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谈性色变的——三国演义的一集看完,李然然便退出电视剧。回到主页推荐开始找长视频,在首页连续刷新了好几次,终于看见了一个稍微感兴趣的标题。
【为什么金瓶梅是禁书?】
【前言】
【在我国古代,书基本上被分为两类:第一种是在官方层面大肆提倡的,第二种是被官方下令焚毁禁止的。
有这么一本书它自出世以来,便被官方定性为禁书,历经两朝都被严令禁止。
首先是明朝万历年间,朝廷宣布所有违规私刻出版金瓶梅的,都会受到严厉处罚,有甚者将要掉脑袋!之后到清朝顺治年间,皇帝也曾下过十多道圣旨,要求民间不许传播金瓶梅。
对于不熟悉这本书的人来说,第一反应肯定是这不就一本小黄书吗?值得这么大动干戈吗?】
<想到某个相声了,好像是郭德纲说:最近每天都发奋读书。然后于谦就问:这么努力读什么书啊?郭德纲答:金瓶梅都翻烂了。这时候底下观众就一片爆笑,不得不说,这里确实是刻板印象,没看过这本书,但是听过这本书名字的在提到金瓶梅时,想到的就是淫[吃瓜]
>
<都说里面的性描写有很多,我估计许多去看这本书的人,也是冲着这个名头去的。但是,这本书百万字,里面关于性的描写占比仅百分之几,真的不算多。>
<说真的,如果是想看古人的性描写的话,那还不如去看什么隋炀帝情史啊。
>
<明朝时期写的书好像还挺多关于性方面的[狗头]果然,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缺什么补什么的东西。在社会现实层面,表面上大家都提倡着什么存天理,灭人欲。而背地里,吼得越凶的,玩得最花。>
<
哈哈哈,上面的说法好像还挺多…?感觉和现在也没什么区别吧。现在也是表面上看着是进步了许多,但是在各种方面来看,人们固有的思想观念还是很难改变。>
<这就不由想到之前网络上的一句话了,“谈性色变一生内敛的中国人,最后生了十几亿人。”[捂脸]>
<
说白了,这就是性教育的缺失。>
[汉高祖刘邦:光幕越说,朕越好奇金瓶梅到底写了什么?]
[秦始皇嬴政:[思考]
]
[唐玄宗李隆基:明清二朝的皇帝未免太小气了吧]
[隋开皇十一年杨勇:谁有炀帝情史,给孤瞧瞧[偷看]
]
[明洪武帝朱元璋:这个名字倒是出现了很多次,朕还不知道这大概讲了些什么呢?]
……
隋
开皇十一年
光幕现世的这三年里,杨勇基本上是被杨坚紧看着的,生怕他哪里就变歪了。现在可是好不容易才达到了杨坚心目中理想太子的标准。
被安排着去巡视边疆的杨勇,心里头对杨广没死这一事有点疙瘩。
杨勇就算人在外面,还是惦记着被终生囚禁着的弟弟杨广。
这杨广狡猾得很,还是得趁着父皇不注意将他杀了最好。一绝永患!
母后还真是太心软了。
“这光幕太不厚道了,要提就提完整点啊。孤倒要看看这后人是怎么编排杨广那无道昏君的。”
……
——————
唐
开元二十五年
关于光幕上提到的性教育的话题,引起了开元年间各阶层人不同的讨论。
李隆基本人觉得大唐包容万象的,开放的,因着种种原因吸引了各地的人来到长安。不可否认的是,便是要生孩子,也要明白该怎么生啊。
贵族勋贵,世家门阀都有一套方法。到了一定年龄,家里就会给孩子安排专人,去教导他们关于这方面的事情。
“存天理,灭人欲。”
李白琢磨了好一会儿这句话,应该是自己理解的那个意思吧……
“若是真从字面上来理解的话。总之,有点难搞懂后人的想法…”高适停顿了会儿,然后才说:“他们过的可真辛苦啊。”
“这似乎就是后面的程朱理学。”杜甫脸色严肃,仔细回忆脑中关于程朱理学的内容。
“真是够压抑。”
这是三人共同的想法,也是宋朝之前所有人的想法。
……
——————
洪武年间,被朱元璋的锦衣卫提溜到南京的罗贯中,平日里过着与粉丝们见见面,聊聊三国故事的生活。
生活中,除了在光幕又播放三国演义的电视剧时,要被诸多三国历史名人在评论中艾特质问之外。
其余时间可谓过得相当滋润,来一趟应天立马得一套房子。
在洪武帝的明示加暗示下,他修改了三国演义中的某些部分。又在反复看了三国演义的电视剧版和光幕评论之后,兴起了将三国演义这本书的细节再好好打磨打磨的想法。
光幕这次提到了被称为明朝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
罗贯中顿时就来了兴趣,放下了手中的活,打算听一听。
“性么?”
虚则写性,实则写人。
……
——————
【成书时间以及评价】
【关于《金瓶梅》的传播及成书的时间,只能概括到某一个时期之内,不能具体到某一年。
《金瓶梅》的成书时间,大概是流传于嘉靖年间。此言论被郑振铎质疑。之后吴晗考证《金瓶梅》成书时代,大约是在万历十年到三十年之间。学者黄霖则认为《金瓶梅》前后。
但是不管怎么推断它的成书时间,通读全书都能够很明显的发现,这本书描绘了一个上到朝廷擅权专政的太师,下到地方官僚恶霸乃至市井地痞、流氓的社会生活面貌。揭露的是明代中期社会的黑暗和腐败,是一本长篇世情。
本书能够透过文字,去认识到明朝中期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社会的发展面貌
更会颠覆我们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认知。
这里面不论是对情欲的描写,还是对人性的反思,以及对腐败社会的批判。暗含在其中的明代人生活的描写,饮食文化的描写,还有各种隐寓的含义描写。
将其读完,会发自内心的觉得这是一本带你很好认识明朝生活和社会的优秀。】
第307章
别装了,你私下写小黄书啊
<只知道作者是兰陵笑笑生[吃瓜]>
<我好像在前几年看到过穿越到古代,女主成为笔名是兰陵笑笑生,真实是明朝大官里的老婆,好像女主和那男的还是青梅竹马。时间过于久远,忘记了。中间有点偏现实虐,但好在结局女主是穿回来了>
<听你这么说完完全全的恐怖故事啊[捂脸]
不知道为什么,我只要读到关于是以明朝为背景的(除了男频),我都觉得特别特别的压抑。
我感觉里面每个人都活得很累很累,看的我也感觉很心累。到现在都不知道这个心理阴影是从哪里来的。>
<我也差不多和你一样的想法,就其实我个人还是很喜欢明制汉服的。[叹气]
之前不是经常刷到什么穿越到哪个朝代怎么怎么样吗?然后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穿到明朝[捂脸]我总觉得那会是一个恐怖故事。
>
<可能是我们大家在小时候学的有关于明朝的课文吧。我对明朝的印象最早是来源于讲范进中举的时候,故事背景好像是写的明朝正德年间的事情。
我当时在课上听了后,只觉得科举真的是人为之疯魔啊,后来总会断断续续想到这事,慢慢的就对“封建社会”
四个字有了印象>
<不是说兰陵笑笑生就是嘉靖朝的大臣王世贞写的吗?
>
<就算视频讲了这么多,但是说来惭愧。之前我真的为了看那部分内容,去啃了这本书[捂脸]给个建议,真要看那部分内容,还不如去看金瓶梅的衍生电影[狗头]
>
<前面的说的好直白。我就不一样了,我去看金瓶梅,纯粹是去为了装逼。就喜欢那种我和周围人都不一样的感觉。大家都在觉得它是一本淫书的时候,我偏偏要去看它,去剖析它的内容[吃瓜]
虽然没有看懂就是了,而且真的好难看完。>
<只有我去看金瓶梅是为了学习吗[捂脸]我当时想写一本古代,本来是想看红楼梦的,但是我写的内容跟红楼梦里描写的不太一样,之后就去找了金瓶梅看。
我只能说书里的内容和视频里说的一样。那里面对于生活的描写,饮食文化的描写,还有一些古代封建迷信的描写,真的刻画的很好,从里面能够借鉴到许多写作方法。
>
<金瓶梅不是讲的宋徽宗年间的故事吗?
>
<那水浒传也还讲的宋徽宗年间的故事诶,反正明朝那些家就爱写宋朝,然后来隐喻本朝的事情>
<连西游记都是用神话故事来隐喻本朝年间的事情[吃瓜]可见明朝中叶时期人们的生活呀,那是真的处于水深火热啊。>
[明嘉靖帝朱厚熜:兰陵笑笑生?王世贞?]
[明正德帝朱厚照:堂弟啊,皇帝做的不怎么样诶
]
[明洪武帝朱元璋:两半斤八两的玩意儿,少再在上面丢人现眼吵架了]
[明洪武帝朱元璋:我大明不好吗?光幕上你们在嫌弃什么?从秦到清,哪个朝代对你们来说不是封建社会?不过还算你们有眼光,我大明的衣服就是最好看的!这可是朕特意修改出来的。]
[清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主要是说你们那时候人们生活不好。]
[宋太祖赵匡胤:明清都是连在一块儿的
,两个朝代没什么区别吧?如果明朝被称为恐怖的封建社会,那清朝应该更加恐怖吧,怪不得会被称为吃人呢]
[秦始皇帝三十年蒙毅:范进中举?科举发展到最后也是走向疯魔了吗?]
[秦始皇嬴政:每个制度达到巅峰之后便会走下坡路。科举应该也是如此,后面越来越变态了吧?像之前提到的二十四孝中,因为要举孝廉,每个人的行为都变疯魔了]
[宋淳熙二年李清照:都是前些年间的故事啊,那应该能够找到相关的民间传闻吧[思考]]
……
如秦汉两朝准备实行科举制度,他们现在也尽量的将其弊端减到最小。
贸然实施科举,效果恐怕会适得其反,不若先来一个过渡的阶段。
——————
洪武帝朱元璋现在只要在光幕上看到正德帝朱厚照或者是嘉靖帝朱厚熜,他都会特别注意他们。
因为这两个人只要一开口说话就会互相阴阳怪气对方,惹出了不少笑话。
想到这里就给在自己下方批改奏折的朱棣来了一脚。
真是你的好后代!
朱棣忙于公务,没能够躲开。于是,莫名被踢了一脚的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朱棣:???
我这一年里是真的没有一天好好休息过啊!!!又哪里招惹爹了…
……
明
嘉靖二十七年
旁边人告诉皇帝,“王世贞乃二十年进士督察院右都御史王忬之子。”
朱厚熜略一抬眼,极为聪慧的脑子里也想起来王世贞其人。
不过,目前来说他的父亲王忬更值得注意。为人正直,不接受馈赠,遵从礼法。曾弹劾过东厂太监,也出使过河东盐镇,做事让人放心,这人还算得自己待见。
“就不知道他这儿子水平如何了。”
“厉害啊,还写出了这么一本被光幕称赞,被后世人所惊叹的奇书。”
朱厚熜心里骂这人肯定在书中侧面描写了许多关于自己的事情。
一个两个的都喜欢借用宋徽宗年间的故事。真当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宋徽宗爱修道,修着修着把自己给修到金国去了。
…
光幕上只是在猜测兰陵笑笑生的作者是谁?但是对于嘉靖年间的人们来说,不仅是当朝皇帝嘉靖帝认为兰陵笑笑生就是王世贞,其余人也认准了《金瓶梅》的作者一定是王世贞,就是他!肯定是他!绝对没有错!
连王世贞的亲爹当朝都督院右都御史王忬,也确信他儿子绝对写了这本书。
这都源于王世贞他文采俱佳,在文界颇有名望,说他写了这么一本奇书倒也没有太多人会质疑。
…
王世贞目前隶大理寺左寺,面对周围同僚们的眼光,他也值得。在面上装出一副。不在乎,不知道的。样子。
鬼知道这什么金瓶梅怎么出来的啊?!反正现在的他这时候是没有写过的。
终于有一位同僚鼓起勇气来问了,语气挪移道:“元美啊,书好久写成啊?什么时候给我们也看看?”
“哈哈,说笑了。暂时未有写书之意。”
“哎,就别装了,这被光幕......你私底下写小黄书的事我们都知道了啊。”
王世贞不理这些人,整理了衣袖,抬手便向围观的众人告辞。
心中则在暗自思忖,陛下那头应该不会有什么大事吧……?
……
第308章
嘉靖满朝风雨欲来......
【明朝万历二十四年,时任吴县知县袁宏道在写给董其昌的书信中说:“《金瓶梅》从何得来?伏枕略观,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后段在何处?抄竟当于何处倒换?幸一的示。”
这便是有关手抄本《金瓶梅》的最早记载。
嘉靖朝和隆庆朝的徐阶和王世贞,虽藏有手抄本,却并未留下只字片语。几百年来,学者们关于兰陵笑笑生的真实姓名的推测,已达60多个,但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目前,关于《金瓶梅》的主要版本有三个。
一是词话本,也称万历本。于万历四十五年《金瓶梅词话》第一次刊行面世,被视为现存最早的刊本。内存大量诗词曲赋和韵文,有着明显的民间说唱色彩。
二是崇祯本,也称绣像本。崇祯年间,某无名氏大幅度评改了词话本,增加了木刻插图几百幅,遂成《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
三是张评本,也称第一奇书本。于康熙三十四年,张竹坡以崇祯本为底本,将自己十万余字的评点刊刻在《高鹤堂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中。】
<袁宏道,公安三袁之一。之前被明朝的学派时候背到过。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的主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