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65章

    [唐太宗李世民:五族已是一家,中华民族,共同御敌!]

    [明正德帝朱厚照:我想知道清朝廷怎么还没人来???]

    [明嘉靖帝朱厚熜:想也知道,那个慈禧太后肯定又是在想该赔多少给他们息事宁人]

    [宋哲宗赵煦:说的是实话,完全无法反驳]

    [清道光帝

    爱新觉罗·旻宁:老妖婆,误我大清!]

    [武周太平公主:哎?你带清这毛病,可不能全甩到一个太后头上...说千道万,你带清就没半点问题?]

    ......

    第274章

    观看电影《红河谷》⑥

    【头人没有选择投降,汉藏军民也没有投降,他们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保卫家园。枪弹打光了,就射箭、投石。

    头人让活佛为战士送枪弹。

    英军进入内城,开枪杀死了管家,当他准备射杀头人时,丹珠先在后面袭击了他。

    头人半责备女儿丹珠:“你不应该在佛像后面开枪。他还以为是佛送他下地狱了呢。”

    此时的战况非常不利,藏军的枪弹已经打光了,僧人们凭脚力爬山为战士送物资,却又被英军用炮火轰死在爬山途中。

    雪儿的哥哥洪先生带人来支援,汉藏军民在枪弹打光后,又用弓箭和石头与英军作战。

    头人率领还幸存的人退至城堡内,格桑也背着受伤的雪儿去城堡。

    丹珠和洪先生被大量英军围困,洪先生的手枪已经没有子弹了,在面对英军的射击,马上将身旁开枪的丹珠推开。

    洪先生被英军的子弹钉在了墙上。】

    <真要和我们说“带去文明”,我们的祖先郑和下西洋那带去的才叫文明>

    <头人的意思应该是要让英国人知道,送他下地狱的是藏族人!>

    <头人虽然是封建奴隶主,但是在大是大非上面他还是很明白。土司要守土。>

    <在这里的活佛是真活佛,僧人都在运送弹药,他们不畏死亡,前仆后继为士兵送枪弹。>

    <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大家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哭]>

    <到这里已经是全民皆兵了。>

    <雪儿哥哥也好好,在最后推了丹珠一把。哥哥死得好惨[哭]>

    [明永乐帝朱棣:拿这帮畜生不如的东西和朕的郑和下西洋对比,简直就是侮辱了朕!那帮子人配知道“文明”吗?连“感恩”都不会的东西!]

    [明永乐十三年郑和:我们是和平与他们相处,友好交流...英国人的厚脸皮真是罕见。]

    [宋开宝三年石守信:这片土地上,没有孬种!

    ]

    [唐贞观三年玄奘:阿弥陀佛,这才是真活佛]

    【琼斯和罗克曼进到寺庙内,四周全是独特的藏族文化。英军士兵忙着搬运里面值钱的东西。

    罗克曼对着一面墙壁刻画感叹:“你说得对,琼斯。这是一个科学的新发现,挖下来带回去。”

    “你会破坏这些珍贵文物的。”

    “正因为珍贵,才应放到英国去保护。”

    ......

    汉藏军民退到了城堡内,那里险要,英军不想付出极大损失获得胜利。

    罗克曼命人将被俘的丹珠当做人质,押着到战前。

    琼斯去找罗克曼吼道:“我们为什么打这场战争?为什么要屠杀和被杀?就为了烧寺庙,抢文物侮辱女人吗?”

    罗克曼给了琼斯一巴掌,“是政府让我们打这场战争的,我们来履行职责。我带来的士兵都有父母妻儿,她们在祈祷亲人能活着回去。”

    让士兵将琼斯押着不要捣乱,接着下令当众脱掉丹珠的衣服,要让城堡里的人看着他们的公主被侮辱。

    头人看到女儿被侮辱,率领队伍冲出城堡,被机枪无情扫射。

    丹珠看到这一幕,眼中闪过绝望,开始唱起了藏族民谣:《次仁拉索》,城堡内的藏族同胞听到后,站起身与之合唱。

    罗克曼在这时也忘记了自己的任务,压下了士兵对准丹珠的枪口。丹珠的坐骑牦牛听到歌声后,挣开束缚,奋不顾身冲向英军想要营救她。在混乱之中,丹珠捡起了一颗未炸的炮弹,点燃炮弹,与英军同归于尽。】

    <强盗!那是我们的!!!强盗!!!>

    <想到了现在大英博物馆了,真的要被气死了>

    <你们博物馆里有自己国家的东西吗?!!众所周知,大英博物馆只有博物馆是自己的>

    <荡平大英博物馆,把里面的文物还给各个国家>

    <虚伪!虚伪!恶心!就你们有亲人有父母妻儿?我们那死去的藏族同胞他们就没有父母亲人了吗?!你们就是强盗!硬闯到我们家烧杀抢掠,你们根本没有资格活着回去!>

    <说送人头的,你没事吧?哪个父亲看到女儿受辱会无动于衷?头人真男人!>

    <丹珠唱歌这一幕美哭了,封神场面啊>

    <藏族人民不屈的反抗精神,男女老少团结一心抵御外敌>

    <勇敢的牛牛!!!在藏族人民的心中耗牛是勇猛和力量的象征,被奉为保护神!!!>

    <此刻的丹珠,她就是拯救苍生的度母>

    [清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气不顺了...带英到底从我们这里抢了多少文物...?朕的收藏...]

    [明正德帝朱厚照:朕就知道丹珠一定是度母转世,她没有死对不对[哭]]

    [明嘉靖帝朱厚熜:堂兄...你,嗯...]

    [唐太宗李世民:子女受此侮辱,哪儿个做父亲的能忍受?!拼命都要杀了这群畜生不如的东西!]

    [唐贞观三年房玄龄:英国从政府到个人的厚颜无耻,太深刻了]

    【罗克曼令琼斯带一门炮绕到城堡后面,并给听琼斯的话给他配了一个向导。

    很巧的是带这群英国人去城堡后面的山上的人是小男孩嘎嘎。

    嘎嘎将他们带到了水草遮盖的沼泽地里,琼斯转身就看到了自己的同胞几名英国士兵被陷在了沼泽中,很快被淹没了。

    琼斯立马掏出手枪对准嘎嘎,嘎嘎从一开始看到英国士兵陷进沼泽地时的开心眼神,再到看到琼斯拔枪对准自己时的眼神变成了愤怒、恐惧、疑惑,还有悲伤。

    最终,琼斯还是没有勇气开枪。

    格桑想让雪儿离开,雪儿不想离开,愿意和大家一起保卫家园。

    这一战,弹尽粮绝。汉藏军民用石头,城砖冲向英军。

    雪儿在战争中被英军杀死,格桑抱着奄奄一息的雪儿。雪儿的最后一句话是:“来世,我还做女人。”

    格桑拿出罗克曼送的打火机,和罗克曼对视。

    格桑的周围全是油桶,打火机的火燃烧,将在场所有人烧死。

    罗克曼在最后感叹,“为什么...我们没有成为朋友呢?”

    情绪崩溃的琼斯,离开了英军。他来到喜马拉雅圣山旁,他看见生生不息的牛群狂奔而来。也看见了奶奶和嘎嘎。

    “父亲,我不明白,为什么要用我们的文明去破坏他们的文明?为什么要用我们的世界去改变他们的世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永不屈服,永不消亡的民族。在她身后还有着一块更辽阔的土地,那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征服的东方。

    ......】

    <英雄王二小!嘎嘎就是王二小藏族版!嘎嘎好样的!他的眼神我记了很久>

    <孩子也知道国仇家恨,琼斯终究还是英国人>

    <琼斯少尉是随军记者应该是代表电影里英国的良心和见证者>

    <首尾呼应了,开头雪儿被祭祀时说不愿做女人,在遇到嘎嘎一家后,被温暖了。和他们一起保卫了家园,说出了来世还做女人。>

    <是你亲手送的打火机,也将会把你亲手送走。>

    <前面丹珠说过:

    只要有牛,羊,男人,女人,藏族就不会灭亡,这里大量的牛奔袭而来,预示着藏族生生不息...>

    <我们永远无法被征服!你们压根不了解这片土地!>

    ......

    第275章

    不一样的秦汉唐

    [宋仁宗赵祯:嘎嘎的眼神…好让人动容,小孩子已经明白了什么是恨]

    [武周太平公主:从开始了解这个故事的背景之后。就认为这是一个悲剧。那个时代的悲剧。]

    [汉元狩五年李广:也不知道是电影没有表现还是历史真的如此…我只想问清军呢?难道西藏要像新疆一样,丢了之后再打回来吗?可,到了这个时候我不认为清王朝还有像左宗棠这样的将军。]

    [清道光帝

    爱新觉罗·旻宁:王朝末年,无力回天。该做的事,该尽的责,都已做了。无解。]

    [明正德帝朱厚照:哈?!就光幕评论中对你们清朝那绵延不绝的不满,明显得出你们没有做到那些吧…]

    [清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唉,一点也不想认晚清…]

    [清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唉,朕还是无法接受…朕之后才多久,王朝就变成这样…]

    ……

    这就结束了吗...?

    影片在琼斯的旁白中结束,这令许多沉浸在光幕视频里的人表示不满足。

    啊,好想知道后续...比如江孜保卫战之后呢?他们又是如何抵抗的?在英军入侵西藏后,英军又是如何撤走的?西藏之后的历史发展如何?

    ——————

    秦

    始皇三十年

    秦始皇嬴政下令蒙恬,携带新式军备出长城,与匈奴作战。

    战争的结果根本不用担心…在拥有了这么多人才和新式武器后,本就强悍的秦军让人不敢与之对抗。

    皆望风而逃。

    嬴政将重心再次放到了国内的教育和农业水利建设上。

    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光幕对于大秦灭亡的原因之一就有急功近利这一项。他觉得有必要让身边人在取得胜利时提醒他,不要忘记秦亡。

    不过,很快这个人选嬴政就决定好了。其实压根就不需要单独设置一个官职让人管这件事,他只要是看到刘季,心情就不美好。

    虽然秦亡原因不在他,但是谁乐意看到一个汉承秦制还拥有四百年的汉朝?特别是光幕上的那个汉高祖刘邦太爱说话了,想让人忽略都不行,刘邦还特别喜欢找他说话。搞得他们俩多熟一样。

    还是将刘邦放在一个不远,他能看到,不近,不至于让他随时不高兴的位置。

    ……

    ——————

    汉

    元狩五年

    汉武帝刘彻觉得大汉的教育是时候迎来新发展了。

    纸张和印刷的出现,为教育带来了新的转机。同样的,也有潜在的危险。

    武帝时期的世族并没有形成。但却也有不少的豪强存在,许多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流传下来的贵族。他们拥有着对书本内容的解释权,一度垄断了大汉朝廷上的官位。

    现在大汉的天子,要发展教育。是因为想让更多人读书吗?不是的。其本质还是想打破朝廷上官员选择的限制。

    而刘彻自从登基以来,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提拔那些出身不是很好的人。

    许多豪族和贵族慌乱了,想反对,可要怎么反对?造反吗?他们怎么敢啊?那可是朝廷的军队啊,要他们面对朝廷的军队,他们能打赢?而且现在人心向汉呐,民间谁不赞扬当今陛下是圣天子啊。

    以前可能还会有那么几句话说什么陛下穷兵独武,不关心百姓的死活,只顾着完成自己的丰功伟绩。但是有了光幕之后,陛下也做出来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改变,百姓的日子是越过越好,自然而然民间对他的评价也是越来越好。

    卫青,霍去病忙着练兵,研究新战术。最近的新兵又多,还得多操练。

    大汉民间的尚武之风本就高,有了光幕后,尚武的风气较之过往更甚。

    民间也有不少人在推测大汉的发展方向,拓土的话,到底是先往东边还是先往西边或者是是南下?

    有了世界地图,除了惊叹世界之大外,还由生出了向外,继续向外发展的心思。

    生活在沿海地区的百姓,也是因为光幕第一次知道了海洋的重要性,在得到了朝廷的准许之后,众人纷纷向海的另一边去寻找新道路,寻找着世界地图上标注的地方。

    ……

    ——————

    唐

    贞观三年

    李世民看了这期的光幕视频,决定重新制定拓土的计划。他先是看了未来中国的大公鸡形状的地图,这些区域都将归于大唐。

    贞观群臣各抒己见,他们知道大唐的太阳,当今陛下的雄心壮志。他们也会青史留名,在贞观年间的记载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杜如晦和房玄龄二人开始扒拉出征所需的钱粮,以及国内新政推行。

    李靖认为大唐要出征,必须要有一个靠谱的统帅,而刚好他在对突厥作战的几场大战中都有不俗的战绩,是最合适对统帅人选。

    只是,李靖这话一说出来。让许多人感到不爽。虽然大唐的武将目前来看站在第一位的是李靖,但是贞观人才多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李靖给比下去了。

    有些人心中甚至在想,突厥那一战好像换我上,也行?李靖?他只是恰巧占了一个统帅位置而已…区区李靖…

    像李勣,在对突厥作战时,与李靖分道出击突厥,亦是有大功的。对于李靖有尊重,但谁都不想功绩白白丢掉。

    还有如程咬金,秦琼这类人,也在争取出征名额上能多自己一个。

    这里面最争取最积极的,也更矛盾的是侯君集。

    自从被光幕曝光跟着太子造反,陛下还没有责备他…他侯君集就整天陷在担惊受怕之中,太子是陛下的亲儿子,太子还是太子,但是他侯君集不是陛下的亲儿子…

    甚至是和陛下的情谊也不像同样被光幕曝光未来“谋反”嫌疑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那是皇后娘娘的兄长,陛下的大舅子啊。

    唉,所以侯君集必须为自己争取,再立战功,让陛下重新认可他!

    李世民不知道侯君集的想法,看着侯君集的动作觉得他是不是太积极了点…

    ……

    第276章

    不一样的宋明清

    ——————

    宋

    开宝三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