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4章

    徐母自缢而死,徐庶暗下决心终生不为曹操献一计一策。】

    <唉,体验卡到期了。

    >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身在曹营心在汉。>

    <感觉这时候的刘备是真绝望了,尝到有了大谋士的甜头后再也不回到过去了[捂脸]>

    <“卧龙之才,远胜于吾”>

    <徐母也好刚烈啊!>

    <徐母认为是自己害了儿子的前途[叹气]>

    <孔明即将出场啦[转圈]>

    [汉高祖刘邦:周之吕望,朕之子房;又自比管仲、乐毅,还未见便拉满了期待感。]

    [汉武帝刘彻:总算要知道光幕一直在夸的孔明,究竟是何模样了。]

    [汉高祖八年留侯张良:[看看]]

    [东汉建安五年吴侯孙策:曹贼行事便是如此!]

    [魏武帝曹操:哼,刘备身边决不能留有用之人!]

    ...

    自光幕现世后,刘备再也没有惯孩子。刘阿斗每日的功课加倍,众人对其的期望逐渐拔高,是个叔叔就要来提点几句。

    刘备甚至将他未来的孙子北地王刘谌说的“宁可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这句话挂在阿斗的房中,时刻告诫阿斗即便不能成才,也不可再做贪生怕死之辈!

    因光幕的曝光,孙吴的白衣渡江取荆州的计划还未开始便流产了,关羽樊城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曹操已死,曹丕为称帝,与世家妥协。

    ...

    东汉

    建安五年

    许都

    现在才建安五年,要彻底平定北方需七年啊,倒是留给了刘备些许时间。曹操心想刘备果真是条潜龙,数次失败又数次坚持。

    “主公,已点齐兵马。”

    曹操骑在马上望对面的黄河,袁本初还有雄心吗?是如光幕所言自暴自弃还是重新振作了?

    光幕的出现,变数太多。按照历史来,只怕不会如意,倒不如提前得到!

    江东

    “公瑾,我们得抓紧时间操练兵马!”

    孙策的目标从来不是江东一地,光幕的出现已经将大汉最后的遮羞布扯下,未来汉室被篡,魏帝,蜀帝,吴帝,之后又是晋朝,五胡乱华...

    乱世人的野心早已被挑起了!

    “取荆州,再取益州,则可二分天下。”

    “往北,可由合肥而入寿春。”

    荆州

    刘表后悔没有在官渡之战时,袭取许都。现在曹操赢了官渡,在北方名声更是如日中天。

    不过,今袁本初尚未死,若袁氏没有兄弟阋墙,结局不可知。

    想到自己膝下的两个儿子,刘表又开始头疼了。从目前光幕所看中分析出来,荆州也是如袁本初死后一般。

    ...

    第185章

    万众期待的诸葛孔明终于出现啦!!!

    【刘备听了徐庶的话后,当即便备好礼物准备去寻诸葛亮。水镜先生司马徽来见刘备,刘备趁机问诸葛亮,司马徽直言此人比肩管仲、乐毅,也如兴周八百年的姜子牙和开汉四百年的张子房。刘备关羽张飞听罢后,表情皆愕然!

    临走时司马徽摇头往前走:“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也,可惜,可惜呀!”

    ...

    刘备与关羽、张飞骑马前往隆中寻卧龙诸葛亮。

    走到一田地间时,传来一农夫的歌声。刘备听到歌声后,勒住缰绳停下,思忖着:“此歌谣,看尽人世炎凉,不知何人所作?”

    农夫告知是卧龙先生所作,并将卧龙所住之地告诉刘备等人。

    刘备和关羽、张飞来到了卧龙岗。

    一童子道:“何人叩门?”

    刘备拱手:“有劳禀报,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诸葛先生。”

    童子不耐烦回答:“啰啰嗦嗦

    ,我记不得这许多名字。”

    刘备只好道:“你只说刘备求见便是。”

    ...

    得知卧龙先生已经出门,刘备惆怅不已只好拿着礼物离开。途中遇诸葛亮好友崔州平,与其相谈,邀其去新野一聚被拒绝。

    冬日严寒。刘备三兄弟冒着大雪骑马走在去卧龙岗的路上。刘备看着大雪纷飞叹气:“唉!若无大贤大智运筹帷幄之人,光凭厮杀,怎能安天下?”同行的关羽和张飞也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等刘关张终于到了茅庐处时,张飞下马朝着茅屋高喊:“孔明!孔明!你可在家吧?!”

    可诸葛均告诉刘备,家兄出门寻崔州平了。刘备寻纸笔写了封手书请诸葛均交给诸葛亮。

    张飞欲绑诸葛亮来见刘备,遭刘备痛斥。四日后刘备第三次求见诸葛亮。诸葛亮在卧榻午休,刘备在屋外静等。诸葛亮感刘备诚意,邀刘备长谈。

    “大丈夫报经世奇才,岂可空老于林泉之下...”

    “汉室倾颓,奸臣当道,备不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

    “...今曹操拥有百万之众...孙权据有江东...荆州北据汉沔...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

    “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

    诸葛亮提出了三分天下之设想,刘备恍然大悟,定下先取荆州、后夺益州的目标。

    刘备得诸葛亮,在新野城操练兵马,准备抵抗曹操。另一方面,曹操正筹划举兵百万,夺取荆州,攻打孙权。】

    <哈哈哈,水镜先生这话把这三兄弟听得一愣一愣的[捂脸]>

    <诸葛亮可是被称为“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

    <备备已下定决心,就算这孔明再难氪,他也要氪!>

    <水镜先生真预言家啊,刘备是仁主,可真正发家还是太晚了,诸葛亮有大才可遇到刘备也太晚了[叹气]>

    <史上最拽童子上线[狗头]>

    <孔明很大可能是为了试刘备求贤的心[吃瓜]>

    <自此刘备看谁都像卧龙哈哈哈>

    <来自亮亮的千层套路>

    <原是卧龙弟弟啊>

    <飞飞是准备生擒亮亮嘛哈哈哈>

    <刘琦:整个三国里面只有吾能擒下诸葛孔明[捂脸]>

    <诸葛亮最后的一个安稳觉>

    <就是被刘皇叔的真诚感动了,才决定出山的,明知不可为非为之。>

    <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丞相再没回来...>

    <诸葛丞相挑起的是韩信、萧何、张良三个人的担子[叹气]>

    [汉高祖刘邦:唉...]

    [汉高祖八年丞相萧何:唉...]

    [汉高祖八年留侯张良:唉...]

    [汉高祖八年淮阴侯韩信:他一个人...干了这么多事?!]

    原本知道大汉四百年的刘邦早没了遗憾,可乱世之中最令人感动的不是曹操、袁绍那类野心家,而是这种向死而生的理想,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更何况,这人还是汉室之后。

    “唉,刘备还是没学到朕的精髓啊!”刘邦叹息,尤为可惜。

    韩信在长安府邸中独自观看光幕,沉默叹气。不由从刘备和诸葛亮想到了自身。

    萧何忙着办公,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一句感到非常震撼,一生操劳为报知遇之恩。

    诸葛亮对天下局势,了如指掌,他不会想不到跟着刘备的这条路会有多艰难,最后还是去了。张良同时联想起光幕之前播放的成都武侯祠,享后人香火,为后人敬仰,难怪会得到“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的评价。

    [唐太宗李世民:诸葛武侯确有经天纬地之才]

    不得不说诸葛亮这种臣子很得帝王的喜爱,他是权倾朝野的丞相,可他不像曹操和司马懿,在那个权臣当道,说篡位就篡位的时代,更显难得。

    李世民由衷的希望光幕在的那个季汉,成功吧。

    [唐开元二十四年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李白与杜甫自长安相识后,约着一同出长安观大唐,途中遇到高适,三人便一同去河北。

    “诸葛丞相得遇贤主,终施展报复,吾等...唉。”高适对大唐如今的天子李隆基有些失望,光幕出现有一年了,可这位大唐的圣人又做了多少改变?

    李白被长安伤透了心,满怀期待的进宫,李隆基不用他的才!“难道安史之乱只是因为安禄山和史思明的狼子野心吗?”

    他们从光幕那儿明白盛世与否得看治下百姓生活,这段时间的外出游历,不再只是游山玩水,更多的是忧国忧民,想要找到大唐的弊端。

    杜甫沿路所见,只感到一股焦虑之情笼罩在心中。

    [清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经典名场三顾茅庐]

    [明正德帝朱厚照:唉,好遗憾]

    ...

    季汉

    章武二年

    成都

    “哈哈哈,早知孔明得后世人的喜爱,这排面令人羡慕!”

    刘备近日来可谓是人逢喜事精神爽,不仅有光幕看,凉州也在经略。

    “要是没有孔明,哪儿有今天啊。”说完话的刘备心生出万千感慨。

    赵云虽然不是从一开始就跟在刘备身边的,但是自在主公身边后,如光幕言的一样,从屡次的失败到终于有了谋士知道匡扶汉室的大致方向,这一路回想起来亦觉不容易。

    “我们的未来马上就要来了。”看得上头的刘备拉着赵云的手。

    这时有侍从报来了一个消息,刘备听后十分高兴与赵云一同前去。

    在办公的诸葛亮抽空看了眼光幕,见上面仍没有透露未来之事后,继续伏案工作。

    蒋琬有心想劝丞相休息会儿,丞相自光幕现世知道了未来事,每天都似有许多忧愁,整个人崩得很紧,蒋琬怕丞相这样下去会因过度劳累而生病。

    何况光幕中说了那句“志决身歼军务劳!”,坚决不能让丞相这么辛苦下去。

    另一边,华佗老神医到成都的消息很快就被传遍了!!!

    ...

    东汉

    建安五年

    曹操帐下众谋臣初时被光幕中司马徽说的诸葛亮比肩管仲、乐毅、姜子牙、张子房的话惊愕住。

    “此人真是狂妄!”

    “乡野村夫而已,未来也没有重新兴汉,后世为何对其评价如此之高?!”

    “两汉以来无双士,三代而后第一人!被捧得太高了吧。”

    ...

    曹操听着下方谋臣的讨论,心中对诸葛亮更是有了期待。

    一个失败者,究竟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让后世崇拜至此。若诸葛亮真的和光幕说的一样,那现在就更不能让刘备拥有这等人才了。

    且看看,他是真的名副其实吗?

    第186章

    明代第一同人大佬冯梦龙

    李然然每天都看几集《三国演义》,再去刷其他的视频。

    【一口气带你了解文学天才、同人大佬、CP鼻祖——冯梦龙】

    【我第一次知道冯梦龙太太是因为《情史》中“陈文帝和韩子高”的爱情故事,毕竟历史唯一“男皇后”欸,对年幼的我来说真的磕晕了。

    唉,后面知道这对是假的后,我难过了好久。

    这些暂且略过。

    冯梦龙写过的CP:卫青霍去病、李白杜甫、苏轼和王安石...

    关键是他写的苏轼和王安石他们俩是政敌的关系啊喂!书中则是被描写成相爱相杀的欢喜冤家哈哈哈。

    不得不说冯梦龙是真的会磕。

    当然了,我们冯梦龙太太不仅只会写同人,他还多才多艺,政治、思想、文学、戏曲等方面也取得了成就。

    政治上:晚年远赴福建穷县寿宁成知县,在任职期间造福一方百姓,打击倭寇重教育,体恤民情,禁溺女告示,鼓励收养弃婴。

    文学上:有“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皆被译为多种语言,传于海外。

    思想上:致力于冲破传统观念,“世俗但知理为情之范,熟知情为理之维乎?”

    唉,可惜的是冯梦龙生于万历年间,晚年做知县时已经60岁了。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尽,清兵入关。

    老年的冯梦龙一直奔走于反清复明的运动,以“七一老人草莽臣冯梦龙”自居。

    死时七十三岁,死因有两种:一是抗清忧愤而死;一是在福建抗清一线被杀。

    “忽忽念故园,匍匐千余里。感愤填心胸,浩然返太始。”】

    <啊???什么???是假的???我破防了up>

    <“茜颇伟于器,子高不胜,啮被,被尽裂。”你告诉我这些是假的[呆愣]>

    <我真服了,我一直以为是正史来着[大哭]>

    <唉,入坑晚了,太太都入坑啦>=

    <所以,野史是这么来的啊[捂脸]>

    <还有性转苏轼嫁给秦观[狗头]>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