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章

    简直是失心疯了!

    于是顷刻间,全家人都起床了——乔乔煮姜汤,宋三成烧炉子,乌兰赶紧再用炉子炖水,务必不能叫她受寒了!

    最后临上街时,仙女宋檀裹着颇有年龄的军大衣,再戴上奶奶辈的毛线帽,这才被允许坐到了摩托车后座上。

    冬天摩托车难启动,宋三成在前头踩打火杆踩的轰轰的,她在背后盘算今天要做什么——

    首先,去镇上派出所办身份证。

    谢天谢地,因为如今都手机支付的缘故,她出车祸时没有随身带卡,这才省下许多麻烦。

    然后是买个新手机。

    这两样最重要的办成了,接下来就是买些农具,肥料,还有最重要的——种子。

    至于买什么种子,宋檀心里已经有想法了。

    此刻她坐在摩托车上,看着刚刚翻过的绵延大山,再看看天边初升的一轮红日,只觉得生出了满腔豪情:

    “爸!要不了多久,我会让咱们村子变得更漂亮!咱们的日子会更好!”

    宋三成在前头骑着车,也大声道:“檀檀啊,你那六万块钱,可悠着点花吧!”

    7.我是个大户!

    小镇的派出所不用排队,宋檀补办身份证只花了十分钟就出来了。这会儿高效率的挑了台三千块钱的国产机,此刻琢磨着兜里那点钱,也是满心惆怅。

    就六万块钱(准确来说,六万两千多,加上乌兰补贴的两千块钱,六万四),宋檀昨晚上也是打算好一番规划的。

    怎么规划呢?

    买手机买农具买种子还有肥料……

    剩下的能留着吗?不能,得请人挖山挖地挖她想种的一切地方……

    这点钱,人工都撑不了多久。

    “爸,我妈说田和山都给我折腾,就菜地不动——那有没有机器能翻地啊?”

    买不起可以租啊!

    宋三成还有点放不开:“檀檀,你真要种地啊?一块两块的体验一下就行了,你摊子铺那么大,村里人知道了,不得说你张狂啊?”

    宋檀自己倒是十分想得开,但是宋三成和乌兰一辈子在这里,让他们完全不在意流言蜚语,那也不可能。

    因此她劝道:“爸,我就是只种一块地,人家该说也说的。既然这样,还不如轰轰烈烈一些。”

    宋三成嘴笨,不知道说啥,只好又叹口气:“我跟你妈昨晚上商量了,二十万我跟乔乔的养老钱不能动,就只能给你六万了。”

    “檀檀啊,挣钱不容易,你别糟蹋了。”

    宋檀眼眶一下子热了。

    她知道她爸没说谎,农村家庭,供一个大学生,还有一个傻儿子,就连打工都是两口子轮流去的,能攒多少钱?

    这真是全部家当了。

    宋三成不知道女儿的心思,此刻还在发愁:

    “既然要做,那你就得想想,你凭啥能挣钱?不然村里种地的那么多,哪个不比你强?”

    “你要没把握,那就再想想。”

    宋檀也沉默了。

    在修真界,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只要境界足够,没人会在乎这个。就像她水木灵法,为了寻求突破去引月峰种灵植百年一样。

    多的是这样的。

    但是如今是普通人的世界,六万块她能挥霍一空,但爸妈的血汗钱,她怎么敢叫他们这样忧心?

    可修真的事要怎么说?

    宋檀沉吟片刻:“爸,其实不瞒你说,我想回来很久了。咱们村靠近水源地,又是山路十八弯,这些年没被污染,是特别好的地方。”

    这倒是真的,但荒山野岭,山也不够雄奇险峻,林地田地多是随便种些东西,然后大半荒在那里……

    就是想要开发,也实在无从下手。

    这么多年,还真没什么污染。

    不然宋檀昨夜也不至于一下子就引气入体成功了。

    “有啥好的?”宋三成不以为意:“这样的村,周围都是。”

    宋檀却低声道:“爸,我之所以敢回来种地,是因为有位专家来这里检测过,说是水土质量非常高,种农作物,品质也会比别的地方都好吃一些。”

    “人家是专业的,而且说谎有什么好处呢?所以我这回感觉工作熬不住,就想回来试试。”

    “爸,万一干成了,我以后就能一直留在村子里陪你们了。”

    最后一句话打动了宋三成。

    养儿养女,他难道不想一家人在一起吗?可孩子初中就去镇上住校,高中大学工作……满打满算,他们当爹妈的陪着孩子的时间少之又少。

    如今女儿这么一说,宋三成也忍不住相信了——是啊,人家专门来检测的,万一呢?

    于是他自我攻略一番,也跟着附和起来:“是,咱们这里种的菜,就比你们那超市里卖的有菜味儿!”

    父女俩雄赳赳气昂昂的去看农具了。

    “对了爸,咱们这翻地的农机都多少钱啊?”

    宋三成想了想:“好像是五千块钱能拿到吧……”

    宋檀当即决定:“我买一台!”

    “买啥买!”宋三成瞪她:“这东西用两回就得修修,再说了咱家从竹林到水塘那里,一共七八块大田,你修的过来你还能一口气干完吗?”

    他们这里的田,都是梯田结构,只适合这小型农机。但小的价格便宜,就是容易出毛病。

    这一点,宋三成可比只会用法术的宋檀有经验。

    于是宋檀跟着宋三成,只见他走进一家卖农机的店,三言两语,敲定了500块钱一天的耕地价格。

    “真贵啊……”

    宋三成出了店门还在念叨。

    现在种田的不多,但也有,如今正是准备春耕的时候,属于小旺季了。

    再加上他们不仅租机器,还要人干活,田地里也是多年没管的半荒状态,这个价格要出来,叫宋三成直咋舌。

    不过他显然是个乐天派,此刻又开心起来:“有机器省事,他家是贵点,但是翻地比别家翻的深,也挺好。”

    实际上镇上就这一家卖农机搞出租的,再远那得去隔壁镇了。

    宋檀看着她爸,只觉得他哪哪儿都可爱。

    “对了檀檀,你打算先种什么?要是种稻子的话,得把最上头那个池塘清理一下,这么多年没人管,全是菱角了。”

    他们这里人爱吃,原先稻子麦子都种,不过总体来说,还是种稻谷多一些。

    当然了,现在没人种啦!

    宋檀看着他爸,总觉得自己像个低调的首富孩子:“那池塘也是咱们家的?”

    池塘的塘边有垂柳,有野草野菜,水质清澈干净。

    在宋檀的记忆中,里头的菱角虽然个头小,只有板栗那么大,但那种剥开后的清甜鲜嫩,跟外头菜市场卖的截然不同,她这么多年都没再吃到过!

    “那不然呢!”宋三成却是说的理所当然:“原来家里种稻子,那要是用别人池塘人家不给放水,稻子还怎么种?”

    “别说那个,竹林这一片,包括门口那个池塘,都是咱家的。”

    “你爸我最小,分的时候你大伯分别的山了,就咱家在附近。”

    “只有老远那山坡那里的池塘,才是原先大队挖的。”

    宋三成啧啧叹息,显然是开始发愁钱了。

    宋檀震撼的不敢说话。

    她还打算回来承包山头田地什么的,可这么一看,还承包什么啊?

    她,大户本户!

    此刻的宋檀意气风发,于是一指前方的种子店:

    “爸,先买个几十斤的紫云英吧!”

    ……

    ……

    [紫云英春秋都可以种,根瘤菌能肥田,是上好的肥料。而且营养挺丰富的,味道也不错,开花是淡紫色……而且生长周期短,一两个月就能长出来了,人能吃,猪牛羊也能吃!]

    [补充:看到评论区很多小伙伴问,我来讲一下,一些小型农机论单价不贵,但是用起来需要熟练人工操作,也需要油耗,而且经常要修理也是真的。这里檀檀爸谈的是500全包一整天,人工油耗修理等。在前期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租是能够节省人力和钱财的。]

    8.紫云英

    宋三成皱了皱眉头:“你这是打算几十亩地都种稻子啊?”

    不然不至于要那么多紫云英来增肥,几十斤?紫云英一亩地才用五六斤种子。

    如今二月底,羽绒服大棉袄还都在身上,等过了三月,那温度上的快,只要没有倒春寒,昼夜温差没那么大了,大部分农作物都能种了。

    如果种紫云英,最起码四月底五月才能再次翻地种别的……倒也行,不耽误种别的。

    按照宋三成的种地经验,农村五月才是最适合种植的,每年三四月都有倒春寒,昼夜温差大,种子发芽也要被冻死,不合适。

    只是他想着一开始就花那么多钱耽误时间,心里不得劲儿。

    宋檀昨晚上却是想了很久,此刻不慌不忙:“最下边两块田种稻子,咱们家自己吃。”

    那两块地加起来三四亩,如今稻谷产量也高,足够家里人吃,还能送些给亲朋好友。

    再多宋檀就不考虑了,种稻子辛苦,不多种了。

    稻田养鱼也可以试试。

    “其他几块田先种紫云英肥一肥,等暖和了我种菜。”

    宋三成这下不反对了:“种菜好,种菜好卖,到时候骑三轮到街上去就能卖。”成本低,收获快,而且比种稻谷轻松。

    宋檀笑起来:“是啊,我也这么打算的。”才怪。镇上才几个人?

    要去也是去市里啊。

    其实宋檀昨晚上回想自己的工作,有了点别的想法——如今人们爱看田园视频,解压平静,但是农村那么多,怎么才能迅速抓住眼球呢?

    要么美,要么独特。

    她家乡这云桥村,那还真就平平无奇了。

    这么一来,就要把功夫放在“美”上。

    紫云英生长周期短,又皮实好种,开花也足够美,到时候她拍个视频,第一炮就要靠绵延的紫云英花田吸引流量。

    不然种地种菜那么多,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精品?

    ……

    二月底,农资店没几个人,宋檀张口要70斤紫云英种子,老板也挺稀罕:

    “你种多大地啊?这原种子一亩地五斤就够了,这药种子得十斤。价格都一样,10块钱一斤。”

    原种子就是原生种子,没做过处理的。

    药种子则是在种子外头包了防虫防病的药,抗性好。

    宋檀心想我也不能白种灵植百十年啊,驱虫手段还是有的,于是果断做出选择:

    “要原种子!”

    除了紫云英,别的种子也要买齐了,比如蔬菜种子,从生长周期最短的小白菜,再到需要育秧的辣椒茄子黄瓜……都要买好。

    本地卖的种子或许不如网上齐全,但是对于新手来说,适应性最好。所以宋檀买到最后,一千多块钱花出去,宋三成心头都抽抽了。

    宋檀还在问!

    “有稻种吗?要口感好的。”

    老板看了看:“有,这个长粒香,口感好的不得了,十块钱一斤都买不来。就是产量低,亩产也就千八百斤。”

    宋檀不由感叹——科技就是生产力啊!

    放在修真界,那些没有杂交优化的灵谷,她费尽灵气,也不过亩产五六百斤罢了。

    “怎么卖的?”

    老板也不含糊:“这个种子贵,一斤80,一亩地得两斤。”

    四亩地八斤种子,贵能贵到哪里去?想到香喷喷没杂质的米饭,宋檀口水都要出来了:

    “要!”

    ……

    买种子两千块钱就花出去了,宋三成抽了口烟,语重心长:

    “檀檀啊,东西慢慢买不着急,回头耕地也贵,你得准备不少钱。”

    那耕地机得额外加不同深度的犁耙,如果买的话这些是要另外配的。他们是租,倒是没有这个烦恼。

    但是他们的田地多年没耕过,荒草杂树得请人收拾,一个人一天150少不了的。七块田,一天干完得十来个人,又是2000块钱没了。

    不请人的话,耽误时间,影响他们种地。

    然后得在田里烧一场火,才能耕地。翻晒两天后,才能种。

    别看是机器作业,他们这里的田地,一天也顶多深耕五亩地,十五亩,就得三天,1500块钱。

    后续还有肥料农药……宋三成一想到这花的钱,就感觉女儿花钱太大了!

    “你种那么多菜,育秧是不是还得搭大棚?不是说还要请人挖山吗?山上打算咋弄?”

    这么一算,宋檀也有点麻了。

    还没开工,万把块钱就计划没了。

    宋檀当机立断:“爸,山上先不挖了,我打算在山上种黑木耳和银耳,就用咱们山上的麻栎树种菌种,就不用收拾了。”

    他们本地很多麻栎树,也叫麻栗树,这种木头结实,烧火也耐烧,如今宋檀家里烤火烧的就是这种。

    当然,也是种黑木耳银耳的好材料。

    只不过现在都用菌种包直接种,这方法好多年没出现了。连带着,树种的菌类价格都涨了。

    宋檀恍惚记得,小时候家里就是这么种过黑木耳和银耳的。

    结果家家户户种了,说好的收购商却不来了,最后只能晒干了存家里,吃了好几年。

    宋三成人都麻了。

    ——种黑木耳和银耳?

    那不得砍树处理树干啊?粗细合适的树干砍下来,得在上头挨个打孔,再填塞菌种……

    因为占地方,产量低,已经慢慢被菌种包淘汰了。可檀檀说的也有道理,现在就图个纯天然无污染,搞菌种包看起来,别管有没有污染,反正就是比树种的少了些味道。

    宋三成叹了口气。

    可转念一想——算了,反正种的麻栎树多,几个山头挤挤巴巴的,砍一些也好。

    总比外头花钱好的多。

    花吧花吧,钱花干净了就眼不见为净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