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是一
种
绝
活!》>
<谋士太多了也不好啊,谋士内部也有斗争>
<事实上还真就是因为窝里斗才让曹操得了河北>
<曹操:感谢本初送的文臣武将和粮草啊!>
<袁绍:悔不听忠言>
...
东汉
建安五年
许都
曹操大笑:“官渡多亏众位的相助!”
走下台阶来到许攸身边:“若没有子远献策,孤真要被困死在官渡了!”
许攸:“来助阿瞒,也是我的幸运!”
江东
孙策本欲联合袁绍攻曹,不过还未开始便传来袁绍兵败的消息。
此番见光幕上自己的死因,明白了行事得更加仔细。今江东内部想通曹的人也早已被处理干净。
“伯符,没事就好。”
周瑜看了光幕上的事后,万分庆幸还好有光幕的提前提醒。
“公瑾,唉。我...”
孙策想过许多种可能,虽然光幕上视频是根据演义而来,但大致发展还是能对上现实。
他从不信世上有什么老神仙,能治百病。
第183章
曹操平定北方
【曹操听许攸的话,大破袁军,杀淳于琼,将乌巢粮草全部烧毁。前线袁军闻得乌巢被破,军心动摇,大军溃退。张郃、高览正在奋力攻打官渡。郭图担心袁绍怪罪自己,于是对袁绍说官渡并无重兵防守,只是张郃、高览二将无心攻战。探马朝张郃、高览而来,说主公要杀二位将军。
高览捂着自己受伤的手向一边走去,张郃气愤地将枪把重重往地上撮了一下。
高
览对张郃道:“袁绍惯于听信谗言,早晚必被曹操所败,我等岂可坐而待死?不如去投曹操。”
...
袁营将士们沉默收着同伴的尸骨,全营笼罩在一片失败的气氛之中,将士们士气低落,壮志全无…
袁绍仓惶退回河北,曹军歼灭和坑杀袁军7万余人。
冀州大牢里田丰被袁绍下令杀死。
而被袁绍扣押的谋士沮授戴着枷锁被曹军兵士押到曹操面前。曹操表示愿共谋大事,但沮授不肯降,当场毙命。曹操为其建坟厚葬写墓碑。
曹操从张辽手中拿到许都和军中暗通袁绍的过竹简,看完后将其付之一炬。众将领对曹操的做法甚感不解。曹操道:“当袁绍强盛之时,我尚且不能自保,况他人呢?”
】
<打赢了
曹操:这都是诸位卿等众人功劳
打败了
曹操:都怪我没有听某某某的计策
曹老板这气度难怪他赢>
<淳于琼号称乌巢酒仙>
<回前面:历史上淳于琼不是罗贯中描述的这种草包,他很快就组织好了反击,曹操这一仗打得不容易,是死战才赢下来了。>
<郭图真小人。>
<袁绍真的不得军心已久啊>
<曹老板:感谢郭图送兵送将!>
<还是曹老板大气啊,以真心待底下的谋士将军!>
<曹魏五子良将已集齐。>
<袁绍:高贵的名门不需要队友>
<每次看到袁绍后期的昏庸就想着以前的那个他哪儿去了?>
<田丰和沮授都是好谋士,唉,却毁于袁绍啊。>
<曹孟德太有魅力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汉高祖刘邦:这手收买人心干得不错[点赞]]
[唐太宗李世民:张辽、张郃、于禁、乐进、徐晃确为良将!]
[汉昭烈帝刘备:田元皓和沮公与甚为可惜!]
[魏武帝曹操:别搁这可惜了,他俩还没死呢[白眼]]
[东汉建安五年袁绍:这次定不负他们!]
[东汉建安五年吴侯孙策:害,也不知道你还能活多久...本来还想找你合作]
[东汉建安五年袁绍:......]
...
孙策的话引起了曹操的警觉。
“按照原历史,江东已由孙权掌控,孙伯符改了他的命!”
曹操忧心忡忡,光幕的曝光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好了。
郭嘉道:“主公何须忧虑,孙伯符的性格缺陷很明显,即使江东现在暂时在他的威压下臣服,但终究不是一条心。”
“孙伯符多重用旧部,前日得到消息他拜访了吴郡陆家,竟是有了用本地人的意思。”曹操没说完的话是江东本地豪族必然与孙策等外来的江淮人不和,江东内斗时间早晚而已。但自己呢?如汝颍和谯沛两方目前看是没有问题,长此以往怕是也会如袁绍和孙家一样。
派系争斗!
郭嘉则认为:“主公忘了刘景升乎?刘玄德亦是被赶去了南方。孙伯符的雄心能否施展尚未可知。”
曹操听罢后,又自嘲一笑,河北都还没统一呢!
...
【建安七年,袁绍吐血身亡。临终立长子袁谭而废幼子袁尚,挑起了袁谭和袁尚相争,袁尚围攻袁谭,迫使辛毗为使臣投降曹操。
袁谭带二将前来投奔曹操,遭到了曹操冷遇。曹操攻袁尚,袁尚军大败,袁尚逃往中山。
曹操回兵攻冀州,审配将降曹的辛毗家全部诛杀。曹操:“如入冀州,休得杀害袁氏一门老小,军民但有降者,皆可免死。”
审配的侄子审容见大势已去,开城自尽身亡。曹军进城后活捉审配。
“我生为袁氏臣,死为袁氏鬼,不似你等谗谄阿谀之贼!可速斩我!”
“我主在北,不可使我面南而死。”
说罢后,慷慨赴死。
曹操感叹:“河北义士何其之多,可惜袁氏不能善用!”
曹操大祭袁绍,让袁绍的谋臣陈琳读他曾为袁绍撰写的讨曹檄文。
...
曹操的谋臣郭嘉在平定北方的战争中重病身亡。
袁熙、袁尚逃往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派人送来了袁氏兄弟首级。】
<草啊,本——初——竟是在台词中光速去世>
<河北既平,霸业可成!>
<曹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同室操戈,另外人贻笑!>
<审容为了忠诚而自刎,为了仁义而开城.>
<审配,害。>
<燕赵大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呜呜呜,不——奉孝!!!>
<郭嘉遗计定辽东>
<士为知己者死>
...
曹操对郭嘉,执手相看:“孤失奉孝,天丧我也!”
“主公如此待嘉,嘉怎能不以死相报!”郭嘉被曹操的直言感动。
“奉孝切莫再如光幕评论说的那样了!”
郭嘉愣住,额,让他不要饮酒不用五十散...有点要命啊!
“嗯?”曹操佯装生气,“孤为奉孝召集名医,再派专人督促汝的身体。”
郭嘉只好含泪答应。
唉,过去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邺城
袁绍:“曹阿瞒!汝...”
可半都没想好后面该说些什么,看到光幕上的“曹操”大祭自己,回忆起曾经的情谊转念想到自己的结局,对曹操的观感又复杂起来。
“孤膝下二子,选谁?”
田丰和沮授自回到邺城后,心中对袁绍毫无怨言那是不可能的,但二人皆是忠臣不事二主的刚烈性子!当初既选择了认袁绍为主,就不能再投他人。
袁绍从光幕中知道自己曾经是大错特错了,虚心请教田丰和沮授。二人互看一眼,沮授明确表明了态度,“主公长子谭,能力并不出众,但尚公子恐因幼不足以服众。”
袁绍在袁谭和袁尚之间更偏心袁尚,又思及大局,终没能下定决心。
第184章
刘备:获得SSR体验卡徐庶
【刘备投靠荆州刘表后,被安置于新野城来对抗曹操。
建安十二年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屯田练兵,为南征做准备。
刘备奉刘表之命征张武,得的卢马。
甘夫人梦见仰吞北斗,孙乾卜卦得出此乃吉祥之兆。刘备终于有了亲子阿斗,兴奋不已。刘表也请刘备前往一叙,表达了自己想废长立幼的意图,被刘备劝住。可话被蔡夫人听见,于是派蔡瑁深夜刺杀刘备,刘备逃跑。马跃檀溪。
途中遇司马徽,并告诉刘备欲成大事需有贤人辅佐,并提出“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因此,刘备在荆襄之地遍访名士,刚好徐庶来投,便拜为军师。
曹操派曹仁驻扎樊城伺机攻打新野,徐庶用计巧夺樊城。曹操派人打听知道了刘备的新军师是徐庶,就骗来徐庶老母,强迫徐庶离开刘备。】
<的卢:除了玄德公,爷见谁妨谁!谁也别想骑爷!>
<《吉祥之兆》>
<刘备的儿子不行,但他孙子还行啊。>
<刘表以前还是厉害的,奈何...成骷髅王3.0[捂脸]>
<曹操虽然说刘景升不足为惧,但是在他活着的时候还是没打荆州注意。>
<自古以来,废长立幼本就是取祸之道;刘备:景升兄汝没看到袁绍儿子的下场吗[狗头]>
<刘备:君不见徐州陶谦之事?吾是说你既然决定不了长和幼,那就干脆将荆州让给我吧。>
<逃跑得这么顺溜,果然是‘高
祖
遗
风’[吃瓜]>
<在三国说“不得走漏风声”就是个笑话[笑]>
<直到看到的卢飞得这么高,我才信这是演义。>
<唉,没事。玄德公距离你得到大谋士只有两集了>
<武将全是SSR级别,文臣的话emm>
<获得SSR体验卡徐元直>
<曹仁:好不容易摆个八门金锁阵,这就被破了???>
[汉武帝刘彻:骷髅王不会消失,只是换人了。]
[唐太宗李世民:徐元直的谋略不亚于武侯。]
[唐开元二十四年杜甫:坐等武侯。]
[东汉建安五年吴侯孙策:曹贼奸诈!]
[汉高祖刘邦:高祖遗风怎么了?能像乃公是福气!]
[明洪武二十八年蜀王朱椿:如诗句“不胜方寸乱,岂暇二心持。忍矣王陵将,贤哉徐庶辞。”一般啊。]
...
【得知徐庶要走的刘备泪流满面。
孙乾直言:“主公,徐元直乃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此事与我不利。主公宜加苦留,切勿放行。曹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元直知母死,必为其母报仇。”
刘备没有答应孙乾的话,“不可!使人杀其母,而我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母子之道,不义也。我宁死不为此不仁不义之事。”
刘备亲自为徐庶饯行。徐庶骑着马突然勒住缰绳,掉转马头。坐在长亭边哭泣的刘备听到马蹄声后,见是徐庶回来,朝徐庶跑过去,一把拉住徐庶马的缰绳。
刘备:“元直复回,莫非无意去许都?”
徐庶:“非也!我因心乱如麻,忘却一件大事。此间有一奇士,住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前往求之相助啊?”
“使君若得此人,无异于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以我比之,犹如驽马比麒麟、寒鸦比鸾凤。此人自比管仲、乐毅,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徐庶特意折返目的是为举荐诸葛亮。
徐庶来到许都,徐母痛斥徐庶不该因为自己而为汉贼效力。
徐母:“你玷污祖宗,你不该空手立于天地之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