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周王朱橚边拿着书谢恩边想,老父亲是真把我当回事啊,现在就让我一门心思的学医。“对了,你要是缺什么东西了,直接来告诉咱,你现在做的是利国利民的事,以后是要记入史册的。”
周王朱橚自动将这句话理解为“好好干,以后青史留名。”
“唉。”朱元璋逐一从二十多个儿子的脸上划过,真没用。
朱棣心中一紧,“?”
“爹啊,你心中有什么想法和儿子们说说,别憋着。”
朱元璋瞪了眼秦王朱樉,就他在封地干的狗屁事能解什么忧。
“DNA
?银元素?硫元素?你们可知道?下去后可有翻阅典籍查看?”
秦王朱樉等人不说话了,嗯,这个可不好懂。刚刚还嫉妒了下周王的心现在又平静下来了,那可是青史留名啊。
湘王朱柏激动举手,“爹,我觉着这些就和炼丹一样,爹你放心,这事交给儿臣,儿臣定给您弄明白。”
————
清
康熙三十七年
康熙帝玄烨受过西方教育,光幕中的话不难理解,也因为越是理解了,越是感到不安。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一直是很慢的,一面也用西方的东西,一面又不愿全部接受。
康熙帝可以自己学,也可以让儿子们学,但心中还是担忧这会威胁到大清的统治地位...
“光幕说的对,大清在未来会是罪人。”康熙帝玄烨感受到抉择,这不单是让学让做就能解决的。
“朕也只是皇帝而已。”
当真是坐井观天,小觑了世界。
从讲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后,康熙帝一直思考要不要大力发展西学,这期所讲的视频不过是正式确定了决心。
康熙帝玄烨将自己的想法说给了能做事的阿哥们,其中九阿哥胤禟表示自己愿意去专研西方科学。这些科学元素还有ag什么的不就是外国文字吗,反正自己也挺感兴趣的。
————
清
乾隆年间
乾隆帝弘历问纪昀《阅徽草堂笔记》可有写完,然而,纪昀自己在看到光幕视频的时候都是一脸懵逼,我什么时候写了这?
乾隆帝弘历也不为难纪昀,有点惋惜的说:“你什么时候写了,记得告诉朕,朕可以帮你参考。”朕的文学素养还是很棒的呢。
纪昀稍微一僵,微笑:“谢陛下隆恩,臣一定记着。”
......
第123章
屡禁不绝的冥婚
视频封面吓到李然然了,“大晚上的,封面整这么恐怖好没良心。”
【冥婚为什么能一直存在。】
(视频从一开始就是听着后背发凉的bgm,画面配的也是各种电影里面的冥婚片段)
【冥婚也称阴婚、鬼婚、配骨,是给已经死去的人找配偶。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周朝建立后《周礼·地官·媒氏》中就明确地禁止反对冥婚,“禁迁葬与嫁殇者。”。三国时期,曹操曾想给早夭的曹冲配冥婚,向下属邴原求娶亡女,被邴原以不合乎礼法拒绝。
到隋唐时期,佛教兴盛,人们开始讲因果、信来生,冥婚现象变多。唐中宗李显即位后,为他的儿子李重润追封懿德太子,又聘了国子监丞裴粹的亡女为妻子,将两副尸骨合葬。这个时候还只是“迁葬”。
宋元明清时期,冥婚持续发展。若两人生前有婚约在身,在婚前二人不幸离世,男女双方家人会举行冥婚将两人合葬。随着南宋程朱理学的兴起,已经发展到“嫁殇”了,明清两代认为“一女不侍二夫”,若婚前男性一方突然去世,女方也要依照婚约嫁过去,为亡夫守一辈子的寡,要侍奉公婆至死。
若男子生前没有婚约,未娶先逝,这家人会为他寻鬼媒人找婚配,要是找到合适的也是未嫁先逝直接举行冥婚。要是找不到合适的死人的话,会找一个家境贫寒且活着的女性举行冥婚。许多女子是被父母亲人卖给了夫家。在举行冥婚仪式上,将其活活勒死,最后合葬。
最开始古人认为“未婚而死,是人生的不幸。”所以活着的亲人会为死去的人找合适人选进行冥婚。是为弥补自己内心的遗憾,和对死去的人的恐惧,想让他们得到安息。】
【随着时间的推移,冥婚早已变质,不再是活着的人对于死者哀思举办的仪式了,而是变成了一种陋习。在现代冥婚市场上年轻去世的女子价格,远超正常结婚应给的彩礼钱。有的人会为了图财卖掉自己的亲生女儿,给外人配冥婚。
在冥婚市场中受到压迫的往往是女性,尤其是本身就有残疾或者智力障碍的女性。现在的冥婚,嘴上说着是为了让死者在阴间不孤独,但其实质上是源于对金钱的渴望,是打着为安抚子女的幌子赚钱。而鬼媒人虽一直认为自己是积德行善,但主要原因还是赚钱,某些鬼媒人还干起了挖坟盗尸的勾当。】
<大晚上刷到这个视频,真是我的福气[微笑]>
<前年不是还有学生排了冥婚的舞嘛。当时那个舞就看的我瘆得慌>
<女性地位还真就是南宋之后下降的,明清传下来的那些糟粕都不想说了>
<怕死者孤单,这么舍不得死者的话,为什么不自己下去陪着啊>
<古人对身后事很看重>
<这么看古人是很相信死后有阴间的喽,那他们怎么认为作了恶到阴间会没事?>
<记得之前有部电影里面男的死了,把女的直接放在棺材里头活埋了[吃惊]>
<害,有钱人迷信的话啥都给你搞出来>
<从其他视频里看了过来,up还是说的算温柔了,其他视频里看了我才晓得现在的冥婚有好严重>
<视频里的画面看的我毛骨悚然,古代的陋习基本都是针对女性的,就搁着女性压迫呗[白眼]>
<越活越活回去了>
<主要是现在冥婚形成了黑暗产业链,好难连根拔起...>
<感谢生活在现代,希望国家能够严厉打击这些陋习>
......
宋朝各界面下旨不许出现“嫁殇”现象,禁止冥婚。民间碍于光幕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期效会有多长是未知,只要上行禁止,下不敢明目张胆。
宋还规定以后不许搞“程朱理学”,首先是皇帝当众批评“女子不侍二夫”是错误的观点,再由各文人进行作诗文宣传。
————
秦
始皇二十九年
秦始皇嬴政全程皱眉看完,画面和声音的适配度太好,看着很纳凉。
冥婚这事,嬴政是知道些的,只是没料到会影响这么远。嬴政也是古人,很多时候也会想自己死后会如何,皇陵要如何修...
“《周礼》中都说了禁止,当然是要禁止。”嬴政的态度很明确了,禁个冥婚影响也不大。
在看到视频后面女性地位下降,嬴政再次皱眉,女子也是劳动力,到后面变成这个样子真搞不懂,胡乱猜测道:“程朱理学害人不浅。”
蒙毅:“臣还以为后世什么都好呢,原来也有不好的...”这话是光幕视频评论说要将产业链连根拔起好难。
嬴政沉默一会儿后,道:“他们也是从前人中慢慢探索出结论,对我们来讲他们生活的时代很好,或许对他们来讲也很一般。”
————
武周时期
武则天崇信佛教,相信佛家世界。对于冥婚在唐开始盛行,武则天有些自责,上行下效,太过了。
“一女不侍二夫?这是什么道理?男子妻子死后可以另娶,哪儿来的道理女子不行?”
“狗屁的程朱理学。”
太平公主被这期的光幕视频内容气的直和上官婉儿吐槽。
“千万别让本宫知道程朱理学还有什么内容,发扬此学说的人也别让本宫知道,否则本宫要天天在光幕上骂你!”
“好了,不气了。反正在我们大唐,是绝不会有这些歪道理的。”上官婉儿简单安慰着生气的太平公主。
许多贵女也对光幕的这期视频感到不满,好多人在光幕上问后世明清女子的生活是如何的。
————
清
康熙三十七年
康熙帝玄烨视频看到一半就下令禁止冥婚,不许再有这等陋习!
他想的比较简单,只是因为冥婚本来就是汉人的习俗,满人又没有。康熙帝在发现满族迟早会汉人化后,想法就变成早点将汉人的一些陋习禁掉,比如裹脚和冥婚,对满人会有好处的。
康熙帝转着大拇指上的扳指,不过死人和死人的婚配还是得体谅,会举行冥婚的家里多是贵族、富户,贫寒家可不会搞。
为表示自己对禁止裹脚和冥婚的重视程度,康熙帝将今年封贝勒的四、五、七、八阿哥全派出去要求他们严格执行。
第124章
你搞什么人殉啊?!
“好恶心。”
李然然一半是因为视频的bgm渗人一半是因为视频讲的内容让人起鸡皮疙瘩。
【古代陋习之殉葬】
【活人殉葬的最早文字记录来自殷商,从现今所挖掘出的商朝墓穴可以看出活人殉葬在商王朝极为流行。不仅是死者生前的妻妾,就连与其亲近的奴仆和武士都要求殉葬。除此之外,还有被各种残忍杀害的奴隶和战俘。在周朝,殉葬制度依旧被延续,死后也要享受生前的荣光。
虽然秦献公废除了人殉,但是秦始皇嬴政驾崩后,秦二世胡亥让23个兄弟10个公主以及后宫嫔妃一同殉葬。汉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承秦制的汉朝并没有延续人殉制度,被废弃。
几百年后,殉葬制度又死灰复燃。
唐末五代十国,中原混乱,契丹辽国重新启用了殉葬制度。取代辽和北宋的金国也沿用了殉葬制度。南宋灭亡后,元朝大规模人殉,成吉思汗死后,就有许多人为之殉葬。
随着程朱理学的宣扬,“贞节”也得到强化,在民间“妻殉夫,奴仆殉主,子殉父”成为了传统。
作为汉人的明太祖朱元璋竟然也制定了人殉制度,秦王朱樉被毒死后,朱元璋让秦王妃观音奴为其殉葬;朱元璋死后,后宫无子妃嫔殉葬46人,朱棣死后,妃嫔殉葬16人,朱高炽死后,生育了三子的郭贵妃也被要求殉葬,朱瞻基死后,也有妃嫔殉葬。为了对这些殉葬人有所补偿,下一任皇帝会给她们及她们的亲戚一些好处。
“掖廷供奉已多年,恩泽常忧雨露偏。龙驭上宾初进爵,可怜女户尽朝天。”
朱祁镇唯一做的好事就是因舍不得钱皇后无子被殉葬废除了后宫妃嫔人殉制度。
清初同样有人殉制度,康熙十二年明令禁止八旗包衣佐令以下的奴仆随主殉葬,下令废除人殉制度。
随着封建王朝的覆灭,殉葬制度彻底淹没在历史洪流中。】
<只晓得商纣王因为废除活人殉葬,被背刺亡国了>
<
秦始皇那个不叫殉葬了吧,又不是他做的,胡亥自己心虚把兄弟姐妹都杀了>
<大明、大清真是对好兄弟,卧龙凤雏>
<朱元璋就是厌女,搞不懂现在怎么还有那么多的明粉>
<朱元璋要是真的让人殉葬,他肯定会写进皇明祖训里,但这里面根本没提殉葬,到底是不是他要求的殉葬也说不准>
<有一点不能否认,明朝确实把殉葬制度化了,上行下效>
<少说了吧,从现在挖掘的明朝亲王墓头根本没有人殉的痕迹>
<你是明粉吧,朱元璋就是个封建大家长,暴发户一样,一朝成了皇帝还是农民思想,他制定的制度完全是为他养朱家,结果明朝也就是亡在这些制度上>
<
大明可是唯一一个连宗室财政都要单独做历史研究的朝代
>
<朱元璋开历史倒车>
<但其实最后禁止的也只是宫廷殉葬,民间没有禁止>
<在古代皇权不下县,真正下明令禁止的只有康熙,但也没有禁掉>
<还得是康熙帝啊>
...
[秦始皇·嬴政:还真挖墓...]视频展示了从殷商墓葬中发现的殉葬尸体,各个异常蜷缩着。
[唐武周太平公主:凭什么女子非要给丈夫守贞守节,做烈女,也没见你们男人有多好]太平公主气急,程朱理学!又是程朱理学!该死!真该死!
[唐武周内舍人上官婉儿:其心可诛!]
[唐太宗·李世民:·朱元璋
你为什么要用人殉?]
[汉武帝·刘彻:·朱元璋
你还是汉人吗?]
[宋仁宗·赵祯:·朱元璋
那几个是胡人也就不说什么了,你是怎么想的?]
[宋太祖·赵匡胤:·朱元璋
还没有人康熙想的明白]
......
明
洪武二十七年
洪武帝朱元璋头一次被人这么没面子,关键是让他没面子的是光幕,自己还不敢骂。
哪儿有那么多为什么!搞就搞了又有什么关系!
朱元璋恼羞成怒在心里骂了个遍后,才重新看向几名大臣和儿子。“嗯,光幕说的很对,不开倒车。”
众人等着听朱元璋的准话,只见又是沉默一阵后,“殉葬,不许有!”
朱元璋又想到了康熙帝下令禁止了民间还是有,道:“以后不论是皇室还是民间都不许再有,违者杀。”
至于宗室…先让他们干了活再解决。
“咱养你们,不能白养,都滚去好好宣传朕的命令。”
秦王朱樉还沉浸在自己被毒杀的事中,浑浑噩噩的,原来最后老四造反成功是因为自己在父皇前面就死了,照这样的话晋王应该也是在老四造反前就死了!
同情看了眼三弟,摇摇头,老四真是好运气。
晋王朱棡:……?
清
康熙三十七年
康熙帝玄烨笑了笑,“朕是明理的人,怎么会允许做这些事呢?”
“皇阿玛说的是。”
“皇阿玛英明。”
......
听着儿子们对自己的夸奖康熙帝摇摇头,他算是做了好事吧。希望大清给后世带来的不再是封建愚昧...
元
至元二十二年
“他康熙能废,朕也能废!”都是异族入主中原,他也可以做好。
忽必烈被光幕激起了好胜心理,当即下令禁止。
第125章
恶鬼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