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55章

    [东汉建安六年孙策:然后在结尾夸自己?]

    各朝绝大多数人在光幕前看完了八十多集的《三国演义》,现在只要是三国相关的内容,他们都能第一时间说出来。

    【……

    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

    [唐太宗李世民:最后的这一句要比前面的都好。]

    [宋太祖赵匡胤:莫名想到了《三国演义》开头的那一段话,“天下之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明洪武帝朱元璋:天下之势,国运长短,看似无常,又暗含规律。]

    [东汉建安六年孙策:算是看明白了,表面上是在说“曹操”,其实还是在说“三国”。]

    [汉昭烈帝刘备:嗯,也就这样吧。]

    [魏武帝曹操:哼、]

    [东汉建安六年刘表:你就庆幸没提你黑历史吧、]

    本来已经有许多人开始质疑后世人的审美了。

    他们心想,哪儿里出了岔子啊?为什么后世喜欢的和他们现在的这么不同。

    但是在最后几句歌词出现后,这种想法又瞬间没有了。

    “后世人的词直白,但最简单直白的词往往也最深刻,最动容。”

    ……

    李然然当然不会去思考“曹操”这首歌千百年前的人听到会有些什么想法。

    她没有想太多,只是默默地听歌看mv

    ,感叹视频画质古老,感叹时间飞逝。

    这首歌距今发行也有十多年了。

    李然然退出去,寻找感兴趣的视频。

    【公乘得守丘刻石】

    【在今河北省博物馆内有一块来自2300年前的石头,上面还对我们进行了问候。

    这是战国时期中山国的一件河光石刻,石头上刻着两行共20个形似大篆的字。

    石刻上的大致意思为:我是给负责给王监管捕鱼的罪臣公乘得,这是我的旧将曼,我们在此看守陵墓,后世的君子们,你们好呀。

    短短的两行字,却让无数人感动。一刻一问间,跨越的是2300年的问候,和跨时空互动,这带给了我们无尽的回味。

    “岁月失预,唯石能言。”

    也让我们对那个神秘的国都,中山国,有了浪漫的想象。

    这块“河光石刻”,成为了敲开那段神秘历史的敲门砖,为我们逐渐揭开了一个被历史淡然忘却的神秘王国……】

    <让人想到了之前在秦兵马俑的身上发现秦朝工匠指纹,莫名觉得好浪漫,而且真的很让人感到震撼,那是20000多年前的指纹欸!>

    <先辈们好!>

    <想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里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其实别说是和几千年前的古人跨时空对话了,我现在去翻几年前自己的朋友圈或者qq空间,都有种恍惚。“啊,原来我当时是这样的啊。”会有这种感觉,真的很神奇。>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最厉害的还是,几千年过去,直到近代才被人给挖掘出来,没有被盗墓贼破坏,也没有在战争时期遭到损坏或者流落海外……[哭]>

    <来自2300年前的漂流瓶啊……好想有个时空胶囊,写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后……>

    <评论区都好有学问……好有才,有点后悔高中没好好学语文了哈哈。[捂脸]>

    <《写给2300年后的一封信》请注意查收。[狗头]>

    <看得我也想给自己搞块石头,在上面刻点“无聊”的东西,让后世人来考古挖掘、[吃瓜]>

    <几千年前有两个人在上面刻石,几千年后有许多人看着这块石头,大家的身影逐渐重叠,莫名的落泪、>

    <跨千年的交汇真的很让人感动啊。>

    第424章

    云梦秦简

    指纹竟然能够留到几千年之后,石刻也在经过数千年的风吹雨打以及朝代嗯啊?然后在变迁中保持着完整。

    种种都不禁让他们想到了光幕此前生物年表的那一个视频。视频里面的内容为所有人展现了一个超乎认知的,神秘的,古老的亿万年前的地球。

    “光幕又提到了兵马俑。”蒙毅倒是觉得后世人好像很喜爱这些用陶冶烧制而成的兵马俑。

    秦始皇嬴政皱了皱眉,其他人还以为陛下是在不高兴后世人挖墓……毕竟兵马俑说来也是陛下的陪葬品。

    “既然他们喜欢的话,不如就照着后世人的样子再制作一批。”

    出乎意料的话,令所有人既感到惊讶的同时又觉得不愧是陛下啊!

    宽宏大量!

    “高铁,飞机、坦克……还有后世的服饰都可以炼制。”

    发现就发现了吧,希望他们喜欢这一份惊喜。

    ……

    “后世的知识水平不错嘛。”

    “随口成章,诗词都是信手拈来。”

    许多大诗人、大词人见光幕上后世评论上都说想要做一块石头,刻点东西,专门让以后的人考古挖掘。

    这句是戏言还是认真,众人都没放在心上,他们也觉得这个做法很有趣。

    “倒是可以尝试。”

    倒是应该写一点什么才好呢?

    模仿中山国那两人的刻法吗?

    又有人提出后世那种掘人坟墓还美其名曰保护文物的行为简直就是可耻!完全的强盗行为、强盗逻辑!

    “就是要给他们添堵!让他们自以为是挖到了很有价值的东西,白高兴一场!”

    李白倒是赋诗一首,但考虑到纸张不易保存,最后也是换成了雕刻。

    杜甫等人也跟着做了几首诗,来到一花树下,挖大坑,放石头,埋土,压实……

    “千年后的人会发现吗?”

    “该不会几年、十几年、几十年、百年的时光就被人发现了吧?”

    其他人闲聊间对刚埋进去的东西抱有不期待。

    “哈哈哈,总之都还是我们的后人嘛,不就是专门写给他们的吗?无论是多久之后,这石头就在这里,等待它的有缘人。”李白颇为豪爽地说着。

    ……

    李然然往下翻找,很快就在下面找到了新的视频。

    “我就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类似的视频。”

    【云梦睡虎地秦简】

    【在今天的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墓出土了两件木牍家书,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家书。

    他来自秦楚对阵的战斗前线,写信的人是黑夫和惊,他们是一对兄弟。

    “惊敢大心问衷,母得毋恙也?家室外内同……”

    “与从军,与黑夫居,皆毋恙也。钱衣、愿母遣钱五、六百……急急急。”

    信中最先是在问候哥哥衷和家里的母亲,问他们是否别来无恙?还请求母亲为他们置办夏季的衣服,如果家里再不寄钱来,生活将难以继续了。

    在结尾处甚至用了三个急,来表达他的迫切之心。

    信中还提到发小、妻子,并提醒哥哥衷,秦军新占领的地方多有盗贼,千万不要前往。】

    <妈妈再不寄钱,就要死掉啦!>

    <再不打钱就要饿死了,急急急!>

    <这封信好像是在秦国第一次攻楚的时候写的,而第一次的时候秦军大败,兄弟俩很有可能没有回成家[哭]>

    <唉,黑夫和惊终究是没能回去啊。我之前看过一本以黑夫为主角的。>

    <上面提到的那,是我看过最好看的历史穿越。>

    <秦朝最伟大的便是秦法,秦法长存。>

    <这两封信是云梦睡虎地4号墓的墓主,也就是黑夫和金的哥哥中的墓葬。是在他的墓中发现的这两封信,那肯定是对衷来说非常重要的事物,让他在死了都舍不得扔掉。所以大概率黑夫和惊是在秦楚战争中全部战死了。[悲]>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始皇帝时期还能够让家人给尊重士兵寄衣服和钱粮?>

    <其实只要是编户齐名,有了户籍管理制度就行了,秦朝时期差不多已经开始了户籍的管理制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已经趋向于成熟和完善。>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可以说在秦朝当兵那是一点也不寒蝉的,商鞅变法提出的军耕体制,让许多想要出人头地的人,即使拼着一条命也要到战场上去杀敌,去建功立业。抱着或生或死的决心,在战场拼杀,他们获得的都是货真价实的军功和土地。>

    <明明是古人的书信。我竟然看哭了。>

    [秦始皇帝嬴政:那次战争么?]

    [秦始皇二十九年蒙恬:死亡的人数很多……家书越看越泪目,军营中的常态。]

    [汉武帝刘彻:秦法?]

    [汉高祖刘邦:嗯……说的也没错啊,光幕好像提到过一个词,叫做“汉皮秦骨”。]

    [光幕总是能带给惊讶,每次的评论都有新。]

    “黑夫、惊、衷。”秦始皇嬴政念着这三个名字。

    秦统一六国的战争中,又有多少个黑夫、惊、衷?

    扶苏盯着光幕评论中的诗词,不忍和难受的情绪上来。似乎已经能透过这几行文字,见到写信的秦军士兵。

    云梦地区

    衷越看光幕上的文字,越觉得熟悉。

    直到上面出现了他的两个弟弟的名字,以及他的名字后,他才惊觉原来后世人又挖掘了他的墓葬啊?!

    “唉,怎么就把弟弟们的书信念出来了!”

    后世人对秦朝的好感太大了。几乎每个朝代的人都已经察觉出后世对秦始皇近乎是尊崇的态度。

    近些年光幕的出现,各种声音和言论也变多。大家对于秦始皇的评价不再是单一的暴君,而是有了各方面的评价。

    秦法长存……所有人在看到这四个字的第一反应是不能接受,想要辩驳。

    秦法甚是严苛!

    尤其是汉初的人经历过秦末的战争时期,他们对秦法的印象只有严苛。

    但是从各朝人目前用着的发来往前推,他们看到了商鞅变法后的秦朝。

    不局限于那个时代的秦法。

    秦朝的百姓不觉得自己的日子是苦的,在光幕现世后,整个大秦都有了崭新变化。

    丞相李斯因事被丢进狱中,几个月后出来,提出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建议,还从光幕上吸取灵感,更改了一些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法律。

    李然然看着视频上最后的三个急字,既想笑,又觉得无奈和悲伤。

    以前的士兵和打仗当然是和现在的不同。

    第425章

    萌一脸的大熊猫

    李然然翻着时视频,看到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可爱的封面,不带丝毫犹豫的便点进去了。

    【大熊猫可爱搞怪合集5250

    】

    (视频一点开便有着相当欢快的背景音乐~~~)

    (大熊猫爬到树的顶端端坐,肥嘟嘟的身子在树杈上让人不知道是该为光秃秃的树干担心还是为一身软肉的大熊猫担心……

    有的熊猫还会相当灵活地用屁股去磨蹭树……

    脚爪子在十几米高的树上晃荡着……

    还有的在草地上随处打滚……)

    <不开心的时候看看大熊猫,一切烟消云散了。[抱抱]>

    <哈哈哈哈,小小的熊猫爬树,好阔爱~一边往下秃噜一边使劲往上爬,看得人心里暖暖的。>

    <所以为啥蚩尤要拿熊猫当坐骑……[狗头]>

    <因为:

    蚩尤:把我最猛的坐骑拿过来

    部下:最萌的?

    蚩尤:对,最猛的!

    部下:遵命!>

    <亲爱的阿蚩:

    离开你的第n天,想你。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已经成功打入了敌军的内部,一直等待你归来的那一天,我们依旧可以并肩作战,平定天下!(ps:这次我不会再跟着竹子跑,把你丢下了。相信我!)

    你的战友>

    <哈哈哈哈,忘了在哪儿看到的评论了,说熊猫脸上的两个黑眼圈是蚩尤临死前用尽最后的力气打的。[捂脸]>

    <唉,要达到人均一只熊猫,仍需一条很长的道路要走。[叹气]>

    <这个视频告诉我们大熊猫成为濒危动物不是没有原因的。每天不是在作死,就是在作死的路上。>

    <真可爱,想一屁股坐死。>

    <没错,我们四川人手一只大熊猫,平时都是骑熊猫上下学。[斯哈]>

    <发现熊猫都好喜欢坐在树上啊。>

    <食铁兽嘿嘿,它千百年前肯定不会想到到了现代成为了我国的国宝。>

    <好想rua~>

    [唐太宗李世民:这是……?]

    [宋熙宁四年苏轼:啊!我见过,这不是当年在凤翔时遇见的动物吗?]

    [宋熙宁四年苏轼:腰腹大如盎、两牙虽有馀、四足仅能仿。]

    [汉武帝刘彻:看着颇憨态,也可爱。]

    [汉章武二年张飞:嗯……俺怎么越瞅越觉得在哪儿见过呢。]

    [汉章武二年马良:张将军!我们之前从荆州入川时,在南竹林中曾遇见过这么一只,它很警觉感知到有人靠近又一溜烟跑走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