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2章

    ————

    清

    康熙三十七年

    算出还有十年被废的胤礽:......

    胤礽受够了周围人似有若无的同情视线。

    直郡王胤禔有些蠢蠢欲动,光幕一直不曾说谁是下一任皇帝,自己是长子,所以会是自己吧。

    其余阿哥看光幕看天看地,不敢在这时候多嘴,虽然光幕早前已经说过太子成了废太子,但看样子这事挺有内情的。

    康熙帝又有些头痛了,亲自养大的孩子,应该不会像李承乾一样谋反吧...

    评论提到自己是因为保成和李承乾有相同之处吗?

    腿瘸了?疯癫?好...男风?将所有猜测都想了遍后,康熙帝仍觉得保成和李承乾是不一样的。

    脑海中想起兄弟迫害,不由看向直郡王胤禔,康熙帝皱眉,真是?

    第127章

    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

    李然然决定再刷绿轴最后一个视频后就去追剧,然后看到一个很奇怪的标题,李然然一边在心中琢磨哪儿来的这句话,一边点开了视频。

    【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

    【天才只是见我的门槛,在北宋嘉佑二年的科举考上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四十万名考生中最终录取进士388人。最出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三的苏轼、苏辙、曾巩,程朱理学奠基人之一程颢,还有说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学大师张载,王安石变法的核心成员吕惠卿、曾布、章惇。被称为“三奇副使”的北宋名将王韶。

    这届进士九宰相,明臣立传者有二十四人。

    从宋仁宗在位末期,经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直到宋徽宗早期的近50年间,北宋新旧两党因政见政策歧异,使许多人几乎都卷入了这场党争。自王安石熙宁变法起,直到北宋灭亡,两党之争绵延六、七十年之久。由嘉佑二年进士科组成的强大阵容,基本主导了北宋的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等领域的走向,既开创了无比辉煌的事业,也造就了无数的遗憾,新旧两党更迭执政,多用政治手段迫害政敌,使北宋政局大坏,甚至于北宋之亡,也与他们相关。】

    <嘉佑二年科举考试——“科举史上的千年龙虎榜”>

    <苏轼当年成绩中下,宋朝考经义、论说、诗赋、文章四科,好像苏轼的诗赋是不及格的>

    <啊?他诗赋还不及格???>

    <我记得他不是有个本来该得第一吗,结果欧阳修觉得自己是苏轼老师要避嫌就给了他第二,哈哈哈>

    <图片评论:北宋嘉佑二年部分进士名单.jpg>

    <有意思的是这届状元是章衡,他是章惇的族侄,章惇耻于在章衡之下,拒不受敕,扔掉敕诰回家。两年后再考,还是中了,哈哈哈哈>

    <章衡很牛逼的,文武全才,干实事,不能因为不了解他就觉得他不配这个状元,其他人真的输的不冤>

    <仁宗朝,大宋背诵天团全在了[捂脸]>

    <文学上我喜欢苏轼,政治上我欣赏章惇>

    <其实我更喜欢苏轼的乐观精神,面对困境时的心态真的很值得学习>

    <欧阳修慧眼识英才[点赞]>

    <唉,党争,北宋后期不是新党就是旧党。[叹气]>

    <这届真的神仙打架,就因为党派之争,朋友也分道扬镳。>

    <章惇以前还替苏轼求过情,后面旧党得势苏辙疯狂攻击章惇,章惇就恨上苏轼了,唉,重新起势后变得疯狂不留旧情了[无奈]>

    ......

    李然然第一次知道这个科举龙虎榜,真的牛逼,不过这之中最感兴趣的还是从当年那么多大佬里脱颖而出的状元章衡了,能压这些人当第一,肯定很厉害吧。

    宋仁宗前的朝代也不得不佩服这届科举,这才是做到了“野无遗贤”。宋仁宗之后的朝代,人们翻看史书,或是背诵某位名人的诗词文章。

    被提到日后疯狂报复旧党的章惇,见光幕似乎很不喜这种行为,皱眉想,党争已持续数十年了,要不要现在卖个好?

    宋哲宗赵煦略思索后也同意了章惇的想法,新党和旧党的相互攻讦是该消停了。

    ————

    宋

    宝元元年

    光幕说的嘉佑二年到底是哪儿一年?

    宋仁宗赵祯从抄录好的【北宋嘉佑二年部分进士名单】中开始对人。

    嗯...光幕提及最多的苏轼?现在没有。状元章衡和政治上很厉害的章惇,现在也没有。至于北宋名将王韶,还是没有。

    唉!

    不过,欧阳修还是靠谱啊,发掘出这么群人。想到欧阳修就又想起了西夏,现今欧阳修和韩琦在边境防备党项快一年了,他们能阻止党项人吗?

    “也不知我朝有没有名将。”党项建国这事一直是横在赵祯心中的坎,绝不允许,羡慕看着北宋名将王韶,真是可惜,朕还没遇到你。

    ————

    宋

    熙宁二年

    宋神宗赵顼在苏家休息,边看光幕边和苏家兄弟闲聊。

    “你们二人啊真是厉害。”赵顼是真的高兴,朕也算是慧眼识英才吧,他们既入了眼,就不会轻易被贬了。

    “哥,你说唐宋八大家还有哪儿些人?这个评判标准又是什么?”苏辙有点好奇其他几位了。

    “唔,我也不知道,许是文章作得好?”苏轼猜道。

    说着话间,赵顼也觉得仁宗嘉佑二年的科举出了很多人才。想到光幕提到的北宋名将王韶,去岁他献上的《平戎策》三篇,分析了熙河地区吐蕃势力的状况,提出了解决西夏问题的策略。得到了朝廷上下的一致重视和采纳,他也被任命为秦凤路经略司机宜文字,主持开拓熙河之事务。

    这人的确是大才,朕等着他带来的好消息。

    ......

    王安石很是欣慰看着变法的骨干成员,吕惠卿、曾布、章惇。尤其是章惇,被光幕多次提及,之前也曾讲过他在宋哲宗时期大有作为。

    唉,再想到光幕说的新旧党争,心中又不免难受起来。一派起势后就迫害另一派,然后两派政权更迭,又是起势那派迫害另一派。

    其实王安石也想明白了,这源于上位者的决策,皇帝偏向新党,新党为了获权会上书陷害旧党,皇帝偏向旧党,旧党则也会为了更好实施自己的主张而陷害新党。

    两党都会排除异己,久而久之朝廷之上都要站位,最终乌烟瘴气。

    前车之鉴的唐朝“牛李党争”加速了唐王朝的动荡和分裂,王安石很愁,该如何是好。

    第128章

    观看历史电视剧系列之楚汉传奇

    依稀记得上部电视剧的评论区都在说下一部看楚汉传奇,李然然刷完视频后又去搜索楚汉传奇。

    【楚汉传奇】

    (激昂的音乐声响起,“楚汉传奇”四个字也呈现在视频面前。视频一开始就是秦楚之战的画面,旁白声也适时响起。)

    【公元前二百二十四年,大秦吞并六国的关键战役打响了,秦王倾全国之力,以王翦为将领,率大军攻楚,楚国危在旦夕,大将军项燕在与秦国的战役中,多次取胜,然而这一次,十万楚军与六十万秦军对峙了整整一年,誓死抵抗。决战中,大势已去,寡不敌众的一代名将项燕,在战死前的最后时刻,发出了咒语般的誓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大秦赋过来的>

    <打卡成功>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剧透最后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得了天下>

    [汉高祖·刘邦:真精彩!]

    [汉高祖七年丞相萧何:恢宏]

    [秦始皇二十九年项羽:祖父!]

    始皇帝嬴政一直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失败者的臆想,如今听到这话马上将佩剑拔出劈在案牍上,“呵,朕倒要好好看看,你们是怎么亡的秦!”

    刘季在光幕上看到过好几次未来皇帝刘邦的发言,心中怨恨他,“干你娘的,要不是你,我会被关在狱中。”瞅了眼旁边被视频中项燕自刎画面刺激到的项羽,摇摇头,“还是小娃娃诶。”

    项梁忧心项羽,希望他不要口不择言。

    汉

    高祖七年

    刘邦速速让还在长安城中的以前陪自己打天下的大臣来长乐宫一同观看视频。

    “光幕上回那么夸秦始皇,现在也该到夸我了吧。”

    【刘季整日和狐朋狗友在中阳里村斗鸡,一黑衣人调戏了曹氏,刘邦和卢绾和樊哙曹氏共同抓住他,将其收拾一顿。黑衣人被打后拿出身上的牌子,刘季明白惹上麻烦后让卢绾去把萧何大人请来。

    萧何看过黑衣人的牌子之后说黑衣人是朝廷的司马令,是专门为皇帝出行调查情况的。在大家一筹莫展时,刘季让大家不要忧心。夜间曹参暗中将黑衣人杀死并取走令牌。

    ......

    项梁在家里宴请宾客,彭先生在席间对项梁说今天这样祭祀的日子,还是取消吧。李斯在城内的耳目众多,他们在此聚会恐怕李斯早就知道了,他提议大家都散了。其它人也劝项梁放弃复国,六国已经亡了,大家现在连武器都没有。彭先生说今天发生的事自己不会去告发,但项梁还是拿刀捅死了他。

    项梁去自首,司马欣质问他杀人原因。在司马欣拔出剑要刺向项梁时,项羽赶到制止,“国不在,但尊严不可失,我楚人,绝不苟且偷生。”同时拿着剑指向自己的喉咙。司马欣钦佩项羽,便说项燕将军得此孙,可以含笑九泉了。司马欣言“秦王有道无道,我不知道,但百姓受苦是看见的。”于是让他们赶紧离开,等天亮后再下发文书抓捕。

    ......】

    <刘邦身边这几个全是牛人[牛逼]>

    <曹参也是个厉害人物,听说还是曹操的祖先>

    <秦皇不死,你们几个敢反吗>

    <铁,刀,马都得实名制,哪儿来本钱造反嘛>

    <说暴秦主要是法律严苛(连坐)啥的>

    <都是群前朝遗老遗少,没落贵族>

    <这边建议秦始皇斩草除根>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不理解,继续打仗的话,百姓难道就不受苦吗>

    <司马欣你不是秦人吗>

    [汉高祖·刘邦:我们沛县这几个兄弟,就是牛逼[点赞]]

    [秦始皇嬴政:哦?既然都在沛县中阳里村,那就好办了]

    有了光幕很好办事,秦始皇通过光幕让人将光幕所说的人全带到咸阳来。秦始皇嬴政也只在王离回来时问过项家人,没见过项羽,今日见光幕中的项羽觉得此人看着倒是勇猛过人。

    [汉高祖七年平阳侯曹参:乱臣贼子少攀亲戚,本侯绝不会认]

    曹参在前面视频中知道曹操可是权臣,现在见不到刘邦,只得在光幕上替自己辩解。

    [汉昭烈帝·刘备:曹操你可真会给自己脸上贴金[白眼]]

    [汉建宁三年曹操:???]

    曹操无语,他祖宗是谁他自己不知道吗,怎么会随便认。

    [汉武帝·刘彻:光幕还是在暗搓搓夸秦始皇,说什么秦皇不死,天下不敢反]

    [秦始皇二十九年蒙毅:承认陛下厉害,很难吗]

    ......

    【秦始皇巡幸天下,途经楚地。大秦铁骑和大秦皇室的黑色旌旗,以及巨大的辒辌车给周围人带来无限震撼。

    萧何本来是让刘季跟自己一起去趟郡里,说增发傜役的事情。秦始皇从此地经过,人们都躲在屋里不得出来。刘季和萧何也躲在楼上,悄悄往外看。刘季冷不丁说:“大丈夫当如是。”

    ......

    皇上经过之地,百姓通通下跪。项伯说:“是皇帝的仪仗。”

    项羽突然站起来说:“彼可取而代之。”项梁赶紧把他拉下来。】

    <秦始皇出巡的车架好大>

    <高祖偶像来了>

    <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

    <刘邦是秦始皇的迷弟,就比他小三岁哈哈哈哈>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性格决定命运,项羽太冲动了>

    <匹夫之勇>

    [汉高祖·刘邦:虽然有些误差,但是我对始皇帝的心是真的。

    你真的是我的偶像]

    [汉高祖七年丞相萧何:在现场,是真的]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根本不记得光幕上说的事,项羽的确大胆!

    [汉武帝·刘彻:见证历史了]

    刘彻多了个心眼,光幕里秦军穿的也太好了吧,他不觉得现在的汉军会比几十年前的秦军差,那就只能是光幕的原因了。

    卫青眼尖发现了马的异常,与外甥霍去病商量。

    ......

    【韩国贵族张良的祖父、父亲均为韩国丞相,韩国亡国后,张良便发誓要复国报仇。他把钱留在铁器店想高价打造了一把剑,张良在铁器店遇到一名壮士,张良见他使用百斤的铁锤仍感觉分量轻,要求老板再加50斤。张良生爱才之心,吩咐老板加重铁锤,而钱他来付。

    ......

    咸阳,秦始皇宴群臣。席间周青臣向秦皇说出阿谀奉承的话,儒生淳于越站出来指责大秦的礼法不足,周青臣净说些阿谀奉承话,并指出郡县制不足以平天下,而封建制才能长治久安。

    秦皇拿起桌上的竹简在烛台上烧了起来,这件事被赵高传出,淳于越听说秦皇竟然想烧掉所有古籍,便带着儒生来到宫门前长跪不起,想要请求秦皇收回成命,“皇帝陛下听说你要下令焚灭天下所有古籍。”

    秦皇不知自己何时下过这样的命令,恼怒淳于越的逼迫,告诉淳于越既然不回去就在这跪着吧,永远也不要回去。

    扶苏也想让秦始皇收回成命,“如果大秦不禁止焚书,减徭薄税,大秦会有反事。”

    秦皇斥责他,“天下人都拿修筑长城移民戍边的事来指责朕,他们应该到北方区看看,不坚守北方,匈奴之祸会蔓延到内地,你是朕的长子,他们不懂,你也该懂。”秦皇踹了扶苏几脚后,告诉扶苏自己知道了,然后让他去上郡,监蒙恬军。

    焚书令一下,北自辽东,南至南海,东至平地,西至临洮,只要在大秦的土地上,每一个读书人都将遭灭顶之灾。先人的古籍在三十天内全部烧光。

    ......】

    <张良博浪沙惊天一击刺杀秦始皇>

    <张良不是说他长得貌如妇人嘛,这选角也不太行哦>

    <编剧你又黑秦始皇>

    <秦始皇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演的>

    <害,儿子也不懂事啊,心累>

    <不过扶苏说的也没错,太急了,很难成功>

    <这一去,就回不来了,父子俩的最后一面>

    <秦始皇的脾气这么好的嘛[笑]>

    <焚书坑儒?NO,焚经书坑术士>

    <烧的都有存档>

    <真正干这事的是项羽>

    [秦始皇嬴政:呵呵,好胆量。]

    秦始皇嬴政不知道的是,在原来的历史线上张良今年就已刺杀了。因为光幕视频今年秦始皇还没有出巡准备,所以张良今世还没有找到机会刺杀秦始皇。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