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70章

    正德年间的大臣总觉得陛下似乎在预谋着什么……

    ……

    【七、尹奉吉

    1908年尹奉吉出生在朝鲜忠清南道礼山,是朝鲜抗日义士。

    1910年日本对朝鲜半岛实行了残暴的殖民统治,并且在朝鲜半岛建日语学校。

    尹奉吉从小就在这种日本人办的学校中读书,到朝鲜爆发反日三一运动后,尹奉吉下定了反日的决心,从日本学校退学到私塾中接受教育。

    为了使朝鲜独立,赶跑日本人,尹奉吉在韩国办组织,表面是发展当地农业提高农民教育,暗地里则进行反日活动。

    1930年在中国东北参加对朝鲜的独立活动,开展反日复国斗争。

    1931年8月,尹奉吉赶赴中国上海,并结识了安重根的弟弟安恭根,在安恭根的帮助下尹奉吉很快又结识了在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工作的金久。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尹奉吉与中国人民共同投入到抗日斗争之中。

    一二八事变的结果是国民政府不能在上海驻军,并且在3月1日这天伪满洲国成立。

    日本为了庆祝历时34天的淞沪战事的胜利,决定在上海虹口公园以庆祝天长节为名召开了一二八事变的祝捷大会。

    便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尹奉吉在1932年4月29日,携带炸弹,混进了日本侵略军在上海虹口公园举办的“淞沪战争祝捷大会”中。

    当场炸死了日本驻上海居留民团行政委员长河端贞次,侵华日军上海派遣军司令白川义则大将重伤致死,第三舰队司令野村中将被炸瞎双眼,第九师团长植田中将被炸掉了左脚,日本驻华上海公使重光葵被炸残了右脚……

    尹奉吉被日军当场逮捕,押送日本。

    于同年12月20日在日本金泽郊外被杀害,年仅24岁。】

    <哇…这么精彩的人生…最后死的时候才24…好厉害>

    <朝鲜义士,国际友人!>

    <看了近代的朝鲜,再看现在的小韩民国,好割裂啊。>

    <慷慨悲歌之士>

    <白川义则死得好啊哈哈哈哈,参加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还有在山东济南造成的一万多平民的死亡,呵呵,这个人真的死得好啊!!!>

    <唉,感觉那时候的朝鲜半岛挺多义士的,那时韩国国家又小,单靠武装力量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话不太能成功,他们多数有爱国之心的人会选择去进行刺杀。>

    <唉,看看以前的朝鲜半岛,再看看现在的。(指指点点)>

    <北朝南棒,北朝还好吧,主要是南边的…>

    <科普: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日本在尝到了九一八事变的甜头之后,开始想要谋占我国沿海附属区域,并将目光放到了上海。

    日本间谍川岛芳子派了五名日本僧人到三友实业中闹事,期间发生冲突,川岛芳子暗中又让早就安排好的打手混在人群中,使得日方的五名僧人被攻击。

    日方宣称,日本僧人中有一人死亡,一人受伤。此消息引发许多在中日侨的不满,1月20日在华日侨烧烧了三友实业。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借口,向上海派兵,1月28日的夜晚日军向上海进发。>

    <没记错的话,中国这边是国民党第19路军进行参战>

    <应该再加一个李奉昌的,虽然他刺杀天皇没有成功…>

    [宋仁宗赵祯:和荆轲一样,真慷慨悲歌之士啊,唉]

    [秦始皇嬴政:……夸尹奉吉就行了,不用说和荆轲一样……]

    [唐太宗李世民:是位真英雄!国弱小,但民不弱小!]

    [唐贞观三年程咬金:艹,耻辱!在中国的国土上办庆祝大会,上海是中国人的上海,却连驻兵的权力都没有了!]

    [清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伪满洲国…]

    [清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都是那末代皇帝!溥仪!]

    [明洪武帝朱元璋:啧,那么小一块地方,还分南北…]

    [唐高宗李治:嗯,所以朕帮它并入到我大唐内了]

    [明洪武帝朱元璋:啊…!动作真快]

    ......

    唐

    贞观三年

    “那时的朝鲜,还是站在中国这一方的。”

    “后面怎么就变成那副舔狗模样了?”

    “不是说分了北朝鲜和南朝鲜嘛,北边感觉中国的是桥头堡,南边估计是美国的?”

    程咬金与秦琼闲聊着朝鲜的变化,对未来那个与中国作对的讨人厌的韩国颇有些惋惜。

    “可怜那诸多义士了。”

    ……

    宋

    庆历元年

    赵祯从小接受到的教育让他还不能很快就对秦始皇充满好感,是以在看完瓜:光幕播放的视频,他第一时间就将视频中的尹奉吉联想到了荆轲。

    同样的,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无怨言,甘愿入局。

    这时的赵祯有些尴尬的给秦始皇回复,他的评论只是针对荆轲,并没有其他的意思,见谅。

    “唉,日本人根本就不能和秦始皇比,他们不配。”

    ……

    明

    洪武二十九年

    朱元璋看见光幕视频上唐高宗李治的回复,心情复杂。

    他这里还在准备出海事宜,那边的大唐就已经完成了他要做的事情了?!

    不得不承认这个李治好强……

    于是,体感落后太多的朱元璋加快了步伐。起码,在他死之前要把日本彻底拿下!!!

    否则,想到日本未来做的事情,就好不爽!

    ……

    清

    康熙三十八年

    “川岛芳子,朕没记错的话之前那部《末代皇帝》的电影提到她是我大清的格格,后被送到了日本。”

    康熙帝玄烨看了光幕上川岛芳子的所作所为,沉下脸。

    “败类。”

    “丢人。”

    “。”

    ……

    第284章

    非暴力不合作,怎么看都不对吧

    【八、刺杀圣雄甘地

    纳图拉姆·戈德森是一个狂热的印度教徒,参加了以复兴印度教统治地位为目标的印度教大会,并创办了“国民公仆团”。反对伊斯兰教及其他非印度教等派的政治主张,不遗余力宣传暴力和种族至上。

    而甘地以非暴力思想为指导,“非暴力就是以积极的形式来对待一切生命的善良意志,非暴力就是纯粹的爱。”妄图以沉默和祈祷来代替枪械弹火炮,希望用爱感化殖民者。

    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终在苏美两国的帮助下于1947年驱逐了英国殖民者,印度独立。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新德里参加一个祈祷会,他独自走上台阶,双手合十向群众致意。纳图拉姆·戈德森突然跑到甘地的面前,向甘地鞠躬行礼,口中低声说道:“圣父,您好!”

    说完便从口袋里掏出手枪,对着甘地连开几枪,甘地双手合十,口中仍是说着:“神啊,为他祝福!”以宽恕凶手的姿势倒地。

    纳图拉姆·戈德森随后被捕,一年后和同伙阿卜提一起被执行绞死。】

    <圣雄甘地×

    狗熊甘地√>

    <哈?!用爱感化敌人?是那种敌人不可怜你的话你就得死的那种啊……玛德,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的怜悯之上,这真的是很愚蠢,很软弱无能的做法。我还记得他说我们在对付日本侵略者时,也要用爱感化他们[裂开]>

    <非暴力不合作不就是投降派吗>

    <或者是温和夺权派?但我还是觉得想要取得胜利,取得独立,不流血牺牲是不可能的。>

    <我记得甘地动不动就是绝食抗议[捂脸]但是没有强大的实力做后盾,谁管你的威胁啊。>

    <这就属于跪久了,根本站不起了。你跟他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觉得你有病......>

    <欧美喜欢吹甘地,为什么?因为他们就是喜欢这种人,好对付。>

    <当敌人对你赞不绝口的时候你可能就需要反思了[狗头]>

    <我记得最后那段甘地没有对凶手说任何话,那些都是他的崇拜者添上去的。>

    <印度国父甘地×

    印度国父带英√>

    <其实我觉得甘地还是很伟大的一个热爱和平的人诶...只是他还是太理想主义了。>

    <非暴力不合作,还是挺适合印度的国情,在当时印度就是一盘散沙,宗教信仰问题、种姓制度问题,各种杂合一起,不好解决呢>

    [秦始皇嬴政:嗯……]

    [汉高祖八年韩信:愚蠢]

    [汉高祖八年张良:比起刺杀甘地的戈德森,甘地本人对待印度的主张还是正确的。印度的矛盾太复杂了…甘地也只是想着一条路走死,没想换方向。]

    [唐太宗李世民:倒是明白了为什么印度都独立了,还是这么没变化。原来他们都独立是被施舍来的]

    [明正德帝朱厚照:朕不理解]

    ......

    秦

    始皇三十年

    秦始皇嬴政万万没想到,曾期待过的印度国父竟然是这样的人。

    甘地也不是说不好,只是嬴政觉得他很奇怪。想了许久,又觉得甘地有点像春秋时期的宋襄公。

    他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规则,并将自己也严格的规划在其中。

    “非暴力不合作么?”嬴政抿着唇,表露出他对这个想法并不赞同。

    就连扶苏看完视频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真是个神奇国度。几千年来就没有一个人敢反抗,被教化的很好嘛。”

    扶苏无比认同光幕视频评论区中说“跪久了,就站不起了。”这句话。

    输了之后不反思,相反还十分认可了自己输了的这件事。期间不断给自己灌输,那次的输是应该的想法。扶苏摇了摇头,感到恐怖。

    “不能认输啊,输了后面再想要赢就难了呀。”

    扶苏想到原历史上那个“他”的结局,第一次认真对自己道:“你那时候什么也不敢,早就认输的人。”

    ……

    汉

    高祖八年

    刘邦喝了一口酒,长叹一声:“我们中国真是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国家啊。”

    这时候也感叹起陈胜吴广的起义。

    真没想到这俩人虽是失败了,但是他们的事迹确实为华夏的历史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良尝试着在头脑中自己想印度的解决办法。如果他在那个时代,他会怎么做?怎么解决印度的这些问题?

    首先,必须要开民智,必须要让所有人知道民主和国家的概念,必须要把大家团结起来。

    但是从光幕透露过的种种信息来看,这应该很困难。因为英国人是不允许有一个团结的印度。他们肯定在殖民期间做了很多挑拨印度本土各地人的事件。

    或许,印度这块地方能拥有这么多的宗教信仰,也是英国人的一环。

    萧何瞧不起印度人,没有反抗精神的人,还拥有这么好的一块地,真是暴殓天物。

    ……

    汉

    元狩五年

    “以沉默和祈祷来代替枪械弹火炮…希望用爱感化殖民者…”

    “不是,朕怎么觉得有点读不懂了呢。”

    刘彻愣住,刘彻不解。

    “甘地这人还被称为国父啊。”看完光幕视频和评论的刘彻只觉得印度这个国家真是太神奇了。

    心中默默盘算着这个时期的印度应该还没有那么多奇奇怪怪的宗教信仰和种姓制度。那么到底是要将他们扳正回来,还是任由其发展?

    刘彻看地图上的印度,就像是在看一块肥肉。

    ……

    明

    洪武二十九年

    说实话,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的中心思想在光幕上一一展示起来后,许多人都是满脸疑惑,然后震惊无比,最后愤然叹气。

    不论是之前光幕说的内容,还是光幕现在提到的事情。洪武群臣多少认为印度真奇葩。

    朱棣幻想了一番等他登上大位,就要南征北战,为大明开疆拓土,把印度这块烂地纳进来。

    朱元璋瞟了眼朱棣,又皱起眉不满起来。

    自从给了朱棣太子名分后,他倒是越来越不掩饰了。

    晋王朱棡摸摸下巴,秦王那三个人已经定下明年与凉国公蓝玉同去日本了。

    按年龄大小,下一个应该就到自己了吧。他思考着要不要主动向父皇说愿意为大明去探索新世界?

    兴许还有好处……

    ......

    【九、马丁·路德·金遇刺

    16世纪以来三角贸易开始兴起,数以千万的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殖民地。他们在种植园中工作,在矿井中工作。他们被当做“耕畜”使用,每天强迫劳动1时以上。

    1968年4月3日,马丁·路德·金在梅森教堂开始了名为“高山”的最后一次演讲;4月4日下午,马丁·路德·金在孟菲斯市洛林汽车旅店二层被白人种族主义分子詹姆斯·厄尔·雷暗杀,终年39岁。

    1969年3月詹姆斯·厄尔·雷在法庭上主动认罪,承认自己刺杀了马丁·路德·金,不过仅三天,詹姆斯·厄尔·雷就翻供,声称自己是无辜的,是被当做了替罪羊。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