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曹操甩手将其抽开,关押吉平,并用极刑。曹操将体无完肤的吉平带到董承面前,逼问吉平:“你右手食指为何有伤?”
吉平即使被打得浑身是血,也仍坚持:“咬指为誓,誓杀国贼!”
曹操:“今一发将你十指都截了,教你为誓!”随行侍卫抽出剑将十根手指砍断。
吉平:“我尚有口,可以吞贼。我有舌,可以骂贼!”
曹操又命人割其舌。吉平:“请示吉平,皇宫所在?”董承哭着指向皇宫所在。
“吉平愿死前望宫阙而拜。臣不能为国家除贼,乃天数也!”说完便撞墙而死。
曹操拿到完整名单后,便捉拿了王子服、董承并将杀害。】
<阿瞒,该喝药了。>
<一剂下去,命可尽除{捂脸}>
<吉平:啊?这就去把曹丕叫来给你尝药。>
<看哭了,这段演得好绝。>
<吉平,真壮士也!>
<曹操:曾经,我也是他,现在,请叫我董卓。>
<吉平是真的有骨气。>
<吉平一路走好!曹家最后也遭报应了!>
<感曹操没做错,有人要杀他他怎么会束手待毙?>
<想曹操还是大汉开国功臣曹参的后人,现在都得骂句曹贼...>
<司马懿:你们尽管洗,最后我直接拿来用。>
<恭喜曹操获得肃反名单>
<曹刘反目,曹操追杀刘备了>
[汉武帝刘彻:吉平真乃忠臣!]
[汉光武帝刘秀:吉平有气节!]
[汉高祖刘邦:大汉四百年,最后还有这么多的忠臣,朕已感到很安慰了。]
[汉高祖八年平阳侯曹参:别乱攀关系啊!他不是!他绝对不是!]
[汉昭烈帝刘备:曹操,你自诩为大汉丞相,最后还是称了魏王,果然曹家是会遭报应的。]
三国的视频下,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直很安静,从未发言。唉,光幕不喜晋久矣,依曹操的性格,他那个世界的司马家不会有好下场。
曹操借着杀司马家人,又杀了一批不听他话其他豪族。光幕上的评论怎么样他已经不在乎了,他期望光幕讲后面还未发生的事,从今以后做事会更小心,不让人抓住把柄。
...
【曹操着剑,带领侍卫进宫。
曹操一剑刺死了来汉帝刘协面前禀报的宫女,“董承谋反,陛下知否?”
刘协冷着脸回答:“董卓已诛。”
曹操带着杀气的眼神看向刘协:“不是董卓,是董承。”
刘协妥协回答:“朕实不知啊。”
“忘了破指修诏...”曹操说话时,士兵拖着董贵人来到曹操和天子面前。
曹操仅仅看了一眼,就道:“拖下去!”
董贵人爬过来伸手抱刘协,刘协不敢看她,向曹操恳求:“董妃已有五月身孕,望丞相见怜。”
曹操的眼神从董贵人移到刘协的身上,怒声:“难道留此逆种为母报仇乎?”
“左右牵下!自缢不能,将其勒死。”
“命曹洪领兵三千充为御林军,今后,但有外戚宗族不奉我令,擅自入宫门前,斩!”
...】
<陛下何故造谋反?>
<曹老板你放心,你玄孙也要玩这一套>
<司马师:看我完美复刻!>
<想到白居易的一首诗“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刘备是真的跑得快啊。>
<皇权彻底衰落从曹操这里开始的,司马昭后来当街刺君也只是把这层遮羞布给撕开了。>
<曹操竟然说汉家龙种是逆种,确实忠臣[吃瓜]>
<篡人者,人恒篡之!魏晋南北朝皆亡于权臣>
[汉高祖刘邦:说得好!篡人者,人恒篡之!我大汉得国正,才有两汉四百年的基业!]
[唐太宗李世民:嗯嗯嗯,确实。篡位的权臣国运似乎都不好,已知的曹家,司马家...我李家也是堂堂正正取的天下!]
[隋文帝杨坚:哼!朕可是把你父母都送到大兴城了!在朕眼皮底下,朕看着你长大呢。]
[唐太宗李世民: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朕只是顺应天时而已[吃瓜]]
[明洪武帝朱元璋:好似是这个道理,赵匡胤欺负孤儿寡母篡了北周,建立的宋朝的确憋屈。看来得国最正者,乃是汉与我大明!]
[宋太祖赵匡胤:朕优待了他们,没欺负!]
[明永乐帝朱棣:随便封个王算什么优待,柴家后面过得可不算好。]
[清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你明得国正,也没有汉朝四百年。你明得国正,治下百姓还是贫穷。你明得国正,最后还是不得士人心。[吃瓜]]
[明永乐帝朱棣:满清狗崽子,你清签订各种条约,丧权辱国!]
[魏武帝曹操:孤为了大汉正和汉贼袁绍对峙,结果在后方皇宫中的天子还不信孤!孤心中的苦,你们怎么知道?!]
[汉昭烈帝刘备:好好好,你苦,你最苦了,所以你杀了董国舅,杀了董妃,连腹中五月的胎儿也不放过。对了,你日后还杀了伏皇后。你监视天子,更视天子为囚徒,你的罪行简直罄竹难书!]
[魏武帝曹操:孤是为他天子掌的权,为他扫平四海的叛乱。倘若天子信孤,孤何须如此?!]
[秦始皇嬴政:真复杂。]
虽说曹操不在乎光幕的评价,但是对于天子的做法,他还是会感到威胁。再来一次,他还是会这么做。
走到这一步,只可进不能退,曹操提早开始了布局。
...
第176章
岳飞:额,一本武穆遗书就能打胜仗了?
李然然看到通知栏提示自己关注的一个剪辑up更新了视频,于是退出了正在看的电视剧《三国演义》,点开新视频看。
正沉浸在光幕播放的《三国演义》中的众人,感到十分不满。在光幕上刷屏,为什么不放完!为什么不放完!
鉴于光幕的评论规则是各个朝代的人不能透露历史信息,所以曹操抓心挠肺表示:能不能快进到官渡之后?我还想知道我后面为什么失败了。
【康慈|五分钟带你看完康慈的一生】
(铁枪庙内杨康昏死在地上。郭靖赶过来为其运功,只可惜杨康已经命不久矣了,郭靖便问:“你还有什么心愿?”
杨康回忆起穆念慈的容颜,“她一定不愿来见我。”
...
【彼时杨康还叫完颜康,是金国的小王爷。穆念慈是跟随养父杨铁心行走江湖的女子。
二人相识于比武招亲...
“堂堂一个皇孙怎么可以娶一个跑江湖的女子为妻呢?”
“我没说要嫁给你!”
...
“为什么你还对我这么好?”
“无论你怎么没人性,你依然是我义父的亲生骨肉,难道我见死不救?”
...
“我知道你最讨厌人家做坏事,念慈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父王,儿女私情和国家大事究竟有什么冲突?”“我就是死在她手上,也是死而无憾。”
“江山和美人是可以两全其美的,只要我们是真心的,没人可以拆得开。”
...
“要怪就怪你的心术不正,我们不会有好结果。”
“就算我杨康再丧心病狂,误尽苍生,我也不会干对不起你的事。”
...】
(回到铁枪庙,刚被杨康气跑的穆念慈又回来问:“你伤得这么重,你还要瞒着我!”
杨康望着穆念慈的眼睛里满是温柔和不舍:“不要哭,不值得。我死了之后世界上少了一个坏人,你应该高兴才对呀。”
穆念慈双眼含泪,握着杨康的手,“我不管你对其他的人怎么样,但是你对我一直是很好的。”)
<杨康和完颜洪烈做了十几年的父子,从出生就是完颜洪烈陪在他身边的。在杨康的认知中他就是金国人,是金国的小王爷。结果后面突然被告知自己的爹不是亲爹,那个爹还是被现在的金国爹害死的。最该怪的就是他那个师父和娘,从小不告诉他真相[叹气]>
<抛开家国大义不谈,我很喜欢杨康[狗头]>
<杨康真的没什么可以夸的,“人品十分...英俊潇洒”[狗头]>
<金庸里面好像一直都在争夺《武穆遗书》,从射雕一直到倚天。>
<因为那个时候金国也要不行了,武穆遗书对于当时的金朝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
<杨康坏事做尽,但也是真的爱念慈。>
<靖哥哥真的大好人,杨康那么坏,最后还给他运功,不愧是郭巨侠[点赞]>
<唉,一个金国小王爷骤然告诉他其实是敌对国家宋国人,怎么可能不疯嘛>
<这就是生恩和养恩的问题了>
<这是金庸的中我最喜欢的一对,永远都吃强取豪夺,追妻火葬场这套设定[脸红]>
[宋仁宗赵祯:金国人和宋国女子?]
[明正德帝朱厚照:准确点是身是宋人心是金人的小王爷和宋国女子。]
[唐元和十二年白居易:抛出所有不谈,挺好磕的。]
[武周太平公主:人品十分英俊潇洒,看来是真的很英俊咯[吃瓜]]
[宋太祖赵匡胤:他们抢夺的秘籍很厉害吗?]
[明洪武帝朱元璋:武穆遗书听名字倒是知道是什么,但是朕不知道这书,后面的孙子们知道吗?]
[明嘉靖帝朱厚熜:没听说这东西啊。]
...
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两部都没有看完的李然然磕到了这个视频剪辑的康慈cp。等历史电视剧看完再把这个找出来看吧。
光幕下不少人对视频里面的江湖充满了兴趣,更是认为视频里的郭靖虽出场比视频中两位主角少,但其表现出的强烈正义感,一看就知道是大侠风范。
还有许多人讨论杨康的身世归属问题,大部分的人都认为他就是杨康是宋国人,流的是宋国血,并且他的养爹还要杀亲爹,他应该替亲爹报仇。
各朝最感兴趣的是《武穆遗书》,这里面真的有很厉害的兵法或者策略武功吗?
————
南宋
淳熙二年
岳飞:???
韩世忠:!!!
韩世忠看向岳飞:你这书这么厉害不拿出来?
岳飞无奈摇头,“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如今的南宋官家赵昚虽还年幼尚未亲政,但朝廷内有良臣,外有名将,百姓们更是对北伐无比支持,民意汹汹。男子报名参军,不少女子也参加战争中的后勤工作。更因为光幕讲述过四大女名医的视频,让许多女子萌生了从医的念头。
宋北伐,志在必得!
“粮食已备齐,北伐之日近矣。”韩世忠坐在高台上望着下方比武的士兵对身旁的岳飞感叹。
岳飞语气平稳:“以北的百姓日盼王师,等了太久了。此战必要让金国大出血!”
说到后面有些激动,韩世忠被感染也道:“放心吧,朝廷齐心,百姓齐心,将兵齐心,此战必不让期盼已久的人失望!”
...
第177章
这汤就喝吧,一喝一个不吱声
【这碗安神汤你就喝吧,真是一喝一个不吱声】
【清朝太医才是打响反帝反封建的第一枪的人吧。众所周知。清朝的皇子公主,平均寿命28岁,成年前的死亡率高达42%。
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则是我们大清的太医们[捂脸]。他们发现如果人大量的摄入铅,会昏昏欲睡无精打采,于是将铅制成铅白霜,并作为安神汤的重要药材。这些皇子公主们喝完后,立刻铅中毒,安神了。这碗汤真是一喝一个不吱声。】
<清朝皇室的治病理念真的很坑,他们认为生病先饿几顿再说,都不会给皇子公主吃太饱[笑哭]>
<清皇室的养娃真的就是拼谁的命硬呗,白天吃不饱饭,动不动喝安神汤,还要每天早上四点起来读书,全年就休息几天[捂脸]真的鸡娃教育哈哈哈>
<虽然鸡娃教育,但是康熙培养出的那几个皇子质量真的不错。>
<天呐,乾隆命是真好啊,这都能活八十九岁[牛]>
<应该是他妈的基因比较好,他妈也活了八十多岁,他爹胤禛就是好不容易九子夺嫡上位后成了工作狂,作息不好,还喜欢吃丹药。>
<其实做太医必须要学会明哲保身,一般太医给宫里开的药都是补药,这样才不会担责。>
[清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鸡娃教育???]
[唐太宗李世民:夸你会养娃!所以你是怎么培养他们的?]
[秦始皇嬴政:活到八十九岁的方法是什么?只能靠命吗[叹气]]
[清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那朕就讲讲朕平时的生活?朕的饮食还是比较节制的,膳食讲究各项均衡,朕喜欢喝茶。嗯,朕还喜欢四处巡游,喜欢秋狩...]
...
李然然:真的假的?大量摄入铅不是容易头痛和发生多动症的嘛,铅白霜摄入多了倒是真的会铅中毒。清朝皇室的平均寿命令人有点子惊讶,康熙和乾隆不都是活了很多岁吗。
光幕下,许多人看到乾隆帝分享的长寿经验,拿起纸笔开始抄写。甭管有用没用,试试再说。
清朝的平民百姓:还好我们没那闲工夫。
清朝的贵族:哈?!安神汤有毒?饿孩子也是错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