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建安五年阚泽皱眉,我这日后还挺会说话?!这真是我自己吗?
“咳,主公日后身边多带一人吧。”郭嘉看向曹操幽幽说道。
曹操捂脸,深悔矣。
“唉。”
太丢人了,我怎么就说出了那些话?!!!
亏我还说袁本初好谋无断,到自己则是好谋有断却次次掉进坑里!
晋
泰始三年
司马炎看着近几年晋在他的手中,发展得是越来越好了,心中也是有了一统南北的想法。
禁了五石散,解决了胡人内附引起的各种问题,朝政清明,百姓富足,这妥妥的盛世之兆!
晋,绝不会再沦为华夏的耻辱!
司马炎是这么想的,但是朝中对灭吴战争,意见并不一致。
羊祜、张华等大臣是支持灭吴,贾充、荀勖等人是反对灭吴,而其余人则是暧昧不明。
...
【深夜,阚泽渡江返回营寨。
阚泽刚走出黄盖的营帐就被躲在暗处的蔡中二人看到,紧随其后。阚泽装作不知情的样子走进甘宁帐中。
“昨日将军为救黄公覆,而被周瑜乱棒打出,我为将军抱不平啊!”阚泽和甘宁二人故意演戏给蔡中二人。
甘宁:“袍袖尚湿,是从江上打渔而归?”说着便抽出佩剑,“阚泽!汝身为东吴参军,深夜渡江通敌,如今又归来施展离间之计。”
阚泽便将黄盖今日的委屈全说与甘宁,并言及昨日甘宁被周瑜打出帐外的屈辱事。
甘宁也道:“周瑜如此无情无义,我也早有此心...”
此时,站在外面偷听的蔡中兄弟有些意动。两人,终是决定走进去,来到甘宁二人面前。
二蔡假装试探道:“哼!二位将军好大的胆子。”
阚泽与甘宁决定杀掉他们二人,蔡中连忙说道:“我们二人正是曹丞相派来诈降的。二位将军若有归降之心,我二人可以引见。”
甘宁道:“大丈夫既遇明主,自当倾心相投。”
...】
<没想到甘兴霸的剧情还挺多>
<江东真全是演员,人均影帝>
<大声密谋>
<全员假降是吧,受害者——曹操>
<《无间道》东吴版>
<孙权:明主是吧,甘兴霸孤记住你了!>
<甘宁在江东被排挤的原因找到了[捂脸]>
[东汉建安五年甘宁:额,真的被排挤了?]
[吴大帝孙权:怎么可能?]
[季汉章武二年张飞:可不是嘛,你杀了凌操,他儿子能放过你?]
...
东汉
建安五年
甘宁本来在看了光幕后,便有弃黄投孙的念头,现在则是下定了决心。这必须快点去投孙伯符啊,再慢一点就得误杀旧臣了!
江夏都督苏飞与甘宁是好友,两人互相约定弃黄投孙。苏飞替甘宁遮掩,甘宁则是招回了原来离去的手下,又聚集愿意相从的几百人,打算趁夜离开。
不想,被黄祖察觉,于是甘宁和苏飞只得夜袭黄祖,趁乱逃往江东。
孙策得知甘宁、苏飞二人来投,大喜过望,亲自迎接。
“我江东十二虎臣来啦!”
甘宁从未感受过这般热情,于是拱手道:“主公!”
黄盖悄悄对凌操说:“嘿,你的命保住咯。”
凌操虎目瞪向黄盖,冷哼一声,不理会黄盖。
程普、太史慈等人闲聊,“公覆,得知后世喜爱他,整日都满面春风,笑呵呵的,真惹人厌!”
“哈哈哈,你嫉妒了?”
“嗯?怎么会...好吧,有一点。这什么苦肉计,我也可以上!以后这种事交给我!”
“哎,别急,有伯符在,他真舍得你们如此牺牲?”
“......”
第226章
三国:曹老板:为什么反诈APP又下载失败了?!
【曹操收到蔡中二人的书信,决定派人探听虚实。蒋干想戴罪立功,主动请命再次过江。
曹操并没有表态,只是眼神复杂的看了他一眼。而谋士程昱则出言讽刺。
“前番去江东,蔡、张二将丧命。哼...难道又要说周瑜来降?”
“丞相,蒋干前日空往东吴,未得成功,深怀惭愧。今日蒋干愿舍生忘死,再往东吴,不探得实信报知丞相,决不生还。”
帐中众人除蒋干外,无人愿前往,于是曹操只得道:“子翼真诚可嘉!嗯...此次过江见机行事,成否均需早日归还,切勿意气用事。”
...
周瑜与鲁肃商议破曹之计,鲁肃推荐“凤雏”,认为要破曹,非“凤雏”庞统的连环计不可,却苦无机会。
就在这时,蒋干再次来到江东。
蒋干:“哎?公瑾为何不出来迎接故友啊?”
给蒋干带路的士兵道:“蒋先生,大都督听到先生又来江东,十分气恼,可要小心啊!”
而蒋干的到来,引起了蔡中、蔡和的警惕。
蔡和对蔡中道:“这个姓蒋的又来,可要小心呐,走!”
蒋干来到周瑜大帐,一见面很是高兴道:“公瑾贤弟!”
周瑜佯装生气,“哼,子翼,何故欺吾太甚?”
蒋干也装作不知道:“啊?我与大都督乃少年弟兄,今日特来吐露心腹之事,何言相欺呀?”
周瑜问道:“前番,我念旧日交情,好酒相待,邀汝共榻而眠,谁知汝却盗我私人书信,送于曹贼,杀了蔡瑁、张允,致使我大事不成。”
蒋干被说得语无伦次。
周瑜站起来走到蒋干面前。
“哼!今日又来,必不怀好意!如不是念旧日之情,早将汝一刀两断!本应送汝立即过江,怎奈我一二日内要破曹贼。”
在鲁肃的劝说下,蒋干被周瑜关到西山庵。】
<程昱:蒋子翼,这次你想杀谁,直说了吧>
<我宣布赤壁最大的功臣便是——破曹名臣——能言善辩的蒋干!>
<蔡家为了破曹付出了太多[狗头]>
<蔡氏终结者,怕了,怕了、>
<我真的要怀疑蒋干其实是周瑜的人了>
<周瑜和蒋干俩人小时候到底怎么耍在一起的哦>
<真“表面兄弟”>
[宋神宗赵顼:赤壁之战确实精彩,计中计,一环有一环]
[宋熙宁三年苏轼:周公瑾可别搁着一个人薅了[捂脸]]
[季汉章武二年诸葛亮:子翼兄,勿介怀,此乃演义部分]
[东汉建安五年蒋干:唉!
我是有得罪了你?还是得罪了你祖宗?]
...
周瑜一本正经的对鲁肃说:“罗贯中说我心胸狭窄,容不下人,可同时他还是认可了我的才能。唉,可惜了我的少年好友子翼啊,这名声算是被...”
“哎,比起严肃的史书,演义更吸引人。”鲁肃点头,对周瑜的话表示认同。
...
朱元璋抬头,皱眉,冷哼,又继续奏折。
罗贯中你就等着在光幕上被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骂吧!
小院里安享晚年的罗贯中,津津有味看着光幕,对评论中的某些话选择性的忽视...
...
【晚上,在西山庵内蒋干遇到庞统在屋内朗诵兵法,蒋干站在屋门前听了一会儿,本想进去,又摇了摇头,背着手转身打算离去。
庞统叫住他:“何人作此长叹?”
蒋干道:“不慎打扰,还望先生见惊。”
庞统邀蒋干进屋一叙,蒋干则是不停地打量着庞统。
蒋干率先开口询问道:“干,久仰先生大名,不知先生为何隐居于此啊?”
庞统叹气道:“唉!本想效力江东,怎奈周瑜自恃才高,不能容人,故隐居于此。”
蒋干心中有了思量,端起茶杯试探道:“士元兄,曹丞相文韬武略,善识人才。
以公之才,如能辅佐丞相,以建功业,定可名垂千史啊!”
庞统顺势回答:“我早有离开江东之心,只恨无人引见于曹公。”
蒋干坐在一旁思考着,之后他站了起来,来回踱着步,看向庞统告诉他,引见曹公一事交给他。
二人趁夜离开,蒋干将庞统引见给曹操,曹操对庞统的到来十分欣喜,并让他观看了水军操练。
“请问丞相,军中可有良医否?”
曹操不解道:“嗯?先生有何病疾?”
庞统笑道:“非我有疾,北军不飞风浪,日夜江上操练,必然多病。”
曹操恍然大悟,跟着又叹息道:“先生此言甚是。我军不服水土,多有呕吐致死者。先生可有良策赐教?”
于是,庞统献计,将曹军的战船用铁锁相连,这样士兵在甲板上行走就如同在平地上一样平稳,便解决了北方士兵不适应水战的难题。
曹操大喜过望道:“酒宴散后,立即照士元先生计谋,连夜唤军中铁匠,打造连环大钉,锁固船舰。”
庞统:“回想周瑜小儿,恃才傲物,滥用酷刑,已是孤立无援,众叛亲离。观江东豪杰,多有愿归顺丞相者。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劝众来降...周瑜既破,刘备不战亦可擒矣!”
曹操对这位“凤雏”先生更加喜爱:“好!先生果能成大功,操请奏闻天子,封为三公之列。”
庞统直言:“我非为富贵而来,但欲救江东万民于苦海耳,我有一事相求。丞相渡江后,切勿杀害百姓。”
曹操:“我替天行道,安忍杀戮黎民?”
庞统:“素闻丞相北征袁绍,深得百姓之心,然彼时袁绍强,今此孙权弱,倘若麾下军校得胜而骄横跋扈,竟然杀人放火,不知丞相如何处置?”
于是曹操写下榜文,按上大印,言及若有人敢违此军令,便以此榜文正法。】
<庞氏骗局即将上线>
<公瑾怎么自己给自己立个小气人设啊[笑哭]>
<蒋干:专坑曹操,破曹第一功臣!>
<不是,曹老板感觉一到南方,就和水土不服一样,降智了>
<丞相真的该下载个国家反诈APP了[捂脸]>
<曹老板这面子是给足了的>
<提前心疼一波曹老板>
<历史上的赤壁没这么多计策,曹操军中多北人,水土不服,再加上后期又出现瘟疫了,自然就退兵>
<我有一计:铁索连舟而行,东吴水师可破!>
<连环计的恐怖,在于只怕火攻>
<铁索连舟陈友谅行为哈哈哈>
<曹老板真大方,一出手就是三公诶!>
<《安
忍
杀
戮
黎
民》>
<替天行道,不忍杀民的曹孟德[微笑]>
[明洪武二十九年朱樉:陈友谅那厮,哼,不过是父皇的手下败将罢!]
[唐贞观三年李靖:客观来讲,这个计策不算坏,只是除了需要防备火攻]
[汉光武帝刘秀:此战上太多诈降了,防不胜防,只能怪曹操事先没有做好南下的准备]
...
朱元璋冷笑,罗贯中夹带的私货被发现了吧!
东汉
建安五年
许昌
“刘玄德当真好运!‘卧龙’‘凤雏’俱得矣!”曹操想到之前提到的卧龙凤雏得以可安天下,一方面有些嫉妒刘备轻而易举就得到众多才俊,另一方面又觉得刘备不过如此,手下能人再多,卧龙凤雏都有又如何?还不是输了...
不过,自己好像也算输家...
“丞相,军中若有瘟疫,于士气和作战能力皆有损害。上次在官渡,再晚些时候,恐也会有瘟疫发生。如今,请丞相下令召集医者,鼓励医学,并在军中严格遵守防疫措施。”
荀彧提出的建议,曹操没有道理不接受,遂遵循。
曹操也是选择性忽视光幕上不利于自己的评论,比如,什么杀戮黎民啊...
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