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44章

    最重要的是那些“天父”“天兄”曾经对太平军许下的重诺,没有得到实现。

    洪秀全等人更是将太平军将士们的流血牺牲换来的大业,说成是他在梦中得到天父天兄相助才成功。

    可见太平天国的高层他们脱离了群众,不再想到当初辛辛苦苦传教四处拉人,为的是什么?不相信群众力量,最终便会被群众的力量所反噬。

    太平军们反应过来,什么美好的天国啊,只不过是换了一个王朝中替鞑子卖命成了替洪家人卖命。】

    <没有一成不变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要因时而变>

    <前期的路子和我们的好像[捂脸]>

    <他们缺个真正的读书人,有大局观和战略眼光高的人>

    <说是这样,那时候读书人谁想跟太平天国扯上关系,觉得他们就是一群大老粗,神棍>

    <好嘛,好处全让高层那些王拿了,底层百姓还是什么都没得到>

    <搞个人崇拜…唉>

    <你们怎么就忘了起义能起来的原因是什么啊!说着说着还真就信了自己有天父的力量可以凭此消灭清妖?>

    <忘记群众力量的太平天国真的该死啊!>

    <群众力量万岁!!!>

    <反清但不反封建>

    [汉高祖刘邦:关键时刻有人为你拨云见雾很重要]

    [宋太祖赵匡胤:一点好处都不给,谁会替你卖命?

    ]

    [宋熙宁三年司马光:农民军造反都是如此。腐朽快,拖也能拖到他们自我瓦解]

    [唐贞观三年魏征:太平军与太平天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天平稍微不一致,便代表着失败的前夕]

    ……

    秦始皇嬴政想到秦末的陈胜吴广造反…不对,应该是起义。

    黔首也是人。

    因为清朝贪官横征暴敛,政局腐败,所以他们造就了太平天国的出现。

    而太平天国靠着这些被压迫的底层百姓取得了成功,但又不给好处,又是一味的蛮横收割,所以他们也注定了失败。

    对于秦境内的百姓而言,法家严苛,战乱后,他们需要的是休养。

    这一刻,嬴政才完全将秦二世灭亡的心结解开。

    若不能解决根源问题,就算自己再活十年二十年又有何不同。

    …

    朱元璋想到了朱升,在徽州朱升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虽说在此之前,他也大就是按照此行事,但当朱升将它归纳总结在自己面前提出时,朱元璋还是很兴奋,不得不说能有今日成功正是这一方针。

    ……

    【提到太平天国,大家都会说到内讧。太平天下还未平,天国内部已分裂。

    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起先是太平天国的高层们各自生嫌隙,争权夺利。后面又逐渐扩大到东王杨秀清不再满足现有的地位,严重威胁到洪秀全。

    洪秀全密令北王韦昌辉和翼王石达开对付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诛杀杨秀清后在天京内大肆屠杀,引发众怒。最终北王韦昌辉也被处死。洪秀全开始猜忌翼王石达开,致使石达开率部出走。

    其实可以看见他们那部最致命的缺陷便是他们的思想观念仍是小作坊。

    要知道东王杨秀清可是被称为天父的化身,他竟然被北王杀死了。可见这对信仰拜上帝教的人冲击有多大。

    更别提太平天国高层在进入天京后迅速腐败,众人等不到太平一统的日子,看不到信天国得到的未来,即使洪秀全后面声称“天下太平漫漫来”,但人心离散,再也不是曾经的太平军了。

    前期太平军兵少而战力强,后期太平军兵众而战力弱。

    我们要明白,但凡是造神运动,最终都会化为虚无。

    宗教信仰再也不是加持Buff了,失去信仰的太平军,高层腐败的太平天国,在这个时刻已经丧失了的民心,丧失了统治基础,天京事变七年后,天京陷落。再一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落下帷幕。】

    <杨秀清石达开,他们死的时候好像才30多岁>

    <唉,其实可能大家并没有很相信,他是天父之子,可是大家渴望得到均匀和温暖啊。可惜,他没有做到…>

    <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怎么可能只有一个人呢?是一群人都向着他靠拢起来,然后又带领了更多的人站起来了>

    <短暂而辉煌>

    <有丢丢泪目了,知道他们失败是必然,也知道他们有很多弊端,但是就是见不得清朝还能续命>

    <有骨气的汉人已经站起来去消灭清妖了,而没骨气的只会跪下来继续给清妖当奴才>

    <想到那个时候的历史,有种说不上来的难受。这些清军面对太平军重重出击,怎么在面对外国人的时候就逃跑呢[吃瓜]>

    <关于太平天国的评价,国共两党都是肯定其功绩,大力赞赏,在民国时期还曾下过禁止污蔑太平天国的专案。

    可惜,49年后台湾方面就总是以此来影射我们,贬大于褒。2000年左右我国所谓的精英阶层对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进行贬低,全面否定。

    我不认为太平天国完全是对的,但我也不认为他完全是错的,是非功过对与错,都去看看人民英雄纪念碑吧[撒花]>

    <那最后就前后呼应一下吧,我宣布耶路撒冷属于洪天王![狗头]>

    [隋开皇十年杨勇:嘿,还真的有北王啊]

    [隋文帝杨坚:均匀?真能实现…吗?]

    [宋熙宁三年王安石:评论区怎么处处打哑迷,话也不说清楚]

    [明正德帝朱厚照:唉,可恨的清妖又被续了一波命!!!]

    [汉元狩五年霍去病:应该全部站起来,汉人绝不能跪下做奴才!]

    [汉武帝刘彻:清朝真是个可恨的王朝,明朝太没用了]

    [明洪武帝朱元璋:

    朱由检你给我顶住了,再让满人入关,你就从族谱里面踢出去吧]

    [明永乐帝朱棣:后世子孙们,绝对不能让神州再次沦陷,亡于内部也不要亡于外部!]

    ……

    第239章

    雍正の小曲

    霍去病全程愤怒的看完。每次看清朝相关的视频,就是一种折磨和煎熬。

    其中,最让他难以忍受的当属那丑陋的辫子和阴阳头。

    “真没骨气。”

    卫青制止他不要说脏话。

    ……

    朱元璋眉头一皱,他就知道事情不简单。

    “哼,这些精英阶层,朕就知道又是读书人,文人士子!”

    茹瑺等文官:陛下你这是偏见!!!

    不要一出事就怀疑我们啊?!

    ……

    王安石对2024的那个世界充满了好奇。

    从某些视频中就可以看出他们在面对某一些问题,是不会说的太清楚,相反是用一类事来指代。

    洪秀全的死距离2024年有160年,再继续推算,既然是晚清,应该还有20或30年的寿命。中间又有一个民国,然后是抗日战争,如果把这些加起来也算二十或三十年左右,那他们从跪下去到全部站起来的时间也才短短几十年…

    跪下去很简单,要站起来却不容易,所以他们能够重新开始,就是源于他们的信仰吗?

    ……

    今天又看了一个长视频,李然然给讲太平天国的新人up主点了关注。

    有时候视频里面容易车轱辘,总体上在看完后觉得还不错。

    于是又在下方的推荐中找其他感兴趣的视频看。

    【坚刚不可夺其志,万念不可乱其心||能驾驭“春庭雪”的男人[总汇]】

    (四爷版:黑夜,四爷胤禛冒雪进畅春园。穿过长长的走廊,画面由暗逐渐变得明亮。脱下外套,让御前侍卫搜身。掀开门帘,屋内的大臣和太监们都望着前方明黄床上躺着的康熙帝。

    胤禛终于大步走进门,又跪爬到皇阿玛的床前。)

    【病入膏肓的康熙帝道:“朕把这千斤重担交付于你。朕相信,你一定能够刷新吏治,匡补朕的过失。朕唯一不放心的是你处事过于急躁,待人有失宽容…记住朕的话,善待你的兄弟,善待你的臣民。”

    胤禛眼眶含泪,不住的点头。

    临终前,康熙帝望着自己的四儿子雍亲王胤禛。

    “朕传位于…传位于…四阿哥。”

    说完便于与世长辞了。

    众人齐哭,八阿哥胤禩挨近床边,突然大喊一声:“皇阿玛,您醒醒,刚才您说传位给谁?我们都没听见。你再说一遍,你再说一遍呀…”

    十阿哥胤21也道:“谁听清了?皇阿玛,根本没说什么四阿哥!”

    十七阿哥胤礼:“我听清了,是传位于四阿哥!”

    二十四阿哥小胤祕也接着道:“我也听见了,是四阿哥!”

    九阿哥胤禟:“不错!是有个四字,但是十四阿哥,不是四阿哥!”

    殿中乱成一团。

    张廷玉道:“皇上传位诏书早已拟好,就在乾清宫中。”

    …

    隆科多念着传位诏书:“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传位于皇四子胤禛,钦此!”

    …

    公元1722年,清康熙61年11月13日,皇四子胤禛在畅春园继位是为雍正皇帝。 】

    <是夜,大雪,王上加白>

    <雍正的小曲>

    <轻舟已过万重山,雪中王上加白>

    <四爷真男人>

    <九子夺嫡MVP最终胜利结算画面>

    <八爷党这下是全都落空了>

    <大清这重担交给了四爷,四爷顶着这举重冠军活活把自己累死了[捂脸]>

    <搞不懂皇上都说了传位给四爷,为什么八九十爷还要跟四爷作对?四爷登基后,他们就安心做亲王不好吗?>

    <夺嫡的时候,双方争的你死我活,怎么可能还有退路…>

    <十七爷和二十四爷就看的明白>

    <八爷看到十三爷后,心想:败局已定>

    [明洪武帝朱元璋:歌与词都好,就是人选不好,又是清朝!]

    [唐太宗李世民:厉害,九子夺嫡]

    [唐玄宗李隆基:早先就把太子立了不好嘛,死前才传位不是很容易引起混乱吗]

    [秦始皇嬴政:九子夺嫡,是因为你九个儿子都很优秀吗?]

    [宋仁宗赵祯:光幕好像对雍正皇帝还是比较认可,把自己活活累死的皇帝倒是少见]

    [宋熙宁三年司马光:

    明明永乐帝朱棣:但凡出一点差错,四阿哥胤禛便不能安稳坐上皇位]

    ……

    清

    康熙三十八年

    康熙帝玄烨独自一人坐在榻上,光幕视频上展现的是“康熙帝”临死时,几个儿子们的暗潮涌动。

    玄烨承认,四阿哥胤禛的手段但凡再弱点,就不能安稳坐上去。

    而光幕对胤禛的评价是力挽狂澜之主,改革弊政,摊丁入亩留名青史的明君。最后为了大清,还活活把自己累死了…

    “唉,老四这个孩子朕从前倒是看错他了。”

    不过,很快玄烨又陷入烦恼。

    要知道,现在他还没废太子!并且,他还很不理解为什么历史上自己要废太子!

    太子胤礽并没有犯什么过错,这几年在储君的位置上也没有出现过什么不当。数次监国,治绩不俗。

    …

    毓庆宫

    太子胤礽的表情有些阴晴不定。

    看向窗外,光幕视频中的那个传位夜晚,便如今日。

    大雪纷飞,四周静谧。

    捏紧佛珠,胤礽苦笑。不是早就知道自己被废了吗,还是被废了两次。

    但是,最后这个结果,还是令人难以接受呀…

    …

    四贝勒府

    都是皇阿玛的儿子,若说对那个位置没有半点心思的话那是谎话。但,太子二哥在皇阿玛心中的地位,非同寻常。

    而且,太子二哥又没有犯错…

    “近段时间好不容易才消除了自光幕现世以来的反清言论或聚会,今日又来这一出,是嫌大清还不够乱吗?”

    四贝勒胤禛很苦恼。

    从评论区中得知的自己会是皇帝和亲眼看到那个画面,两者所带来的感受很不一样。

    心中或许有期待,但回归现实,冬季的风冷冷吹来,胤禛将自己那些想法全都放下。

    最重要的是大清。

    …

    其余各阿哥们,十三爷既为四哥高兴又为太子二哥难受的。

    八爷党们,他们现在对那个位置还没什么想法,平日里只想着怎么在皇阿玛面前长脸,多得一些功劳,摆脱光头阿哥,能被封为贝勒或亲王。

    ……

    第240章

    坚刚不可夺其志的总统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