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
“……”
江东将领们不明白,也不理解光幕上的东吴为何要杀关羽。
这下真成彻头彻尾的鼠辈了。孙策扶额苦笑。
为何未来的江东会如此糟糕!
“孤记得张昭还是挺有才能的啊?”孙策疑惑。“出这种明晃晃的馊主意就不怕不讨好吗?!”
“而且人死了你知道慌了!”
“吕蒙还是战略性眼光太差了!”
不光是各朝人在批评东吴鼠辈,就连孙策自己都忍不住骂东吴鼠辈了。
当然,仅限于是光幕上那个时代的东吴。
“当务之急,必须摆脱鼠辈称号!”
……
张飞喘了一口粗气,“哼!”
在光幕透露出吕蒙白衣渡江这一事之后,张飞不顾阻拦硬是跑去荆州见了二哥。
发现二哥还是记忆中的样子才放心。
“唉,前年去的时候,二哥的白头发比我的多太多了。”张飞也是这时候发觉他们三兄弟已经在一起三十多年了,他们也老了。
“苞儿,该你们登场了。”
张苞拿着和张飞同款的武器站在他身边,就像是年轻、清秀版的小张飞。
“好!”
刘备回想记忆中的二弟,和诸葛亮感叹。
“二弟没什么变化。”
诸葛亮很庆幸,有时候会感到光幕对他们真的很好。
虽然总说能不能再提前一点,那样的话就能避免士元的死亡,甚至是徐庶就不用离开刘备这里去许都了。
但是命运的安排总是奇妙,选在了吕蒙决定白衣渡江之前,选在了关羽还没有失荆州的时候,光幕的提前剧透给了他们准备的时机,应对东吴突然的背盟也有了准备。
关羽能够活命,荆州也还在。
隆中对还能实现。
……
【曹操在安葬关羽后,感到心神不宁,经常感到洛阳行宫会发出怪响,便决定另造宫殿居住。而有一梁树,工匠们表示都不能砍伐,曹操不信邪非要亲自拔剑去砍,却被树喷出了红色的液体在身上。
曹操大惊失色,惶恐离去。回去后更是头痛难忍,请来华佗医治。
华佗说必须要打开头颅才能去除病根。
曹操奸诈地笑道:“用利斧砍开孤的头颅,妙,太妙了。”
华佗没察觉出曹操的怒气,还在自顾自解释。
曹操勃然大怒,命华佗将斧头放下。
“你……你要杀孤,是也不是?”
华佗被曹操吓住,
向曹操讲述了替关羽刮骨疗伤之事。
曹操大怒:“胡说!臂痛可以刮,头颅岂能砍开?”
曹操遂生了疑心,暗想华佗一定是想谋害自己好给关羽报仇,便命人对华佗严刑拷打。
华佗在死前把自己毕生的医术之书传给了照顾自己的狱卒。
除夕夜,曹操收到东吴孙权的手书。
孙权:臣孙权久知天命已归魏王,伏望早正大位,剿灭刘备,扫平两川,臣即率众下纳土归降矣。
曹操一眼看穿了孙权的小心思。
“哼,碧眼小儿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烧烤!”
而这时,谋士陈群却站起来道,“大王!汉室早已衰微,大王功德巍巍,万民仰望。今孙权俯首称臣……殿下宜应天顺人,早正大位。”
文武官员全都站起应和。
曹操却道:“我事汉多年……已位居魏王,名位已极,怎敢更有他望?假若天命在孤,孤愿为周文王矣。”
司马懿建议可封赏孙权,令他抗拒刘备。
曹操采纳,封孙权为骠骑将军、南昌侯,领荆州牧。】
<曹老板还是心虚了,听说人一老远不及年轻时天不怕地不怕,特别是帝王他们是最怕死的。>
<问为什么有怪响,那是因为有伏皇后、董承、吉平等人的冤魂!>
<魏王曹操: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狗头]>
<孙策表示很淦!同道中人啊!一样不信封建迷信,只可惜东汉没有普及科学哈哈哈。[捂脸]>
<有种说法,就是那种古树都是有灵魂的,生来便是保护人的。>
<华佗真外科圣手啊,生错年代了。[叹气]>
<但其实在古代开颅那是必死无疑的……没那个条件,细菌感染这些没发解决。>
<早期医闹。>
<曹操:华佗给孤整笑了,喵,喵啊。>
<曹操发动技能:多疑、>
<md,东吴这送来的新春祝福第一个字就已经吓到我了,臣……?>
<《臣
孙
权》,想起了某个《臣
构
言》>
<啊啊啊,孙权你怎么能这样?!啊?!你是想把你爹你哥气活吗?>
<一个臣字,感觉前面的努力全白费了。>
<不愧是你,生子当如孙仲谋。>
<陈群九品中正制创始人之一。>
<曹操确实弑汉多年。>
<司马懿在底下逐帧学习ing>
<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姬发确实开创了八百年的周朝,曹操就是故意留给儿子去做的。>
<曹丕:好的,我知道了魏武帝。>
<孙权还骠骑将军?配么?>
<唉,如果孙文台、孙伯符都还活着就好了。>
[季汉章武二年张飞:啧啧啧,曹贼你这都不敢吗?真是疑心病害死人啊。]
[魏武帝曹操:哈?难道在座的你们就敢让人用利斧开头颅?光幕评论也说了,咱们现在没有那个技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季汉章武二年关羽:那个麻沸散是好东西,用后完全感受不到疼痛。]
[汉高祖刘邦:真有那么神奇?朕近日也又有些小毛病……]
[汉元狩六年霍去病:这骠骑将军来的真轻松。]
……
曹操疑心曹丕那小子就是故意给他的魏武帝,曹丕自己怎么能是魏文帝呢!
臭小子!
“华佗也没给人做过开颅吧?”曹操没好气道。
……
孙策:盯——
周瑜:盯——
程普:盯——
黄盖:盯——
……
孙权:“……”
低头,羞愧。
“咳咳咳,那上面是权宜之计……”孙权瞥见兄长逐渐难看的脸色,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张昭呢?他应该来这和自己一起接受他们递来的异样目光……
“臣、孙、权!”
孙策气血上涌,只觉得光幕上那个自己真是看错人了!
之前光幕播放了那么多期视频,孙权被叫孙十万,喜提合肥战神的讽刺称号,孙策只觉得弟弟在军事方面确实不算厉害,以后发展文治方面就好了。
而江东被满屏地骂鼠辈时,他也自认做法确实有失风范,但考虑到所得利益还是能忍就忍了,只要做出努力就好了。
结果,“臣孙权”三字一出,他是真的感到失望至极!
“兄长!我……”
“你对得起父亲吗?对得起跟在身边的老臣吗?”
孙策终是动手了,长兄如父,自父亲死后,他便担起了照顾几个弟弟妹妹的责任。“臣孙权”一句话,就像是完全否定了他们之前的努力,变得卑躬屈膝。
第391章
三国:魏王走好
【曹操躺在床榻上奄奄一息。
“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只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大事,特以……特以家事相托。”
“长子曹昂……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曹植,然其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而不能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唯……唯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众卿宜辅佐之。”
“孤死之后,建疑冢七十二座,勿令后人知我葬于何处。”
又让妻妾进来,将准备好的金银分发给妻妾。
嘱咐道:“我……我死之后,汝等勤学女工,多造丝履,卖掉换钱以自给。汝等居于铜雀台中……”
然而话还未说完,便倒在床榻上死去了。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
<三国里面我最喜欢曹老板了,唉。>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不对吧,这时期还有辽东的公孙,交州的士燮,南中的孟获[狗头]>
<上面说的这些完全不够看了,公孙早称臣了,交州只是隔得太远了,南中也是。曹老板打中原是真的拼,袁绍要是以前能稳住,成就少说也和曹老板现在一样了嘛。>
<还提曹昂啊[捂脸]贾诩表示听到名字都害怕极了,气都提到嗓子眼了。>
<曹昂那不是曹操你自己害死的嘛[狗头]>
<不是说曹操最喜欢的是曹冲吗?只是他死的太早了,才13岁。曹冲称象的故事没人不知道吧。>
<这四兄弟没一个活过45岁。>
<唯长子曹丕还能活七年,可继承我的大业。>
<哈哈哈,我们现在挖到曹老板你的墓了,改天带着陈琳写的檄文去你墓地看你。[吃瓜]>
<河南安阳西高穴村[狗头]全国人民都知道,低估我们现代人的考古热情了。>
<丞相,汝走后,君妻子吾养之。[狗头]>
<说实话曹老板真的很好,还鼓励她们改嫁,也没要求陪葬什么的。>
<曹老板还是走得安详,不像后面刘备,唉。>
<曹老板——一路走好——>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呜呜呜,我恨你罗贯中!>
<后面都不想看了,虽然是真正的三国分立,但是熟悉的人一个个没了太伤心了。>
<三国如果是一本的话,那就是开篇惊艳,中途波澜壮阔,你方登场,我方唱罢,可偏偏最后烂尾了!我甚至都可以接受孙家都不能接受司马家[发怒]>
[明洪武二十九年罗贯中:恨我干嘛啊,我就一破写书的,这是历史啊,历史!]
[汉昭烈帝刘备:很奇怪,虽然这里曹操已经死了快一年多了,但是从上面亲眼看到死对头的离世,还是会……孟德,一路走好!]
[东汉建安六年孙策:一路走好![狗头]]
[东汉建安六年袁绍:曹孟德,一路走好!]
[东汉建安六年……]
[魏武帝曹操:???大可不必在我本人面前给我送行,孤还没死呢。]
……
曹操一脸惊讶,曹丕就活到了四十岁?
卞夫人生下的四子都没有活过45岁?
曹操不由怀疑是自己有问题,还是卞夫人有问题了。
再看评论,曹冲13岁死了……
曹操悲痛不已,目前若是让他说出一个最喜欢的儿子,他肯定会说是曹冲。别看他人还小,但他不仅天资聪颖,还十分孝顺。曹操每次看到曹冲内心就会软的一塌糊涂。
“主公,光幕既言华佗是神医,可以招来许都。”荀攸建议道。
“对!还有华佗,快去请华佗来许都。”
曹操让人备了厚礼,并为光幕上“曹操”的行为向这一个时空的华佗道歉。
在许都的曹丕、曹植、曹彰、曹冲四人自觉的开始养生。
改变早死的命运!
曹丕表示不能因为命短这个因素就让父亲取消自己继承人的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