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元稹途经华阴县西的敷水驿,住在驿馆的上厅。夜间,宦官仇士良、刘士元等人到驿,要住上厅,威胁逼迫元稹离开。元稹本就憎恨宦官集团,不肯让出上厅。于是仇士良等人用马鞭把元稹的脸打得皮开肉绽,回京后上奏元稹无礼。
元稹遭到了宦官集团的恶意攻击,而唐宪宗也一味袒护宦官,以“元稹轻树威,失宪臣体”为由,贬元稹为江陵土曹参军,后又移为通州司马。
元稹的知己好友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两人经常互相写诗安慰。江南人士,驿舍道途讽诵,一直流传至宫中,里巷之人互相传诵,致使市上纸贵。
在被贬通州的时期元稹引导当地百姓除草开荒,躬亲农事,政绩斐然。
元和十三年,平淮西后的大赦,让元稹上书旧识宰相裴度,于是裴度任命元稹代理通州刺史。
元和十四年,令狐楚出任宰相。令狐楚久闻元稹诗名,很是欣赏其才气,于是任命元稹为膳部员外郎。】
【宰相之路
次年,宪宗被宦官毒死,穆宗登基。唐穆宗李恒在做太子时就很喜爱元稹的诗文,也经常召见他,对元稹的印象非常好。
令狐楚曾多次推荐元稹,在朝廷发现令狐楚贪污,罢去其宰相位时,令狐楚的贬谪诏书是由元稹写的,这让令狐楚十分生气,认为元稹忘恩负义。
长庆元年,元稹任中书舍人,此时离宰相之位仅一步之遥。元稹开始进一步与宦官勾结,长庆二年二月元稹与裴度同为宰相。
此时因攀附害死唐宪宗的大宦官王守澄的兵部尚书李逢吉为了争夺宰相之位,派人诬陷元稹,说元稹与裴度本就关系恶劣,更是要派人刺杀裴度。
谣言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惶惶。于是,大宦官王守澄撺掇唐穆宗李恒同时罢免元稹和裴度二人的宰相。裴度依旧留在朝廷当仆射,而元稹则下派到同州刺史,不久又被调任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不得志
在任上关爱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绩,深得百姓的拥戴。
期间虽也有因政绩好被调入京城,但还是因朋党之争又被出京。
唐文宗太和三年九月,元稹入朝为尚书左丞。身居要职,有了兴利除弊的条件,他又恢复了以往锐气,决心整顿朝堂,肃清吏治。
然而与元稹不和的李宗闵再次当宰相,于是元稹又受到排挤出京。
太和五年元稹暴病去世,时年五十三,追赠尚书右仆射。】
【up主私认为,抛除元稹被众人吐槽最多的情史,在官场上看,元稹一生是不愧于百姓的,始终坚持大胆劾奏不法官吏,平反冤假错案。
在中晚唐那个大环境下,朋党、宦官、藩镇这三个问题始终是绕不开的。无数志士想要解决,但终究未能实现。
中晚唐的文人们对杜甫的无限推崇也正是因着文人们将自己的苦难与杜甫的苦难联系起来,写出的诗歌文章中寄托了与杜甫相同希求报国效民却无门的苦境。
好啦,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结束了。关于元稹你怎么看的,在评论区多留言吧~】
第95章
由视频引发的连续事件
皇帝呢是一个都解决不了,朋党势大,宦官是自己养大的结果遭反噬了,藩镇就不提了>
还有《莺莺传》只能说是他的早期成名作,写这个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以此当敲门砖,有老师还考究过说并不能认为里面张生的原型是他自己>
……
哇,我天!元稹是做官的啊?!李然然惊讶了,一直以为元稹就是个写的偶尔做做诗,无知了…
“杜甫的诗也是他发现的?!”杜甫谁啊,大诗人欸!从小学就学他的诗了,竟然还是元稹的宣传才让人熟知的…
这俩人真的好命运啊。
李然然也不知道说些什么了,虽然元稹貌似看着是比杜甫过得好,但俩人的理想抱负,唉!
唐以前的帝王看到大唐宦官的嚣张程度,都不由扫向身边的宦官,吓得宦官们立跪下表决心,暗骂后世做的祸怎么还要波及到咱们。
苏轼:我?又被贬了?
宋神宗赵顼:研究变法中,勿cue
————
唐
贞观二年
李世民:由盛转衰,嗯…已经习惯了,习惯了…毕竟都没有长远的盛世嘛[微笑]
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看着李世民因握手用力而造成的青筋,这…陛下…是在生气的吧…
“李隆基你个废物!让宦官掌权!”李世民不出意外的绷不住了,李隆基真是每每提起就气人。
————
唐
开元二十四年
杜甫:我还挺有名的欸,但是我未来很苦???
此时二十五岁的杜甫,还没有经受过社会的毒打,看光幕中数次提到的诗圣杜甫,完全没有什么实感。
杜甫无所谓的摇摇头。
“那个兄弟…你刚刚说你叫什么来着?”
“杜甫,字子美,襄阳人。”
高适这时才反应过来,光幕中的诗圣杜甫好像正是刚刚和他闲聊的人。
唐玄宗李隆基见光幕又又又提到由盛转衰,心虚的别过脸,咬牙切齿。
该死的光幕!以后能不能别提唐朝了!现在朕的妃嫔、儿女、臣子都是一副不愿相信朕的模样!头痛!!!这很不利于统治的!
听见光幕又提到了杜甫,熟练的吩咐人:“把这诗圣杜甫给朕找出来,带进宫看看。”
反正是养个人,诗仙李白都养着,再多个诗圣杜甫照样养着吧。
就是这李白总是想给朕提建议献策纳谏。
李隆基提到李白有些无奈,虽然不是很喜欢他提的那些建议和策略,但是不得不说诗仙就是诗仙,写的诗是真好。再则,要为了给全天下人看自己虚心纳谏,也就让李白继续留着了。
————
唐
元和十二年
不论光幕是说唐宪宗李纯乃中兴之主,还是说因为有宰相裴度才有的元和中兴。此时的君臣二人正处于和睦时期,都对未来感到高兴。
唐宪宗李纯夸奖道:“朕有宰相在,如鱼得水,元和中兴我们必将实现,哈哈哈哈!”
裴度赶忙接下:“陛下有如此志向,何愁大业不成。”
裴度也思考元稹这人,自己当然认识他,写诗写得挺不错的,为人做事刚正,是个有才华的,但…他…
唐宪宗李纯细细分析光幕提及的时间,现在是元和十二年,平淮西之战也已取得胜利,但是十四年怎么是令狐楚做宰相?
!!!
“朕元和十五年被宦官毒死?”
裴度也来不及思考令狐楚怎么做的宰相了,显然还是毒死皇帝这件事更重要。
“陛下,小心宦官。”裴度来到李纯身边小声道。
李纯忍着怒气继续看下去,唐穆宗李恒,唐文宗?
“这才多久,朕的太子怎也不长久,难道太子也是…”
“当务之急应是尽快解决涉事太监。”裴度保持冷静,向宪宗分析情形。
“仇士良、王守澄就地处决。”
这就三个皇帝了?元稹才活了多久,算一下自己的太子定是也被这群人害死的。
第96章
那兔之种花家的崛起
李然然刷视频刷得有点腻了,看了眼时间决定关手机睡觉。
光幕前的众人在视频结束后,发现积分页有可以选择的物品。
世界地图已经得到了,秦始皇嬴政将眼光放到了其他方面。“《齐民要术》北魏贾思邈?”
[大秦始皇帝兑换北魏贾思邈《齐民要术》成功!]
“……”
光幕屏幕上各种问候传来
[唐太宗·李世民:·嬴政
这本书写得很好,关于农业方面还是挺全面的。始皇帝有眼光[赞]]
李世民发完消息后看到自己名字前的前缀有些怒气了,“什么唐太宗啊!朕还没死好不好!就不能用个什么贞观帝?”
[秦始皇·嬴政:·李世民
多谢夸奖了]
嬴政看见自己眼前凭空出现的书,感叹道:“这书还是比我们的好啊!也不知何时大秦也能拥有这样的技术…”
刘彻见秦始皇兑换了这本书,本来不是很在意的,但是听唐太宗李世民说这是本农业方面的,这就让刘彻很在意了。
“想要打仗养兵马可不能少了粮食啊。”
[汉武帝兑换北魏贾思邈《齐民要术》成功!]
刘邦的手都放到了《后宫秘史》上,光幕接连弹出了秦皇汉武两人的选择,这让刘邦有些深思。
“丞相啊,咱们可是一起从沛县出来的老兄弟了,哈哈哈。”
萧何:“???”
“你兑换下《后宫秘史》吧。”
吕雉翻了翻白眼,当然知道刘邦打的什么主意,突然看到了还有《贞观政要》这本。
李世民和大臣们商量着该选择什么,像《齐民要术》这种已经在唐朝出现了,就不需要选择兑换。
“《贞观政要》唐
吴兢?”杜如晦敏感地盯着这本书,是讲陛下治理期间的大事吗?
“嗯…要不选一个这个?你们再选选其他的,最后印刷吧。”李世民迫切想知道在原来的历史轨迹中自己是如何处理的,现在的自己能否做到更好。
[汉高祖兑换北魏贾思邈《齐民要术》成功!]
[唐太宗兑换唐
吴兢《贞观政要》成功!]
[武周帝兑换《妇女运动解放小史》成功!]
“果然这光幕只会播放皇帝兑换了什么…”吕雉看到《妇女解放小史》有些触动,但奈何自己已经先兑换了另一本,只好先记下后面再兑换了。
武则天翻着手中刚刚兑换成功的《妇女运动解放小史》,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武则天就感到了不可思议,“此书摸着可真是舒服。”
苏辙看了眼旁边走神的哥哥,有些疑惑:“哥哥这就是你兑换的?”
苏轼拿着手中很有色彩的书籍给弟弟炫耀道:“怎么?羡慕了?这名字一看就很了不得!”
“《厨神的家常菜》?”苏辙读完名字,翻看起来。“这里面的做法可真细腻,这画画得可真好啊…”
“等光幕结束,咱们回去好好研究一番。”
————
李然然想起自己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刷视频,都没有看影视剧和动漫。
坚决不能白开了13站会员!
“让我看看影视剧和追番中有什么好看的。”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欸?这不昨天闺蜜还给我动物围坐一桌,
“这块是我的。”脚盆鸡愤怒冲毛熊道。
毛熊不甘示弱回怼:“不服气了?”
一鸡一熊开始互殴,旁边穿着似清的人走上前好生相劝,反被拍倒一旁。
“这里,可没有你说话的份。”
“倒茶去啊。”
“是,是,是。”穿着清代服饰的人低声下气回着。 】
<清末屈辱史…>
<白头鹰=美国,高卢鸡=法国,毛熊=沙俄,脚盆鸡=日本,约翰牛=英国>
<弱国无外交啊,落后就是要挨打!>
<看到这辫子真的气人!>
<TMD,盖章的声音真的好心痛!清条约…>
[明崇祯帝·朱由检:·爱新觉罗玄烨·爱新觉罗弘历,辫子是你们吧,清条约…]
[清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