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被蜀汉捡漏了><诸葛军师真的绝了,这一串又一串的计策,太牛掰了>
<完蛋,这次是真的吐血,要被气死了[哭]>
<历史上都督打南郡打了将近一年才拿下,不过关二爷在北道挡住了所有援兵,江南四郡是刘备自己打下来的,至于周瑜为什么拿下了南郡还借给刘备,是因为当时荆州襄阳樊城都在曹操手中,想让刘备充当码头抗曹。>
<讲真这波换我,我也要被气死,出兵又出力还中箭负了伤,结果战功全被人抢走了。不能怪都督气吐血啊>
<珍惜现在的都督,属于是看一集少一集了,后面东吴也没啥戏份了[哭]>
[汉昭烈帝刘备:嗯…]
[明正德帝朱厚照:来了来了,名场面三气周瑜即将开始]
[东汉建安五年孙策:???]
[吴大帝孙权:哈?!]
......
在丞相府中忙碌的诸葛亮叹气。
他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照着罗贯中这写法,该不会还要把周公瑾的死在安在他身上吧?!
东汉建安五年
许都
才被夸了的曹仁,顿时面露羞愧,向曹操拱手道:“丞相,是我大意,被周瑜小儿算计了!”
曹操一向对尚未发生的事表示大方,对曹仁丢了南郡一事也摆手道:“诶,现在事情还未发生,子孝不必太自责。不过,你还是要记住能守住就守,不要太急功近利。”
“是,谨遵丞相教诲。”
吴郡
孙策将随身携带的宝剑拔出,怒砍案桌:“诸葛村夫简直欺人太甚!孤绝不放过他!”
程普、黄盖等将军也纷纷附和,他们定要告诉世人江东无鼠辈!各个都是英雄好儿郎!
......
第248章
三国:老牛吃嫩草
【鲁肃到刘备处游说想要回荆襄九郡,被诸葛亮用公子刘琦尚在,荆襄九郡应当归公子刘琦的话堵住。
鲁肃询问:“若公子不在?”
诸葛亮:“公子在一日,守一日。若公子不在,则另有商议。”
鲁肃紧追不舍:“若公子不在,须将城池还我东吴。”
......
鲁肃回去向周瑜回报刘琦已经病入膏肓,若刘备不归还城池,那便起兵讨伐。
就在此时,吴侯信使走了进来。
“大都督,主公围攻合肥,屡战不捷。特令大都督收回大军,速拨兵将,赴合肥相助。并请大都督回柴桑养病。”
周瑜从信使手中接过书信,看完后,周瑜一副深思状,并长叹了一口气。
......
诸葛亮替刘备定下先取零陵,后取武陵,再是桂阳,最后长沙的策略。
零陵郡太守刘度大开城门,手捧印绶出城,向刘备投降。
赵云攻打桂阳,太守赵范开城投降,两人结拜兄弟。可当赵范想把亡兄之妻嫁给赵云时,赵云则愤然离去。
言:“赵范既与我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氏,必惹世人唾骂,此其一也;其嫂再嫁,便失大节,此其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此其三也。”
张飞也顺利攻下武陵。
关羽则攻打长沙,在与黄忠交战中放其一马,黄忠只射关羽盔缨,回报关羽恩情。太守韩玄误以为黄忠投降关羽,便想杀害他,魏延出现救下黄忠,杀死韩玄,开城迎接关羽。
诸葛亮观魏延不仁不义,且脑后有反骨,想要杀之,被刘备劝下。黄忠也在刘备和诸葛亮的诚意请求下,决定归顺。】
<歇后语:刘玄德借荆州,有借无还>
<不是,我还没搞明白,为什么要“还”啊???>
<鲁肃真的大智若愚,从这里看得出来他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
<《屡战不捷》>
<合肥战神这就开始发力了?>
<周瑜:让我看看,怎么回事。(看完后)淦!全是猪队友!>
<大都督:地铁老人手机.jpg>
<都督的这一声叹息是否在想,如果...伯符还在...>
<我若记得不错的话,大汉根本不在乎失节吧,寡居再嫁的多的是>
<三国演义成书是在明朝,明朝那风气又不是不知道>
<黄忠要是再年轻个十岁,关羽就不是他对手了>
<魏延在江夏的时候就想投皇叔啦>
<罗贯中简直就是乱写,历史上皇叔和诸葛亮对魏延超级好>
<只能说魏延因为魏延之乱被黑惨了>
<现在蜀汉五虎上将已集齐45>
[魏武帝曹操:孙权这孺子还想取我合肥?简直是自不量力]
[季汉章武二年张飞:五虎上将?有我二哥,我,子龙,黄老将军,还差一个诶]
[季汉章武二年关羽:文长并非光幕所展示的那般…]
[季汉章武二年黄忠:文长为人非罗贯中写的那样]
[东汉建安五年孙策:嘿,孤还以为罗贯中不会抹黑蜀汉中的任何一个人呢]
[唐太宗李世民:罗贯中描写的昭烈帝和武侯不如史书记载般的好]
......
季汉章武二年
难得一次回成都的魏延,在回来的时候还挺高兴的,他感觉陛下多有提拔之意,他立功之日近在咫尺!可是,现在光幕你在说什么?!
我?魏延脑后有反骨?丞相不待见我?日后还有魏延之乱?!
啊!
我的封侯之路呀!!!
在荆州的关羽对光幕上说的魏延之乱感到惊讶,魏延以前是在他手下做事,他觉得魏延这个人还挺有才的。怎么就会有魏延之乱了?
在成都中的诸葛亮先是一愣。“哈?!我什么时候不喜欢文长了…?”
然后又在想魏延之乱到底是什么。
历来能被称上某某之乱的,不是政变就是造反…那魏文长是因何?他背叛了汉?不可能。想要造反?也不对。
就在诸葛亮反复猜测之际,刘备让人寻来魏延。
魏延一路上心惊胆战,但在见了刘备后所有的害怕都化为了感动。
刘备毫不在意光幕上说的魏延之乱,魏延跟在他身边这么多年,他知道魏延是什么人。
好生宽慰了番魏延,便让他也不要对心生疙瘩,只管做好自己职责便是了。
......
【刘琦病亡,鲁肃前来祭奠,并提出要回荆州之事。诸葛亮让刘备写下文书暂借荆州,三人画押为正。周瑜看到文书,便知是诸葛亮推脱之计。
周瑜欲借刘备丧妻之际,假装让吕范前往刘备处,以吴侯孙权之妹嫁于刘备,诱刘备前来,借机扣下换回荆州。
诸葛亮知是周瑜的美人计,便让孙乾先去东吴提亲,后让赵云保驾刘备前去应许成亲,以此既保荆州又结联盟。
几人刚上岸,便发现无人前来迎接。于是赵云打开诸葛亮交予的一个锦囊,依计行事。
吴侯孙权得知刘备已到,便让吕范前去迎候,并令吕范不得惊动百姓,不能走漏半点风声。
可当吕范骑马带领着随从来到江边码头时,只听得鼓乐骤响,刘备、孙乾和赵云走到船的甲板,大量聘礼被随从抬下船来。在鼓乐声中,码头上的百姓们都围过来看热闹。
赵云是时出声与周围百姓道:“各位父老!吴侯派吕范大人为媒,到荆州邀我家主公刘皇叔到此,与吴国千金完婚。”
听到赵云向百姓所说的,吕范一脸的尴尬和无奈。
到了驿馆后,吕范与刘备等人寒暄几句便去寻吴侯。
而刘备等人也在热心百姓的陪同下前往乔府。
】
<某种程度讲刘琦还是刘备的恩人,当初要不是刘琦屯兵在江夏,刘备可能就完了>
<现在的东吴也就公瑾和子敬是真英雄,再往后过几年东吴可就真成鼠辈了>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吃瓜]>
<皇叔这年纪能都当香香的爷爷了吧[捂脸]>
<刘备年过半百,孙尚香正当妙龄…刘备是跟孙坚一个辈分的诶>
<诸葛亮的锦囊好牛逼,真是神机妙算>
<这画面不是刘备远嫁入赘东吴吗?>
<孙权,你就放心吧!这事搞的,全城百姓都知道了[捂脸]>
<吕范:???发生了甚么事?!>
<东吴日报:刘皇叔即将嫁入江东,沿途百姓夹道欢迎~让我们恭贺孙刘两家,结为秦晋之好!>
<别说了,这风声走漏得连西凉的马腾都知道了>
[东汉建安五年孙策:刘备老匹夫,也不拿镜子看看,你怎能配上我妹妹?!还有孙仲谋,你这就把你妹妹卖了?!]
[汉昭烈帝刘备:咳咳,这里的问周公瑾]
[吴大帝孙权:嗯…权实不知啊,我后来把妹妹接回来了…]
[魏武帝曹操:哈哈哈,刘玄德啊刘玄德,你呀这真是好福气]
[汉高祖刘邦:哎,不就娶一个女子嘛]
[东汉建安五年马腾:好好好,又关我什么事?!]
......
东汉建安五年
许都的曹操在艳羡刘备艳福不浅,而在吴郡的孙策就显得无比愤怒了。
孙策将所有怒火都对准到了刘备的身上,“他也不看看自己的年纪,怎么就配得上我们妹妹了?”
“真是老牛吃嫩!”
周瑜稍微尴尬,这主意好像还是他出的…虽然他本意不是真的让伯符妹妹嫁给刘玄德,但是从光幕评论中可以看出,最后不仅荆州没有得到还将伯符妹妹给搭进去了。
孙策这是头一回对孙权生气,
他在知道孙权合肥几次都打不下来的时候都没那么生气。
“仲谋!你怎么想的?我临终前肯定告诉过你,要好好对待家人。你就是这么照顾的妹妹?”
孙权感到无辜,首先这计策不是他出的,其次也没有料到被诸葛村夫反将一手,最后兄长干嘛不对周公瑾动手,非要来折腾我啊!!!
……
第249章
清君侧还真的只是清君侧啊
实在是熬不动了,李然然记下今天看到了第几集哪儿个部分后,就真的老实睡觉了。
第二日醒来的李然然发现闺蜜昨晚在微信上约她一起去旅游。虽然上个月两人一起出去过了,但是架不住现在大家时间都多…于是两人一拍即合,互相商量是去国外还是国内。
休息的间隙,李然然凭着肌肉记忆打开了13站刷视频。
【清君侧】
(夜晚,大雪
穿着日本军装的青年们,举着枪冲进各大臣的家中进行血腥屠杀。
口中高喊:“射击!”
“天诛!”)
【昭和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
“这一天黎明,有一部分为国民贫穷而忧虑的青年军官,他们被政治上的腐败和军队上层分子的堕落所激怒,率领1400名士兵进行叛乱。”
“要求天皇改革,昭和维新。”
日本国体理应“在万世一系之天皇陛下统率下,实现举国一体。”,“所谓元老、重臣、军阀、财阀、官僚、政党等皆为破坏国体之元凶”,需“斩除君侧之奸臣、军贼,粉碎彼之中枢,乃我等责任,宜妥善为之。”】
<治乱兴亡梦中事,世事只若棋一谱>
<日本人还是实在,清君侧还真的只清君侧,哈哈哈,真的搞不懂他们的脑回路[捂脸]>
<所以说他们都比较奇葩呀,我们古代清君侧是造反,为了自己当皇帝。二二六兵变这群人就不一样,他们清君侧造反真的只是要求皇帝做一个好皇帝>
<可是兵变结束之后,要求严肃处理这批宾馆的便是裕仁,他们的好天皇>
<只是有救国之心的一群愤青罢了>
<日军经典下克上>
<真要论下克上,还得看我国五代十国时期[吃瓜]>
<看吧,这就是清君侧不清君的下场。我记得当时好像是把天皇的弟弟找来了的,就是可惜被耽误了>
<都是畜牲,视频里的都不是好人。都是法西斯,要知道这件事结束之后,开始全面侵华战争>
<狗咬狗。无辜的只有老百姓,不久之后日本全国上下人都被裹挟在军国主义的战争之中>
<别提,这bgm听着还挺帅的>
<霓虹海军陆军不和,互指马鹿>
<从当时的日本社会来看,那时候日本的年轻人没有往上走的空间,上面全被高层给垄断了,当时生活压力又大,而刚好军队向外扩张,既解决了就业,还能够掠夺财富…>
<搞扩张是吧,以战养战?>
<所以就算226兵变,这群人最后成功了,他们上台之后也是要发动战争的,当时日本人全都被洗脑了<>>
<皇道派和制统派的斗争,一个要北上打毛熊,一个要侵华>
[宋太祖赵匡胤:嗯…该说不愧是日本吗?果真奇葩]
[唐玄宗李隆基:翻看历史就知道该怎么做呀]
[唐开元二十五年贺知章:愤青?愤怒的青年人?]
[魏武帝曹操其实这就是内斗吧,不应该先控制住天皇的弟弟吗。然后再扶持天皇弟弟,号令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