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你们还有一个共同点,能看出来是亲父子。”折家其他人说道。折可适直觉他们说不出好话来,但还是决定听听。
“是什么?”
“你们俩的官途都不顺畅啊,你屡遭贬谪,被人进谗言,你儿子也是。最为可惜的还是你儿子,一生所学,一生之志都没能实现。”
这话扎到折可适的心尖上了。
“总之……现在的官家才不会和光幕上的一样!”
“这上面的淳熙二年是和光幕之前说的岳飞为同一个时代吧。他们一定能将金人赶出去的!
!
!”
……
宋
宣和二年
啪!
折可求开始还在庆幸自己的儿子战至了最后一刻,虽然英勇殉国了,但是没有辱没折家,是个好汉子。
“你自己看光幕上说的。”折可求恨铁不成钢。
特别是有了对比之后,折可适他儿子怎么就那么优秀,他儿子怎么就被俘虏过去了?!
“要不是你,老子会投降吗!就是因为你这个不孝子!”
现在已经不能再管其他了,折可求就像抓住最后的救命的绳索一股脑将所有责任都丢给了儿子。
折彦文开始还觉得自己很有血性,他都与东京城共存亡了!
俘虏?
不会的……
姚家在看笑话,西军哪儿能真那么太平,内部的争端也很多。
种家看上去气定神闲,没有什么反应。
……
宋
淳熙二年
折彦质遭受过贬谪,但现在都已经苦尽甘来了。
如今宋朝廷上,赵鼎为相,折彦质为兵部尚书。光幕上展现的祖训,令折彦质心中一震。
“以武立家,忠勇立世,效忠朝廷,浴血塞外。”
我当铭记于心,时刻谨记。
“折家的荣誉不是只系在折可求一人身上的!”
早在随着南渡后,他便想着要恢复祖辈的荣光,洗刷折可求降金的耻辱。
……
【说完折家,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种家。
种家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武将世家,最先是由知名大儒种放闻名,种放一生未娶,侄子种世衡荫职出任为官。
最开始也是做的文职,后面西北用兵被派去。
种世衡修清涧城,交好羌人,深得各部的信任。庆历二年,巧用反间计。
“关中三种”种古、种谔、种诊,防御西夏和吐蕃。
后金人兴起,兵临东京城下,种师道奉命勤王,与李钢一起守卫东京。
胜利后,朝堂再次被主和派把持,朝廷不准种师道追击金兵,不久又直接罢免了李纲。种师道在悲愤交加中离世。
就在种师道死后的次年,京师失守,靖康之耻。
种师道的弟弟种师中,奉命救援太原,因友军失约未至,陷入重围,战死。】
<宋朝从头到尾最稳,也最忠心的是种家。>
<种世衡确实厉害,他靠和尚和一把剑就弄死了李元昊的手下大将野利兄弟。然后种谔击败了吐蕃名将鬼章,在六逋宗之役斩杀了7000多人。
元丰西征年间,又在无定河拿下了宋夏规模最大的野战胜利,斩首12000人,夺下了米脂。种谊后来直接生擒了鬼章。而种师道和种师中更是用生命在守护宋朝。>
<种家能讲的太多了。>
<奔波累死种师道。>
<种师道和种师中是真可惜,完全朝廷的锅。>
[宋太祖赵匡胤:救援太原这一战,投入了太多军队,可惜最终还是……
]
……
宋
开宝三年
“赵光义,你都对得起谁?”
靖康耻的前因后果光幕在四年前就详细说过了,赵匡胤再次看到太原之战,眼前蓦然浮现那些战死、忠贞不屈的将士。
“宋徽宗、宋钦宗这两人都是你的好子孙!”
赵光义没有说话,因为太疼了,根本不能张嘴还击。
……
宋
宣和二年
种师道和种师中看得很开,之前就知道结局了。
折家的收尾太可惜。
折可求木木怔愣,对比太明显。
一个是为宋尽忠,英勇牺牲,一个是被俘、投降。
两相对比,折家在种家的辉煌之下就显得格外狼狈。
姚古和姚平仲等人莫名觉得不对劲……下一个要说的应该就是他们姚家了吧。
第367章
朱仙镇
【北宋庆历二年,李元昊定川寨歼灭宋军九千多人,其中有一名叫姚宝的军官。他的儿子姚兕以父的军功,荫补为右班殿直。
姚兕驻荔原堡,据险而守,箭无虚发,射死数百名敌军。他凭一己之力,往来冲杀,保住了荔原堡、大顺城。宋神宗赐他银枪袍带,擢升为环庆路都监。后又讨交趾有功,任为雅州刺史。
姚平仲被叔父姚古养大,在臧底河之战中,跃马挺枪,无人能挡。
第一次东京保卫战时,姚家也跟着入京勤王。到了东京后,金人已经谈好价格退去,姚家军奉命“礼送金军”。
姚平仲提出夜袭金营,宋钦宗让术士挑选日期,此事传遍了东京的大街小巷。结果姚平仲因消息泄露,金军早有防备,偷袭失败,姚家精锐伤亡殆尽,元气大伤。
太原之战,姚军几乎全军覆没,姚古被贬,郁郁而终。
姚古之子姚友仲,率部击退金兵,坚持到东京城破,最后死于溃败的宋军之手。】
<靖康之耻本来就是宋朝廷的各种骚操作的结果。>
<还找大仙算时间?果然是宋钦宗。>
<姚平仲是不是后来逃了的?>
<我查的是说他本来想跑的被宋钦宗抓进大牢关着了,后面第二次东京被围,他又出现了。>
<欸?我看的是说他逃进了山里,后来宋高宗还找过他,年老做了道士后才下山。
>
<只能说每家的第一位都很厉害,为后辈打下了基础,后来的子孙超越不了了。>
<我还记得以前查资料,关于姚友仲的介绍不是很多,但是他在保卫开封,和金军奋战是毋庸置疑的,可是他的死不是死在城破之日金兵之下,而是被宋朝的溃兵在趁乱抢劫时杀死了。>
[宋仁宗赵祯:庆历二年,定川寨?
]
[西夏景宗李元昊:赵祯小儿!]
[汉元狩六年霍去病:宋朝上下的做法再次令人震惊。
]
[宋太祖赵匡胤:寄于鬼神之法?算了……也不是第一次听到这奇葩事。]
……
宋
庆历元年
李元昊恨死光幕的降世!如果没有它的话,李元昊完全可以在今年对宋出兵,完成西夏对宋的三次全胜之战。
但是如今确是不敢轻易出兵了。宋军改革时间虽短,但胜在效率高。
今日之宋军,已今非昔比。
赵祯本来也不算昏君,光幕稍稍点拨,前人后人经验结合,朝中名臣武将一一点出,只要宋朝廷上下一心,无需再愁。
“辽国那边也是太平久了,竟然真信了宋国的说辞……”
李元昊原是想和辽国结盟,共同对宋出兵。但宋国派使者去辽国一趟,送了些精美礼物后,辽国就真应了宋国的话。
…
姚宝的官职不算高,但没什么是比儿孙有出息还让人高兴的事了。
“我儿子真能干啊!”
至于后面那几位暂时忽略,太远了管不了。目前只有儿子才是最真的。
……
宋
熙宁四年
荔原堡
“姚兕。”
“是你吧...”
“是我。”
姚兕倒是不怎么期待,反正他说的也是我,而且还是未来的事,光幕出现后许多事情跟着发生了改变,也要看自己日后如何做,才有上面显现的成就。
“箭无虚发欸,到底怎么做到的啊?!”
被手下士兵问的姚兕当场给众人展示了什么叫箭术高超。
……
宋
宣和二年
姚古,姚平仲,姚友仲,三人三种表情。
姚平仲觉得丢人,此前他还夸下海口要斩下金军大将的头颅,现在就被光幕打脸了。
姚古是觉得不甘心,本来西军里他姚家就稍次于他们,现在……
姚友仲不想接受光幕上的这个事实,堂兄偷袭失败逃跑了?
还好目前那宋钦宗死了,否则真不知道在他手里又会出什么乱子。
是之前说的天兵,还是现在都打算全托术士?
当然,最让他无法释怀的事情是他自己的命运。
没有死在敌军之手,没有坚守好城池,最后竟然是被自己手下的兵给杀死了。溃兵溃兵,如何能溃败?
果然还是要讲究纪律。
在场的三家,折家种家姚家,都沉默了。
西北军在太原之战太惨烈了,各路军也是在靖康之战役中牺牲了。
全部都将百来年来攒的家底挥之一空。
……
宋
淳熙二年
金兵南侵,中原各地生灵涂炭。
“驱逐金人,恢复中原,北伐!北伐!北伐!”这是宋朝百姓们的共同心愿。
岳飞这一路率先击败金兵,收复了商州、虢州、蔡州等地。
又与吴玠、刘锜等人合兵,先后攻克了鲁山、郑州、洛阳。
金军一败涂地,从颖昌溃败。
岳飞等人进军朱仙镇。
“朱仙镇了。”
“光幕之前说官家……”
“禁言。”
“是。”
岳飞身后跟着岳云、牛皋等将,眼中深思。
“爹,你是不是在担心?”
“将军!这次咱们就放一万个心好了!只要后勤跟上,咱们就能直捣黄龙!”牛皋看着大大咧咧,但他心里却是将迎回二帝的话直接忽略了。
光幕说的对,就宋徽宗宋钦宗那两个耻辱,迎不迎都一样。
“好了,不说了。接下来继续训练士卒,必须要给他们严明纪律!不能发生光幕上说的,自己人却被溃兵杀死的事情。”
“是!”
众人被吩咐下去后,岳飞独自一人站到城墙之上。
手掌握着此地的墙,眼中直视对面的金营。
“快了,北伐大业,这次真的会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