确实手头有点钱了,爸你想干啥呀?”

    宋三成大喜,扭扭捏捏的:“那什么——你不是爱吃鱼吗?爸打算趁下雨天没活的时候去钓鱼,咱村里你那个吴叔你记得不?他新买了个鱼竿,五百多呢!”

    “你看,要不……你也给我买一个?你妈要问,你就说80就行。”

    唉,他如今也没别的爱好,就是想钓鱼啊!

    宋檀心里一阵发酸——家里这么省吃俭用,还不是为了他们姐弟俩?

    但是说到鱼竿……

    宋檀也跟他爸商量:“爸,你要是能戒烟,一年能省一两千块,到时候我再给你凑2000,咱们买个4000的杆儿!”

    宋三成:……

    他沉默片刻:“你不懂,那真正会钓鱼的,根本不看鱼竿。几千块钱的鱼竿用不着,现在这个我感觉也挺顺手的。”

    得,这是鱼竿和烟草,烟草更胜一筹啊!

    这一时半会儿的叫她爸戒烟,看来也不大现实。

    宋檀想了想,干脆把手机拿出来:“不过爸你这段时间辛苦了,不就是个鱼竿吗?几把野菜的事儿!要个什么样的吧,你先挑吧!”

    远处汽车声响由远至近——送围网的人到了。

    ……

    回到家中,乌兰还在宋有德那边点菌种——原本早该安排好了的,结果由于前段时间砍的树湿度太高了,只好又将那些树干晾晒了几天,这才打孔。

    如今才刚正式点种呢。

    宋三成也面带笑意:“来的都是你爷爷奶奶辈儿的,每天陪你爷爷奶奶唠个嗑,他们精神头都好很多。”

    “咱村里的上年纪人都来了,就有两个我没请——那两个一般人也招架不住。”

    宋檀知道是哪两个。

    一个是他们村鼎鼎有名的不讲理,亲生儿女都没办法的那种。

    一个是为了偷个南瓜就敢给人家家里牲畜投毒(未遂)的猛人……

    就是说,像这种人,哪里都有,只能是避而远之了。

    宋三成想起来也是无语,这会儿干脆又说起另一件事:

    “不过檀檀啊,咱们一开始没提钱的事——他们毕竟年纪大了,你要说给钱,回头有个头疼脑热或者走路上摔了,家里人说这是雇佣要赔钱,咱们说不清的。”

    别看都是村里人,村里不讲理的也不在少数。

    还是这样好,王丽芬在村里吆喝一声,谁愿意来就来,管吃管喝的还有人聊天作伴,对于寂寞孤独的老人们来说,已经足够让人开心了。

    更别提宋三成还说了,事干完了一人提两刀肉过去,大家就越发卖力了。

    不过宋三成心细,这会儿又跟宋檀商量:

    “不过我想着,到时候咱家种那么多东西,檀檀你又不让打药,这不就是那什么绿色有机?到时候价格肯定贵吧?”

    那必须的。

    宋檀现在野菜二十块钱一斤不动摇,为的就是打造这个价格优势。

    宋三成常年在村里,心里想的却越发周全:

    “我想着,如果这东西就咱家有,回头人家顺手摘一点,咱们也不能说是不是?”

    老家就是这样,有利有弊。

    “就算不摘,万一村里人要来买。贵了,人家说咱们不近人情。便宜了,也不合适——不然这样,等事情干完了,一人送一棵黑木耳棒,一棵银耳棒。”

    “檀檀,你觉得咋样?”

    宋檀还真没想到这点——修真者种田都有阵盘或者结界,谁也不会考虑别人家拿啊!

    如今她连连点头,对着宋三成竖起大拇指:

    “爸,还得是你!”

    宋三成得意的笑了起来:“那是!你爸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呢!”

    28.找点稻草

    “还是皮卡好啊!”

    宋三成把点好菌种的树干放到皮卡车斗里,终于承认宋檀的眼光了。

    这一根树干差不多一米二左右,面包车能塞下去几根啊?还得是皮卡!能装还方便。

    乔乔则期待的看着满车斗的树干,又看看爷爷家光秃秃的院子,白净的脸蛋上满是汗水:

    “搬完了吗?乔乔可以休息了吗?好累哦!”

    “累啥累!”

    宋三成不赞同的看着他:“力气是奴才,使完再回来!你爸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割稻子插秧一整天都不带抬头的!”

    乌兰心疼儿子,瞪他一眼:“你那是从小苦过来的,我儿子可没受过这苦。”

    转头又看着眼泪汪汪的乔乔:

    “乖,别理你爸。你看你姐,要是没乔乔帮忙,她得多辛苦啊,咱们乔乔一顿吃三大碗,可不能浪费了,得化成力气使出去,这样身体才好!”

    “你看你,你以前没吃那么多,妈也不叫你干这么多活儿是不是?”

    乔乔张了张嘴,最后想不出来反驳的话,又不舍得一顿只吃两碗,只好委委屈屈的上了副驾驶——

    他现在已经会自己坐车,自己系安全带了。

    “姐姐,我的工作做完了吗?”

    宋檀摸摸他的头——一手的汗水。

    于是也哄道:“乖宝,等下到山上,再把这些树干摆好就行。乔乔还能不能干啊?”

    种了菌种的树干这两天陆续被家里人拉到山上,一根根竖着交叉着,倒v字架起来。这个活不重,就是树干多,来来回回的,累也是累的。

    但宋檀如今力气大,一米二长,15厘米直径的树干,她一次能抱七八根,健步如飞的,以至于乔乔到最后只负责把他们架起来了。

    他傻乎乎的,以前乌兰怕不小心受伤,基本没让他干过什么。

    宋檀回来后,因为白天常吃野菜,夜晚修炼的缘故,一家人每天吃得好睡得香,一顿干饭三大碗,这么好的壮劳力再不用用,乌兰都觉得亏得慌!

    这不,才慢慢试探着加担子呢。

    乔乔于是一挺胸膛:“乔乔能!乔乔比爸爸厉害!”

    刚上后座的宋三成和乌兰瞅他一眼,心说你个傻小子,你还没你姐干的多呢!

    净吹牛!

    一行人折腾到中午,才终于把这些树干架好。

    如今三月下旬,草长莺飞,林间的板栗树还没有舒展开叶子,太阳洒落下来暖融融的。

    晒得刚架好的树干也格外有美感。

    但宋三成却有发愁了——

    “这不行,刚点的菌种不能这样晒。”

    “檀檀,这些菌种上面得盖上稻草保温,不然早晚温差大,水分散的太快,木耳长不出来。”

    “还得去买一块遮阳网盖在稻草上,通风保湿……”

    说着说着,他不禁有点发愁:“你之前咨询的那个专家,有没有说什么别的注意事项?咱们头一回就搞这么大规模的,我这心里有点慌。”

    他们家也就是十几年前种过一部分,那会儿树干一开始放屋里就行了。

    但这满山坡的树干,算下来一根成本都得二十了,就算树干自家的不要钱,那连收拾山坡到拉网子,前后也有万把块钱砸进去了。

    如今宋三成越想越没底。

    还是乌兰脑子转的快,她琢磨一会儿:“檀檀,你回来也半个多月了,要不咱们下午去你姥姥家?”

    “咱们村没人种稻了,但是你姥那片儿还有种稻种麦的,咱们去拉点干草回来,把这些菌种给盖上。”

    “还有,现在天暖和了,小猪也该抱回来了,猪圈也得多备点稻草。”

    晚上睡觉可以保暖,等脏了直接扔到粪池去,还能发酵。猪圈能保持清爽干净,稻草功不可没。

    别的野草也不是不行,但如今,这成堆成堆的干草也不好找啊。

    行啊。

    宋檀这段时间本来就打算去看看姥姥的,这会儿看了看时间:“妈,咱们先回去简单吃点,然后我跟乔乔去多弄点野菜带过去,也叫姥姥他们尝尝。”

    “带野菜啊?”

    别看是亲生的,乌兰一想二十块钱一斤就忍不住心痛。不过心痛归心痛,她还是指点道:“你姥姥姥爷年纪大了,爱吃软和的,你多弄点荠菜,咱们再去一趟镇上割点肉,我下午给他们包饺子去。”

    “其他的吃个新鲜,不用带那么多,给你舅舅分点就行。”

    想到兄弟就忍不住想起姐妹:“你大姨去市区带孙子去了,下次你卖完菜,直接给她留点送过去。”

    一番话把家里人安排的明明白白,宋三成想了想,也犹豫道:“那……檀檀她姑她大伯呢?”

    乌兰白他一眼:“那我还能说不给啊!”

    越想越心痛,这随便送一下,几千块钱没了。

    只好又眼巴巴看着女儿:“我看这村里其他地方野菜也都起来了,不然下午我去挖一点尝尝看?要是今年味道都这么好,那咱们春天就不愁了。”

    还种啥地呀,光野菜都能回本儿了。

    宋檀无语。

    她才修炼几天呀?

    灵气都是有数的。

    抠门老农那是不属于自家的地,一点也没多给!

    她妈想尝尝就尝尝吧,反正种地这个事情本来就很玄学,随便她尝。

    不过……

    “妈你去看看也好,这野菜咱们天天摘,如今都没多少了。明天起就不卖野菜了,早起咱们把野菜收拾了,我中午直接开车去市区。”

    也放野菜一条生路。

    再加上地里的紫云英叶子正嫩,马上就要打花苞了,稍微控制一下灵气,延长生长期,这个时候采摘是最好吃的。

    不论是凉拌还是炒菜都很清甜,而且那么几大块田地,刚好又能卖上一段时间了。

    还有她的视频,之前收集了很多素材。不过不够震撼也不够剪一期的,再攒攒就差不多了。

    唉,如果本地能爆火,她也不至于为网上的流量这么操心——这都得怪那些阿姨们。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