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我还有何面目去见兄长!”不甘心荆州被东吴夺去,本想率军向荆州进发,行进间雄鹰翱翔于山谷之上,关羽想起和刘备、张飞桃园结义的情景。】
<贾诩过得真舒坦,不仅活得久,还得主公信任,老狐狸一个。>
<徐晃和关羽交情也好,但各为其主啊。>
<二爷在曹营里就欣赏两个人,张辽和徐晃[吃瓜]>
<呜呜,心疼二爷……手臂受伤了,真残血啊,连徐晃都打不过了。>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谁能想到国舅爷和干儿子会投降?>
<曹仁的箭好毒,射中周瑜,三气周瑜,周瑜死,现在又射中关羽,三气关羽,关羽死。曹仁的箭充满了buff。>
<英雄迟暮。>
<东吴做的太绝了,活路都不留一个。而且关键问题还出在糜芳、傅士仁这几个的叛变上,江陵、襄阳全送给孙权了。唉,要不然等关羽回师还是有机会的。>
<二爷回西川吧,备备不会责怪你的[哭]>
<都劝二爷回去,可二爷回去了就不是二爷了。[叹气]>
<曹操:胜败乃兵家常事,来日再战便是!>
<刘备:你比荆州更重要!>
<真就是曹老板输几次都有资本,而季汉输一次就要断了统一之命。>
<啊啊啊,二爷你想想三爷啊,三爷丢了徐州不也是自己去找的大哥和你嘛,只要人还活着,总有机会的!>
<关羽的傲气是不允许自己那么回去的,他觉得自己已经辜负了兄长的信任。而且荆州已失,当初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也不能实现了。>
<看似是东吴赢了,蜀汉输了。其实两个都输了,再无统一的可能。>
<补药回忆杀啊,哭死。>
[季汉章武二年张飞:二哥!何必那么犟!]
[汉昭烈帝刘备:二弟,凡是记住你的命才是兄长心中最重要的!]
[魏武帝曹操:云长啊……]
[季汉章武二年赵云:鼠辈!]
……
赵云也骂了句鼠辈,东吴做事太绝了!
张飞见到光幕上二哥骑着马萧瑟地走在山谷间,心中涌起酸涩,痛哭出声。
“二哥!
!
!”
“东吴鼠辈!就是鼠辈!怎么不让人说了啊!”
张飞朝着南边恶狠狠地骂道。
“这次也不知道他们还会不会搞背刺!一群小人!”
刘禅对那次的记忆不算深刻,这次看着上面的内容也不由跟着悲伤。
刘备和诸葛亮对视,诸葛亮点头保证这次荆州万无一失。
孙权已和曹魏结盟,真暗合了光幕之言。
曹魏强联季汉,季汉强联曹魏。
同时也再次明白了自己的根基薄弱,正如光幕说曹操再输几次,也不能伤其根本,照样能再整起鼓。但他刘备真的输不起。
输一次,兴复汉室便成泡影。
……
第389章
三国:英雄末路令人感慨
【关羽路途中又遭遇东吴士兵的阻击,不得已下只得往麦城暂避,等待川中救兵。关羽修书向上庸主将刘封、孟达求救。
孟达犹犹豫豫,不愿出兵。
“将军以关将军为叔,恐怕关将军未必以将军为侄吧。”孟达讥讽刘封。
并说起了早年关羽不同意刘备收刘封为义子,在成为汉中王后也不同意立刘封为后嗣。并说,“将军乃螟蛉之子,切不可立。”
孟达继续挑拨道:“关羽还劝汉中王将公子远置上庸偏僻山城就是以防后患。”
刘封听罢,大怒,决意和孟达不出兵相救关羽。
东吴诸葛瑾前来劝降关羽。
“吴侯乃英明之主,德才均不下于刘皇叔,早晚必成大业……将军何不趁麦城未破之际,归顺吴侯。”
关羽冷哼,“孙权贼子怎能与我兄汉中王相提并论?我乃解良一武夫,蒙我主以兄弟相待,桃园结义三十余年情同手足,从不相疑。汉中王委我以大任,义重如山。”
来到诸葛瑾面前,“我堂堂丈夫,焉能背义投敌?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又何惧哉?”
诸葛瑾还想再劝,“吴侯确是一片好心,愿与君侯结秦晋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汉室……”
但关羽意已决,“请你速去,我誓与孙权决一死战!”
关平甚至拿剑逼近诸葛瑾,被关羽喝退,“杀了他,岂不伤了军师之心?”
孙权攻打麦城,逼迫关羽从北门出逃,在往西川的路上设下埋伏。周仓留守麦城吸引吴军。
关羽率部遭到了吴军朱然的伏击,伤亡惨重,赵累死于乱军之中。
关羽在前开路,关平断后,在通往西川的必经之路上,吴君大将潘璋见关羽进入埋伏圈,将关羽的马绊倒,生擒关羽,关平为救关羽也被吴军生擒。
……】
<回不去了啊,说回西川的有认真看嘛?首先回去的路都被东吴堵了,而且一路到处都是埋伏,蜀道本来就不好走,援兵要来也不会太快。>
<想到后面诸葛亮把孟达又卖给司马懿就觉得大快人心!>
<刘封后面去见刘备了,刘备把他处死了。孟达倒是直接投降给曹操。>
<刘封真的对不起刘备,刘备所托皆非人。>
<刘封你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就你这身份无论是投曹操还是东吴都不如在蜀汉。>
<在古代假子是有继承权的,所以关羽这句话是让别人心里不太舒服。>
<感觉关羽就是太傲气了,连周围的同事关系都搞不好。>
<关二爷这些话我要全文背诵!名场面啊!>
<吴侯英明之主,愣是要笑死,阴冥之主对吧。>
<曹老板二爷都不跟,你孙权多大脸啊?>
<哭死,三十年的兄弟啊。>
<二爷千古!>
<诸葛瑾你这话说出来自己信不信?共扶汉室?!>
<呜呜呜,看到二爷说杀了诸葛瑾会伤军师之心,哭死我了。>
<做人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我感觉孙权还是有脑子的,他没想过杀关羽,哪怕怕让他跑回西川也不可能杀。>
<就是底下人自作主张杀了关羽。>
<众将皆是傲雪寒梅!>
<古有死恩之士,今有殉义之人!>
<啊啊啊,气死了!英雄末路看的好难受!>
<没事,二爷后面回到天庭了,成神了。>
<这就是后来都拜关公而不是拜吕蒙的原因。>
<早把这七尺身躯,青龙偃月都付予了苍生!>
<二爷走好!下凡辛苦了。身虽陨,名垂于竹柏也!>
[宋开宝三年曹彬:关二爷真乃世之英雄也!]
[魏武帝曹操:啧,东吴做事确实是太绝情,难怪在后世留下鼠辈,背刺的骂名。]
[东汉建安六年孙策:一路走好,唉。]
……
诸葛亮都忍不住落下了泪。
“虽说之前在光幕上已经看过这个片段了,但是今日看完全片,依旧为关将军的忠义之情感动。”
尤其是在自己的兄长诸葛瑾前去劝说关羽投降的时候,关羽会想到他也会因兄长死亡而难受,此等心是他此前未曾想到的。
关羽并不傲,很会照顾人。
关平痛哭,关羽拍他肩膀,“男子汉大丈夫,休要哭泣。”
关平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自幼崇拜的父亲会有这个结局!
“东吴鼠辈!我誓要与他们一战!”
“好!”
……
英雄惜英雄。
三国最不缺英雄。
江东这边的孙策、周瑜、鲁肃、太史慈等人看到关羽的结局,即使在知道这是他们未来造成的,但还是会为关羽感到悲伤,并举酒杯为其送行。
“这次,孤要堂堂正正德的打败他!”
“武圣……真是令人羡慕的称号啊。”
孙策既为关羽的结局感到惋惜,又为东吴的未来感到堪忧。
“确是战略上的大失败,若是关羽没死,或者回到了西川,或许吴蜀还有可能。”周瑜分析道,他突然觉得光幕上前几集那个为了荆州兢兢业业,阵前厮杀,与魏军斗智斗勇的“周瑜”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步呢。
孙权默不作声,这等事情他无法去找未来的自己问理由,只能庆幸还好现在兄长活着,万事有兄长在前面撑着。
……
曹操一掌拍在桌子上,大骂道:“鼠辈,鼠辈!”
“惜哉!惜哉!”
英雄末路的结局让曹营将士也跟着伤感起来。
夏侯渊和夏侯惇坐在一块儿,两人谈论起关羽。
“江东做事太绝情了。”
“要知道关羽和刘备可是结义兄弟啊,几十年的兄弟情……”
程昱倒是想起关羽之后,刘备做的事。
“从后面看,刘备因关羽之死而起蜀中之兵全力伐吴,最后被陆逊火烧夷陵,蜀汉实力再次大伤。”
东吴在削弱蜀汉这一方面上倒是没有错。
……
第390章
三国:臣孙权……
【三国演义·曹操之死】
【伊籍呈上了关羽的求救书信,刘备看后叹气荆州丢失。
等到廖化赶来说明刘封、孟达不愿相救,诸葛亮言自己带兵前去救援荆州。
刘备道:“云长有失,孤断不能独生。”更是提出要亲自提兵去救。
最后士兵来报关羽和其子关平誓死不降,已经被孙权全杀害,刘备听后直接倒地。
东吴方面因杀害关羽,恐刘备联合曹操危及东吴。张昭便向孙权建议将关羽的首级送给曹操
,让刘备误以为杀害关羽乃是曹操的意思。
曹操开盒见到关羽的首级,“云长公,别来无恙啊。”却陡然发现盒中的头颅睁开了眼睛。
曹操被吓住,而东吴使者又趁机说前夜吕蒙在酒席之上突然大骂吴侯,随后便倒地身亡。
曹操连忙离木匣子远些,口中言:“活关羽可怕,死关羽也可怕,死了还活更可怕!”
封关羽为荆王,并以王侯之礼葬之。】
<这集标题……看来曹老板是真的喜欢关羽,两人搁这前后脚走。>
<爷青结,不想看曹老板走啊——>
<曹操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于一体。>
<我上集败走麦城还没回过神来欸,又要送曹老板了……>
<英雄开始一个个走了,英雄时代即将结束。>
<好烦!明明这时候才是真正的三国开始,但是我感觉真正的三国又已经结束了。>
<对于刘备来说,荆州丢了事小,云长的生命才是大事!>
<刘备: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二弟天下无敌!>
<丞相也慌了,刘备直接心肺停止。>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廖化活了96岁。>
<张昭这老小子到底活了多少岁啊!竟然还在!>
<真服了东吴,反复横跳小人!竟然还敢分尸!淦!鼠辈!鼠辈!>
<曹操绝对不会杀关羽的,最多就是囚禁起来……>
<曹操:我都舍不得杀的人,你们就把他杀了还将头割下来给我?!!>
<孙权小儿人品太差了。>
<关羽也算间接的带走了曹操、张飞、刘备、吕蒙。>
<感觉这时期的曹操可能因为头风症也有点神经质了,被吓得不轻啊。>
<曹老板够可以了,他这时候自己才是魏王,马上便封了关羽为荆王,还派官员守墓。>
[汉昭烈帝刘备:东吴真是打的好算盘!]
[魏武帝曹操:竟还敢诬陷孤?!如此小人行径!]
[东汉建安六年孙策:……]
[宋开宝三年曹彬:光那一眼,足够让人害怕,武圣的威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