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0章

    !选C!!!李然然刚写下答案,就发现评论怎么全走歪了啊,这也能吵起来?

    [明洪武帝·朱元璋:谁在造谣朕很享受的!!!咱也曾想禁止跪拜礼…,都是前朝!让大家已经习惯了…]

    [元世祖·忽必烈:对对对,都是前朝,都是我大元强迫你继承的~]

    朱元璋本就被光幕提问的这道题和评论弄得莫名其妙,结果现在又被那个蛮子忽必烈阴阳怪气,于是将气撒到大臣上冷哼:“你们一个个的面上都装着,内里一肚子坏水。”

    大臣们:啊对对对,您不坏,您最慈眉善目了。

    赵匡胤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略尴尬看了看光幕然后默默将答案定格在C项。陈桥兵变,黄袍加身,这最后当然不可能让大臣与自己平起平坐来商讨国家大事了。

    “短短几百年,君臣关系也越来越悬殊。”白居易惊讶着后世变化。

    “君是君,臣是臣,君尊臣卑。”元稹思考片刻后回答。

    “日后臣子则若奴仆般…”白居易想起此前看的关于晚清的视频,突然明白了为何会有那么大的违和感了。

    里面麻木的人不只是百姓,还有官员…

    ————

    【2、下列古代著名战役与成语对应正确的是

    A.长勺之战—草木皆兵

    B.长平之战—风声鹤唳

    C.官渡之战—箭在弦上

    D.马陵之战—破釜沉舟】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来自淝水之战这是东晋对前秦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排AB

    破釜沉舟出自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与秦军决战,连败秦军。排D

    箭在弦上出自官渡之战,源于陈琳写的《为袁绍檄豫州》是为号召天下州郡共同起兵,一起讨伐曹操。>

    <噢噢我记起来了,这不就是把曹操的祖宗三代全骂后,还治好曹操头痛的檄文嘛!陈琳文笔还是厉害[牛逼]>

    <项羽楚霸王啊,此一战名震天下。>

    <看后续影响的话,巨鹿之战全歼了王离军,之后又迫使章邯率秦军投降。而刘邦的西路大军也连破武关、蓝田。这个时候秦朝的主力尽丧>

    <项羽太残忍了,他才是暴君,坑杀了二十多万的秦军,还焚烧咸阳>

    [汉高祖·刘邦:怎么了这是,曹操是被骂爽了吗]

    [唐玄宗·李隆基:陈琳大才,建安七子,文笔没的说。]

    李然然默完答案后看了眼评论,yes,又对了!

    果然是项家人,总之还是得盯着他们。

    光幕显示的是秦朝主力丧失,坑杀二十多万秦军,但这于嬴政来讲并不仅仅是一句话。

    闭眼想象了未来真如光幕预演的来,赵高李斯扶胡亥上位,扶苏蒙恬蒙毅全死,再加上更严苛的刑法…

    怨不得啊,秦朝确是会亡。

    “章邯这个名字朕倒没有听说过。”

    “可要儿臣去将人找来?”扶苏上前问道。

    “找来让朕也看看,光幕评论对章邯评价还不错,想来是个人才。”嬴政看到一条评论说章邯是秦朝最后的名将,眼神中带了些看不明的意图。

    王翦见光幕提到自己的孙子被项羽全歼,真轮回啊。

    项燕被自己打败,而孙子王离被项羽打败。

    瞪了在旁愤愤不平的王离一眼,“去给我好好研习兵法。”

    项梁本就因着光幕的不断透露,日子过得小心翼翼。这次直接说了项羽的事,让项梁是又喜又忧。

    喜的是羽儿为楚国、为父亲报仇雪耻。

    忧的是这一曝光,未知事太多。

    “叔父!这个项羽是我吗?”项羽眼睛紧紧看着项梁问。

    看着这才十二岁的项羽,项梁更是担忧了。

    ......

    “......”

    “......”

    袁绍、袁术、曹操、陈琳等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曹操在心中直骂,光幕这么搞得我好像是天下大贼般!这让我曹操日后怎么做征西大将军啊!

    袁绍惊讶,我还挺正义的?!

    袁术不平,又没有我的事,啊啊啊!

    陈琳察觉到曹操的目光,实在是难以忍受了。我肯定是听本初的话才骂的阿瞒你啊,别瞪我,要瞪瞪你旁边那个。

    所以该说不说,他们的确是人才吗?刘宏想到没有光幕的未来,在历史上会发生的事后,再看眼前这群人心生感慨。

    ————

    【3、下列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说法错误的是

    A.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一种补充形式

    B.是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回国所走的路

    C.始于秦汉,繁荣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D.是古代中外贸易和对外交往的海上通道】

    <不是说马可·波罗来没来过我国吗,这不是还有争议的嘛>

    <这道题是认为他来过,这有什么好说的>

    <首先大部分的观点是认可他从海上丝绸之路回去的,所以排B

    然后的确雏形是在秦汉时期,后面唐玄宗还设立了市舶司专管海上贸易,宋朝就不多说了,南宋基本是靠这个贸易的,明清也就算了,提起明清就是海禁,能不衰落嘛,排C

    南宋多富啊,所以能不是对外交往的通道嘛,排D>

    <玄宗陛下还干过这好事?>

    <不要把开元的李隆基和天宝的李隆基混为一谈,众所周知那是两个人>

    [唐太宗·李世民:·李隆基

    今天不骂你了,来给朕说说这市舶司[勾手]]

    [宋太祖·赵匡胤:卧槽!我宋这么富啊]

    [辽圣宗·耶律隆绪:赔的也多[微笑]]

    [元世祖·忽必烈:赔的也多[微笑],怎么不见金国人发言呢]

    [宋隆兴二年太尉岳飞:金国故地皆为宋土,如今收复失地,何言金国人?]

    李隆基给太宗陛下解答完问题后,再看了眼评论,嗯…这比之前全部的骂声好多了。

    忽必烈稍惊讶,听岳飞的意思金国要完了?

    不愧是岳武穆啊。

    赵匡胤本来有些后悔发言了,但看到岳飞的话后,一扫郁闷心情。

    “好!好啊!”

    朱元璋看见岳飞的话算是认证了自己的想法,果然有了光幕后,很多事都能得到改变了。

    岳飞能改变南宋的命运,那朕也能改变大明的原始命运。

    ……

    第106章

    考公常识刷题篇②

    【4、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盛世”。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开皇之治—唐朝

    B.文景之治—汉朝

    C.康乾盛世—清朝

    D.武丁盛世—商朝】

    <康乾盛世???哪个盛世饥荒连连?>

    <反正我历史书上提过康乾盛世,是我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盛世>

    <呵呵,清朝的财政一直到后期都是很好的,你看看哪儿个朝代能和清一样?>

    <不及永乐盛世>

    <明朝还有盛世啊?[白眼]>

    <开皇之治是隋朝的,选A>

    <emm,这是学习视频吧?>

    李然然见评论区越来越多的吵架后就先退出去看了下标题和简介,怪不得吵架多原来Up带了个历史的tag,难怪了。

    [明永乐帝·朱棣:我永乐盛世怎么就不能算了?!]

    [隋文帝·杨坚:朕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民生…开皇之治会更好]

    [隋开皇十年皇太子杨勇:父皇!儿臣绝不会让你失望的]

    [清康熙帝·爱新觉罗

    玄烨:[鼓掌]]

    [清乾隆帝·爱新觉罗

    弘历: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盛世!]

    [明正德帝·朱厚照:既然饥饿连连干脆就叫饥饿盛世吧]

    杨勇的回复让杨坚感到辛苦建立的隋朝真的不会再入历史一样?

    永乐帝朱棣不服气清朝那什么康熙盛世被叫做盛世,还时间最长,真是要被气死了!!!

    自从开放了互动功能后,明清互喷也已成常态了。

    ————

    【5、下列不平等条约按签订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B.南京条约—天津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C.天津条约—南京条约—辛丑条约—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辛丑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清条约>

    <大清:手都签麻了>

    <42年和英国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和英、法、俄、美签《天津条约》,95年与日本《马关条约》,01年11国签《辛丑条约》>

    <清政府不缺钱,白银赔款几亿几亿的来>

    李然然面无表情的填下答案,这段历史条约都从初中背到高中,然后现在又到考公这里。

    [明正德帝·朱厚照:清条约]

    [明嘉靖帝·朱厚熜:确实不缺钱啊,那可是几亿几亿的白银啊,都是钱!!!]

    [清乾隆帝·爱新觉罗

    弘历:·爱新觉罗

    旻宁

    我大清全毁在你小子手上了!

    ]

    [清道光帝·爱新觉罗

    旻宁:保证一定不会有这种事发生了[擦汗]]

    朱厚照对清朝没一点好感,恨不得马上和他们干一场。

    “话倒是没说错,他们怎么那么有钱的…”

    朱厚照虽然登基没有几年,但是对于朝政事务很敏感,很敏锐的想到了他们的财政情况。

    “光幕此前说过我大明的财政出了问题,军饷什么的都发不出,这样的朝廷怎么能好?”

    英国公张懋沉思,陛下似有意扶持武官,若能改变朝堂的现有局面未来或可不同?

    ...

    朱厚熜自光幕出现后,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不曾炼丹了。每日就查看各地奏折,批阅回复。

    “朕这是怎么了。”朱厚熜也说不明这些变化是为什么。

    “海禁政策,该取消的还是得取消。”想到前面光幕说【提到明清就是海禁】这句话着实让人不喜。

    ————

    【6、李某生活在明朝中叶,在他的一生中,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A.官员孙某请戏班演出京剧

    B.追随郑成功收复台湾

    C.与戚继光抵抗倭寇的侵扰

    D.和关汉卿讨论《西厢记》】

    <我记得明朝中叶是正统开始到嘉靖>

    <嗯嗯,朱祁镇流弊把一个王朝的上升阶段直接砍到中叶来了>

    <玄宗陛下不也是>

    <辱玄宗了[捂脸]>

    <对应汉唐来看的话,明朝在开国70年后应该出一位盛世君主把王朝推向全盛,可惜遇到了大聪明英宗皇帝朱祁镇。>

    <京剧清朝乾隆时期的,排A

    。郑成功都是明末清初了,排B。关汉卿元朝的,排D。>

    <小的时候就很喜欢戚继光的“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抗倭名将>

    <要是张居正还在,戚家军会不会有个好结局[哭]>

    对于明朝中叶的划分,李然然并不清楚但这不妨碍她作对。

    [明嘉靖帝·朱厚熜:抗倭名将戚继光?]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