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太原陷落,河东诸城不战而降,宋朝的西线全部崩溃。此时,靖康元年已经走到九月了。
第二次的汴京之围不会再如第一次只是送金银就能解救的了。
朝中再无李纲般坚持主战的大臣,徽、钦二宗父子的顺风顺水人生就在这里结束了,北宋的历史也已经要到头了,无数百姓的安稳日子将被战乱打破…】
<血压已经升高了
>
<
等等,这不就是中法条约中的清军和法军???>
<
哦莫,原来这时候就有雏形了?>
<
这些条件,真的答应了?宋不是赢了吗?脑子真有坑?>
<好家伙,澶渊之盟2.0
>
<
这期真的血压蹭蹭上涨哇[发怒]>
<康王:6
如果这时赵构嘎了,会不会更好点?
>
<我不懂,但大为震撼。宋朝百姓都不造反的嘛…
>
<怎么办,还没到靖康之耻我就要被气死了。
>
<
宋朝真的从不缺良将,就是遇不上好君主…>
<“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
<防尼玛的防,就知道防武将,没武将你宋早没了
>
<
说真的,我觉得我去了北宋我也可以当皇帝>
<种师中真的惨死了,许翰你瞎指挥啥>
<
可惜王禀了,明明一个忠贞为国的人最后却被水浒传给写成了是个无恶不作的小人!>
<
张孝纯后来成了伪齐丞相但暗地里想回南宋,还给南宋传了些消息,最后赵构还是没让他回去…>
<文官是贬官,武将是流放>
<惨还是百姓惨,守城是死,投降是死,怎么都是死
>
<整个宋朝就对不起那么多为国尽忠的文官武将>
<马上要到靖康之耻了,诸位快备好速效救心丸!!!
>
……
宋朝前看这段历史的人疑惑真有这么昏庸的皇帝?
感觉比西晋皇帝还要烂…
————
宋
天圣二年
刘娥嘴角直抽,这澶渊之盟2.0是在嘲讽赵恒吧。
“祯儿,你可要好好看看宋朝的未来啊。”
赵祯被光幕中说的宋朝传统:打赢了还给钱和防武将这两点给说懵了。
“大娘娘,父皇的澶渊之盟可以保大宋百年和平,光幕似乎不赞同?”
“还有,防武将这不是应该做的吗?安史之乱和藩镇之祸都很严重…”
刘娥听着赵祯的话,没有说话。
赵祯只好自己想了。
————
宋
宝元元年
早已亲政的宋仁宗赵祯确是明白了光幕的话,“万事在一个过字。”
想到西北战事和国内的灾情以及“三冗”现象,赵祯终于下定决心开展革新。
————
宋
熙宁二年
宋神宗赵顼虽早得知了后面会有宋徽宗宋钦宗父子搞垮大宋,但却不知道离现在还有多久。
赵顼登基之初就透露出了想要变法的想法,可惜大臣们经过庆历新政后皆不愿朝中再有激进变法。
光幕透露的大宋未来也使大臣们忧心,但有人认为辽还在,金离我们还远,不需过于担心。
但赵顼总觉得赵佶离他很近,突然冒出个念头,“这赵佶不会是我儿子吧。”
赵顼被这想法吓住了,变法之心也更加坚定。
王安石因其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得到了赵顼的看重,决意二月开始变法。
————
宋
重和二年
骤然得知自己结局的种师道、种师中、姚古、王禀、张孝纯等人对于徽宗父子无法报以期望了。
“奸臣不也是皇帝的意思吗。”
光幕前的所有人都明白了为什么之前会有对君主的批判。
宋徽宗赵佶此时有些着急,那些大臣会造反吗?
朕都把朝政交给主战派了,应该不会再有被俘的事了吧…
见光幕说太子赵桓继位后的操作,赵佶立马宣旨要废太子赵桓。
“金军如此凶悍,辽国能挡住吗?”
“我们要不出兵援助辽国?”
在此次光幕的剧透后,朝臣开始畏惧金人了。
太原百姓在得知未来后人心浮动,幸得地方官员的稳定人心才没造成动乱。
……
自天幕剧透未来宰相李纲下令募兵后,民间从军热情是宋朝开国以来最高的一次。
“俺不想家乡被金军践踏。”
“那些金人真不是东西。”
“也不知道我们还能听谁的。”
官家不可靠,太子不可靠…
第71章
第二次的汴京之围有多荒谬
【靖康元年十一月
金军卷土重来,西线金军攻克了太原,东线河东之地几乎全部陷落。金军两路顺利会师,合兵超十五万人将汴京团团围住,彻底孤立。
北宋朝中被主和派大臣牢牢占据,他们觉得只要向金国称臣纳贡,割地赔款就能再次解决汴京之围。
各地想要勤王的将领被朝中主和派的唐恪、耿南仲按下,不准来救,专心实意的想要罢兵讲和。独张叔夜违抗命令,募兵勤王,突入城内。
种师道曾在太原沦陷前给宋钦宗上疏,请求皇帝移驾长安暂避锋芒。宋钦宗则认为种师道是惧敌,于是召回了他。不久,种师道在悲愤交加中去世。
宋钦宗亲临为其祭奠,当场恸哭,追赠开府仪同三司。
不久之后宋钦宗就会后悔没有听种师道的话了。】
【汴京城内防御将领和士兵混乱,没有统一规定,金军还没有开始进攻,城内就先乱作一团了。
第一次围城时朝中有坚持抗敌的主战派李纲,第二次围城时宋钦宗全权将一切事宜授给宰相何栗。
经过宋徽宗几十年的治理,朝中众人极其笃信道教。
于是当同知枢密院孙傅见到郭京说:“某身怀道教之法术,能施道门“六甲法”,只需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布阵,便可生擒金将退敌。”
就将他推荐给赵桓和何栗,赵桓和宰相何栗也是深信不疑,直接授予官职,并赐以金帛数万。
一日,金军全力攻打汴京,郭京称自己要派六甲神兵前去迎敌,临行前说自己法力太高怕伤到宋军,让他们退到几里之外。
张叔夜认为这事儿不太靠谱,还是稳妥点,请求带一支军队埋伏在城头,也好接应。但郭京拒绝,张叔夜也只好按他要求将部队带到几里之外。
而郭京所谓的“神兵”全是“地痞无赖”根本就不懂什么法术,他就是个骗子。眼见“神兵”被金军杀得溃败,郭京就说自己要亲自出城迎敌。
这些人又信了,于是郭京开门后就溜了。
而城门打开,宋军又在几里之外,金军就这么荒唐的进城了,汴京就这么破了…
】
【
城中的士兵,和三十万百姓抗金之心很高。宋钦宗赵桓哪儿怕正常点,不软弱,多点骨气,团结军民打巷战,也可以耗死远道而来国内形势不稳的金军。
因为金军也担心宋军巷战,对士兵损耗太多,所以在占领城墙后派人跟宋钦宗赵桓说让他亲自来谈判。
宋钦宗赵桓吓得六神无主,一听又可以谈判哪儿管什么亲自去敌营有什么危险啊,马上同意。
此时有个禁军将领蒋宣,说愿意率领手下保护官家突破重围,但是宋钦宗知道可以和谈后坚定拒绝了,并且怕蒋宣单独行动惹恼金人使和谈泡汤,于是以逼宫劫驾的罪名把蒋宣给斩了。
害,宋钦宗到了金营就被扣押了,被金军要求写有四六对偶句的降表,第一遍写了金军不满意,又让写第二遍…
降表中,宋钦宗要向金国俯首称臣,乞求宽恕,还要给四方将领下达不许派兵来援的命令。甚至提出了比上一次更离谱的赔款:金一千万,银二千万,帛一千万。
除此之外,还须将帝姬两人、宗姬、族姬各四人,宫女二千五百人,女乐一千五百人,各色工艺三千人送给金军。
宋钦宗无一例外的同意了,尽管对外唯唯诺诺但对内那是重拳出击。
返回后就开始大肆搜刮百姓凑钱,但还是不够于是金人说可以拿后宫嫔妃、帝姬、宗室妇女来抵债,明码标价,赵桓照做了。
没过几天金军又一次要求赵桓去金营,赵桓想第一次去没问题,这次应该也没问题。
不过他这次赌错了,宋钦宗再也没能回来。而一直被软禁于宫中的宋徽宗赵佶在金人进城后也是不知所措。
金人故技重施,派使者让宋徽宗出城谈判,并表示如果谈妥了,会把他们父子俩一起放了。
张叔夜向赵佶说,愿率精兵趁金人大意时夜间突围。宋徽宗觉得张叔夜的建议不靠谱,城都被围了,哪儿能出去,于是拒绝。选择去金营最后被扣住。
金军又让皇太子赵谌出城,统制吴革想用剩余士兵护卫皇太子突围,但同知枢密使孙傅不准。并将赵谌藏匿在民间,杀死长得像皇太子的人和宦官二人送给金人。
然而范琼害怕发生变故,恐吓保护赵谌的士兵,让其挟持皇太子与朱皇后一同送入金营。
北宋灭亡
……
】
<为什么就不能杀进东京夺了这狗皇帝的鸟位!>
<
果然有什么样的爹就有什么样的儿>
<
宋钦宗:你在教我做事?>
<孙傅这种你该怎么说他呢,城破后最后还以身殉国了…>
<“离离原上谱”
>
<
讲实话咱真的很好奇大送皇室的教育方针…
>
<
原来是这么进来的???自己把门打开了???>
<
宋钦宗真的没被下降头嘛?>
<你说郭京不是金军的细作我都不信了…
>
<金军:我们有派这么个人去?
>
<
明白了,大宋真的就硬送>
<这俩皇帝真的是最垃圾的
>