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这个黄权后面是不是跟了刘备?名字有点耳熟>
<黄权真TM惨,劝刘璋,刘璋不听;劝刘备,刘备不听。黄权:遇到你们刘家人,真倒霉[捂脸]>
[东汉建安六年刘璋:刘玄德!我把你当同宗兄弟,你竟然夺我基业!真是小人行径!平日的好名声都是装出来的吧!
]
[汉高祖刘邦:蠢货,鸿门宴是每个刘家人都要熟知的事,刻骨铭记啊!]
[魏武帝曹操:这孤得替刘玄德说话了,刘玄德的为人确是君子,估计又是某位家......]
[汉昭烈帝刘备:嗯——?
]
......
已经在成都称帝的刘备对东汉时期的刘璋在光幕上发的评论没说什么,毕竟二弟三弟,还有子龙等人都在上面吵架......
他更为关心的是,黄权怎么会惨?
“公衡劝刘季玉,他不听,这个已经知道了。但公衡劝我,我怎么会不听呢?”刘备皱眉疑惑思考。
法正和诸葛亮对视,两人皆摇头。
“应是关将军荆州一事发生,陛下坚持举州之力攻吴,黄公衡没有劝住陛下。”
听了法正的话,刘备心中顿时愧疚不已。
是他一己私欲,害了他们......
......
第324章
三国:一起恰火锅吧
【马车向城外驶去,城门楼上有一人吊在上面,周围许多百姓进行围观。
从事王累将白帛绑在腰间,手握佩剑,一副刘璋不回去他就一直守在这里的意思。
“益州从事臣王累,泣血恳告......昔楚怀王不听屈原......今主公轻信张松之言...恐有去无还......”
刘璋愤怒的将谏章摔到地上。
王累见刘璋仍执迷不悟,便用佩剑割断了绑在身上的白帛,摔下城门楼而死。刘璋也被这变故惊到,心里十分悲痛,命人厚葬后,还是坚定出城了。
......】
<川蜀好多忠义之士!
>
<刘璋给我的感觉好奇怪?他手下忠臣和内奸都是两两开[捂脸]>
<人还不错,就是......太暗弱了哈哈哈哈,有野心渴望施展抱负的人看不上刘璋>
<少扯刘璋好了,他就是纵容地方豪强欺压百姓,对豪强士族当然好了>
<阴谋论下,有的文官就是故意和主公(皇上)作对,因为这样可以留下好名声[吃瓜]比如明朝时期,文官以被廷仗为荣[狗头]
>
<有点叹息,诸如这类的谏臣在五十多年后的西川再也没有了......蜀汉晚期只余下姜维苦苦支撑>
<张松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
<光忠贞有屁用啊?让这群人去打张鲁吗?他们打得过吗?>
<刘焉看到这一幕怕是要被气死[捂脸]>
[东汉建安六年刘璋:我...我后悔了,刘玄德你就是信誉太好了,我不会再上当了!
]
[魏武帝曹操:啧,刘璋......
守门之犬]
[秦始皇帝三十年蒙毅:廷仗...明朝的文官那么喜欢被打啊?
]
[唐贞观四年房玄龄:奇怪的癖好]
[明洪武二十九年茹素:才没有那么一回事!]
[明正德帝朱厚照:朕有时候也觉得他们欠揍,那么喜欢被揍,就多揍点呗]
[明嘉靖帝朱厚熜:难得和堂兄想法一致]
......
刘璋一把拉住从事王累的手,“是孤的错,孤悔不听忠言啊!”
被拉住手的王累:“......”
不嘻嘻。
迟来的深情比草贱,想个后路吧。
......
东汉
建宁四年
还活着的刘焉,被刘宏在朝中安排了个差事,没让他跑去外面。
刘焉久久不能平复自己的气,代入光幕里面的剧情,他真的要被那蠢儿子气死了!
算了,算了,现在什么都没可能了...
......
【刘备在益州使者法正的引领下,率部朝涪城而来。刘璋也领着众官员出涪城迎接刘备军马的到来。
刘璋热情朝刘备走去:“承蒙兄长远道相助,受小弟一拜!”
刘备赶忙扶起刘璋,“关山阻隔...你我兄弟竟多年无缘一见...大慰平生啊。”
......
晚上,刘军中军大帐
刘备与庞统、法正坐在一起,三人就着刘璋的为人谈了起来。
“季玉乃诚实之人,我也当以诚相待呀!”
庞统不赞同道:“季玉虽善...明日主公设宴答谢季玉,可于帐外埋伏刀斧手百人,听主公掷杯为号...”
刘备脸上露出惊讶和不赞同。
庞统又接着道:“...迁延日久,恐反生一测!”
话说完,刘备纠结起来,叹气,“季玉诚心待我,岂能忍心如此?...公此谋,虽霸者亦不为也!”
庞统心急起来,这时法正也开口劝说刘备。
“明公,某等非为自己,与刘季玉亦无私怨,只是顺应天命而已...进则有功,退则无益。若因一时不忍,迁延时日,一旦机谋泄露,反为他人所算...”
二人又劝说了一会儿,刘备摇摇头,只道恩信未立,不可操之过急。】
<反正刘备最后让刘璋富贵了一生,没杀他>
<真《兄友弟恭》啊,好感人的场面呜呜呜[偷看]
>
<冷知识:平黄巾军的时候,刘备在刘焉手下待过,可能那时候和他见过,或者两人都听刘焉提起过对方。>
<玄德你来啦,咱们恰火锅去!
>
<大汉最后的两个刘姓诸侯了,乱世开始的时候好几家刘姓诸侯,结果呢,全都想着割据,保全自己,最后刘家江山也易主了
>
<《以诚相待》还是《以城相待》?
>
<
《掷杯为号》《刀斧手》md笑死我,真别加buff了,众所周知三国演义里但凡是这两个都没成功的>
<庞统好适合东吴啊,孙权和周瑜最喜欢的摔杯为号和安排刀斧手哈哈哈>
<刘备这么做了,他经营大半辈子的名声就全毁了。总有很多人说她应该听庞统的话,但是真听了的话,那就不是刘备了,太不仁不义了>
<反正我觉得刘备没错,如果在宴会上解决掉刘璋,不仅损失了名声,还收复不了西川的人心,西川的许多大族也会趁机作乱>
<要搁曹操身上,早听了。庞统真该跟曹操走,刘备太伪了,圣母得很>
<不能崩人设啊,不能OOC!>
[东汉建安六年刘璋:哦...没杀啊,刘玄德你人还行,不算太恶毒
]
[元世祖忽必烈:火锅...涮羊肉最好吃了!]
[宋熙宁四年苏轼:加鱼是绝味!用火锅料做佐料,将鱼通过爆、炒、纹、熬等工序,再放入各种佐料,等鱼烹饪好后连同火锅料一起装锅,这样鱼就是熟的,但是锅却是冷的,吃起来也不像火锅那样燥了。]
[唐元和十三年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何时回长安啊,共饮就等你了]
[汉高祖刘邦:嘶——看饿了
]
[汉武帝刘彻:这就让人去试]
[魏武帝曹操:在光幕心里,孤究竟是什么人啊?孤也没那么不讲道理吧...很明显不能在这时候杀人啊,还是得留刘璋一条命。]
[东汉建安六年刘表:要杀的话就该留到完全占据了益州之后?就像拿下荆州后,杀我妻儿一样?]
......
秦始皇嬴政没说话,但贴心的寺人在午饭时,按照光幕评论中说的做法,做了火锅。
获得了始皇帝的打赏。
......
周瑜:我就说士元你适合我们江东。
孙策,疯狂点头。
公瑾说的对!
......
第325章
三国:刘家祖传鸿门宴
【另一边,在刘璋的帐中
刘璋与张任等人商谈。
“黄权、王累妄想猜疑,根本不知我宗兄刘备为何样人物。如此仁人君子前来相助,曹操、张鲁何足为虑……”
刘璋对刘备很高兴,相反他对在临行前来阻拦他的那两个人心中不满。
张任却不是很高兴,劝说:“此时欢喜恐怕为时尚早,刘备柔中有刚,居心如何尚不可知……”
刘璋:“你等为何如此多疑?吾兄分明是至诚君子,哪里会有二心……”
于是,张任等将领面面相觑,不敢再言语,全都无奈的低下了头颅。
晚上张任,邓贤等人悄悄聚在一起,他们忧心地看着驻扎在城外的刘备大营。
“如有不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我笑了,就刘璋这智力,安有不亡的道理?就算刘备不取。张鲁,曹操也要来取。
>
<刘璋能不能不要这么傻白甜呐?太单纯了。>
<真是《仁人君子》
啊,双方都认为:这届主公带不动……>
<主公不急,两边的谋士都急死了>
<但其实侧面来看,刘璋他还真的没有看错刘备,只是刘备手下的的人不是仁人君子。
>
<其实张任真的还不错,可惜他杀了庞统。唉,真的就不共戴天了[叹气]
>
<从后面刘备在蜀中收了那么多人来看,其实蜀中有很多又忠诚又聪明又能作战的人。我真搞不懂刘璋,他还怕什么张鲁啊?哎,刘璋真的没那个能力守住益州,性格太懦弱了。>
<但其实这里感觉也像是在给刘璋他们下套,只要刘璋他们先动手,那么刘备他再动兵,怎么看都是名正言顺的。>
[魏武帝曹操:刘季玉宛若大胖孩子抱了块金砖
受不住的东西不如就交给能守住的人[吃瓜]]
[汉高祖刘邦:嚯,这小子原来是白切黑啊,高[大拇指]]
[汉昭烈帝刘备:多写高祖陛下的夸奖了
]
[东汉建安六年张鲁:
还要请人来打我,真是没用。驱狼吞虎都不知道?
]
……
刘璋抹了把不存在的虚汗,和面前的人对视,“没料到事情会发生到这一步……”
王累:“……”
还好我刚刚没信你的鬼话,刘季玉真的不行……
我还是赶紧回家收拾东西吧。
……
【酒宴之上
庞统设计想在酒宴之时让魏延舞剑助兴,实际想借此杀刘璋。
魏延上前:“今天我家主公与刘益州聚会于此,末将魏延得培,实是三生有幸。末将愿舞剑一回,为诸公助兴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