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孙策想到宴会上发生的事情,独自在床前伤感哭泣。黄盖道:“君欲图大事,何不向袁术借兵,前往江东。”
黄盖和程普的话惊醒了孙策。
“玉玺确是传国之宝...我便用这夺去我父命的玉玺,换来先父梦寐以求的江山!”
...
孙策将孙坚留下的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袁术予其三千兵马,孙策进兵江东,力图大业。
...】
<孙策变孙笨了。>
<伯符别哭,日后江东六郡八十一州都是你的!>
<孙策真的比他弟弟果决好多!>
<孙策觉醒了。
>
<周瑜和鲁肃正在变卖家产招兵买马的路上了>
<袁术贪心,得了玉玺就迫不及待想称帝。>
...
[唐太宗李世民:孙伯符真少年英才!]
[宋太祖赵匡胤:孙伯符能舍得玉玺的诱惑,用命去拼下江东六郡,这份胆识和魄力不愧是江东小霸王!]
[东汉建安五年吴侯孙策:孙笨?]
...
【孙策在进兵途中,遇到了结拜兄弟周瑜,两人合兵一处。
“来者莫非是周郎乎?”
“伯符兄!”
“公瑾!”
...
孙策与周瑜相遇后,夜晚一同饮酒,相互“试探”。
“...兄借兵马,莫非是要。”周瑜装作不懂继续询问孙策。
孙策双眼含笑地看向周瑜:“当今,诸侯相争,天下大乱。那玉玺在袁术的手中...”
“兵马在我手中,就可以开疆扩土。总有一天,我要尽得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完成先父未尽的大业。”
周瑜笑着拱手:“小弟愿效犬马之劳!”
随后二人商议先收揽江东才俊,然后攻刘繇。】
<世界名画:策瑜相遇!>
<策瑜!我的竹马cp。>
<为我的cp扛大旗!>
<袁绍小号上线了[捂脸]>
<本初的演员后面又演了公瑾hhh>
<孙策:你还装?[吃瓜]>
<周瑜:加密通话已完成!>
<愿承父志,与公瑾,共谋天下!>
...
[明人:孙伯符,你做到了!]
[东汉建安五年吴侯孙策:得公瑾,必成事!]
[东汉建安五年中护军周瑜:[握手]]
[吴大帝孙权:
不要独自去丹徒山打猎!小心许贡的门客!]
...
吴国
孙权在光幕上看到了故去多年的兄长孙策和周瑜的评论,有些恍惚。
若他们如今还在,江东会是怎么样的?
说不想念兄长,那是假的。如果在另一个地方,兄长因为光幕还活着,他和公瑾会领着江东走向完全不一样的道路吧。
唉。
————
东汉
建安五年
孙策看见未来的吴大帝权弟给自己发的信息,心中没有丝毫怀疑,当即便和公瑾商议,改如何化解“死劫”。
...
【孙策来势汹汹,刘繇问帐中诸人可有人愿往。
“慈愿为前部先锋,捉拿孙策。”
太史慈请命。
太史慈只带了一人与孙策对战。
孙策和太史慈激战至夜晚雨落,孙策的衣服也被撕毁了。
...
周瑜和孙策设计放火袭营捉拿了太史慈。
太史慈被绑住带到孙策的面前,孙策指着和太史慈作战的衣服道:“我盼将军如旱苗之望甘霖啊...”
太史慈并不领情。孙策又道:“我与子义只觉相见恨晚,此生不能与子义共图大事,实为憾事。”
“子义,你我此次交战,你若把我擒拿,肯加害否?”
太史慈傲娇撇头:“未可知也。”又道:“我俩交战之时,若无援兵相助,这样战下去,能定输赢否?”
孙策已经明白太史慈的意思,也答:“未可知也。”
赶紧上前替太史慈松绑,太史慈单膝跪下:“我飘零江湖,未遇明主。将军如果不弃,我愿在将军帐下效犬马之劳!”
一番大战之后,孙策人才尽览,立足江东。】
<太史慈猛人啊。>
<孙吴的武将天花板孙策、太史慈。>
<发现孙策是属于向外的性格,适合开疆拓土;孙权是向内,适合守家。>
<哼,孙吴人就是喜欢放火。>
<孙策:子义越是反抗,我越是要得到手[吃瓜]>
<不得不说,孙策还是多会的,自古套路得人心[狗头]>
<怎么人人的话术都和吕布一样[捂脸]>
<将军若不弃,慈愿拜将军为义父[笑哭]>
...
[宋熙宁三年苏轼: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唐人:太史慈“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
[明洪武二十八年罗贯中: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太史慈真丈夫!]
[汉高祖刘邦:
《三国演义》作者?]
[明洪武帝朱元璋:
朕闲时看完了先生的著作,里面有些疑问想当面请教先生,先生可否来应天一趟。]
...
明
洪武二十八年
罗贯中见自己写的书,以这种形式传于各界,心情自然是好的。兴奋的情绪根本压制不了,这次看到孙策和太史慈的激战实在是难掩激动之情就在光幕上发表评论了。
不过,掉马了!
书里面的某些战争场面描写,自己可是抄的当年那场战争啊!现在当事人要问,怎么办!!!
罗贯中有些焦急,打算直接跑路。刚走到门口就被等候多时的锦衣卫恭敬请去应天了。
...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的拿着《三国演义》,罗贯中好样的,真当自己看不懂他书里面的东西吗!
————
东汉
建安五年
孙策和太史慈都想到当初的激战,于是十分默契的又相互切磋。
鲁肃和周瑜是好友,周瑜早将鲁肃的母亲接到了吴郡。但鲁肃北行的念头并没有打消。
周瑜劝道:“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依子敬之才,何不追随主公?”
...
周瑜的一番劝告,鲁肃听到了心里。其实自己也并不愿意离开江东,遂放弃了北行的念头,决定辅佐孙策。
两人又围绕江东该如何发展展开了讨论,一致认为袁绍之败近在咫尺,曹操日后北方独大,应及早做防范。安定江东,拿下荆州,霸占长江流域,以期达成二分天下之势。
...
许攸在邺城的家人犯法,而留守邺城的审配将许攸的妻小全部逮捕。许攸本就对袁绍不听自己的建议而心存不满,这次又有审配生事,立马决定背叛袁绍,投曹操。
官渡
曹操军营
曹操知道许攸来投后,很高兴的出门迎接。两人相谈甚久,许攸直截了当问:“军粮能用多久?”
曹操:“尚可用一年。”
许攸不信,笑着说:“是吗?你们哪儿有这么多?”
曹操:“半年而已。”
许攸有些不满:“为何不说真话?你不想打败袁绍了吗?”
一番试探后,曹操只好回答:“唉,仅剩此月的份了。”
许攸就知道自己来对了,于是献计:“袁军的粮食存放在乌巢,那里虽然有士兵,但是并没有防备。你只需要派轻兵急袭乌巢烧粮草,不过几天,袁军必亡!”
曹操听后,大喜。
随后就在曹营挑选精兵假扮袁军,马含衔枚,士兵拿着柴草向乌巢出发...
第166章
观看《三国演义》⑦
【曹操迎奉汉献帝,迁都许昌。自封大将军武平侯,独揽朝政。
许昌
曹操得知吕布投徐州刘备,居小沛后,寝食难安。
“若二人合力攻我怎么办?”
荀彧献上:“明公可奏明天子,实授刘备为徐州牧,而后密与刘备一书,教他诛杀吕布。事成,则刘备无吕布为辅,可徐图之。事不成,则吕布必杀刘备。”
...
徐州
刘备等人收到天子的册封诏书,同时也收到了杀吕布的密信。
吕布前来祝贺刘备,张飞欲杀吕布此不忠不义的人。刘备将密信给吕布看,二人不见嫌隙,认为是曹贼的阴谋。
...
许昌
荀彧又献上“驱虎吞狼”之策。遣人往袁术处,密言刘备欲吞南郡。待袁术攻刘备后,再奏明天子令刘备讨袁术。袁刘相争,吕布必生异心。】
<驱狼吞虎,苟或牛逼!>
<妙啊。>
<张飞,真莽!>
<我们以为张飞鲁莽,可能张飞在大气层。论刘关张的配合方法[狗头]>
<可惜吕布不是因为仁义就心存感念的人。>
<刘备,危!徐州,危!>
...
[季汉章武二年西乡侯张飞:说到这个就来气!吕布小人!]
...
【刘备带兵讨伐袁术,南阳城。袁术很不屑刘备织履贩席之徒,也敢占据徐州,派纪灵带兵十万,往徐州去。
张飞留下守城,晚上喝得大醉,殴打了吕布的老丈人曹豹,吕布得知后晚上与曹豹里应外合攻下了徐州城。
不久,刘备被袁术劫了营寨,兵马损失极多。陈宫献计,吕布收留刘备回小沛,令其为自己效力。】
<骷颅王即将下线,骷颅大帝上线。>
<张飞的结局提前预示了。>
<要被张飞气死了!>
<初创团队被偷家了。>
<哈哈哈,刘备的二弟和三弟,一个丢荆州一个丢徐州...>
<吕布这种人才是把所有人都得罪完了。>
<刘备就应该听张飞的话,吕布这种人根本不可能被收服。想想丁原和董卓,这两人还是他义父诶,还不是说杀就杀了,说背叛就背叛了。>
<太惨了,刘备前期真的一直水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