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00章

    建安五年

    曹操军营

    曹操看见光幕评论中的质问,徐州百姓又有什么错?

    “徐州人要是怨也是怨陶谦!”

    曹操心中微叹,此事终是摆脱不了了。光幕对百姓很是看重,可古来此事何其多!

    心中隐约摸到了什么东西。

    ...

    【糜竺来到孔融处请求助徐州,孔融向其推荐了刘备。刘备听完事情原委后,立马拱手道:“请孔太守发兵先行,容备去公孙瓒处借三五千人马,随后便到。”

    “备借得到人马借不到人马,都必将亲至。”

    刘备从公孙瓒处借来赵云和兵马解救徐州陶谦,曹操因吕布夺兖州而退兵,徐州之困被解。陶谦三让徐州,刘备终受,暂管徐州军政事务。】

    <哎呀,公孙瓒真真是三国第一好同学呀!>

    <公孙瓒好哥们!好同学!关键那是赵云啊!>

    <陈宫要阻止曹操屠徐州,借吕布来挡曹操。>

    <被偷家啦~>

    <流水的徐州太守,铁打的陈登[捂脸]>

    <玄德公仁义啊。>

    <名望+1+1+1...>

    ...

    [汉高祖刘邦:刘备你小子倒是有朕几分的风采。]

    [汉昭烈帝刘备:高祖谬赞了。]

    [汉武帝刘彻:苟住,就能嬴!]

    [汉光武帝刘秀:不仅要刷名望,还要加强自身实力。朕观现在光幕播放处,刘备身边皆是武将?没有谋士提意见吗?]

    ...

    季汉

    章武

    刘备在光幕评论区和大汉的帝王聊得火热。

    对诸葛亮感叹:“当初备身边除了二弟三弟和借来的赵云,就只有简雍帮忙。”

    简雍想起那段时间,他知自己的本事比不得优秀的谋士,他们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苦日子。

    看向诸葛亮,只有在丞相来了后,情况才好起来。

    愿诸葛亮能带着我们一同,去长安,去洛阳,去三复汉室!

    ————

    东汉

    建安五年

    曹操军营

    曹操牙酸的看着光幕上刘备和汉室先祖的聊天,暗骂他究竟是怎么起来的?!我会让他蹦跶这么久?!

    程昱说:“袁军今日攻势甚猛烈,我军虽军心没失,但粮草仍是不足了。”

    曹操走出帐子,看向袁绍军所在之处,他们粮草倒是充足。

    袁绍军营

    “啧,公孙瓒还得了这么个称号。第一好同学?他对刘备倒是还不错。”

    袁绍的话还未说完,公孙瓒手下败将而已。转念又想到刘备现在虽只是无根浮萍,但日后却称帝了!越想越来气,袁术那个没脑子的称帝也就罢了,连曹操和刘备这种样样不如自己都称帝!不服!

    袁绍发誓要在此战灭了曹操!

    许昌

    刘协窥见光幕上的聊天,面上露出羡慕的神情,心中直直叹气。

    自己是什么希望也没有了,也不知道汉昭烈帝和魏武帝谁能更胜一筹!

    第162章

    观看《三国演义》⑤

    【曹操重新夺回兖州,赶走了吕布。在得知陶谦死后竟然将徐州让给了刘备。

    “那刘备不费半箭之力,就夺得徐州!我要先杀刘备,再鞭陶谦之尸!”

    帐中诸人都请曹操下令再攻徐州,唯有荀彧有不同的看法。

    “此时不宜发兵徐州。昔日,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正天下...今若取徐州,多留兵则不足用,少留兵则吕布趁虚而入...”】

    <曹操:怎么办啊,我没理由打徐州嘞>

    <王佐之才——荀彧(曹操的子房)>

    <SSR人才荀彧!!!>

    <荀彧就是天下第一谋士,不服来辩!>

    <荀彧(划掉)(重读)狗或>

    <狗货>

    [东汉建安五年尚书令荀彧:......]

    [汉高祖刘邦:

    吾之子房]

    [汉高祖八年丞相萧何:

    有人说像你]

    [汉高祖八年留侯张良:还是有几分的本事在身上的]

    ...

    汉

    高祖八年

    “荀彧拿朕和光武帝那小子来举例子。哼,看来曹操野心不小啊。”

    刘邦向站在身旁的萧何,吐槽光幕中的曹操野心昭然若揭。

    如今大汉各诸侯早已从光幕中得知了刘邦对异姓王的态度,经过深思熟虑后选择顺从刘邦的心,均上表言请求居住长安。

    刘邦与萧何、张平等人商量后同意了他们的表奏。

    今日,刘邦就是和一众诸侯在长安城外打猎。

    “留侯之才,后世人怎能及得上。”有人附和道。

    张良心想,这话就捧得有些过了。

    ————

    东汉

    建安五年

    许昌中的荀彧,看着光幕对自己名字的戏谑,有些不悦。

    又看见评论中汉高祖、留侯和萧丞相在谈论自己,心中略紧张。留侯的夸赞让荀彧急忙在光幕中回复。

    转回现实后,荀彧却是面有愁容。

    主公给自己的信中写准备退守许都,看来前线的战事比自己预想的还要艰难。

    提笔回信:军粮虽少,但还没到当年楚汉在荥阳和成皋那样艰难。当年高祖和项羽二人都不曾退却,先退却的一方战事就会处于被动之中。主公如今以袁军十分之一的兵力,坚守阵地,使袁军不得前进,至今已经有半年了。目前所拼的就是锐气,战局瞬息万变,请主公继续坚守以待时机。

    ...

    【吕布不听陈宫之计,致使失去兖州,沦为丧家之犬,无容身之地。陈宫劝其投刘备。

    徐州

    陈登等人劝刘备不要收留吕布,刘备执意收留,让吕布屯军小沛。】

    <真飘零の吕布>

    <感觉陈宫要不是为了救徐州,根本就不想跟着吕布。>

    <这个时候的刘备还想收服吕布。>

    <刘备前期真不缺像吕布这样的猛将,他主要缺谋士啊。>

    <吕布就不是一个能安心给别人打工的人。>

    ...

    [魏武帝曹操:刘玄德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天子在迁都洛阳的途中,被李傕、郭汜追杀。

    此消息传到山东后,荀彧向曹操建言:“昔晋文公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主公若于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此乃顺天应人之大略...”

    曹操保驾勤王,进军洛阳。】

    <挟天子以令诸侯来了>

    <挟天子以奉不臣>

    <好好看看,什么是王佐之才!这才是王佐之才!>

    <董卓2.0来了>

    <唉,屠龙少年终成恶龙。>

    <刘协的噩梦[笑哭]>

    ...

    [汉献帝刘协:[叹气]]

    [汉高祖八年留侯张良:担得上王佐之才,眼界和格局确实比一般人大。]

    【孙坚在诸侯联盟时向袁绍告辞后回到江东,却被荆州刘表的手下乱箭射死。孙策在其父死后,寄在袁术麾下。

    孙策率旧部为袁术出征攻打庐江。

    ...

    孙策大胜归来未脱甲便见袁术,引起帐中诸人的不满。

    袁术让孙策入宴,顺便为其接风洗尘,却让人坐在末席,孙策心中有不满但也只得忍耐。

    宴会上有人道:“我若有儿孙郎,死而无憾啊。”

    “主公如此喜爱伯符,你何不认他做义父?”

    孙策大怒,对其说话人就要拔剑。袁术在别人言语欺辱孙策时没有阻止,却在孙策拔剑相向时进行阻止,孙策怒而离席。

    ...】

    <江东小霸王孙伯符来啦[撒花]>

    <淮南骷颅王>

    <因为披甲入宴被认为没有礼节。>

    <你们怎么都想要孙家的孩子hhh>

    <孙坚:你们就没有自己的孩子吗???>

    <凭你也配?>

    <真雷区蹦迪>

    <骷颅王的情商真的低>

    <孙策:好,好,好。未来的寿春之围,我必来掺和!>

    <孙策:寄人篱下的滋味真不想再受了!>

    ...

    [东汉建安五年大将军袁绍:袁术嫉贤妒能,就是个没本事的!]

    [吴大帝孙权:袁术欺我父兄,怨不得最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

    东汉

    建安五年

    在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垒相持时,孙策则暗中想要袭击许都,迎汉帝。

    就在孙策秘密整顿军队、部署将领时,光幕出现了。

    不仅是光幕中的所放的画面令他好奇,还有他的弟弟孙权未来是吴大帝这事也让他感到惊讶万分!

    孙策盯着面前十九岁的孙权,拍拍他的肩膀,沉默不语。

    如今十九岁的孙权也看见了光幕上那个吴大帝孙权的发言。他便是未来的自己吗?可,不应该是哥哥做皇帝吗?

    孙权感到疑惑。

    周瑜私下见孙策,“伯符,近日行事还需更谨慎些才是。”

    沉默片刻,又道:“我猜测应是你出了什么意外...”

    孙策不由想到近日城中确是有些不太平,本地世家不安分。

    “袭取许都这事,是否应该延后?”

    周瑜:“江东是我们的立身之地,此时若有本地异心者联合外面的诸侯,趁主公袭许都而来攻,则江东危矣。”

    孙策只得先按捺下心思,将重心放在对江东内部的清理上。

    ...

    (注:原历史中孙策于建安五年的四月离世,这里延后。)

    第163章

    光幕后续

    李然然连着看了快九集的《三国演义》后,退出了13站。

    ————

    秦

    始皇三十年

    秦朝上下努力发展民生。除了一直被光幕称赞的统一度量衡和货币外,还修建各道路和各水利工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制度改革。

    秦始皇一直牢记,不能操之过急,诸事都是循序渐进。是以,目前秦国各地,怨秦之声少了很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