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曹操最气愤的一点就是曹爽明明形势大好,忠臣、良将以及天子和道义都站在他这边,这么富裕的仗自己就这么送出去了。“还愿做一富家翁……呸!”曹丕咬着牙怒斥。
“三岁小孩都知道不可能的事情,曹爽竟竟就这么信了!”曹丕知道自己应该骂司马懿,可是光幕视频里的曹爽太可气了!
曹真被曹休碰了碰手臂,“还没出生吧?”
曹真摇了摇头,现在他还没儿子,这叫曹爽的儿子他想打想骂还找不到人!
其实他自己也觉得委屈,真就是教育不行?
“北伐时司马懿还一直跟在我的身边,现在又变成这副样子,果真是权力迷人眼啊。”曹真在心里暗骂儿子不行,竟惹祸!
而他身边的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脸色阴沉。
曹叡托孤时必然是在宗室中选了又选的,选中了曹爽这笨猪,他们目前只能想到是宗室圈也的确是没人了。
“哎,这次咱们多用点心教育子孙,为主公分忧!”夏侯惇出声说。
众人点头,走了一个司马氏,焉知还不会有下一个司马氏?
……
第413章
三国:三千甲士大破魏军先锋
【公元252年,吴主孙权病逝,年七十一。太傅诸葛恪遵遗命,立十岁的太子孙亮为帝。
消息传到魏国,司马师兵分三路,伐吴!
时值严寒,天降大雪,东吴平北将军丁奉率三十只战船共3000人朝魏军营寨徐塘而来。胡遵轻敌,被丁奉率兵杀入大营,东兴一战,东吴大获全胜。
诸葛恪认为正好趁司马昭兵败北归时,联合蜀国姜维并力伐魏,进取中原。
蒋延反对,对诸葛恪报国之心进行赞扬,但又言此时出军对东吴不利。
诸葛恪大怒要斩蒋延,最后在丁奉的劝说下将其贬为庶人。丁奉无奈只好献计,可先取新城,破魏军之胆。
然,尽管东吴士兵奋力拼杀,在攻城面前,伤亡惨重。丁奉更是不顾身患重病,依旧出战杀敌。
司马师得知东吴诸葛恪领兵二十万攻新城,与属下商议。
虞松认为吴兵不足为虑,西蜀才应防备。因镇守陇西的右将军夏侯霸已投奔西蜀姜维处。
】
<吴国全活在台词中,孙权好歹也是六男主之一吧,怎么连死的画面都没有啊。>
<这个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也是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也是托孤重臣,所以他拼命想北伐……论诸葛家的北伐执念[捂脸]>
<孙权也是厉害,活了七十多岁最后立个幼子为帝。>
<打赤壁时,丁奉还是周瑜手下的护卫,现在也熬成老将军了,唉,当年那些老将现在只剩下丁奉了。
>
<丁奉——江表十二虎臣最后一人!>
<丁奉从孙坚时期活到现在,一共活了85岁,很长寿了>
<孙权玩制衡玩脱了,所以吴国现在是宫斗开始,矛盾日益严重。>
<丁奉这一战漂亮啊!东吴的水军现在看起来好像海军陆战队[狗头]这也是吴国对魏国野战难得的胜利!>
<丁奉一生中最辉煌的一战,三千甲士大破魏军先锋!>
<这一战魏国死了蛮多人,司马昭还下令修改丧葬制度。>
<诸葛恪是表面诸葛,实际本初[捂脸]>
<诸葛恪就是没经过大风大浪,在朝中老臣基本都死的时候,权力的归属只能落到一个看上去还行的诸葛恪身上了。>
<诸葛恪:叔父借箭十万,吾氪金十万,谁更胜一筹?!>
<合肥新城今犹在,不见当年孙十万。>
<吴粉要哭了,谁都知道东吴攻不下合肥啊。>
<蜀汉的大梁竟然是姜维和夏侯霸两位降将挑起的,不胜唏嘘。>
[东汉建安六年孙策:难得啊,终于有我们的画面了……]
[东汉建安六年周瑜:更难得的是打了胜仗啊!]
[季汉章武二年张飞:孔明孔明!你这兄长不太会教孩子啊!这诸葛恪太自负了!]
……
孙策大力拍着孙权的肩膀,以作鼓励,“谁都不看好我们,那我们反而是要让所有人惊讶!”
“我江东没有谁是孬种!”
“为将者,马革裹尸而还……”周瑜口中喃喃,他回头就看见尚年轻的丁奉站在面前。
他知道这句话是他最常说的,没想到他那时候已经离世几十年了,东吴还有人记得他曾说的话。
“承渊!”
“周将军!”
丁奉和周瑜二人互相感慨,围着的江东将士都对丁奉的长寿很感兴趣。
纷纷问道:“八十五岁啊!比司马老登还能活!”
“快快和我们说说有什么秘诀?”说这话的人太史慈,他可还记得光幕提到他壮年而死。
丁奉摸了摸后脑勺,不知所措:“就像平时那样啊,经常习武?”
“?”
所有将军头上冒出问号。你这不废话吗?我们也习武啊,怎么不见我们活到八十多岁?!
而且丁奉最难得的是身为武将,身有病痛在所难免,可是他却能一直挺到八十多……实在是让人费解。
“对了,蜀汉那边好像也有一个老将军,叫……廖化!听说活了九十多呢!”
……
第414章
三国:不是人人都是诸葛丞相
【诸葛恪从中来的新城使者处得知魏国被围城,守城将士若能坚守百日,而无救兵,出城降敌,家族亲眷皆不问罪……
诸葛恪知道有诈,不理会。但魏军使者在要被杀时,大喊:“我好恨啊!”
诸葛恪瞬间被吸引住:“且慢!将死之人,何恨之有?”
魏使:“恨太傅精明有余,恨张特愚拙粗鲁……不降是死,降亦是死,这才是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诸葛恪思考片刻后,暂时没杀魏使,他也不顾丁奉的劝阻执意让人暂缓攻城。
几日后,吴军心涣散,将士多染恶病。丁奉劝说回师。诸葛恪让人将丁奉送回江东养兵,一意孤行攻城。
但因失去良机,新城一战,吴军大败而归。诸葛恪自觉羞惭,恐人议论,于是嫁祸手下,轻则发遣,重则斩首。】
<恭喜你,密码正确!众所周知,战术大笑是最后的保命技能。>
<诸葛恪一直都觉得自己的能力是能超过他叔叔的[狗头]热知识,诸葛恪他叔是诸葛亮[吃瓜]>
<诸葛瑾一生小心谨慎,从未有大失,结果生了一个这么飘的儿子。>
<其实诸葛恪完全不需要管那使者的话,只要自己攻进城,百姓将士这些不都是吴国的了吗?>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啊!>
<合肥不愧是东吴的快乐城,诸葛恪二十万大军九十多天都没打下来。>
<诸葛恪聪明,有点能力,但恃才放狂,刚愎自用!>
<我的天这诸葛恪打输就打输了嘛,还甩锅给属下?!太牛了,真是玷污了诸葛这一姓啊!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诸葛瑾: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活诸葛气死周瑜>
[东汉建安六年诸葛瑾:我没这儿子!]
[东汉建安六年某谋士:都是保命技能啊,做谋士的可以学起来,将来万一有用呢。]
[魏武帝曹操:同是诸葛,差别亦大啊。]
[东汉建安六年郭嘉:守城的张特很有本事,在没有援兵到来的情况下,坚守了九十多天,甚至还率先将对面的吴军托垮了。]
……
东汉
建安六年
诸葛瑾此时觉得没脸面对主公了。
他行为做事一向都是谨小慎微,入孙策麾下后,虽未有立大功,但也没有大错。原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会是如此,没想到未来竟会有这么糟心的儿子!
“主公!是瑾教子无方!”诸葛瑾悲痛道,“此子任性妄为险些害了吴国啊!”
孙策将人扶起来,极尽温柔地安慰:“子瑜,勿要因未有之事自责!”
诸葛瑾起身后,仍觉愧疚,诸葛恪此人怎么就担上托孤重臣的呢!该不会是因为自己弟弟孔明做托孤重臣做的好,所以想复刻一个东吴版的托孤重臣?
“何况仲谋的错误更大,孤实在是想不通仲谋你都七十多岁了,竟然让一个幼子继承你的位置!”孙策扶额叹息,果然皇帝活久了就是容易犯糊涂。
那边的周瑜、丁奉等武将还围着一起分享长寿秘诀,又聊到目前知道的未来之事可有能够利用的地方。
孙权看了一眼就移开了视线,周瑜、太史慈都命短,他们确实需要操心。不过,他可是能活七十多岁,短命的事还是不需要操心的。
……
【吴主孙亮和孙峻、孙綝以及诸葛恪共同宴饮。
孙綝借故离席,领着刀斧手向大殿冲去,诸葛恪被孙綝一剑砍下首级。
诸葛恪被诛杀不久,孙峻病故,孙綝辅政,独揽朝权。
太平三年,公元258年,孙亮联合全公主图谋除掉孙綝,事情泄露,被废为会稽王。孙綝拥立孙权第六子孙休为帝,孙綝受封丞相,孙氏一门五侯掌管禁军。
孙休又联合老将军丁奉密谋刀斧手除掉了孙綝。东吴自孙权病逝后,朝中连遭变乱,在老臣丁奉的辅佐下得以安定。】
<东吴真该个刀斧手申遗[笑哭]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不忘初心啊!>
<诸葛恪败亡后,从此诸葛一脉在吴国灭亡。>
<从这里开始就感到了风水轮流转,现在发生的不就是最开始东汉末年的剧情了吗?!>
<孙休是东吴还不错的一个皇帝了,可惜就是短命。>
<孙亮:孙綝久专,不可久忍!>
<这么看来季汉的内政简直就是三国的清流存在,没这么乱七八糟。>
<有丢丢辛酸,吴国到最后只剩下一个丁奉又要带兵打仗又要出谋划策帮皇帝夺回实权的人了,唉。>
<对啊,当年是周郎手下的一个护卫,如今也成顶梁柱了,时间飞逝!>
<我宣布此集就是东吴刀斧手的高光时刻。>
<不是所有权臣都是诸葛孔明,位高而不欺主。>
<俺们老曹家要是也有一个丁奉也不至于被司马偷家。>
<孙氏兄弟是孙坚之弟孙静一脉,孙休把他们从族谱里抹除了。孙休在位时,蜀汉灭亡,他也忧郁而终。>
[明正德帝朱厚照:等了这么久,刀斧手终于下手了[捂脸]]
[魏武帝曹操:唉,真是不公平!连孙家都有忠臣……]
[东汉建安六年孙策:???你什么意思!瞧不起我们?!哼,某些人也只能发发牢骚,眼睁睁看着江山、家业被夺很不爽是吧?![吃瓜]]
[魏武帝曹操:哼哼,都是些不会发生之事!孤只是有些感慨诸葛孔明确实是这浑浊中的一股清流。]
[汉昭烈帝刘备:不用太羡慕我们哈哈哈。]
[季汉章武二年诸葛亮:哦?看来我还要多谢曹老板的夸赞了。]
[东汉建安六年丁奉:还好,还好,年老之际还能再为主分忧!]
……
东汉
建安六年
“承渊老当益壮啊!”孙策回头去看丁奉,只见丁奉因光幕的夸奖脸色微红。
“奉只一护卫,不敢,不敢……”丁奉谦虚说。
“哈哈哈,有何不敢的?”周瑜笑着,更显温润,“光幕上面说的没错啊,人积累经验,后面总有起身的一日。”
对于叔叔孙静的后代欲篡位一事,孙策没有深究。刚刚他都对诸葛瑾说了无需为未有之事自责,现在自然是不会再去苛责叔父了。
…
邺城外曹营
曹操饮了一口酒,摇着头感叹,“无需诸葛孔明,但凡有这么一位老将丁奉在,司马氏也不会如此轻易的篡去了权。”
对比了魏蜀吴三家的日子,曹操最后发现蜀国虽然看上去是最弱小的,但是他们是糟心事最少的。
“奉孝、仲德、公达、文若……你们都要长命啊,孤是万分的信任你们。”
曹操这一席话令诸谋士感动,当下表示会永忠于曹家。
丁奉这人不在于有多厉害,实在是他在孙休能够杀掉权臣时起到的关键作用!
第415章
三国:刘协快乐集
【公元253年秋,蜀汉大将姜维为继诸葛武侯之遗志,匡扶汉室,以廖化、张翼、王平为先锋,夏侯霸为参军,张嶷为运粮使,起兵二十万,出阳平关伐魏。
夏侯霸告知曹魏目前国事混乱,司马兄弟暂恐一时不能篡逆,但魏国钟会、邓艾二人统领兵马,则必为吴蜀大患。
司马师以辅国将军徐质为前部先锋,司马昭为大都督,统领兵马拒蜀汉姜维。
但均被姜维用诱敌抢粮之计打败,先锋徐质被斩,司马昭率残部逃亡铁笼山。】
<哇,姜维、王平、夏侯霸这全是魏国投降的人去伐魏国啊?!蜀国人才凋零严重!>
<继丞相之遗志,讨篡汉之逆贼!>
<诸葛丞相已经走了有19年了……姜活最终也是活成了丞相的样子。>
<姜维直到这时候才真正掌权,之前都是蒋琬和费祎……姜维想北伐,太耗国力了。>
<这时候其实就是司马晋时期了,曹魏已经名存实亡了。>
<邓艾,吞天将军[捂脸]邓艾和姜维,一生之敌[捂脸]>
<夏侯霸可是刘禅的舅舅啊,人在蜀汉照样能过得滋润!>
<司马师太狂了,曹老板好歹还做做样子,他这是连装都不装了啊。>
<姜维继承了诸葛孔明的buff,以粮草为诱饵,敌军必中计!>
<姜维后期又是当主帅,又是当前锋大将的,真的是太累了。[叹气]>
<廖化和丁奉,三国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