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蜀汉后期的五虎将:王平、马岱、廖化、张翼、张嶷>[季汉章武二年诸葛亮:伯约太不容易了。]
[季汉章武二年张飞:哇,廖化也是不容易嗷]
[汉昭烈帝刘备:不是降将,都是大汉的忠臣啊。]
[魏武帝曹操:哼,就你会说,全是从我这投降到你那边去的人。]
……
东汉
建安六年
“说来也挺讽刺的,姜维、王平、夏侯霸都是从魏国投降到蜀国的。”曹操可以理解姜维和王平,在看到夏侯霸的时候,还是会觉得司马氏的可恶。
夏侯渊气愤地冷哼,直言当初在抓捕司马家的时候他就应该上去多踹几脚!
“把我那么好的一个儿子欺负成这样,无奈投降到敌对国家,唉。”
夏侯惇说了句实话,“放心吧,他不也过得好好的嘛,还是皇帝的舅舅呢!”
“等等,舅舅?!”夏侯渊这时反应过来,蜀汉那边能叫他舅舅的人,绝不会是刘备他那胖儿子……
所以是……
“唉,造化弄人啊。”夏侯渊叹气道,随后便没再说话了。
……
季汉
章武二年
“孔明,你那木牛流马究竟是如何做成的?”法正问道。
光幕上几次都说了木牛流马,而视频中的也并不是诸葛亮原先设计的样子,只是后世根据记载制作而成。
诸葛亮摇着羽扇一派尽在掌物之中的样子,这让法正不禁有些气恼了。
“哼!”
“哎?实在是光幕所述之事,皆乃亮好多年后所做,现在如何能知?”诸葛亮的样子一看就是说的敷衍话。
法正继续逼问,“是么?可我怎么看你是早已知晓的样子呢?”
“哈哈哈。”诸葛亮拿着扇子不语,刘备等人也用热切的眼光看向他。
“天机也,不日,将会见到现实版的木牛流马。”
诸葛亮解释道:“是臣与臣之妻共同完成。”
……
【司马昭人马被困铁笼山,缺水少粮,士兵精疲力尽。司马昭执意自尽让部下领着他的尸体去投降,士兵们齐齐抱住司马昭,并下决心要下山与蜀军决一死战!
郭淮听陈泰提议先诈降后解围,被姜维反杀,但司马昭之围也解,姜维退回汉中。
司马师在曹芳面前称司马昭破敌有功,将功补过。
曹芳心中怨恨,召夏侯玄、李丰和张缉,曹芳咬破自己的指尖,写衣带诏。
司马师识破他们的计划,在公元254年,司马师便废掉了魏帝曹芳,立曹丕之孙,十四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皇帝。
不久,司马师左目伤口尚未痊愈,带病出征,平定淮南叛乱。期间疮口迸裂,病势沉重,性命难保。
司马师左眼被白布包扎,鲜血已经浸透了出来。司马师摸着大将军印,将它放在了司马师的手里。
“要掌好,掌好。弟接替我掌权后,大事万不可轻托他人。否则,将自取灭族之祸。”说完便吐血而亡。
】
<哎呀,好消息是姜维稳了,坏消息是姜维只稳了一半,稳了但没全稳。>
<忠心报国的司马昭?要不是我先看了下一集的标题是《司马昭弑君》我还真的要信了。>
<司马昭你就老实交代你这几个托是从哪儿找的?>
<我的妈呀,司马昭这演技简直就是曹老板附体嘛!>
<后面一脸懵逼的小兵:我不是,我没有,我要投降啊!你别害我!>
<司马师比司马昭更有能耐欸,只是命不长。[叹气]>
<衣带诏已经集齐刘氏版和曹氏版了。>
<刘协:陛下,你哭什么啊?你现在还小,看开点就好了。>
<又演回开头了,只不过写血书的皇帝换了一个人。>
<曹丕曹叡不重视宗室,然后功臣做大。>
<曹芳:我只是夸司马师你像我太爷爷……>
<魏削宗室而权臣篡,晋封同姓而骨肉残。>
<淮南三叛:诸葛诞、文鸯、毋丘俭>
<到现在感情最好的一对亲兄弟。史书记载,司马师是生生痛死的,为了家族牺牲了一切。>
[魏武帝曹操:呸呸呸,孤才没演过!]
[唐太宗李世民:观史可以知兴衰,不无道理啊。]
[东汉建安六年刘协:嗯,此集最好!]
[东汉建安六年刘协:哎呀,这果然是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嘛,篡位的步骤都清楚明了了呢。]
……
东汉
建安六年
刘协表示不想装了,朕要摊牌!
无所谓了,这个皇位爱谁谁吧!
曹家坐,他不会是皇帝,刘家坐,他也不会是皇帝。
他现在热衷在光幕上看曹操的笑话。
“哼,让你事事欺朕!反正全天下人都知道你曹贼之篡汉野心了!”
“刘协那小皇帝还真是能耐了!”曹操看到他在光幕上的发言,简直是气上心头。
虽然从光幕现世后大汉目前反贼遍地,但是他曹操在表面上还是护着刘协那小皇帝的。
“要不是孤,他也不知道现在是落在谁的手里哭!”
……
第416章
三国:起承转合刘禅挨打
【西蜀姜维领兵二十万又发祁山,安西将军邓艾在祁山设下九座大寨,与姜维周旋。
邓
艾故意把山下空地留给姜维,猜到他绝对会在此下寨,并趁机挖地道。
而蜀军确实在谷口设下三座营寨,互为犄角之势。
邓艾决定趁蜀军立寨未稳之时,夜晚摸进蜀军营寨放火。
姜维猜出邓艾的用意,不许蜀军出寨迎战,用弓箭以拒之。
魏军伤亡惨重,邓艾只好退兵。
捷报传到洛阳,司马昭夸赞邓艾,引起了钟会的嫉妒。钟会提议可调集渭南人马,于渭水南岸扎营。】
<邓艾地理是学的真好啊。>
<北伐狂魔——姜维>
<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全国同心,姜维北伐朝中没什么人支持。>
<姜维和邓艾还真是一生之敌啊。>
<就算是一生之敌,邓艾最后也还是被姜维算死了?[狗头]>
<历史上姜维北伐十一次,战绩是赢多输少,但是蜀国国力还是太小了,魏国那边输再多次都能撑住。而且蜀地真就是易守难攻,你想打出去也很难,好多都是被困死了。>
<姜维和丞相越来越像了。>
<钟会和邓艾合不来,因为钟会是太傅钟繇老来得子,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天才,现在却被邓艾这个出身低微的人比下去了,当然就很不高兴。>
<蜀之所赖,唯维而已。>
<诸葛亮是罕见的千年奇才,姜维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我记得没错的话,嵇康好像就是被钟会给搞死的。>
[汉昭烈帝刘备:北伐……]
[季汉章武二年诸葛亮:伯约你……]
[季汉章武二年张飞:太有种了!
!
!]
[魏武帝曹操:钟会是钟繇之子?]
……
“俺老张就是喜欢你这性子!”张飞越看姜维越满意。
“唉,可惜光幕上面你我还从未见过面呢!”张飞说到这里,又觉得自己的死法窝囊了。
看看姜维这一生,继承丞相遗志,以一己之力扛着魏国。
……
东汉
建安六年
“还是老来得子啊。”曹操估摸了下钟繇大概是在何时有了钟会,开玩笑道:“这才是真的老当益壮嘛!”
“哈哈哈。”
众人也跟着笑起来。
就是这钟会看着不太有眼光,竟然和司马氏混在一起。
曹操从光幕接收到的信息中回神,他坐在上座,眼神逐一扫过下方的谋臣与武将,思绪万千。
钟繇绝对忠于自己,这一点曹操是万分的肯定。
可是,他之后呢?下一代?他们世家看重的不就是家族的延续吗?!
谁会关注着坐在皇位上的是姓刘,姓曹,还是司马……
曹操心中有着一股闷气,无处可发泄。
魏晋门阀世家。曹操的口中不禁念叨着这几个字。
坐在下方的郭嘉闻言,屏了屏心神,从懒散中端坐好。
如果主公未能处理好这个祸患的话,那么就算灭了司马一族又如何?下一个曹魏焉能不会是司马晋?
郭嘉最擅长的是在战场上出谋略,安计策。
不过在对于国运和天下大势上也是看得很明白。汉末的境况和司马晋所表现出的情形,虽然隔了百年,但不得不承认其核心本质问题是没有发生变化。
改朝换代?
不过是皇位上换了一个主子,民间和朝堂没有变化。
曹操手指点着桌案,他不禁疑惑起来,曹魏几十年还有忠臣吗?
大汉四百年,依旧有想要匡扶汉室的忠臣在,曹魏会有吗?
曹操知道自己在历史上的评价属于褒贬混杂,他想这一次行事谨慎些,安天下后,评价总是会转变的。
……
【姜维率大军在祈山摆开八卦之阵,与魏军决战。邓艾挺枪冲进蜀军八卦阵,被困在阵中,因中箭从马上坠落,蜀军又将点燃的木牛流马战车朝魏军冲了过来。邓艾仓皇逃出阵外。
邓艾中箭躺在病榻上。
司马望提议道:“今日蜀主刘禅,宠幸宦官黄皓,日夜以酒色为乐,可使用反间计,买通黄皓,散布谣言。蜀主生疑,定然召回姜维,则危急可解。”
刘禅听信黄皓之言,将姜维召回朝堂。
姜维有些不甘:“此次兵伐中原,连夺祁山九寨,胜利在即,圣上却令我即刻收兵还朝,实不知其中缘故。”
回到成都朝堂后,姜维面见刘禅询问其回师的缘由。
刘禅看眼黄皓,又岔开话题:“卿在边庭,久不还师,恐军士疲劳不堪,故召卿回朝。别无他意。”
姜维知道是邓艾使的反间计,瞪着黄皓,黄皓被吓得不知所措。
“臣一心讨贼,以继诸葛丞相之遗志,报效国恩,陛下万勿听信小人之言,致生疑虑。”
刘禅忙说:“朕不疑卿,卿且回汉中,待魏国有变,再出兵伐魏也还不迟!”
姜维缓缓走出大殿,天上恰好传来隆隆雷声,天空乌云密布,似有不祥之兆。】
<可惜姜维在朝中无权啊,要是还有个支持他的人就好了。而且这已经是八出祁山了吧。>
<八阵图是诸葛亮从古八阵中推演作图训练军士的,在本质上属于攻防一体的顶级战阵。>
<武侯斗阵辱仲达,姜维斗阵破邓艾,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唉,丞相还没来得及深教姜维,是姜维根据丞相传给他的兵书自学的,如果可以得到丞相的悉心培养的话,说不定还真能和丞相比肩。>
<对于现在这个时间点的大部分人来说,“大汉”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吧。[叹气]唉,昭烈帝、丞相,姜维真的很努力在完成使命。>
<姜维出生时大汉早就名存实亡了,我想他自己都没见过要匡扶的汉室是什么样子,而且他还从没见过刘备,却为了刘备的匡扶汉室事业奋斗了一生。[叹气]>
<这反间计百发百中啊。>
<阿斗,你忘记丞相的出师表怎么写的了吗?!而且同样的错误你竟然犯了两次,这和之前你听宦官的话将丞相召回成都一样啊。>
<蒋琬和费祎没了之后,蜀国上下没有人能制约黄皓了。>
<草啊,演员不要太生动形象了,这刘禅和之前刘璋的演员一样啊,果然之前都是暗示嘛。>
<但凡姜维有诸葛亮的权利,就可以直接处死黄皓了。>
<这三国,一个弑君、一个宫斗、一个昏庸宠信宦官,同等级的匹配机制。>
<倘若丞相九泉有知,岂不痛心?倘若汉昭烈帝知道,高低要扇刘禅几巴掌,让他感受到缺少的父爱。>
[汉昭烈帝刘备:嗯,光幕说的没错,以前是朕太宠溺阿斗,没让他感受到朕的爱意啊。]
[季汉章武二年张飞:嘿嘿,大哥你放心!阿斗侄儿在我这儿,我定让他感受到叔叔的爱意。[吃瓜]]
[季汉章武二年赵云:嗯……阿斗还小……翼德你仔细些,不要太用力了啊……]
[季汉章武二年刘禅:云叔~[呜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