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91章

    [唐太宗李世民:果粒饱满,是好吃

    ]

    [元世祖忽必烈:葡萄酒啊?那确实,好喝!]

    [清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千年传承下来,葡萄酒也不断变化。是宫中常备之酒]

    ……

    看着光幕上许多人在分享葡萄的其他做法。刘邦心动了,看着真香啊,那是葡萄酒吗?真想喝一口。

    ……

    (两人又来到了维吾尔族传统的民居,外表上能看出来形质非常标准。

    两人一进去立马就感受到了温度变得凉快了些。

    女生拍了拍墙壁,“这土墙的厚度比门都要厚了啊。”

    “这是因为墙足够厚的时候,室外的热度就进不来了吗?”

    两人感叹:“果然,本地人总会想到办法。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像这种厚厚的墙能保温,厉害了。”

    进屋子后,有一炕在那,上面铺着被子。

    “这是土炕吗?”

    “我第一次知道新疆也需要炕。”

    ……)

    <在吐鲁番这种土房子都是冬暖夏凉的,一般不用空调。

    >

    <地理知识:厚墙加小窗,利于保温。>

    <再挖一个地下室就更凉快了,我们人类总是会找到合适的出路[点赞]

    >

    <我们东北的房子墙也很厚>

    <西北也是北嘛[吃瓜]

    >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狗头]>

    [明洪武帝朱元璋:在苦难中,老百姓总会找到一套适合的办法]

    [汉高祖刘邦:老朱!咱俩想法真一致!]

    [宋熙宁四年苏轼:有光幕在真是好,现在足不出户都能观到各地地方风土]

    [唐贞观四年魏征:吐鲁番气候变化也太快了!

    ]

    [清乾隆年间人:想象了围着火炉吃西瓜的画面,羡慕了

    ]

    ……

    “我们要不要也设计这种屋子?”

    被问的人略显犹豫。

    “光幕说能够冬暖夏凉!”

    被问的人面上纠结。

    “在吐鲁番那么热的地方都不用空调!”

    被问的人终于点头了,“那,我们试试?”

    …

    观看光幕的人,突然有些羡慕视频上描绘的场景。

    他们过得可真自在啊。

    ……

    (两人一边拍视频,一边进行讲解。

    到了坎儿井博物馆。

    “吐鲁番这地方温度很高,需要水的话,基本上都是用的坎儿井的竖井井口。人们在井与井之间分段挖掘。暗渠需要检修的时候,人们就可以顺着井口垂直进入。”

    “我们现在要去地面下的坎儿井的暗渠,那里面可以说是另一个世界。不过,现在我们进入到这个地方完全被发开发成了亮渠。”

    两人又走了一会,来到一个四处散着蓝光的地方。

    “现在到了第三竖井与断面体验点。”

    “这个地方真的超级凉快。”

    ……)

    <好像古堡啊。

    >

    <古人真的是大智慧。我两年前去过这里,很有趣。

    >

    <肯定凉快呀,感觉和地铁那里面差不多。

    >

    <还有地下室和地窖呢,真的很凉快!>

    <新疆夏季的那种热是属于大戈壁的热浪,你甚至能够看到扭曲的空气。[捂脸]

    >

    <我就是近段时间去过一次,那真的是空气都热扭曲了,我TM还以为自己眼花了嘞。[捂脸]果然,干热和湿热真的太明显了。

    >

    <嗯……就是有种课本照进现实的感觉,感觉在上语文课,地理课……哈哈哈哈

    >

    <但其实它这种热,感觉像是凉爽的热。太阳照得到的地方热,照不到的地方就很凉快。而南方地区就是不管有没有太阳,室内和室外一样热,我们这边那种闷热,还有湿热真的让人难受。

    >

    [唐贞观四年李靖:南北的差距是这样

    ]

    [

    汉元狩六年霍去病:域外和中原是这样]

    [明洪武帝朱元璋:北边冬天冷,南边夏天热啊]

    [明正德帝朱厚照:是啊,冬天的北京,大雪纷飞,一片白茫茫]

    [明洪武帝朱元璋:……]

    ……

    “朱棣!看着老子,你是不是还在想等老子去了后,迁到北平去!”

    好好的一番感慨,被光幕上朱厚照的一句话给整破防了。

    想到日后,孤苦一人,所有子孙都陵墓都在北平府,而就自己留在应天府……

    朱元璋再次将气撒到朱棣身上!

    朱棣对天发誓,他真没这么想!

    “爹,真没有,别想太多了……”

    我现在已经是名正言顺的大明太子了,以后又不用造反,虽然北平府算得上是老窝,但那哪儿有应天府好啊。

    ……

    第323章

    三国:玄德是我同宗兄弟,岂能夺我基业?

    (吐鲁番虽然很热,但是依旧有人选择居住在这里。而在这里生活的一代代人他们对生活,对天气,对所有需要适应的一切,都勇敢面对。

    人类真的很厉害,总会摸索出最佳方案。适应环境的过程,本身也是一种挑战。)

    <竟然还升华了

    >

    <

    夏天就去吐鲁番玩吧,一玩一个不吱声[捂脸]>

    <冬天冻死人,夏天热死人。昼夜温差也大,我在这生活了十多年已经习惯了

    >

    <湿热和湿冷真的比干热和干冷痛苦[流泪]

    >

    <OK,我冬天去[吃瓜]

    >

    [唐太宗李世民:坎儿井的作用是炎热的天气下也能有水,这种方法和井渠一样吗?

    ]

    [汉元狩六年张骞:感觉很像

    ]

    [宋庆历元年范仲淹:都需要挖暗渠,原理应该是差不多的]

    ……

    好游山玩水的贵族富家公子们,下决心也要到新疆那块地方玩玩。

    忽略掉路途遥远和安全问题,新疆还是有很多人想去的。

    ……

    李然然完全不用考虑古人所思考的问题,因为她没那个烦恼。

    她现在的烦恼只有什么时候放长假!她要去吐鲁番玩!

    休息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李然然又熬了好久才总算到了下班时间。

    躺在自家床上,闭眼休息了会儿,直到外卖送到。

    李然然高高兴兴地打开外卖盒,又动作熟练的掏出平板将其固定好,点开13站,输入“三国演义”四个字。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集

    刘备入川】

    【建安十六年,益州牧刘璋邀请刘备统兵入川,助其抵御张鲁。刘备五万大军进入西川,纪律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颇得民心。刘璋从成都赶到涪城,欲亲迎刘备共叙同宗兄弟之情。】

    <哦嗷呜,心痛——这集看了就不看了,不想看我小凤凰陨落呜呜呜,刘备要是心狠一点,小凤凰也不得死了>

    <真祖传秋毫无犯啊,想起刘邦的秋毫无犯,对百姓好,连三秦之地的百姓都跪拜他[大拇指]

    >

    <你蜀汉也想搞三大记录八大严明?蜀维埃?

    >

    [东汉建安六年孙策:都是什么跟什么啊?蜀维埃?]

    [汉高祖刘邦:不错不错,有我当年的风范!]

    [秦始皇嬴政:那是因为有项羽和你做对比]

    [汉元狩六年卫青:三大记录和八大严明是指行军准则吗?]

    ......

    萧何问张良,“刘备还缺了什么?”

    张良知道萧何问这话的意思是,刘备既得民心,又得各方人才喜爱,手中更是文有卧龙凤雏,武有五虎上将,还缺了什么呢?

    莫非真是天命不让三兴汉室吗?

    “他太重感情了。”

    张良脑中想了许多,最后却只说了这一句话。

    ......

    看了光幕这么久,若是光幕早点曝光自己的命运,或许会真的提前去投刘备。

    但是,庞统知道自己和孔明不同,孔明是很早便下了决心并做好了规划的人,任何人都不能让他改变主意。而庞统自己很清楚,他需要在合适的人选里面选出适合家族发展的一方。

    就光幕之前说的那些,江东明显就不是能长久待下去的地方。不过,这一次孙伯符未被刺杀身亡,周瑜大概率也不会早逝......江东的形势看上去要比原历史上的好很多。

    周瑜多次在私下里和庞统聊天,为的就是让他能安心留在江东。

    庞统叹了口气,这一世终究是和玄德公无缘了。

    ......

    【成都,益州牧府正在进行激烈的讨论。

    部将黄权坚决反对刘璋到涪城亲迎刘备的主张。

    刘璋怒而生气:“休要再言!玄德是我同宗兄弟,岂能夺我基业?”

    黄权:“此去涪城......必为刘备所害,万万去不得啊!黄权食禄多年,不忍主公受他人奸计,还望主公三思!”说罢,便跪在刘璋面前。

    刘璋先是纠结犹豫了番,随后又坚定了自己想法,直接朝门外走去。不料,又被跪在地上的黄权死死咬住了衣襟,不停叩首。

    众人被黄权突然的死谏弄得不知所措,张松见状连忙上前劝刘璋应以大业为重......刘璋终于下定决心,拽出黄权咬着的衣襟......】

    <《同宗兄弟》《凶弟之情》《岂能夺我基业》[笑哭]

    >

    <刘璋:玄德是我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啊,怎么会害我?![狗头]

    >

    <一周目的傻白甜刘璋[吃瓜]

    说实话,我好期待知道剧情发展的二周目刘璋,哈哈哈哈[捂脸]

    >

    <都是刘家人,咋就不晓得鸿门宴呢?!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