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76章

    东汉

    建安五年

    “光幕之前提到过的吴国后期权证更迭频繁。”周瑜回忆了下内容,又说:“主因还是二宫之内引起的...”

    孙策点头,诸葛恪的行为多少也猜到了。他作为主公,肯定不会因这事就迁怒诸葛瑾。造成东吴后期政权混乱的主因...

    孙权:“......”

    别看我啊!我什么也不知道!

    有兄长在,我绝对没不会其他心思!!

    该死的,那个历史上的孙权真是年老昏聩!!!

    ......

    西晋

    泰始三年

    司马炎心虚地摸了摸额头,就知道这次的“二十四孝”里面会有他!

    可恶!!

    朕好不容易靠着禁五十散攒起来的名声和威望,光幕你可不要毁啊!

    ...

    王裒没有在光幕上发言,因为他本身就过着隐居教书的生活,不太想管外面的事。

    前几年光幕现世,有了视频的陪伴,日子比以往更有趣味了些。

    光幕评论中还是有很多人质疑自己是为了好名声才这样做,王裒轻笑,翻身下床,准备弄些点心。

    “今天的光幕视频有点久。”

    ......

    【哭竹生笋:孟宗,字恭武,后改名为孟仁,江夏人。母亲病危,冬日想吃笋,但寒冬没有鲜笋,悲伤之下孟宗抱着竹子哭泣。孟宗的哭声感动了天地,地上瞬间长出了许多竹笋。用鲜笋熬汤服侍母亲吃后,母亲的病立马痊愈了。

    锐评:又是挑战唯物主义世界的一个故事。这还是同一个世界吗?孟宗你就应该去前面和啮齿痛心的主人公在一起。】

    <孟宗,你是法师吗[捂脸]>

    <我去百度那查了他的生平。孟宗算得上是东吴大臣,初为骠骑将军朱据军吏,后迁为吴县令。

    在任时母亲过世,违科奔丧,得陆逊求情而免死。后任光禄勋,迁右御史大夫。吴末帝孙皓时,担任司空。>

    <又是个孝感天地的神话[捂脸]古人真的好喜欢这类因为诚心感动上天的故事。>

    <编的故事太大众化了,属于是听完第一句就知道后面要怎么发展了>

    <想想那个时期也挺无奈的,不就是比拼谁更能编、更能演、更能宣传吗>

    <还应加一句,谁更有人脉。那时期的普通老百姓就算再孝顺,被人称赞,也很难成功>

    [武周太平公主:提到孝,就知道魏晋时期的要扎堆了]

    [明嘉靖帝朱厚熜:法师?术法?真的会有啊。]

    [虽然光幕视频所在的那个时空,他们不相信法术这些,无神论,唯物主义,但是该怎么解释光幕出现在我们的时代?所以,其实世上是有类似于神仙的未知神秘?]

    [唐开元二十五年李白:前面就想问了,百度好神奇]

    [唐开元二十五年杜甫:是!百度好像万物都能查询到一样,好厉害]

    [吴大帝孙权:孟仁.]

    系统:没错,没有神仙,只有本系统。

    ......

    东汉

    建安五年

    许都

    曹操:“百度是个好东西。”

    “还十分方便。”荀攸补充。

    “不知道它是一种书还是器物?”程昱动脑思考。

    底下的谋士各个都是聪明人,开始分析百度是何物,我们能不能也造个类似百度的东西出来。

    曹操的思绪飘得更远,感谢光幕的出现让孤有了切实的理想。

    之前苦恼于世家掌握了众多资源,怨他们自私,后来自己动手做得粗暴,被他们教训了。

    现在他知道了该怎么更平和的解决那些世家。

    他要建立的魏国,绝不会是历史上为西晋做嫁衣的魏国,也不是九品中正制下被世家垄断的魏国。

    他扪心自问,自己绝不是什么好人,曾经的理想是想做征西将军,名留青史。对待平民做不到刘备那地步,可他是会为了心中确认的目标而不断努力的人。

    想要,真想建立一个被世人称颂的盛世大魏。

    ......

    第294章

    “史家之神怪,魔幻之离骚”

    【卧冰求鲤:王祥,字休徽,琅琊人。是三国曹魏和西晋时期的大臣。生母早丧,父亲续娶的继母朱氏为人刻薄。经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不得父亲喜爱。

    父母患病后,王祥孝顺至极,衣不解带跟随床前侍候。朱氏想要吃活鲤鱼,可正值冬日严寒,天寒地冻,王祥便解开衣服卧趴在冰上,靠体温融化了冰面。两条鲤鱼自动跃出,继母吃后,果然痊愈。

    锐评:一个字“6”。那可是琅琊王氏啊!王与马共天下的王氏啊!他家贫吗?他是傻子吗?

    好吧,这个暂且不提,就说大家可以去试试趴在冰上,看它化不化。太违反常理了。这个故事前面可能都是真的,继母不慈,父亲不爱。王祥的孝子举动也是真的。但故事的后半段绝对不是我们所知道的这样,百分百被后人篡改了。就为了宣传愚孝!】

    <“旧时王谢堂前燕”里的王家!大世家欸!>

    <王祥——奠定王家地位的男人!>

    <王祥政治嗅觉简直绝了,先是在东汉末年隐居了二十年,不参与各方争斗,到局势明了后进入曹魏。又碰上毌丘俭不满权臣司马师废少帝,杀害好友夏侯玄等人而举兵,王祥跟随司马师平叛,因功封位。

    司马昭成晋王,王祥因不拜而被其看重,后面又为太尉,封侯。西晋建立后,司马炎依旧敬重他,拜太保,进爵为睢陵公,是西晋初年的“八公”。

    >

    <想起之前看的一本穿东汉末年的,书里一开头男主就走的这个路线,(男主和他爹一起演戏)和曹家还结了亲>

    <确实感觉继母好惨>

    <继母还好吧,我去查了后面,王祥对她还是挺好的>

    <听说这还是二十四孝之首?感觉古人为了宣传愚孝真厉害[大拇指]>

    <故事嘛,本来就是太平常了大家听听就过了,不会感兴趣。而稍微加工,添加些违反常理的情节,大家就会很感兴趣的继续听着。>

    <夸张的手法更吸引人>

    [唐元和十三年刘禹锡:“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直到现在王、谢二家依旧是不可攀的大世家]

    [唐太宗李世民:晋也只有依靠孝治国了。]

    [唐贞观三年魏征:我幼时听的版本和光幕说的不太一样]

    [宋熙宁三年苏轼:我听到的故事也和光幕讲的不一样]

    [明洪武帝朱元璋:我知道的,基本上与光幕说的差不多]

    [明洪武二十九年朱橚:毕竟是元朝人编的嘛]

    [元世祖忽必烈:啧,编也编得太过了吧]

    ......

    东汉

    建安五年

    许都

    夏侯玄,是我夏侯家的子弟啊。夏侯家与曹家本一体,肯定是会反抗的!

    夏侯渊如是想到。

    曹操眯着眼,笑意浮在脸上。

    司马家就算再死一遍也难消孤心头之恨。

    “毌丘俭前面好像还参与了东兴之战,没想到也是我家忠臣。”

    “毌丘俭总觉得熟悉,你们有听说过吗?”

    程昱想到了一个人,“与河东毌丘兴应是有联系。”

    程昱提到的毌丘兴,曹操想起来了。这人能力好像还不错,但好像还没做官。

    ......

    西晋

    泰始三年

    王祥躺在床榻上,心如死灰。

    熬过了东汉末年的乱世,也熬过了朝政的更迭,现在要被光幕的偶然举动给毁了。

    单凭“王与马共天下”这句话,现今的天子就不会不采取措施。

    长叹一声,罢了,罢了。

    “我也活了八十多了,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时日。之后王家要怎么发展,全靠后辈了。”

    “我该做的都尽力去做了。”

    王家的小辈们围着说话,光幕对待世家的态度他们很早就知道了。

    光幕厌恶世家,偏爱贫穷的百姓。

    ...

    王祥没有说错,坐在皇位上的晋国年轻天子司马炎怒形于色。

    手掌拍着桌子,狠狠瞪着光幕。

    “大世家也就罢了,还要共治天下吗?!”

    “呵。”

    ......

    武周时期

    武则天皱眉看着光幕上刘禹锡的评论。

    “这些大世家可真麻烦啊。”

    揉了揉额角,一生都在打击世家,一朝过去,世家还在那里。

    ......

    【扼虎救父:杨香,晋朝顺阳人。父杨丰,一说三国魏时期的杨阿若。在杨香幼时母亲去世,父亲含辛茹苦养大她。极其孝顺、懂事、知礼。

    14岁时,随父亲去田里割小米,旁边忽然蹿出一只大老虎。老虎猛地扑向父亲,叼住他。杨香心急之下,完全忘记了自己和老虎之间的力量差距。她跳到老虎的背上,用力卡住老虎的咽喉不放。最终老虎因无法呼吸,瘫倒在地。父女二人得以幸存。

    锐评:啪啪,鼓掌,鼓掌,鼓掌。牛逼呀!放到现在这也配一个UC标题。【惊!农村一田里惊现老虎伤人事件,十四岁少女徒手搏虎救父...这究竟...】

    故事乍一看很孝顺,再一看太炸裂了。

    杨香扼虎救父,那么三碗不过岗,武松打虎又算什么?!】

    <扼虎救父这故事一眼假,太夸张了,过了。不过,万一是因为两晋时期古人力气普遍很大呢[捂脸]>

    <欸,我发现这么多故事里好多都是单亲家庭。不是母亲早亡就是父亲早亡...>

    <二十四孝图里的故事经不起推敲,这里面已经有几个是晋朝的了,不愧是魔晋啊[狗头]>

    <要看玄幻离谱,还得看魔法晋书目录>

    <哈哈哈,二十四史里的《晋书》是最搞笑的

    ,因为它是史书中的《搜神记》。整个《晋书》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晋代的魔法总论》、《晋代科幻集》、《晋代超级英雄合集》。

    ps:《晋书》是大唐由房玄龄主修的。因为数百年的战乱,资料难找,只能从各种的民间传说搜集,混入了大量的野史。

    《晋书》也被称为“史家之神怪,魔幻之离骚”[狗头]>

    <笑死我了,或许两晋时期灵气短暂复苏了呢[吃瓜]>

    [唐太宗李世民:咳,《晋书》成这个样子了啊]

    [唐贞观三年杜如晦:额,也不怪难写嘛,毕竟过去了三百多年...]

    [唐贞观三年房玄龄:...真不想修了!]

    [明正德帝朱厚照:这么小的年纪,怎么能和武松相比,果然是夸张了好多]

    [明嘉靖帝朱厚熜:灵气...灵气!!!现在没有灵气了吗?]

    [清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应该怎么做才会让灵气重新出现?!]

    ......

    唐

    贞观三年

    “哎,别在意。有光幕在,咱们现在可以修得更方便了。”杜如晦安慰自己的老搭档。

    房玄龄不是第一次在光幕上看到调侃“魔法晋书”,他主要是被“史家之神怪,魔幻之离骚”这个评价给气到了。

    “晋朝真那么魔幻?”程咬金对以前的历史不是很了解,问围在一起的同僚们。

    秦琼先是回忆了自己记得的关于晋朝的历史,然后摇了摇头。

    李靖想了想“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闻鸡起舞”...

    “感觉还好吧...”

    “哦,那就是你编得太过分了!”程咬金用手指着房玄龄说出自己的结论。

    房玄龄气得胡子都歪了,冷哼一声不理他。

    杜如晦与众人哈哈大笑。

    房玄龄只觉得修晋书真TM难。

    光幕只连接了晋初,后面的几百年也没有可以参考的。

    “结束后,在光幕上问问晋初时的事。”

    ......

    第295章

    有味道的视频,但名医爱看

    【恣蚊饱血:吴猛,三国到晋朝的道士,濮阳人。家贫,自幼孝顺父母,南方多蚊子,每每夏天蚊子出现愈多,使人无法睡觉,偏偏家中床榻上还没有蚊帐。

    八岁的吴猛已经十分孝顺了,心疼劳作了一天的父母,为了让他们能安心睡觉,每到夏天夜间,吴猛便赤身坐在父母的床前,任蚊子如何叮咬也不驱赶。蚊子聚在他身上也越来越多,这样蚊虫血吸够厚,就不会再去咬父母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